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all韧带与房颤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37909550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arshall韧带与房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arshall韧带与房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arshall韧带与房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Marshall韧带与房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rshall韧带与房颤(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Marshall韧带与心房颤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飞龙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快速性房 性心律失常,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则达到 40%。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使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在存在心血管病变时,房颤病 人的死亡率是未发生房颤病人的两倍。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房颤的发病机制进 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由Allessie等在Langendorff灌注的 离体犬心中加以证实的多发子波折返学说是近20年来主导房颤机制研究的最主 要理论。然而,近年临床电生理研究表明,部分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并非是由于房 内

2、多发折返的形成,而是由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局灶发放的快速激动所发动,从而 提出了局灶性房颤(focal atrial fibrillation)的概念。近年来较多学者认 为房颤与肺静脉有关,但是肺静脉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房颤。此后越来越多的证据 表明,与肺静脉邻近的Marshall韧带(ligament of Marshall,LOM)对房颤的 产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起源与解剖在尸体解剖中,LOM是心外膜一个易于识别的结构。1850年,Marshall描述 了在心房背面存在有一个自左上肺静脉(PV)至冠状静脉窦之间的“心包残留皱 襞”。在心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左窦角的分支静脉发生闭锁,在胚胎发育的第

3、10 周,左窦角静脉的远端闭锁为Marshall静脉,而近端则成为冠状静脉窦。在少数 胚胎心脏的发育中,左前主静脉未退化,而保留为永存左上腔静脉,注入冠状静脉 窦。永存左上腔静脉有类似于Marshall束的肌肉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左上腔 静脉闭锁残留为一纤维条状结构,走行在心房璧层的左侧。这一纤维条状结构在 心脏手术中很容易被识别,称为LOM。LOM除了包含有心包的脏层外,尚含有心肌 细胞、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小血管和神经组织。LOM内的小静脉称为Marshall 静脉(vein of Marshall),血流引流入冠状静脉窦。而LOM内含有的心肌纤维 (Marshall束)被纤维组织包绕隔离

4、,在与冠状静脉窦连接处与冠状静脉窦及其 附近的心房肌直接连接。另外,与犬LOM相似,人的LOM也含有较多的交感神经纤 维,这可能是人的肾上腺素能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2、电生理特点1972年,Scherlag等对20只犬LOM及其周围的左房心肌的电活动进行了详细 的研究,在80%的犬中,通过双极导管在左房后壁沿着LOM记录到两个碎裂电位。 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研究证实,在窦性心律时记录到的第一个电位起源于左房心 肌,第二个电位起源于LOM内的肌束。当刺激左心交感神经时,诱发了异位节律, 两个碎裂电位的激动顺序也发生了颠倒。2000年,Hwang等将电极标测导管插入 Marshall静脉,同步记

5、录了Marshall静脉内、冠状静脉窦和PV腔内心电图,发现 在Marshall静脉和PV内均可记录到的双电位中,第一个电位与左房激动一致,第 二个电位较第一个电位低而窄。在Marshall静脉内记录到的腔内电图中,第二个 电位呈自Marshall静脉近端向Marshall静脉远端的激动传导顺序。在Marshall 静脉远端,双电位之间的间期及第二个电位持续的时间和左上PV电位十分相似, 当导管自Marshall静脉远端逐渐后撤至近端时,双电位之间的间期逐渐缩短,直 至融合,双电位融合处提示Marshall束进入冠状静脉窦或左房的位置。该研究结 果说明,LOM除了近端与冠状静脉窦和左心房连接之

6、外,其它部位与左心房并无 肌束连接。近来国内董建增等采用梳状电极多导联同步记录标测LOM,直接观察 了窦性心律下LOM的电学活动规律,该研究发现:在窦性心律时,自LOM远端至LOM 近端经心外膜同步记录的10道双极心电图中的LOM电位自远端至近端逐渐提前, 多数在LOM的冠状静脉窦入口处LOM电位和心房波融合,使记录到的10道双极心电 图形成典型的V字形,因而认为典型V字形提示LOM仅在近端与冠状静脉窦有 电学联系。在随后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无水酒精消融LOM近端(冠状静脉 窦入口)能使LOM电位完全消失,因而认为LOM与冠状静脉窦之间是以点连接。3、Marshall韧带与房颤的关系Pri

