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38005150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1.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讲解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光的反射、折射、全编稿:张金虎 审稿:吴嘉峰【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光的折射定律.2理解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3学会用光的折射、反射定律来处理有关问题.4. 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5能判定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分析解决有关问题.6 了解全反射棱镜和光导纤维.7 .明确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原理.8知道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操作步骤.9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要点梳理】要点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当光线入射AO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即反射光线OB,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另一

2、部分光进入第二种介质,并改变了原来 的传播方向,即光线OC,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线OC称为折射光线.折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2?).2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折射定律(1)内容: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L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12sinsin?常数.如图所示(0,法线界面也可以用sinsininr?的数学公式表达,n为比例常数.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2)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注意光线偏折的方向:如果光线从折射率(1n)小的介

3、质射向折射率(2n)大的介质, 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 增大(减小);如果光线从折射率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小的介质,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并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也会增大(减小).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人射光线发生折射,定律中的公式就变为12sin1sinn?,式中1?、2?分别为此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4. 折射率一一公式中的n(1)定义.实验表明,光线在不同的介质界面发生折射时.相同入射角的情况下.折射角不 同.这意味着定律中的n值是与介质有关的,表格中的数据

4、,是在光线从真空中射向介 质时所测得的n值,可以看到不同介质的n值不同,表明n值与介质的光学性质有关, 人们把这种性质称为介质的折射率.实际运用中我们把光从真空斜射人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1?的正弦跟折射角2?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sinsinn?.(2)对折射率的理解.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跟光在 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v之比,即cnv?,单色光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光速较小. 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及人射光的频率决 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无关,“折射率与sini成正比,跟sinr成反比”的 说法和“

5、折射率n跟光速”成反比的说法是错误的.5. 视深问题(1)视深是人眼看透明物质内部某物点时像点离界面的距离.在中学阶段,一般 都是沿着界面的 法线方向去观察,在计算时,由于入射角很小,折射角也很小,故有:111222sintansintan?,这是在视深问题中经常用到的几个关系式.(2)当沿竖直方向看水中的物体时,一 “视深”是实际深度的1n倍,n为水的折射6. 玻璃砖对光的折射常见的玻璃砖有半圆形玻璃砖和长方形玻璃砖.对于半圆形玻璃砖,若光线从半圆 面射入,且其方向指向圆心,则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对于两个折射面相互平行的长方 形玻璃砖,其折射光路如图乙所示,光线经过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与入射

6、光线的方向 平行,但发生了侧移.物点通过玻璃砖亦可以成虚像.如图丙所示为其示意图.甲乙丙7. 折射成像的画法应用折射定律,确定物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即可找到折射所成 的像.如图所示.8. 画光路图应注意的问题(1) 光线实际是从哪个物体发出的;(2)是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的还是从光疏 介质射向光密介质;(3)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借助光的可逆性原理;(4 )注意作图时一定 要规范,光线与法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等应用,实线和虚线区分.9. 关于大气层的折射率及光现象一一蒙气差地球大气层的密度不均匀,越接近地球,表面密度越大,折射率也越大.大,折附天项光由真空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只

7、有微小的变化,虽然如此,有时仍然不能不考 虑空气的折射效应.图示表示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被折射的情景.覆盖着地球表 面的大气,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我们可以把地球表面上的大气看做是由 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星光从一个气层进入下一个气层时,要折向法线方 向.结果,我们看到的这颗星星的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就越明显.我们看到的靠近地平线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淬?.这种效应叫做蒙气差,是天文观测中必须考虑的.要点二、全反射1.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相对真空的折射率都是不相同的.两种介质相比较光 在其

8、中传播速度大,而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在其中传播速度小,而折射率大 的介质叫光密介质.2. 对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1)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例如:水晶(1.55n?)对玻璃(1.5n?)是光密介质,而对金刚石来说(2.427n?),就是光疏介质.同一种介质到底是光疏介质还是光密介质,是不确定的.(2) 光若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光由光疏介质 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 光疏和光密是从介质的光学特性来说的,并不是它的密度大小.例如,酒精 的密度比水小,但酒精和水相比酒精是光密介质.(4)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比较

