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3811984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中国贫困人口大量降低,贫困地域面貌显著改变,下面是xxxx为大家搜集的精确扶贫调研汇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一)依据县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关键点的安排,月日早晨,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基层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组成调研组,就县人民政府2021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昂拉乡措加村实地查看了文化旅游扶贫项目昂拉赛康寺维修和“农家乐”改造情况,并和部分项目实施户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县扶贫局责任人相关情况汇报,并召开了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报以

2、下:一、基础情况20年县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议和布署,主动转变扶贫开发思绪,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年初县政府和州扶贫开发部门签署的目标责任,根据精确扶贫的要求,深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落实,共投入扶贫资金241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藏区扶贫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等关键项目,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一)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投资700万元。其中包含:1.投资301.6万元的4乡(镇)12村牛羊养殖及商铺购置项目。2.投资200万元的坎布拉镇尖藏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3.投资198.4万元的昂拉乡尖巴昂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二)易地扶贫搬迁项

3、目。投资662万元,对7乡2镇浅脑山区生态及地质灾难区263户1192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三)旅游扶贫项目。一是投资200万元,实施了坎布拉旅游景区3村贫困群众扶贫产业发展商铺购置项目。二是投资180万元,实施了昂拉乡措加村老景点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正在准备验收。(四)尖扎滩乡滩上四村产业扶贫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项目投资500万元,在尖扎滩乡建设萨尕尼哈农贸市场一座。(五)创业、资助项目。1.投资76万元,开展以烹饪技术、民族歌舞演艺、泥瓦工等专业的劳动技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3.投资60万元,对贫困大中

4、专毕业生给贴息贷款,激励创业。(六)工作方法得力。一是深入开展调研。经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掌握市场行情,为项目标顺利建设实施奠定了群众基础。二是科学编制方案。提升了项目实施工作的可操作性。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安全,提升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做到了项目建设的公开、公正、公平,使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存在的问题(一)部分贫困人口的脱贫难度较大。近些年,伴随省、州、县农牧区扶贫工作力度的不停加大,部分有脱贫条件的村庄已经基础实现了脱贫。现在需要扶贫的对象所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之个人无一技之长或“等、靠、要”思想严重,实现脱贫难度较大。(二)扶贫工作的体制机

5、制还不够健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牧区扶贫工作包括农牧、民政、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即使已经成立了对应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但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工作上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动,和精确扶贫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差距甚大,这就造成在详细扶贫工作中出现信息不畅和协调不力的问题。(三)精确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因为精确扶贫的时间紧、任务重,假如我们依然根据以往的扶贫工作方法方法,势必难以按时完成脱贫任务,所以,要深入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三、几点提议(一)要充足整合社会,健全精确扶贫机制。要认真研究吃透中央和省上有关实施精确扶贫的相关政策精神。一是政府及扶贫主管部门在加大扶贫投入的同时,

6、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做好我县精确扶贫顶层设计,整合各个部门的,充足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二是提议在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时,加强各部门联动,加大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乡村管理等基础公共服务等建设,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支撑。三是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扶贫,改变现在分散、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扶贫工作现实状况,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协力。(二)在精确扶贫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实施精确扶贫工作中,要把整体推进和精确到户有机结合。既要实施精确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又要把精确扶贫计划和城镇化计划、特色产业发展计划等统筹起来,经过区域整体开发改进发展条件和环境,加紧推进连片困难乡

7、、村的发展。(三)要继续加大对精确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县、乡政府要深入加大中央和省、州委有关实施精确扶贫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气氛,为确定“四个一批”精确扶贫项目,做到“六个精确”,打下坚实的基础。牧区精确扶贫调研汇报范文(二)一、概述xx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牧业旗。全旗共辖8个苏木镇;161个嘎查(村),其中以牧为主的嘎查90个、以农为主的村71个;568个村民组(独贵龙);总人口17.85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2.76万人。2021年6月末,全旗牲畜总头数198万头(只),但贫困农牧民(未处理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喂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xx是

8、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关键旗,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发展,全旗的贫困程度虽有所减轻,但受自然灾难、地理环境、人口素质、农牧业基础设施情况等影响,贫困面还比较大,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到2021年底仍有42个贫困嘎查村,占全旗嘎查村总数的26%,未处理温饱人口1.68万人,低收入人口2.11万人,分别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3.2%和16.5%,无浇灌饲料地或人均不足1亩水浇地2.7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21%,尤其是牧区无畜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人口2.2万人,占农牧业总人口的17.2%.。二、致贫返贫的关键原因、影响原因及存在问题(一)致贫返贫的关键原因:现在,在牧区贫困户中致贫返贫的关键原因有以下六种情况

9、:一是因病致贫,比如因家中一人或几人患了一个需长久医治的疾病,每十二个月需花费不少医药费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0%;二是因灾致贫返贫,关键是长久的自然灾难使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得不到改进,收入低,加上底子薄,没有其它收入,生产性收入只能维持基础生活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25%;三是因学返贫,关键是学杂费逐年增高,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完大学就得需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元,不但大学的学费居高不下,就中小学的杂费也让部分农牧户难以承受,尤其是多年学校大量合并,多数自然村全部没有小学,很多小学生和学前班孩子全部需要家长陪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开支全部很大,一个小学生一年也需要几千元的费用。约占贫困户的10%;四是因

