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8160350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单科提分背背+20期刑法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广州万国专业辅导中心配套资料 联系电话:020-34390501,34391502 每天半小时,通关没问题!10年分值11年分值刑法概论16犯罪构成107正当行为02犯罪的停止形态32共同犯罪22罪数42刑种制度30刑法裁量制度41刑罚执行制度01时效制度00危害公共安全1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11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124侵犯财产68妨害社会管理52贪污贿赂33渎职罪10刑 法一、刑法概述1、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其中,刑法典通常被称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是特别刑法。2、刑法的任务(第2条)是保护法益;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3、刑法的机能包括行

2、为规制机能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即对于一定的犯罪,在刑法中规定施加一定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明确国家对该犯罪的规范性评价;法益保护机能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人权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的人权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4、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按刑法解释方法分为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需要重点把握的论理解释有:扩大解释(类推与扩大解释的区别:形式上,看有没有超出刑法条文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实质上,看有没有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要点提示:1、任何解释结论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当不同的解释

3、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必须以目的解释来最终确定;2、任何解释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不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二、刑法基本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第3条):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基本内容形式侧面成文法主义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判例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重法(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溯及既往,又称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但并不禁止扩大解释,又称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实质侧面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原则。2、 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第4条):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平等地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

4、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要点提示: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并不排斥必要的差别。3、罪刑相适应原则(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质,是以客观行为的侵害性与主观意识的罪过性相结合的犯罪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主体再次犯罪的危险程度,作为量刑的尺度。亦即,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三、刑法适用范围1、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管辖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对国内犯的适用原则属地原则(第6条)“领域”的含义,既包括领陆、也包括领水与领空,关键的是还包括我国领域的自然延伸即不论何地只要悬挂我国国旗的船舶与航空器,就属于我国领域内。属地原则之“地”

5、既包括行为地也包括结果地,而且二者只要具备其一即可。要点提示:未遂犯的情况下,行为地和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地、可能发生结果之地,都是犯罪地。在共犯场合,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2. 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属人管辖原则(第7条)一般公民轻罪可以不予追究,但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一律适用。保护管辖原则(第8条)第一,所犯之罪必须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第二,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三,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受处罚。普遍管辖原则(第9条):第一,该行为系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第

6、二,我国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第三,我国国内刑法也规定该行为是犯罪;第四,犯罪人在我国领域内出现。要点提示:根据普遍管辖原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根据是国内刑法,而非国际条约。4、对外国判决的消极承认(第10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5、刑法的时间效力(第12条):“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具体适用以适用行为时法(旧法)为原则,以适用审判时法(新法)为例外,只有当审判时的法对被告人更有利时,才能适用审判时法。其本质在于“从轻”:法定刑轻重的比较;跨法继续犯

7、、连续犯:如果新旧法都认为是犯罪,追诉时一律适用新刑法。司法解释的溯及力司法解释的本质:发现法律。因此,司法解释与现行法之间不存在溯及力问题,但司法解释之间仍存在溯及力的关系。 要点提示:1、刑法溯及力适用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对于已决犯则不适用。 2、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 3、两个司法解释发生替代时,某一行为在实施时已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其做出规范,之后,最高司法机关又就此颁布了新的司法解释,此种情形下,适用哪一个司法解释,依据“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解决。四、犯罪概念1、犯罪的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

8、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易错点提示:社会危害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犯性,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侵害或者威胁法益,不管行为人的内心有多邪恶,也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2、亲告罪与非亲告罪。刑法中的亲告罪如下:法条罪名例外情况246侮辱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257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260虐待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270侵占罪六、犯罪构成1危害行为必须具备三性: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义务;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行为人不履行该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法益侵害结果(

9、结果回避可能性)。纯正的不作为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者业务上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要点提示:1、道德义务并非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2、正当防卫行为亦非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但紧急避险者,对于遭受损害的无辜第三者具有作为义务;3、犯罪行为能否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需分情况而论。具体说来,在刑法就某种犯罪行为规定了结果加重犯,或者因发生严重结果而成立重罪(转化犯)时,由于可将加重结果评价在相应的结果加重犯或者另一重罪中,先前的犯罪行为并不导致行为人具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反之,在刑法没有就某种犯罪规定结果加重犯,也没有规定发