9、.光的速度折射率光疏介质大小光密介质小大要点诠释: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对确定的两种介质而言的.任何两种透明介质都可以 通过比较光在其中速度的大小或折射率的大小来判定谁是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3. 全反射(1) 全反射现象.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人,反射光增强, 折射光减弱,继续增大入射角,当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全部消失,入射光全部被 反射回原介质,当入射角再增大时.入射光仍被界面全部反射回原介质,这种现象叫全 反射.(2) 对全反射的理解. 全反射是光的折射的特殊现象,全反射现象还可以从能量变化角度加以理解.当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在入射角逐渐增大

10、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 折射光的能量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发生了 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时,仍然遵守反射定律.有关计算仍依据反射定 律进行.4. 临界角(1)临界角的定义: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称为全反射临界角,简称临界角, 用C表示.要点诠释: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只要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一 定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一般情况下,光由一种介质到达另一种介质时,光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即光的能 量有一部分反射回原介质中:而另,一部分则

11、进入其他介质中.发生全反射时,光的能量全部反射回 原介质中.(2)临界角C的表示式:由折射定律知,光由某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若刚好 发生全反射,则Usin901sinsinnCC?.所以 IsinCn?,艮p larcsinCn?.5. 应用全反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1)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2一)若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则根据IsinCn确定临界角,看是否 发生全反射.(3) 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4) 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反射定律等进行判断推理,运算及变换进行 动态分析或定量计算.6应用全反射解释自

12、然现象(1)对“海市蜃楼”的解释:由于光在空气中的折射和全反射,会在空中出现“海市蜃楼”.在海面平静的日子, 站在海滨,有时可以看到远处的空中出现了高楼耸立、街道棋布、山峦重叠等景象.这 种景象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当大气层比较平静时,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 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海面上空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我 们可以粗略地把空中的大气分成许多水平的空气层,如图所示,下层的折射率较大.远 处的景物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较低的上一层的入射角越来 越大,当光线的入射角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就会从高空的空气层 中通过空气的折射逐渐

13、返回折射率较低的下一层.在地面附近的观察者就可以观察到由 空中射来的光线形成的虚像.这就是海市蜃楼的景象.如图所示.(2)对沙漠上、柏油路上的蜃景的解释:在沙漠里也会看到蜃景,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 小,折射率也小.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入 射角逐渐增大,也可能发生全反射.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处物体的倒景 (如图),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的一样.沙漠里的行人常被这种景象所迷惑,以为前 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在炎热夏天的柏油马路上,有时也能看到上述现象.贴近热路面附近的空气层同热 沙面附近的空气层一样,比

14、上层空气的折射率小从远处物体射向路面的光线,也可能 发生全反射,从远处看去,路面显得格外明亮光滑,就像用水淋过一样.沙漠里的海市蜃景由图可知,也是光线在气泡的表面发生全反射的结果.7.光纤通信全反射现象在通信中有、重要的作用,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光、传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m100m 1K囱图光导纤维如图所示,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 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导纤维可以远距离传播光,光信 又可以转换成电信,进而变为声音、图像.如果把许多(上万根)此导纤维合成一束, 并使两端的纤维按

15、严格相同的次序排列,就可以以传输图像.要点三、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1.实验目的(1)明确光通过玻璃时的入射角、折射角.(2)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2. 实验原理如图所示abcd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1?和折射角为2?,据12sinsinn?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3 .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4.实验步骤及调整安装(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2) 如图所示,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 线,并通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3) 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个长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 的另一个长边b

