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804239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服装面料的质感表现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陈莹燕课 型: 新授课课 时: 2节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服装面料的特点及质感表现方法。 2,让学生掌握薄型花棉布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作一些新的尝试和研究,从而创造出新的面料质感表现技法。重点难点: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与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举例法、图片演示法。设计理念:学生已经进入了服装效果图着色的入门学习,但还对面料 的特性不了解,绘制技法还不成熟,因而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面料的特点,并对典型面料做全面的绘制陈述,结合多媒体演示绘制步骤,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教具器材:多媒体一、

2、教学过程:1、 提问:组成服装的三要素?画好时装画的关键?学生答:款式、色彩、面料是组成服装的三要素。 画好时装画的关键在于画好人体和服装。老师总结:面料质感表现在时装画中的作用犹为重要。2、 服装面料的观感:丝绸面料:轻薄飘逸,柔软,悬垂感好,富有光泽。绸缎面料:光泽柔和,织纹精致。粗纺面料:质地较厚,硬而挺,色泽沉稳,外观粗糙。精纺面料:外观精细、平滑、面料挺而爽。皮革面料:光感强,外观平滑。毛皮面料:质地厚、硬,外观粗犷。3、 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运用多媒体演示绘制步骤) a、画好人体,在人体的外围画出服装的外轮廓,结构线以及一些细节,并用钢笔或毛笔勾线。 b、着肤色,头部刻画。

3、c、 着服装的大体色调。d、画服装花纹。e、整理阶段加深暗部,画好投影,突出立体感,进行回顾总结。4、几种常见面料的质感表现方法 a、印花布质感表现 印花布的绘制方法有两大类:一是涂底留花法,就是先用铅笔定出花样位置,然后用尖毛笔一个接一个地涂周围的底色,花色就是画纸色。二是画花留底法,就是用毛笔画出花的形象,而不去画底色。b、白色面料质感表现 白色面料不是用白颜料画,而多是利用画纸的底色,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深色边线及明暗变化来表现白色,衣纹是刻画的重点,投影亦不可少。c、牛仔面料质感表现 牛仔布是一种具有粗糙质地的面料,再加上砂洗效果,极具特点。刻画时,可先平涂底色,再用深一度的颜色制造砂洗

4、效果,可使用宽水彩笔蘸干色,在上面画出明暗。d、毛皮面料质感表现 毛皮,是一种柔软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面料,着色顺序可先深后浅,先画暗部和明暗交界线颜色,接着画中间灰色,并注意暗部略有反光,最后画亮部色。毛皮感,主要体现在边缘处如外轮廓处,明暗交界处等等。这些地方要注意线条的穿插和疏密关系。线条要顺着毛向画,要力求画出毛皮的厚度。e、绸缎面料质感表现 绸缎,此类面料的特点就是反光强烈,并有丰富的灰色层次,因而较薄而清淡的颜色更适合表现其质感。可利用清水渲染的方法进行,要注意衣纹起伏的色彩自然过渡及多处强烈的亮光。投影和反光必不可少,且要有深浅变化。5、 优秀时装画赏析二、 小结:主要讲授几种常见面

5、料的质感表现方法,而重点介绍了薄型花棉布的具体着色步骤与方法。三、 作业:表现薄型花棉布的效果图一幅。 四、 教学反馈:1. 服装人体比例不准,动态不优美。2. 款式缺乏新意。3. 画面效果太“平”,缺乏立体感。4. 色彩偏暗,视觉冲击力不强。第一节 服装原型的形成与特点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陈莹燕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原型基本知识,了解服装原型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从立体到平面形成的;掌握服装原型的特点。二、重点难点: 服装原型的结构特征与服装原型形成的理解。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举例法、示范法。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服装原型服装原型创立于日本,是一种科学的裁剪方法。它是以人的净尺

