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

上传人:小明 文档编号:13799173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积累——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航天专题系列:神舟十三号集锦【主题阐释】2021年,中国航天硕果累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着陆,正式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点火升空,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精准对接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从发射人造卫星到航天员顺利上天,再到“嫦娥探月”“祝融探火”,几十年来,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创

2、新的跋涉。回望过去,从1956年我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创立,到今天神州十三号发射,我国的航天事业已走过了65 个春秋。未来,怀揣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开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们将向着更深更远的太空不断出发。 【金线素材】神舟出征,为大国航天刷出新刻度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航天三人组”。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神舟十二号是

3、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三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已从短暂的太空任务向空间常驻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三个月里,他们在轨飞行期间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等关键技术。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也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神舟十三号“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刷新我国航

4、天员在轨驻留记录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国航天正用实际行动铸造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勇于探索,胸怀世界,也必将为人类文明留下不朽的财富。回首往昔,1993年,美国集齐了国际最顶尖技术,联合欧盟、日本等开启国际空间站计划,中国申请加入,却遭美国拒绝之后在美国主持的诸多国际航天交流上,中国的学者、航天企业都被拒之门外;美国还出台相关法律,切断中美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交流,避免中国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二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技术科学家发愤图强,自主研发,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已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2022年前后,中

5、国将建成自己的第一个空间站,而随着2024年现在的国际空间站退役坠入太平洋,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球唯一大型在轨空间站。中国航天,后来居上,一雪前耻。有网友发现,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日期2021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7周年纪念日,跟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首颗氢弹成功爆炸54周年纪念日发射一样。这或许是个巧合,但也令人感慨万千。这些都是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国重器,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拼搏付出,中国才在这些近乎一张白纸的关键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中国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

6、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人类足迹。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中国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多元角度】角度1梦有多燃,就能飞得多远。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从神舟十二号搭载航天员驻留太空三个月,到神舟十三号驻留太空半年,我们朝着星辰大海的梦想稳步前进,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身影和足迹。一次又一次

7、太空遨游,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空间站建造的“进度条”。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这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中国自信、执着、有担当的大国风范。角度2发扬航天精神,照亮民族复兴路。神舟飞船扬帆起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起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国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书写彪炳史册的复兴奇迹。科技引领,神舟飞行

8、,从家国天下到人类命运,再到民族复兴,一个个巨大的命题在航天事业上交织。这次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角度3掌握核心科技,掌控国之命脉。历史和实践证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事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关键产品,才能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回顾历史,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航天人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助力中国跻

9、身于航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素材追踪】中国航天“三步走”,闯出自强路中国航天由“三步走”到“齐步走”,闯出了中国航天的自强路。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921工程”立项,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拉开序幕。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由7个分系统组成,包括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航天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着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

10、航天员杨利伟飞上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收官。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天圆满成功,中国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开启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征程。2016年九月、十月间,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接连发射升空,中国由此突破了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技术。2017年实施的天舟一号任务使中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宣告完成。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

11、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如今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驻留任务。神舟十三号正在执行为期六个月的驻留任务。中国航天人,志在九天之上,但又脚踏实地,创出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热点关键词】梦想、使命、创新、规划【深度解析】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神舟十三号的宇宙之行,中国航天人在追梦的道路上,走过了前人没走过的路,闯过前人没闯过的关。他们不负使命,勇于创新,在浩瀚天空书写中国传奇。没有

12、梦想,就难以有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精神,就难以完成使命。中国航天人在探索的道路上,面临着数不尽的困难,但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梦想的跋涉就会充满无穷动力。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见证载人航天灿烂征途聂海胜三次“飞天”“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这是神舟十二号乘组指令长聂海胜的心声。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费俊龙、聂海胜驾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出色完成了各项操作。此时,距他加入航天员大队,过了近8年。1998年1月,聂海胜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凭借精湛的业务能力

13、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那一次,杨利伟首飞成功。不久之后,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提上日程。聂海胜以优异成绩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乘组。2013年6月,聂海胜作为指令长带领乘组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一道驾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轨飞行15天,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医学试验等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又过了近8年。航天员队伍里最年长的聂海胜,为了增强身体素质,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和体质锻炼从未间断。他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谢、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终在优良等级。2021年6月,聂海胜再次作为指令长和刘伯明、汤洪波一起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