16、b,(4) 在AO线段上竖直的插上两枚大头针12PP、.(5) 在玻璃砖的bb 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34PP、,调整眼睛视线,使3P能同 时挡住1P和2P的像,使4P能挡住P3本身和1P和2P的像.(6) 记下34PP、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34PP、引直线OB与bb交于o,连接O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路径,入射角1AON?,折射角2oon?(7)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1和折射角?2的度数.(8) 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9) 用上面的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为15304560?、和75?时的折射角.查 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

17、据也记在表格里.(10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12sinsin?的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测 的12sinsin?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5. 注意事项(1) 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 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b.(2) 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3) 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两枚大头针壬与2P、P3与4P 间的距离应大一些,以减少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4) 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大,也不宜过大,否则在bb 一 侧看不到12PP、的像.(5) 由于要多次改变入

18、射角重复实验,所以人射线与出射线要一一对应编,以免 混乱.(6) 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6.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此实验是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找出入射角和折射 角的正弦值,再代入12sinsinn?中求玻璃的折射率.除运用此方法之外,还有以下 处理数据的方法.(1)处理方法一: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 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D交于C点,与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作垂线,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 图所示.由于 1sinCCCO? , 2sinDDDO

19、?,而 CODO?,所以折射率:ii2sinsinCCnDD?.重复以上实验,求得各次折射率计算值,然后求其平均值即为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 值.(2)处理方式二: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i2sinsinn?.因此有 211sinsinn?.要点诠释: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上,以1sin?值为横坐标、以2sin?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求解图线斜率,设斜率为k,则1kn?_,故玻璃砖折射率ink?.7. 方法推广插针法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 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相交而得

20、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 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平行与否无关.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 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所示.【典型例题】类型一、光的反射和折射例1.如图所示,光线以入射角?厂 从空气射向折射率2n?的玻璃表面.(1)当入射角145?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为多少?【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要 注意入射角、折射角的确定,利用反射、折射定律求解。【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折射角为2?,由12sinsinn?, 所以12sinsin4 51sin22n?,230?,145?,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

21、角1218 0105? 一(2)当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时,1290 ?,1111211sinsinsintansincoscosn?.则入射角W1arctan2?.【总结升华】分析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方法:(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 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要注意入射角、折射角的确定;(3)利用反射、 折射定律求解;(4)注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2】【变式】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 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

22、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圆柱长为l ,底面半径为r,则视场角是【答案】BAE:22arcsinnlrl?B22arcsinnrrl?C。22arcsinrnrl?D22arcsinlnrl?22sinrrl?,据sinsinn?,所以22sinnrrl?,=arcsinnrrl?,22,即B项正确。例2. (2016天津模拟)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是 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 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周边为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 厂、迎t的怏色光区域 二寸二域图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23、二乙A. a光的频率比b光大B. 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C. 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D. 在同一装置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a光的干涉条纹比b光窄【答案】C.【解析】A、a光照射的面积较大,知a光的临界角较大,根据1sinn?,知a光的 折射率较小,折射率小,频率也小,所以a光的频率小于b光,故A错误,B错误; C-、根据cvn?,知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大,故C正确;D、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大则a光的波长较长,条件间距公式Lxd?, a光波 长则条纹间距较宽.故D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关键从临界角入手,比较出折射率的大小,从而得出频率、介 质中的速度大小关系.例3.如

24、图所示,一不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折射率为2的透明液体,容器底部正中央。点处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MN与底面成45?角放置.若容器高为20 cm*,底面半径为10(13)cm?, 10 cmOM?,在容器中央正上方10 cm处水平放置一足 够长的刻度尺.求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刻度尺上的长度.(不考 虑容器侧壁和液面的反射)【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这是解决反射和折射综合题时的关键,利用 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利用反射、折射定律求解。【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4?i点光源S在液体中通过平面镜MN成的像为S,入射光线OM的反射光线垂直于底边,经液面折射不改变