6、寸数值为依据,将人体平面展示后加入基本放松度制成的服装基本型,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各种的服装款式变化,如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在某些部位作收省、褶裥、分割、拼接等处理,按季节和穿着的需要增减放松度等。服装原型只是服装平面制图的基础,不是正式的服装裁剪图。(二)原型结构的形成人体是多种曲面的集合体,人们用平面的材料通过各种方法组合成曲面去符合人体,达到贴体、舒适、美观的目的。而这平面的几何形状则是原型的基本构成形式。(三)原型结构的特点1、原型是人体理想化的图型原型是人体的基本型,是理想化的图形,其本身无任何意义。它的形成经过了立体到平面。平面到立体的实践过程。而且在测量了许多人体部位的数值,对数据

7、经过科学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后才确定的较为合理,具有代表性的量值,最后依据其量值设计一个标准化,理想化的图形,它是达到款式造型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手段。2、女装原型间的转换 女装原型一般由上衣原型、袖原型和裙原型组成。其中上衣原型经归纳还可以划分为三类型:第一种是胸省量集中于腰围线上的原型,胸部突起的程度可以通过胸高量直观的看出。日本的文化式、登丽美式便属于这一类。第二种腰围线呈水平状的原型,胸省量可以通过腋下省、间省等形式表达。 第三种是胸省来年感分解为两部分省缝的原型,这类原型包含胸、腰两部分省量,特别适合作胸部丰满且立体感较强的服装。3、原型的应用范围 原型使用面广泛,适用性强。无论何种体型

8、,只要胸围储存相同均可以使用同一个规格的原型。而同一个人的内衣乃至外套大衣也仍可以使用同一规格的原型,只是根据相应款式的需要决定调整量的大小和形状。三调整量大小问题较难掌握,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第二节 各种原型结构的分析比较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美、英、日、中四种不同原型结构设计的方法,了解各国体型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经过比较掌握它们的异同点。二、教学重点:四种原型结构设计的方法及特点,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三、教学难点: 原型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四、教学过程:一、美、英、日、中原型的图形比较(一)美国女装原型1、规格尺寸的参考女青年规格:适宜年轻、苗条的体形,介于少女和发育成熟的妇女体型之间。

9、成熟女青年规格:属于女青年中较丰满而身高较矮的体型。妇女规格:中青年妇女的体型标准。2、原型制图的规格:规格部位胸围腰围袖窿长肩高袖内缝长背长165/85规格91.471.143.27.643.241.33、原型制图要点1) 作长方形:长边为B/2+1.3cm(袖窿宽的放松量)。短边为背长尺寸。2) 袖窿深:取间高7.6cm与AH/3之和。3) 胸围大:后衣片取B/4。4) 胸背宽:B/4-AH/8,从前、后中线量取。5) 肩宽:后小肩宽包括肩背省量1.3cm,前下肩宽-1.3cm。6) 领口:后领口宽为B/16+1.3cm,领口深1.9cm:前领口宽和深均为后领口宽-0.5cm。7) 乳点:

10、前中心线长度(包括延长部分)的中心点与水平引出B/12+1.9cm的交点处。8) 符合点:分别设前、后符合点。9) 袖深:AH/3。10) 袖肥:AH/2+AH/8+1.3+AH/8+0.6(三部分之和)。4、需说明的问题:1) 胸围松量的加放:分两次加放,一是在胸围的基本尺寸上加放6.4cm;另一是在制图时加在袖窿宽上1.3cm,总计加放9cm的放松尺寸。2) 腰围大的确定:按胸腰差的大小,余量全部作省量。3) 背长尺寸:按1/2胸围-2.5cm计算(不是通过测量得出)。4) 制图方向:前中心线在左侧,原型表示的右半部分。(二)、英国女装原型1、规格及参考尺寸:这个女装系列规格表属英国标准尺