10、生某种严重结果而成立其他重罪的情况下,如果先前的犯罪行为导致另一法益处于危险状态,则宜认为该犯罪行为导致行为人具有防止另一法益受侵害的义务。4、在不纯正不作为犯中,不作为与作为应具有等价性,如果不具有等价性,则不成立不作为犯;标准:行为人的不作为是否对结果的发生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5、即使存在某种“不作为”,但当这种“不作为”并不符合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也不能认定为犯罪;不要将作为犯等同于故意犯,将不作为犯等同于过失犯。2、 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理论上可以分为:(1)属于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与不属于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 (2)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

11、害结果。 3、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的中断:原则上存在条件关系,即具有因果关系,但在介入因素独立地导致结果发生时,则例外地否定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介入因素:包括三类情形,自然事件、他人行为以及被害人自身行为。因果关系是否中断,主要考虑介入因素的性质以及同先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介入因素本身的出现是异常还是正常的、介入因素是独立还是从属于先行行为的。其次,需要综合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几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假定的因果关系,指虽然某个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情况也会产生同样

12、的结果。尽管如此,此时仍然应该肯定该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二重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在行为人没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此时,数个行为导致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如果除去一个行为结果将发生,除去全部行为结果将不发生,则全部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重叠因果关系,指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合并在一起造成了结果时,就是所谓的重叠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所以,应当肯定两者对结果都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断绝,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可替代的充分条件。要点提示有因果关系不等于有刑事责任,因果

13、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条件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与行为人预想的发展过程是否符合,并不影响条件关系的成立与否;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危险的行为。七、 犯罪主体自然人主体已满14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八种行为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

14、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生理性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病理性醉酒的行为人,在故意引起的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特殊身份1)身份的要求:一是在行为人开始实施犯罪行为时就已经具有的特殊资格或者已经形成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二是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实行犯而言,至于教唆犯与帮助犯则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2)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第93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一是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是受国有单

15、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四是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人员。认定基础:国家工作人员的核心“公务”:关系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并具有裁量性、判断性、决定性的事务,单纯的机械性、体力性活动不是公务。“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特征:一是在特定条件下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二是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具体包括:一是依法履行职责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二是依法执行审判职责的人民陪审员;三是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农村和城市基层组织人员;四是其他由法律授权从事公务的人员。单位主体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1)主体特征:依法成立、拥有一定财产或经费、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

16、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2)主观特征: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单位决策程序决定,体现单位的整体意志。因此,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直接以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而不以单位犯罪论。3)行为特征:由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为本单位或单位的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4)法律特征:法定性。单位犯罪的处罚1)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双罚制。双罚制的例外:对并非为单位谋取利益,而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私分国有资产

17、、私分罚没财物等犯罪,不实行双罚,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责任人员;对单位的过失犯罪仅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实行双罚(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虽属单位犯罪,但因处罚单位会损害无辜者的利益,因而不实行双罚,仅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2)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主、从犯的区分。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区分主犯、从犯,按照其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判处刑罚。3)实施单位犯罪后,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或者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4)人民检察院起诉时犯罪企业已被合并到一个新企

18、业的,仍应依法追究原犯罪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审判时,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企业名称,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企业,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企业的财产及收益为限。5)是刑法未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处理:盗窃罪、诈骗罪、贷款诈骗罪。要点提示: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这里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包括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达到重伤程度)论处的情形。这里的“强奸”除了包括普通强奸外,也包括奸淫幼女的行为。这里的“抢劫罪”既包括刑法第263条所规定的典型的抢劫罪,也包括267条第2款规定的抢

19、劫罪,还包括第289条规定的抢劫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毒品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贩卖毒品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得以单位犯罪论处。8地址:海淀区北三环西路双榆树东里29号楼 网址:地址:海珠区新港中路艺影街11号丽影广场C区1401 万国微博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