25、方向,垂直射向刻度尺上的1A点;连S。则为沿容器边缘的出射 光线,经液面折射交刻度尺于2A点;由折射定律可得sin1sinirn?,在图示的三角形OSB中,sinBSiOS?,103cmBS?,20 cm10 cm30 cmOB?, 3tan3BSiOB?,30i?,故得45r?.在三角形23OAA中,233tanAArOA?,得23310 cmAAOA?,因此照射到刻度尺上的长度i210cm103cm10(13)cmAA ?.【总结升华】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综合题时,画好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例4.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两束平行单色光沿截面 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

26、60AOB?*,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3n?,则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为().A_ 4R3R j 2R d R【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光线A过圆心传播方向不变.光线B经过柱面时,折射角为1?,由折射定律得:1sin60sinn?,111sinsin602n?,得130?,由几何知识可得侦33ROE?,光线BE从E点射入空气,折射角:260?,由几何知识得:3ROD?.故选项b是正确的.【总结升华】应用折射定律要着重分析每一个界面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往往需要结合 数学中有关角度的几何知识找边角关系.例5.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

27、层 的情况相比().A将提前 B将延后 C某些区域将提前,在另一些区域将延后D不变【思路点拨】地球表面存在大气,而大气并不是均匀介质,高空空气稀薄,折射率小, 而接近地面大气密度大,折射率较大,可认为大气折射率由高空到地面是逐渐增大的.【答案】B【解析】由于地球表面存在大气,而大气并不是均匀介质,高空空气稀薄,折射率小, 而接近地面大气密度大,折射率较大,可认为大气折射率由高空到地面是逐渐增大的.阳 光经过大气层时就要发生折射.使光线逐渐偏折沿曲线传播.如果假设没有大气层,光 将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在地球上B点的人将在太阳到达A点时看到日出;而地球表面有大气层时,由于空气 的折射率大于1,太

28、阳光将沿如图所示。AB曲线进入在B处的人眼中,使在B处的人 看到了日出,但B处的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则认为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A点, 而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还在地平线以下,相当于日出时刻提前了,所以无大气层时日出 的时间将延后,故选B.类型二、全反射例6.一束光波以45?的入射角,从AB面射入如图所示的透明三棱镜中,棱镜折射率2n?.试求进入AB面的折射角,并在图中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答案】见解析【解析】光在AB面上O点射入,由折射定律,X 侦一sin21sin222irn?.所以30r?,光线射到AE面上的D点.由几何知识得ODBE,且在AE面上的入射角为45i?.在AE面上由折射定

29、律:A 12nr【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5】【变式2】如图示,有一玻璃直角三棱镜ABC其临界角小于45?, 一束平行于BC边的白光射到AB面,在光束射在三棱镜时,(设光线在三棱镜内射到BC边上)()白光A. 从玻璃直角三棱镜BC面,射出的是白色光束B. 从玻璃直角三棱镜AC面,射出的是白色光束C. 从玻璃直角三棱镜AC面,射出的是彩色的不平行光束D. 从玻璃直角三棱镜AC面,射出的是平行于入射线的彩色光束【答案】D【解析】白光彩色平行光白光 二彩色平行光画出光路图如图示,光在BC面全发射。由于色散,经AC面成平行光射出.【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6】【变式3】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

30、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一细光束以入射角?从P点射入,?,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A. 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角B. 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角C. 红光在蓝光的左边D. 红光在蓝光的右边【答案】D例7.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 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 它也随着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出现的是“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B “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太

31、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思路点拨】酷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地表附近空气的密度小,空气的折射率下小 上大。【答案】A、D【解析】酷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高,地表附近空气的密度小,空气的折射率下小上大,远 处车、人反射的太阳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例8 .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如图所示,。寸 为圆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2,当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4 5?. 束与MN平面成4 5?角的平行光束射到玻璃的半圆柱面上,经玻璃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平面上射出, 求能从MN平面上射出的光束的宽度为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所示:W : Q E