11、寸和欧洲标准,适合体型发育成熟的英国和欧洲妇女。(P221)2、原型制图的规格规格部位胸围背长袖窿深颈宽肩宽背宽胸宽省量165/86规格8840217.2512.2534.432.473、原型制图要点1) 作长方形:长边为B/2+5cm,短边为背长+1.5cm(后领深)。2) 袖窿深:取袖窿深尺寸+1.5cm。3) 背宽:取1/2背宽+0.5cm。4) 胸宽:取1/2胸宽+1/2全省量。5) 胸围大:取袖窿宽的中点。6) 肩宽:后落肩5cm,取肩宽尺寸+1cm(肩背伸量);前落肩6.5cm,斜量肩宽尺寸。7) 领口:领宽取颈宽尺寸,后领深为1.5cm,前领深为颈宽+0.7cm。8) 乳点:胸宽

12、是1/2后移0.5cm,与袖窿深线下量3cm点的交点处。 9) 符合点:分别设前后符合点。10) 袖深:AH/3。11) 袖肥:先确定袖斜线,再与袖深线香蕉定袖肥。袖羞线分四段,按袖窿结构和袖窿弧长定。4、需说明的问题1) 胸围松量的加放:按净胸围加上5cm的放松量,总计一周加放10cm。2) 制图方向:前中心线在右侧,原型表示的鱼半部分。(三)、日本文化式原型(四)我国原型前面已讲(略)1、规格及参考尺寸:文化式的规格以S、M、ML、L、LL表示小、中、中大、大、特大的系列号型,这种规格系统同国际成衣标准相吻合。(P224)2、原型制图的规格规格部位胸围背长160/82规格82383、原型制

13、图要点1) 作长方形:长边为B/2+5cm为基本放松尺寸,短边为背长尺寸。2) 袖窿深:B/6+7cm。3) 胸背宽:胸宽为B/6+3cm,背宽为B/6+4.5cm。4) 胸围大:取B/2+5的中点处。5) 领口:后领宽为B/20+2.9cm,前领宽比后领宽少0.2cm;后领深为1/3后领宽,前领深为后领宽+1cm。6) 落肩:后落肩为1/3后领宽;前落肩为2/3后领宽。7) 肩宽:后肩宽为背宽加放2cm处;前肩宽等于后肩宽-1.5cm(后肩省)。8) 乳点:胸宽1/2后移0.7cm点与袖窿下量4cm的交点处。9) 袖深:AH/3。10) 袖斜线:前袖斜线长AH/2,后袖斜线长AH/2+1cm

14、,分别交袖深线。4、需说明的问题:1) 胸围松量加放:同英国原形的加放量。2) 背长尺寸:经过测量而得出的。3) 胸高量:在前下端下移1/2前领宽处。4) 制图方向:右侧为前部,左侧为后部。二、原型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1、这四种原型结构均依据于人体特征而构建的,是以人体个部位比例为基础的。而图型中一些主要部位是以胸围尺寸为基数(净胸围或松胸围),按胸围的不同白分比确定其部位的大小,如胸背宽、领口宽、BP点等。从原型确定的方法看,均属比例珐范畴。而英国原型还兼有短寸耷。2、相关结构线的吻合问题处理的比较严谨。特别是对袖窿和袖山的吻合美、英、日三种原型都作了详细的阐述。用袖窿弧长(AH)决定袖山弧长

15、的方法最为合理有效。而且分端吻合,确保装袖工艺的成功率和袖型美观统一。3、关于基本尺寸的选定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是以胸围为基数,但对胸围使用的含义还有所不同。如英、日原型是利用净胸围参与计算再制图;而中国基型则是利用净胸围加放松尺寸后参与计算再制图。前两者可以称之为人体的原型,而后者确切地说应为服装的衣型。也就是说前两者还需要加工才能成其为款式。美国原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这一点在绘制原型或应用原型时要加区分和注意。4、关于腰围线是形式问题,美、日原型的腰围先平面上看来不成水平线,这是由于女体胸部突起的缘故,是将胸部展平后是状态,带穿后腰围线自然成水平线。这是平面到立体的转化过程。与英、中原型相比