7、nzmetal等在1950年就提出用局灶激动来解释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Mirowski等认为在人和犬的左心房上都有自律性局灶,这些局灶的自律性活动 可导致临床上重要的心律失常,但局灶确切的部位不详。Jais等1997年报告了 左房局灶消融成功中止房颤的病例,这些局灶接近左上肺静脉及Marshall韧带, 可记到双电位,局灶的快速冲动可触发房颤,这些局灶很可能就是房颤的起源, 但是机制不清。后来他认为肺静脉,尤其是与Marshall韧带邻近的左上肺静脉是 最常见的产生房性异位冲动的部位。有人在离体羊心脏的研究中也发现肺静脉是 房颤快速电活动的部位。1999年,Doshi等研究发现,正常犬心脏离体

8、灌流后, 可记录到LOM的自发电活动,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其发生率,对LOM消融可终止此异 位电活动,同时慢性心房起搏犬LOM自发电活动发生率增加,并因异丙肾上腺素 灌流触发房颤发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LOM中的肌束周围包围着酪氨酸羟化 酶阳性的神经(交感神经),该作者认为LOM可作为儿茶酚胺敏感性自主兴奋灶, 成为肾上腺素性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的起源。Dave等研究了人心脏LOM的解 剖及组织学特性,发现LOM富含交感神经纤维,交感活性增强可使其自律性增加, 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起此部位的触发活动。LOM与冠状窦和心房游离壁多种连接方 式的存在为折返激动提供了结构基础。这些发现表明,人类的Mar

9、shall韧带可 能在阵发性房颤的产生与维持中起一定作用,为了对其细微解剖有更清晰的认 识,Kim等进行了7例尸解,对与Marshall韧带有关的局灶性房颤的机制提出两 点可能: 因Marshall韧带中富含交感神经,所以交感兴奋能提高Marshall束 的自律性,也能导致此区域的自律性和触发活动。Marshall束与冠状静脉窦 及心房肌组织的复杂联系可能是折返的基础,这种局部折返可能是房颤产生的机 制。由于Marshall韧带内含多条心房肌束和神经纤维,其纤维束中富含酪氨酸 羟化酶,所以有人认为Marshall韧带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房颤有关。目前认为阵发性房颤多是交感神经兴奋性房颤。

10、Doshi等也认为Marshall韧带与 交感神经兴奋性房颤有关,他们对离体灌注的犬的左房进行多极标测,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左心房的自律灶处于静止状态,但异丙肾上腺素灌注后就变得活跃 了,且异位节律总是起源于Marshall韧带附近。因而推断Marshall韧带可能是 交感兴奋时诱发房颤的结构。4、Marshall韧带相关性房颤的治疗Hwang等把一根1.5 F的导管插入17名病人的Marshall静脉中,用间隔为2mm 的4个记录电极,在窦性心律及房性心律失常时进行记录,发现窦性心律时 Marshall静脉上记到的两个电位的间隔从上至下逐渐缩短,直至融合。他认为 融合点即为Marshall

11、束在冠状静脉窦肌袖与左房的电学入口。在Marshall静脉 内导管引导下从心内膜消融终止了6名病人的房颤。消融点在左房后侧壁 Marshall束入口处和左上肺静脉开口之间。Katritsis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选 择24例阵发性房颤的病人,包括18名交感性房颤的病人,对其中10例行射频消融 Marshall韧带,1例只进行心外膜消融,中止了房颤且随访5个月后无复发;5 例经冠状静脉窦及左房心内膜(即从心内外膜)同时消融后,症状明显改善,房 颤发生率比消融前最少下降67%; 4例只行心内膜消融的病人中,只有1例症状明 显改善。这些结果说明与单纯的心内膜消融相比,心外膜消融能明显提高消融治 疗房颤的成功率(100% vs 25%; P=0.033)。因此他们认为经冠状静脉窦及左房心 内膜(即从心内外膜)同时消融Marshall电位,对终止房颤是必需的。Marshall韧带参与房颤的产生和维持,但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尚不 能完全肯定。消融打断Marshall韧带与左房及冠状静脉窦的电学入口,有可能 终止房颤并防止复发。但Marshall韧带与左房及冠状静脉窦的关系尚未完全明 了,治疗房颤时靶点定位仍很麻烦。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更为简洁可靠的Marshall 韧带电位标测技术,准确定位Marshall韧带的消融靶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