32、| A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垂直于半球面,沿半径方向直达球心位置O,且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光线左侧的光线(如光线)经球面折射后,射在MN上的 入射角一定大于临界角,在MN上发生全反射,不能射出.光线右侧的光线经半球面 折射后,射到MN面上的入射角均小于临界角,能从MN面上射出.最右边射向半球面 的光线与球面相切,入射角90i?,由折射定律知已sin2sin2rin?,则45r?.故光线将垂直于MN射出.所以在MN面上射出的光束宽度应是2sin2OERrR?.【总结升华】从本题中看到解决全反射问题的关键:准确熟练地作好光路图; 抓住特殊光线的分析,求光线照射的范围时,关键是如何找

33、出边界光线.如果发生全反 射,刚能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就是一条边界光线,而另一条光线要由分析得出.例9.由于激光是亮度高、平行度好、单色性好的相干光,所以光导纤维中用激光 作为信息高速传输的载体.要使射到粗细均匀的圆形光导纤维一个端面上的激光束都能 从另一个端面射出,而不会从侧壁“泄漏”出来,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至少应为 多大?【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这是解决反射和折射综合题时的关键,注意 “要保证不会有光线从侧壁射出来”是“不管入射角多大都能在侧壁发生全反射”的 意思。再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利用反射、折射定律求解。【答案】见解析【解析】要保证不会有光线从侧

34、壁射出来,其含义是不管入射角多大都能在侧壁发生全 反射.令入射角等于90?,再由折射定律和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几何关系就可以求出材 料的折射率.设激光束在光导纤维端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折射光线射向侧面时的入射角为?,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sinsinin?由几何关系:90?, sincos?.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公式:Isinn?得V21cos1n?,要保证从端面射入的任何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应有90i?, sin 1i?,故sinsinlsincosllliinnnn?. 解得2n?n ,光导纤维的折射率应满足,2n?.【总结升华】本题在解答中一般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会对光线变化过程进行分

35、析,当 入射角i从零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折射角?也增大,折射光线入射到侧壁的入射角?是减小的.如果当i增大到90?,仍有?大于等于临界角,题目要求就能满足,其临界条 件是90i?,larcsinn?.找不出这个条件,就无法入手解答.二是仅从全反射 的条件出发,由lsinn?,直接得出lsinn?,不知道?此时是未知量.【高清课堂:光的折射、全反射例7】【变式】如图所示,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米,在AB两点连接一直光导纤维,使一 光脉冲信从光导纤维中间射入,(射入后在光导纤维与空气的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现 象)由A点传输出B点,所用时间为t秒,求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所以【答案】cts【解析】

36、光信由A点进入光导纤维后,沿AO方向射到O点,此时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光在此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而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sinv?,沿水平方向传 播的距离为s。设介质的折射率为n,则有IsinsinCn?cnv? sinstv?由式解得21ssntccnn?,所以1ctns?类型三、测定折射率例10.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a)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IIIIh bfb h5( ft(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

37、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b)所示,则他测得折射率(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不变(2)偏小【解析】(1)如图(c)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 入射角、折射角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2)如图(d)所示,乙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 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总结升华】插针法测玻璃砖实验关键是要体会操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入射光路和出 射光路,特别是玻璃砖两边界与两光路交点即入射点和出射点确定,两点连线是玻璃砖 内光路,就可知道折射角.【变式】某组同学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

38、的折射率,记录下入射、折射、出射光线后, 以入射点O为圆心画单位圆,用直尺测得有关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则下面四个表 达式中,正确地表达折射率的关系式是( )AABnCD?BABnEF?CBOnOC?BOnCF?【解析】折射率的计算式是12sinsinn?,只要能求出1sin?和2sin?,就能计算出n如图所示,设圆的半径为R,AOB?为入射角,EOF?为折射角,贝U1sinsinABAOBR?, 2sinsinEFEOF R?=,i2sinsinABnEF? ?.【答案】B【总结升华】在光路图中,要注意各线段表示的量,不要弄错几何关系,再由折射 率的定义和直角三角形中边长表示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求出折射率的表达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