16、,知识选取了不同坐标轴的展示,但前者跟接近人体的形状。5、每个原型个细部尺寸确定的方法是不同的,选用最多的出胸围外还有背长和AH值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或数值,制出图形的各部位比例要与当地人体型谐调。三、原型裁剪法的局部应用是根据原型纸样,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对各部位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变化,在进行制图裁减。现将原型的局部应用举例说明。一、胸省的位置及省的转移 根据文化式女装原理,能合理地确定女上装胸省的位置,正确地处理胸省间的转移,巧妙地运用胸省变化手法,理想地解决女上装的结构变化。1、胸省的位置前衣片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常用的胸省位置有:(1)肩省 (2)领省(3)袖窿省(4)腰省 (5)侧缝

17、省(6)中心省2、胸省的转移 女上衣的胸省位置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款式的需要,胸省 的位置可以通过转移,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其试题性相同。西的转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按住BP点转移原型,是WL水平,举例如下:A. 肩省B. 侧缝省C. 袖窿省D. 领省E. 原型的两次转移。先将原型在前中心线处倾倒0.7-1cm,作为劈门量:然后第二次转移原型,使WL水平,确定收省量。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使收省量分散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肩省 侧缝省 袖窿省 领省 原型的两次转移(2)剪开原型折叠的方法将原型纸样在收省部位剪开,相对应的部位折叠确定收省量。A. 肩省B. 袖窿省C. 在领口和侧缝两个部位分别剪

18、开原型纸样,在腰节线上折叠,使腰节线水平,使胸省量分散为两个省。二、胸腰差的处理 原型制图是按胸围规格尺寸来推算的,实际应用时,还要考虑到腰围的规格尺寸。胸腰差的多余量可以收省和在侧缝劈去。按女状原型M号规格尺寸,人体胸围82cm,人体腰围放松量为10cm,腰围放松量取4-6cm。1、省量是计算先在前后片原型的侧缝处各劈进1cm。前片的收省量:W/4+11.5(放松量)+1(前后差)+“”(收省量)=24cm后片的收省量:W/4+11.5(放松量)-1(前后差)+“”(收省量)=20cm2、腰省的位置前片腰省的位置在通过BP点的垂直线上偏向前中心线1.5cm起,画出省量大,以BP点为省尖位。后

19、片腰胜的位置按背宽的1/2作垂直线为省的中点,省尖位在胸围线上2cm。第三节 原型整体的应用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原型裁剪法,掌握原型纸样在具体服装中的运用规律。二、教学重点:服装原型在不同服装款式结构中的运用。三、教学难点: 服装原型在不同服装款式结构中的运用。四、教学过程:原型裁剪法是根据原型纸样,根据款式造型的需要,对各部位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变化,在进行制图裁减。现将原型的整体应用举例说明。(一)、无领女上衣1、款式特点圆领,门襟五粒口,前、后片左右各有一个分割线,腰部收省,一片袖,圆角下摆。2、制图规格(人体规格)号型部位胸围背长袖长160/82A规格8238523、制图要点1) 将前后

20、片的腰围线对齐,加出衣长尺寸,确定搭门宽度。2) 根据款式需要在胸围大处加出适当的放松量。胸围加大后,袖窿也应适当加深。为了使侧缝等长,前后袖窿加深的尺寸略不同,在这里要处理好胸省的问题。3) 调整肩部,一方面调整落肩的大小,另一方面要调整前后肩宽,使之等长。4) 肩端点确定后,要修顺袖窿弧线,适当加胸、背宽尺寸,这使袖窿曲度变小,5) 修正领口,本款式是在基本领口上加宽加深,使领口适当开大。6) 绘制前后分割线,胸省量表面还原,含在风格线中。作出腰省。(二)、女西服1、款式特点此款为一般女西服的基本型,可与裙子或裤子配成套装。平驳领,右边一个手巾袋,左右各一带盖的大袋,收腰省,侧缝部位分割,

