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137994623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澳大利亚读懂生活中的法治在法治社会,不仅要从心底敬畏法律,而且要学好法律,懂得运用法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都可能与法律密切相关。要是不小心触碰了法律,又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有可能会输得很惨。原题:田家鹏:澳大利亚散记为出席女儿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我今年四月有了一趟澳大利亚之行。几乎纵向跨越整个太平洋,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春到秋,从家园到异乡,从看惯了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人群中游离,置身于肤色杂陈的人群之中,时感恍忽。短短十几天,加上不懂外语,无法对当地社会作深入了解,但所见所闻,仍值一记。醉氧与醉蓝我乘坐的航班于当地时间4月5日清晨5时左右降落在悉尼机场。其时,澳大利亚刚

2、结束夏时制,与北京的时差由3小时缩短为两小时。五点,也就是北京时间三点,平时这个时间我还在睡梦中,加上坐了一夜的飞机,颇感困倦。睡眼惺忪地从机舱里走出来,跟着人流往外走。办理入境手续,领取行李。女儿已经在出口处等我。她带我穿过大厅去地下坐火车。从机场到女儿的住处,需要在中央车站换乘。从一列火车上下来,去等待另一列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呼吸到悉尼户外的空气。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袭来,我感到微微的眩晕。直觉告诉我,我可能是醉氧了。这是一个雨后的早晨,天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空气纯洁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在这个城市的中心,我仿佛闻到故土的青草香。那一刻,我想起微信上流传的有关北京人出国醉氧的略带夸张的段子,心中不

3、禁莞尔。女儿租住在她就读的麦考瑞大学附近。一幢三层小楼,掩映在一排高大的桉树和一片茂盛的灌木丛中。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不停地发出欢快的鸣唱。到家后稍事休整,女儿就带我去参观她的校园。这是校园吗?我认为说是公园更适宜。房子不多,星罗棋布。那么浓密的树林,那么宽阔的草地,还有一个有喷泉的天然湖。湖中有成群的鸭子和水鸟。女儿说,这些鸟并不是人工饲养的。它们不知从哪里来,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人,不仅从不怕人,而且大胆到和人争食。有一次,一个同学刚买的盒饭,一翻开就被一只水鸟抢食了。同学哭笑不得,只好再买一份。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想这就是了。我掏出 ,在校园里贪婪地拍摄。不经意间,我把镜头对准了天空。

4、这天,实在是太蓝了,蓝得深邃、悠远;实在是太干净,像洗过一样。我把镜头对准太阳,事后看照片,太阳竟被我拍成了一朵花,红色的花瓣是那么整齐,那么美,太阳成了花的心,闪着奇幻的光芒。我曾在许多地方拍过太阳,但只有在悉尼,在堪培拉,照片里的太阳才呈现为一朵花。如果不是因为这里的天空特别干净,这神奇的效果该怎样解释呢?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下意识地把镜头对准天,对准海,拍下了大量以蓝色为基调的照片。我把这些照片命名为“醉蓝,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引得朋友们纷纷点赞。当然,我也拍绿树、鲜花、草地,拍海鸥、野鸭、鹦鹉和不知名的水鸟,但是无法拍到空气。而所有这一切,其实就是两个字:环境。是的,此次澳大利亚之行,让我

5、感触最深刻的,就是环境。在悉尼期间,我有两次远行,一次是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参观猎人谷,一次是单独去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一路上,车窗外都是看不够的美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其间的屋舍似乎比天上的星星还少。我曾请教一个朋友,那么大的牧场,怎么看不到几头牛呢?朋友告诉我,政府规定,平均每30亩草场只准养一头牛,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牛奶和牛肉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可持续开展。看来,环境能否得到良好的保护,与政府的开展理念密切相关。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澳大利亚的环境好,是因为他们地广人稀。确实,在一块7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2400多万人口,总人数比福建省还少,人口密度每平方

6、公里缺乏3人,他们的条件确实是得天独厚。可是,如果没有用心保护,再好的环境也经不住破坏啊。就拿悉尼来说,它毕竟是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每天的垃圾和生活污水总是不少吧?可是,悉尼的天和海,蓝得跟锦缎一样。他们难道从不往海里排污水吗?我不是专业人士,我没有能力答复这个问题。但我相信,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一定是非常珍爱、非常用心地保护上天赐予他们的美好环境。这环境给他们舒适的生活,也让远来的人心生羡慕。生活中的法治澳大利亚是法治国家。什么是法治?在悉尼,我被上了一课。这堂法治课是由两个故事构成的,一个是我的亲身经历,一个是一位旅居澳大利亚多年的朋友讲述的,也是她的亲身经历。我喜欢钓鱼。

