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3815701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共14页)(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第一套题一、根底题: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2.填空: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3.翻译以下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

2、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泼。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10.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套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3、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解衣欲睡 解: 相与步于中庭 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表达友情的句子: 理由: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

4、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记承天寺夜游?第三套题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和_。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翻译以下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意思是_,成语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

5、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1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n 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第四套题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

6、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记承天寺夜游?第五套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加点词: 念无与为乐者 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至: 相与步于中庭 于: 盖竹柏影也 盖:解释加点词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念无与为乐者 与:阅读文章,答复以下问题 文中写了两个人,这两人的相同点是: 写出文中用水草比喻月光下竹柏摇曳的句子。 为什么作者不能入睡,又“欣然起行的? 结尾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7、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把比作,把比作。 “月色入户一句中“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相与步于中庭第五套题答案:考虑,想到 于是 在 原来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和 都是闲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入户 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 月下中庭 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藻荇交横 用拟人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相与/步于中庭1?记承天寺夜游?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豁达乐观、赏月喜悦、复杂微妙的心情.2 语言有何显著特征?语言显著特征:悲凉、难言的显著特征.3 文中对

8、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文章的“月正是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断月色之明了,“水中藻、性交横可以推见到月光之清4 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看到明月照进屋子里兴奋、喜悦,月色好似久违的老朋友,让作者想到去寺里找张怀民,所以就去了寺庙游玩. 5 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_,表达了_;“寻张怀民是由于“_,作者的心理活动是_. 作者“欣然起行是因为“月色入户,表达了作者宽广豁达的胸襟;“寻张怀民是由于“念无与为乐者,作者的心理活动是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悲愤之情. 6 记承天寺夜游练习题积水空明,藻荇交横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月光清澈透明,洒落

9、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那么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记承天寺夜游 同步练习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 老爷子一、填空:1、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 。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的美好境界。答案: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冰清玉洁清澈透明的美好境界。2、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解衣欲

10、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泼。答案: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泼。3、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答案: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4、“月色入户意思是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答案:拟人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字 ,号 ,是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 之中。答案: 东坡志林、苏轼、子瞻、东坡

11、居士、北宋、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6、“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答案:月光 竹柏影 比喻7、文章第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二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三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答案:第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第二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第三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抒情。 8、第二段可概括为:答案:庭中月色。9、本文的点睛之笔:答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0、文中写月夜之美,抓住了 的特点。答案:空明11、全文以“ 为线索,描绘了 ,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同时也抒发了 的苦闷心情。答案:全文以“月光为线索,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

12、里见到的月下美景夏夜月光图,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12、文章不仅点明和张怀民的友谊,更流露出不甘心一个人独赏月夜美景的句子:答案:“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3、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答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1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6、唐宋八大家指唐韩愈、柳宗元、宋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指在散文方面的成就

13、。二、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词1、念无与乐者答案:考虑,想到和,一起 2、盖竹柏影也答案:原来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答案:于是到 4、相与步于中庭答案:一起散步在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只是 我们罢了6、月色入户答案:门成语例:足不出户 户枢不蠹 门当户对7、欣然起行答案:快乐的样子“然作“的样子解例:俨然、豁然、木然8、怀民亦未寝答案:睡觉 成语例:废寝忘食 寝食难安 寿终正寝9、水中藻荇交横答案:交错纵横用法相同例:?桃花源记?中的“妻子、绝境、交通三、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案: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

14、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快乐地起来走出户外4、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四、选择题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答案:2、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

15、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答案: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托物言志、即景生情、类比象征、以物喻人答案: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答案: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

16、,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答案:6、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那么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

17、多的内容,凝练含蓄。答案:B7、苏轼在这篇游记中抒发的“闲人情感和下面哪篇文章的感情最为接近? A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欧阳修?醉翁亭记?C柳宗元?小石潭记? D 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案:C8、选择与“相与步于中庭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何有于我哉 B达于汉阴C责任重于泰山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答案:D五、用“/给以下句子划节奏。(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写了那几种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答:描写了月光和竹柏影

18、。“积水空明用比喻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用比喻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提示:“积水只是喻体,在这里是用来比喻“月光的,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应联系山下文去理解。七、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八、“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答案:透露出作者被贬后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

19、排遣的复杂心境。九、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十、“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答: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迫心情。十一、 结合苏轼是两首词?水调歌头?江城子?谈谈其创作风格?答:?江城子?是苏轼的第一首具有豪放风格

20、的词,其中“老夫聊发少年狂显示出他豪爽粗暴的性格和词风。?水调歌头?的创作豪放中兼有婉约。十二、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和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并说说你选择他们的理由。答:1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2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3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密切。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十三、 文中第三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照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闲人的含义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竭力主张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本文即写于此时。

21、答:“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十四、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十五、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 情感,意思对即可十六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

22、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答案: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十七、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作者描绘的世界: 答案: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作者的心境: 答案:自我排遣的旷达或虽遭贬谪依然旷达十八、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答案: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

23、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十九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案: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答案: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24、,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那么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假设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假

25、设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那么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假设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

26、并开敞的局部,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翻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似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

27、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似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似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