10、残致贫,有些家庭的关键劳动力致残或是残疾人,因不能从事正常的劳动,更不能去谋取发家致富的很复杂的事情而致贫,约占贫困户的5%;五是懒惰致贫,一家人不好好种地养畜,更不会去勤劳致富,一年到头等救助而贫困。约占贫困户的5%;六是其它原因致贫返贫,如孤寡、借贷等原因致贫返贫,约占贫困户的5%。(二)影响和制约贫困农牧民脱贫解困的关键原因及存在问题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难频繁。右旗自古以来就有“旱巴林”之称,十年九旱,低山丘陵面积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难十分频繁。1995年秋,全旗遭受百年不遇旱霜冻,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9万亩,返贫人口达1.02万人;1998年7月全旗遭受特大洪

11、涝灾难,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61亿元,返贫人口达3.07万人;2021年8月16日遭受6.3级地震,连续时间30多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0万元,返贫1.87万人;2021年春旱十分严重,6月20日以前降水量不足10毫米;2021年更是多灾之年,不但碰到了30年不遇的夏秋连旱,而且在9月5日至9月8日,北部的4个苏木镇又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8.5万元,11月3日又发生了4.2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1.4万元,估计总返贫人口2万人左右。同时,全旗有近5万多人生活在布病、地甲病、结核病、高氟水等地域,致病患者多达1.3万人,因病致贫现象较多。2、农牧业基础建设微弱、

12、生产单一,抵抗自然灾难能力差。右旗现在有耕地面积62.2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为15.55万亩,人均1.21亩,关键集中在东南部西拉沐沦河北岸的冲击平原,这一地域履盖1个苏木、2个镇1万多人。多年来,全旗的扶贫开发工作关键以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应对连年频发的旱灾、洪灾、雹灾、早霜等自然灾难的能力依然不强,这些不但制约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并易所以而致贫、返贫。截止2021年底,全旗仍有三分之一的贫困独贵龙仍是以养牧为主,其它收入基础没有,生产生活全部靠卖畜,至今还有无畜户或少畜户(人均不足5个羊单位)5400多户。3、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差。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13、逐步深入、市场调整的比重日益增大,对于一家一户以分散经营方法为主而文化素质偏低的农牧民来讲极难对很多的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判定,假如同一品种的农畜产品在某一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而我国需求增辐不大,产品不能大量出口时,农牧民收入就会大幅降低。和此同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于农牧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要求农牧民加强这方面技术的学习,并将其利用到生产经营中来,绝大部分农牧民则无所适从,极难把优秀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技术利用到生产经营中来。另外,部分贫困地域农牧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干劲。4、牲畜分配不均,牲畜占有量差距大。牲畜

14、是牧民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但多数地域牲畜分配不均,多的多少的少,据统计,全旗18.5%的养畜大户喂养着全旗70%的牲畜,如岗根苏木张勇一家4口人,喂养700多只羊,人均175个羊单位。而贫困农牧民(未处理温饱和低收入人口)人均喂养牲畜仅3个羊单位,还有一部分无畜户。5、劳务经济发展缓慢,富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务经济发展缓慢,伴随农牧业机械化程度的不停提升,使原来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械替代,就使一大部分农牧民从以往的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形成大量劳动力闲置。现在,全旗有闲置劳动力达3.5万人之多,但因为受传统观念和语言等多个原因的影响,劳务输出量不大,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加上多年禁牧

15、舍饲又使大量的剩下劳动力重新返回牧业生产中,劳务输出难度大。每十二个月组织输出人数在1万人左右。6、牧区生产生活支出高,成本大,收入不稳定。一是牲畜这种生产资料的生命性决定了牧区含有人畜双重消费的特点,尤其是一遇灾年,需要购置大量饲草料,出现成本大于销售的现象。同时,禁牧舍饲也加大了牲畜喂养的成本。二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牧民在教育、医疗、交通、水电、食品等方面消费较高,年人均达1264元,占纯收入的52%。三是和农区建设相比,国家对草原建设投入较少,畜牧业基础建设欠帐较多,需要建设投入较大,牧民自己无力负担。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转变畜牧业经营方法,是提升农牧民收入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可

16、连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四是扶持牧户所需投入较大,如每户建一处草库伦(6000元),扶持10个羊单位母畜(3000元),每户需投入9000元。据统计,全旗1128元以下收入的牧户有17285户,约需投入1.5亿元。五是右旗属高寒低温区,且连续时间长,取暖时间长达6个月,牧民维持基础生存状态所需开支较大。7、公共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全旗每百平方公里有乡镇0.078个,每百平方公里有等级公路4.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医疗机构(含医疗点)0.25个,每百平方公里有中小学1.04个。二分之一以上的嘎查村不通电话。尽管各嘎查村已经通电、通路,但村路质量还有待于提升,电质量和电价仍存在很大的城镇差异。同时,又是地甲病、氟病等地方病区,全旗病区人口达4万多人,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34.6%。8、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不足。20212021年,每个“千村扶贫开发工程” 的嘎查村3年投入资金20万元,项目只能覆盖12个独贵龙组,发展浇灌饲料200400多亩地。如2021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中直接到村到户资金额为213万元。项目覆盖人口3万人。人均只有71元,远远不能达成处理温饱问题的要求。这么只能处理极少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另外,因为牧区农牧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路途较远,项目建设成本相对其它农区就高部分,费用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