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7937707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商周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变化(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对夏商周青铜器造型纹饰的影响一、人类艺术的启蒙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成某种猛兽,刻画半人半兽的形制、纹饰。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这时青铜器纹饰饕餮面常常构成全部纹饰的中心,令人望而生畏。狰狞恐怖的纹饰是对命运的恐怖心理在器物装饰上的投射,对异族是恐怖的化身,对自己氏族则是战胜恐惧的符号。我国的青铜时代开始于夏代。夏代青铜器以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夏代文明,出土的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中的酒器爵、斝、角、盉,饪食器鼎,兵器中的戈、钺、镞,乐器中的铃,以及镶嵌绿

2、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和残存的圈足器等,从而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要形制的造型格局。夏代青铜制品的器类很少,主要以小件的工具和兵器为主。夏代早期的青铜器形制主要受同时期的各类陶器的影响,充满着浓厚的原始初创气息,仅就青铜爵而言,大体上有两种造型,一类是原始型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陶爵,它的外形和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手制陶爵有着相似的特征,细腰、平底、短足,呈荷叶状的边口部和流从口部的延伸不甚规整,外观颇像用手捏成的陶器。另一类造型是比较精致型的,器壁匀薄流狭长而线条优美精细,虽然同是细腰平底,显然是在陶范上事先作过细致修整的,三足细长而微呈曲线形。这种从原始型到精致型的变化体现了从早期到晚期夏

3、代青铜器造型由简单向复杂多样,由粗放向精致演变的审美历程,为商代青铜器物新颖造型的设计开创了先河。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一般没有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两排圆钉状纹饰,一些器物上也出现了简朴的云纹、弦纹和网纹。除此以外,值得重视的就是镶嵌绿松石的牌饰了,牌上的兽面纹除两眼之外,其他部分都是抽象而不写实的。它也是目前已知的青铜器上最早的兽面纹。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没有见到动物形纹饰,但是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内部已经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此不能排除此时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二、人类智慧的精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

4、人与动物的搏斗逐渐减少,进入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反映在青铜装饰上,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逐渐减少、面积缩小,所表现的怪异力量递减,逐渐失去超自然的魔力,被现实中的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代替。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也是人类社会由蛮荒时代跨入文明的时代门槛。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青铜冶炼技术的步成熟,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无论在造型设计、花纹装饰,还是在铸造技术上较前代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时期的礼器种类增多,器物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并开始出现了铭文。商代人的神鬼崇拜,形成了商代青铜器纹饰庄重、狞厉之美,并以其精美绝伦的装饰造型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又一夺目的瑰宝。商朝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

5、余产品的出现,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国家、奴隶主阶级、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所以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在青铜纹饰上处处透露出一种威严、狞厉、神秘的气息。运用青铜这一材料,在青铜器纹饰中大量采用饕餮纹、夔龙纹以及凤纹、云雷纹等纹饰。这些纹饰大多是被综合异化了的动物形象,青铜器上通过对纹饰的神话、夸张处理,繁密的装饰达到一种神鬼崇拜以及对奴隶的恐吓、威慑的效果。神兽纹饰也表达出奴隶主期望得到上天、神灵、祖先的庇护,维护其长久的统治,青铜纹饰具有象征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意义。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

6、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商代中期纹饰分为两类,一类是二里头时期变形动物纹的改进,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圈足上的兽面纹仍保持早期的结构和风格。第二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这类兽面纹双目往往突出。商代晚期前段方形器大为发展,几乎所有的酒器都

7、为方形。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的甚至有写实感,主体花纹和地纹明显区分,地纹常为细雷纹,与主体花纹构成强烈对比。后段多沿用商代晚期前端的器类。这一期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花纹总体风格森严庄重。这一期出现了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铸工精细。三、“礼”制社会的艺术商朝的统治最终在社会矛盾的浪潮冲击下崩溃,被周朝所取代。西周的青铜文化是在晚商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人在全面继承殷商青铜工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器类、器形、纹饰和铸造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造和更新,把青铜文化推到了最鼎盛时期。总体来说,西周时期青铜器技术成熟,数量有所增大,但纹饰退