21、门襟单排两粒扣,圆下摆,下摆略放大。袖口可开衩可不开衩。2、制图规格(人体规格)号型部位胸围臀围背长袖长袖口160/82A规格82883852143、制图要点1) 将后片的腰围线加长1cm,与前片腰围线堆砌摆放,这种作法减少了胸高量。加出衣长和搭门宽度。2) 胸围大处二次加放松量,因侧面是独立的部分,可将前后片摆放在一起。袖窿加深。3) 调整肩部,本款后落肩上提1.5cm,前落肩上提0.7cm(造型与加垫肩的需要)。肩颈点前加宽1cm,后加宽1.5cm:肩端点前加宽2cm,后加宽1.5cm,前后肩宽之差0.8cm(缩缝量),这是调整前后肩宽的方法之一,也即互调法。4) 修顺袖窿弧线,要考虑胸、

22、背宽和袖窿深点,曲线要流畅。5) 细部刻画包括分割线、袋位、扣位、背部曲线、领口、驳头等。6) 领子制图采用平行、旋转、垂直三个关键手法绘制。平行指驳口线平行;旋转指以颈肩点为圆心,后领弧长为半径向下转移;垂直指垂直于领里口线作出衣领后中心线。7) 袖子是在袖原型基础上修改出符合新袖窿的袖山弧线,然后找出前后袖肥的中心作出两片袖结构图。 (三)、女大衣1、款式特点宽松型,有领座的圆角领,插肩袖,前片左右各有一斜插袋,后中破缝。2、制图规格(人体规格)号型部位胸围臀围背长袖长袖口160/82A规格82883856173、制图要点1) 加出衣长,确定搭门宽。2) 胸围大处二次加放松量,由于是大衣,

23、加放松量大一些。根据插肩袖后袖比前袖片略肥的特点,后胸围加放量比前两款大。袖窿也相应深开,注意前后侧缝等长。3) 调整肩部。落肩与肩宽两个要素都要考虑。大衣的肩宽要适当加大些。4) 确定衣袖的倾斜角度,利用肩端点的的等腰三角形的高并作袖中线,从而定出衣袖与衣身的夹角。5) 设计衣身与衣袖分割线,定袖肥、袖口。注意相关部位线段等长。 上述三例原型应用方法的几个特点是: 第一、原型只是人体的代替品,是结构设计的基础。利用它达到裁剪款式的目的。 第二、对原型进行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采用横纵数字加以定点,确定数值时,应考虑比人体大出多少。如肩部要选择宽而平实,肩宽和落肩上提量适当加大。 第三、原型应用时

24、要先确定轮廓,在细部刻画。运用分解、剪放等方法达到款式造型的目的。第四、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连续性、规范性。如放松尺寸的大小,分解部件的吻合程度,图形连续变化等。第四节 款式结构的变化规律一、教学目的:为了便于使用原型,掌握其在服装主要部位中的变化规律二、教学重点:1. 腰围线的对位设计规律2. 袖窿深点的横纵变化规律3. 前后侧缝差的处理4. 袖山深的变化规律三、教学难点:1. 腰围线的对位设计规律2. 前后侧缝差的处理四、教学过程:(一)、腰围线的对位设计规律对位原因:女性体型有胸部平凸之分服装造型有松紧之别对位目的:确保各种服装在腰围线上的结构平衡对位方式:1、腰围线对齐:将前后衣身原