14、务,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距上次执行任务,恰好又过了8年。聂海胜一直跟其他航天员一样,训练,训练,再训练。飞天之路不是浪漫的散文诗,每一步都倾注着航天员的心血。对于空间站,聂海胜充满期待“一定要把载人航天第三步完成好,把空间站建好。” “剧透”,航天三人组的日常为了提高航天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我国开始建造空间站时,设计师们为航天员预留了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提升到了整站110立方米。这个改变,让航天员们从“筒子间”搬进了“大平层”。房间的功能分区确保“私密性”“便利性”。中国空间站本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分别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

15、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在设计上最大程度地考虑了私密性和便利性,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质量。在太空中,航天员也能实现“睡觉自由”,有独立的睡眠区,实现了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航天员虽然不能享受和地球上一样的淋浴和泡澡,但每个人都能够在一个“包裹式淋浴间”里,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最大程度解决个人卫生问题。除此之外,中国空间站有一个智能家居生活空间。平时,航天员们都带着骨传导耳机,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与地面通话。设计师们会给航天员预留一条私密语音通道,航天员可以在这里和家人“说悄悄话”,分享自己在太空生活的心情。为了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设计师们说,团队成员工

16、作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和航天员沟通,从太空生活、工作的角度去优化设计细节。【深度解析】航天员在太空的日常生活,再次验证了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箴言。他们虽然不能像地面生活一样自如,但是设计师们已经在科技允许的范围内,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替航天员们操心。这种“生活自由”正是天上地下,各个团队竭诚尽智的结果。 “天宫课堂”开课啦2021年12月9日,我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在距地球表面400 公里以外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3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欢迎来到天宫课堂”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航天员王亚平出现在大屏幕

17、中,揭开了“天宫课堂”的序幕。在首次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还介绍了一个秘密武器“企鹅服”分布在“企鹅服”胸部、腰部、腿部的多条弹力拉带,可将航天员的身体束缚紧,使肌肉长时间保持张力,可以有效预防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成熟的废水再生系统、稳定的视频通话、防止肌肉萎缩的企鹅服短短数十分钟太空授课中,航天员讲解与展示的太空生活,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在约60分钟的互动交流授课过程中,3名“太空教师”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而其中作为压轴的泡腾片实验,一出场就吸引了许多人。随着王

18、亚平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虽然水球不断变大,里面不断出现水泡,但是并没有气泡从水球中跑出来,让观众们看到后直呼神奇。据报道,出于安全考虑,泡腾片实验起初并未列入太空课堂的内容。因为这个实验会有气体释放,有一定的危险性,也担心这些气体处理不好的话,会对其他的设备设施造成影响。但航天员王亚平却对这个实验十分感兴趣,表示愿意先到空间站上面试一试,看一看效果如何。最终,在王亚平的坚持下,泡腾片被带上了空间站,并且在第一次尝试时,航天员们十分的小心,用吸水物围着可能随时炸开的水球。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此次太空授课不仅提升全民对航天的兴趣,还会从应用上推动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的

19、发展。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成为天地大容量信息处理产业发展的契机。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可以对地外航天器进行至少40分钟的实时监控,这意味中国已经拥有对洲际导弹进行全程的调整和监控能力。【热点关键词】太空实验、天地互动、科学梦、好奇心、探索欲【深度解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来自太空的一堂奇妙生动的天宫课堂,点燃着青少年心中的探索热情,点亮着祖国美好灿烂的未来。“天宫课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它是一把钥匙,为广大青少年打开科学的殿堂。它开启了他们的飞天梦与科学梦,帮助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引导他们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星辰大海。中国航天事业、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未来可期。【热点关键词】心态、荣誉、见证【深度解析】面对落选,要保持时刻准备的心态;面对荣誉,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聂海胜三次出征,见证了中国航天的灿烂征途聂海胜三次出征,证明了好心态对成功的重要意义。不负使命,见证历史,荣誉面前淡然,成功时刻清零,这就是聂海胜三次出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