8、化。青铜器上的花纹与商明显的区别为纹饰简净质朴,线条疏畅,但铭文占据了主要位置。西周青铜器以长篇铭文、精湛铸工、华美风格,为华夏文明树立了丰碑。此时期铜器花纹仍以兽面纹、龟鱼纹、龙纹、鸟纹、蝉纹、蚕纹等动物纹样为主,几何纹样次之。西周后期,动物纹退居于陪衬地位,而以环带纹、鳞纹、窃曲纹、瓦纹等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纹饰中极少用三层纹饰,亦不用云雷底纹。此时期纹饰渐趋简单朴实,对称、中点的章法也少见,同时纹面与器面平,颇少突起的粗纹,这是西周时期铜器纹饰显著的风格。早期青铜器上商代特点逐渐被全新艺术所代替,这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的造型设计、纹饰构图等方面。在器型方面,西周中期酒器迅速衰落,爵、觚、觯、

9、觥、瓿等逐步消失,鬲的种类不断增加,写实风格的鸟兽樽十分流行,而且式样活泼。在西周中期陪葬品特别是青铜器的组合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贵族的礼器中鼎、簋成组成套。在纹饰方面,从西周中期青铜器的装饰艺术以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为趋势,商代流行的兽面纹已经不再作为主题花纹了,中期纹饰布局以条带状的二方连续为最多,通体满饰的情况极少,在纹饰的表现手法以平雕为主,浮雕较少。西周中期以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朝“礼”、“乐”制度建立,统治者希望通过礼乐制度治理国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也发生重大变化,商代青铜纹饰神秘色彩减退,理性色彩增强;饕餮纹、夔龙纹逐渐蜕变,抽象为窃曲纹、波纹、重环纹等具有规则规范的

10、几何纹饰,说明人们在审美气质上逐渐倾向于大的社会风尚。“礼”成为这一时代的规则典范,人们共同遵守的法则,人们遵循长幼、尊卑的“礼”制思想,人的个性被“礼”所束缚。西周晚期青铜器的种类与中期大体相同,造型和纹饰十分简朴实用,而且逐渐发展为定型化、程式化。西周晚期的纹饰构图简洁,刻画刚劲有力,但是种类比中期有所减少。这时鸟纹已经消失,雷纹开始蜕化,波曲纹在所有纹饰中占有绝对优势。总的来说,西周晚期的纹饰相对呆板单调,艺术欣赏价值远远不如商末周初时期了。四、人类自身意识的觉醒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学术争鸣空前繁荣,青铜器的应用则是钟鸣鼎食的组合,向生活日用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战争频发,使得人们由关注

11、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自身命运。功能的演变使青铜器型、纹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礼崩乐坏,但这一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及应用,社会生产力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农耕文明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社会相对富足,人们已经有充裕的时间来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这一时代最伟大的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思想活跃,追求人性。现实社会生活成为青铜纹饰反映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更为先进,立体装饰,各种焊接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失蜡法为表现这一时期的青铜纹饰创造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青铜纹饰更多的具有绘画性,如表现社会生活采桑

12、、耕种、狩猎,表现水陆攻占等场面,更多的具有了人文主义的气息,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封建社会的来临。青铜器造型纹饰的演变过程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与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一致的,反映着中国古代生产、生活的变迁。早期彩陶纹饰保留着原始、质朴的动物崇拜、自然崇拜的痕迹,商朝则变为奴隶主贵族统治人民的工具,西周中期以后理性色彩的强化,是西周统治者推行礼乐制度,以宗法伦理代替神鬼统治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纹饰则反映了礼崩乐坏的新时期对人的价值的新认识。人性冲破神秘诡异的浓雾,开始走向觉醒。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脚印,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变化都深深地铭刻在彩陶、青铜器的纹饰中,成为我们认识古代文明、与古人沟通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