7、到悉尼后,就想让朋友带我去海钓。朋友曾先生为了满足我的愿望,专门请一个钓鱼的行家带我们到一个游船码头去钓鱼。悉尼是一个海湾型城市,一个一个海湾,蜿蜒伸展至城市中心。换句话说,整个城市依海湾而建,大大小小的海湾里,帆樯林立,游艇穿梭。随便选个码头钓鱼,都是一种美的享受。路上,曾先生的朋友就提醒我,说澳洲的鱼可不能随便钓。要钓鱼,得先办证。办证的时候,渔业部门会给你一份详细清单,图文并茂地告诉你,哪些鱼能钓,哪些鱼不能钓,多大的鱼可以带走,小于多少尺寸的鱼,钓到后必须放生。这位朋友说,7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办证,而曾先生已经80高龄,他钓鱼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我这个临时钓客,如果被抓到就是违法的,弄不

8、好会被重罚,因此最好还是当个看客吧。对于一个钓鱼发烧友,在钓鱼现场当看客,这是多么残酷的精神折磨。到了钓点,我实在是忍不住,就向这位朋友申请了一根钓竿,架在码头的栏杆上。看到鱼儿咬钩了,就让曾先生来提。可他们两人一人手里一根竿,鱼儿频频咬钩,根本忙不过来。那个时候,我这个钓鱼迷,难受得就像心上有千万只蚂蚁在爬一样。实在是忍无可忍,我也开始提竿上鱼了。我的这种冒失行为可把朋友吓坏了,他再也无法专心钓鱼,而是频频向码头旁边的公路上打望,生怕有执法人员突然从天而降。看到朋友吓成这样,我只得赶紧把鱼竿收起来。离开的时候,我们收拾鱼获。有一种白条鱼,短于25厘米是不能带走的。曾先生他们把这种鱼留了几条作

9、饵料,最后没有用完,刚想放进桶里一起带走,不想被旁边的几位钓客看到了,立刻哇哇大叫起来。虽然三个人都不懂英文,但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赶紧乖乖地把几条鱼扔进海里。回程路上,曾先生的朋友面色严肃地对我说,下次如果想钓鱼,一定要先去办证。在澳大利亚,可不能跟法律开玩笑。不能和法律开玩笑。另一位友人的故事,更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朋友诗雨,移居澳大利亚已经20多年。她讲述仅有的一次违法经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悉尼有很多海滩。因为水质好,每个海滩都盛产一些小海鲜,蟹、虾、贝、蛤、蚶诗雨家附近就有一处这样的海滩。有一天,家里来了一群客人。当然,都是华人。客人来了,带到海滩游玩,也是常事。那天,一群人来到海

10、滩,看到有很多毛蚶。这东西,洋人根本上是不吃的,可是对中国人来说,这却是难得的美味。于是,讨小海,拾蚶。诗雨毕竟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知道要守法,于是专门跑到岸上看一块执法部门立的牌子,上面清楚地标明哪些是禁止行为。按法律规定,在这样的海滩讨小海,每人最多只能带走50粒。但不知是哪个环节的疏忽,这里的牌子却没有标明禁止拾蚶。于是,他们放心大胆地拾起来。可是,她们的行为被举报了。执法人员来了。执法人员身着便衣,在海滩上和他们聊天。他们以为对方也是来讨小海的,毫无防范,一五一十地如实相告:拾了多少,准备怎么吃,以前吃过的味道如何鲜美,等等。待到摸清情况,执法人员突然亮出证件。那些执法人员态度温和,但

11、一丝不苟,把他们捡拾的毛蚶分成一小堆一小堆的,每小堆50粒,最后点数,数量远远超过了法律的规定,于是要进行处分。诗雨上前理论,说海滩上的标识牌并未标明禁止拾蚶,我们就算违法,也是无心之过,而且只打算自己食用,没有谋利的目的,请求免予处分。执法队伍中也有人认为是标识牌不够明确,才导致有人违法拾蚶,主张不处分,但还是记录了所有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诗雨他们以为此事就这样过了,没想到几天之后,所有的参与者都收到了一张500澳元的罚单。他们当然不服,于是决定申诉,找到政府的律师。律师说,这种轻微的违法行为,加上政府的警示标志确有疏漏,因此确实可以申请免予处分,但申诉必须上法庭、打官司。律师给他们指点了打官

12、司的所有路径、诀窍,就是没有告知后果。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把所有的参与者折磨得精疲力竭。最后的结果让人哭笑不得。他们赢了,处分决定撤销,但是,他们每个人为打官司所付出的费用,比原来的罚款数额还大得多。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官司过后,他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案底,成为有过违法行为的污点人物。事后他们才从华人律师那儿得知,这种情况,只要在法庭上申请不留案底,法官就不会记录。可当时他们不懂。事后想撤销案底,花费高达数万澳元。律师说,你们如果不打算将来从政,就算了吧。听完诗雨的故事,我不禁感慨。看来,在法治社会,不仅要从心底敬畏法律,而且要学好法律,懂得运用法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都可能与法律密