25、型的腰围线对齐,保持正常体腰节的标准长度。前腰节长于后腰节0.5cm,前侧缝长于后侧缝1/2前领宽。这种对位方式适用于紧体式、合体式、半松式服装。(图(1)2、前腰围线降低:以后腰围线为基准,将前腰围线降低11.5cm,这时前腰节变短,腋下省量减少了11.5cm,这种对位方式适合于平胸体的紧体、合体式服装,或者政策体的半松体、松体式服装。(图(2)3、后腰围线为基准,将后腰围线升高12cm,这时后窑节加长,腋下省相对变小。这种对位方式适合于轻度驼背体、肩胛骨高体和中老年体型。(图(3)(二)、袖窿深点的横纵变化规律1、袖窿深点的横向变化袖窿深点横向是变化胸围大小。一般是四开身结构,每片可按1/

26、4两次加放量分配,或者前后片互借12cm。加袖窿深点横向的量实际上是加宽了袖窿宽,这还不全面,还必须加宽胸宽与背宽,一般用前后袖窿线调整的尺寸,才能保持整体结构的平衡。2、袖窿深点的纵向变化 袖窿深点的纵向是变化袖窿的深线。由于变浅是有限的,所以重点讨论加深量,一般以后袖窿深为准。可以通过袖窿深点横向和纵向的比例确定,即上衣的横向比纵向为1:0.8;大衣的横向比纵向为1:1.2。因袖窿纵向变化比较灵活,上述比例仅作为参考。前袖窿深点纵向要比后袖窿深点纵向多加深02cm,应根据适体程度选取。(三)、领口变化规律1、领口开宽开深的依据:原型中的领宽、领深,以及各个结构点所构成的领口曲线,是符合人体

27、颈根部的基本结构。在绘制各种领型结构图时,应以领口曲线为基准,以领型立体效果为依据,来决定领口的开宽量及开深量,再绘制出领口曲线。2、领口开宽开深的方法领口开宽:以原型颈肩点为参考点,一般采用前后开宽量相同的方法。后领开深:后领深比较稳定,一般领型多为22.5cm;全领深变化大,应根据具体领型确定。(四)、肩部造型规律1、后衣片收肩省背省后领省(或移于后领省,或移于肩背的分割线中)。(图(1)2、在后衣片的肩端点去掉11.5cm(肩背省份)。(图(2)3、若夸张肩部,可在前衣片的肩端点放出肩背省份,再继续放出需另加宽的量。(图(3)4、前后肩互调,采取前加后收的或前加量大于后加量的方法。(图(

28、4)然后在确定肩点是位置,可在原型的基础上使肩端点上提或下移,改变落肩尺寸。一般除了针织衫适当下移外,多数以肩端点升高为主。升高量与垫肩厚度和肩部造型有关。通常款式后肩端点上提12cm,前肩端点上提高0.51.5cm。肩端点与颈肩点的位置确定后要重新画顺肩线。肩线有直线和前凸后凹形两种。(五)、前后侧缝差的处理原因:因腰围线不呈直线形,所以在原原型应用时不论哪种腰围对位方式,都会出现前侧缝比后侧缝长的现象。即使在前后袖窿深点做纵向变化之后,仍然存在如何解决侧缝差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下属方法使前后侧缝相等。1、用调整尺寸法将前后侧缝差通过收腋下省的方式使侧缝等长,这是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图(1)2、将原型转换出某一具体的省缝或将胸省转移到分割线中,转换后自然回使侧缝等长。(图(2)3、将侧缝差数分散,采用袖窿开深与底摆起翘两者结合的方式,使前后侧缝等长。(图(3)4、先使前后袖窿深点平齐,为了减少前袖窿的长度,在前肩端点下移1cm。(图(4)(六)、袖山深的变化规律袖山深是制约袖型的关键。冲用的袖山深有高、中、低三种类型。高袖暗含构成挺拔圆润的袖型:中袖山构成半宽松袖型:低袖山构成宽松袖型。我们可以用前后袖窿深平均值的不同比例确定袖杀深尺寸。高袖山为平均袖窿深的8/108.5/10中袖山为平均袖窿深的6/107.5/10低袖山为平均袖窿深的3/105.5/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