13、切相关。要是不小心触碰了法律,又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有可能会输得很惨。文明的细节在悉尼的短短十几天里,有很多细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悉尼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火车。大一点的火车站,都有电动扶梯。起初,每次上扶梯我都和女儿并排站,因为这样说话方便。但每次都被女儿拉着和她一起站到左侧。女儿说,要把右侧的通道留出来,给有急事赶路的人。从此我留意观察,确实,人们一上扶梯就自动靠左侧,右侧始终有一条保持畅通的通道。上车的时候,我总是改不了在国内挤公交车的习惯,火车一到就往门口正中冲,女儿总是伸手把我拉到一旁,待下车的人走完了再上车。女儿说,上下班顶峰期,悉尼的火车其实也很拥挤,但绝对看不到国内挤

14、公交车的景象。火车车厢是公共场所,和女儿交谈,也许是习惯,有时不知不觉声音会大起来,这时女儿马上会做手势让我压低音量。在火车上,经常可以看到专心阅读的人。这是我们这里上世纪80年代常见的景象,现在已经几乎绝迹。在异乡看到这景象,仍让我感到温暖。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交通规那么与我们这里相反,车辆都是右舵,靠左行驶,左转是小弯,右转才是大弯。到悉尼当天下午,我就跟随女儿去学车。一路上听教练给她指点,不仅教她技术,更重要的是教规那么,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礼让。教练说,在这里,行人享有最大的优先权。开车,一定要时刻注意礼让行人。记得女儿曾经说过,她出国这几年,回来最大的的不习惯就是过马路,尽管

15、有经绿灯,那些猛冲的车还是让人提心吊胆。我的朋友曾先生已经80高龄。他说,他是60岁退休之后才学开车,既会开中国的左舵车,又会开澳大利亚的右舵车。坐他的车出行,经常看他做礼让行人和车辆的手势,真的很感动。悉尼是一个干净的城市。在街上,除了落叶,你很难看到其他的垃圾。澳大利亚人喜欢吃烧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期间,澳大利亚总理阿伯特就专门请各国领导人吃了一次烧烤。在悉尼的公园里,有很多烧烤设施,供人们免费使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有很多人聚在公园烧烤。我到悉尼第二天,正是复活节假期,朋友带我去公园烧烤。开吃的时候,主人农先生拿出两个大黑色塑料袋,专门收拾垃圾。那天我观察了一下,整个公园里起码有

16、几百人在烧烤,可是当人们离去的时候,草地上依然干干净净,甚至连一片纸屑都看不到。女儿带我去曼丽海滩,因为太美,我忍不住脱了鞋在沙滩上走。突然,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失控叫了一声,原来我的脚踢到沙子,翻出的沙子里有一粒烟头。这是我在悉尼的公共场所第一次看到垃圾,所以我觉得特别意外,特别刺眼。女儿随手把烟头拾起来,走了很远丢进一个垃圾桶。她说,这个乱扔烟头的人如果被当场发现,一定会被重罚。在悉尼,我出门有时背双肩包,有时背挎包。背挎包出门时,我总是将包带斜挎肩头,然后把包挪到前面。背双肩包时也习惯往前背。女儿说,你不用这样。在这里,你的包无论是在侧面,还是在后面,都没有人会来偷东西。在悉尼的街上,几乎

17、看不到警察,但人们普遍有平安感。人与人之间,温和,有礼貌,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金发碧眼的陌生老外向你问好,你不必意外,因为这是他们的习惯。诚信,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气氛。女儿带我去超市购物,让我吃惊不小的是,买单刷卡都是自己完成,根本没有人收银,也没有人在出口处看单验货。这商场的老板要对社会和人性有怎样的信任和信心,才会念出如此奇葩的生意经?我所体验到的这些细节,毫无疑问都关涉文明。澳大利亚今天的文明,绝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为时间太短,我还没有时机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思考已经开始。那天我从悉尼去堪培拉,路上司机兼导游的一些只言片语,也许能为我的思考提供线索。导游在车上问游客,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上

18、惟一一片净土,为什么?游客提供的多种答案,都不对,最后他说,是因为在澳大利亚的外乡上,从未发生过战争。谈到城市的根底设施,他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悉尼这么大的城市,为什么没有一座高架桥?因为建高架桥一定要拆房子,而在澳大利亚,房屋连同它的土地,都是私有产权,受法律保护。政府如果要征用,必须跟市民平等地讨价还价,价格不公正不合理,市民就不会卖。只要有一户不卖,这工程就建不成。因此,政府要在城市建根底设施,只能尽可能地往地下想方法。在这里,没有“强拆这个词。我想,文明社会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要靠积累,靠沉淀,靠升华。一个文明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大多数人心态平和的社会。而多数人的平和心态从哪里来呢

19、?影响人们心态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我想其中少不了“公平正义这四个字,而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看政府怎么对待他的人民。(作者单位:厦门日报社)来源:共识网作者:田家鹏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

20、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