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789228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重

2、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

3、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四、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

4、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板书: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一、学情分析读祖父的园子一文,学生轻轻松松就跨进园子,感受到这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的气息。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也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孩童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这样的话题十分贴切儿童生活,学生学起来不陌生,但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情感积累与体验比较单一或肤浅。因此,要让学生从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入

5、手,引导学生课前或课后阅读呼兰河传,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打入基础。学生先谈谈读书收获,再提出自己的读书疑问,这些在课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另外,学生个人的读书收获较片面,因此把合作学习、探究学生的精神和方式引进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二、教学思路首先是课前先学,为学生提出自主阅读的三维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读懂作者内心情感,提出个人独特见解”,检查反馈学生的自主读书的收获,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自学基础,在稍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然后教师根据事先获知的

6、学生质疑问题,择其精华投影于屏幕,让全班同学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忘自己“引领和点拔者”的身份,从“园子”直接切入第十三段的教学,然后聚焦于“自由”这个字眼,教学由此展开并形成波澜。接着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体会写作方法,并由此拓展片段写作,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内化迁移。最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获得“自由的背后是爱”这个关键的感悟。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方法。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7、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难点:感悟作者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1、充分地朗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2、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怎样,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书上批注。3、提出你对课文的质疑之处。4、了解作者的生平,有条件的可阅读呼兰河传中与萧红童年生活相关的篇章。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先学,检查反馈。1、谈话导入,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2、根据课前布置的预习要求抽查预习情况3、展示学生的质疑问题(1)谈自己对阅读的感受(2)从各个角度谈阅读收获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

8、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好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情绪。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这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齐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9、整体感知课文资料。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透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能够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5交流课文主要资料: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

10、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搞笑?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但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但是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呀?这简直就是帮倒忙。预设三:“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

11、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3)感情朗读。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4)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乱闹”的玩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2重点体会: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

12、:“你每一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2)抓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4)分主角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3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能够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

13、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样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4小结: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1617自然段)。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引读(17自然段)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

14、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的景像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玉米长得个性茂盛,在我看来,是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这是对园中景物的一次回望。有了对文中趣事的理解,再读第13节就能更好地领悟作者写作的巧妙,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此处读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四、回顾总结,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好处。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15、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三者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以前的点点滴滴。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课文生字、词。、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积累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

16、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朗读,感悟课文内容。、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先展示、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女作家萧红的资料,再多媒体展示教师搜集的资料如下:萧红: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她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

17、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笔下的祖父以及充满乐趣的后园。三、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掌握课文生字词。、熟练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四、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自己预习时查找的生字、词,然后集体订正。、教师范读课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五、整体感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锻炼学生整体阅读、归纳、概括能力。重点解决如下问题:、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并简单复述。、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文中的祖父么?为什么?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完善,最后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第

18、一问答案:、种小白菜。、铲地,重点写“狗尾草”事件。、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我和祖父讨论“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等问题。、插花事件。、第二问答案:祖父:勤劳慈爱、幽默风趣,有一颗童心。“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有一颗自由的心六、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快乐、自由、温馨、美好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浓浓亲情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七、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一题做答:、在本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五个词语解释并各自造一个句子。、在下列词语中任意选出五个,把它们连接

19、成一段话(不少于50字)。嘴馋、玫瑰、玩腻了、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寂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以朗读为主,研讨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教学过程、本课的作者。、给下列词语注音:谷穗、玩腻了、衣襟、地榇、嘴馋。二、朗读、赏析、感悟、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朗读时要注意,有的文段应大声朗读,有的可以欢快地朗读,有的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有的则要默默地品读。)如:、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

20、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除了这些句子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句子。)、小组合作探究: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体会。第一部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第二部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

21、。”三、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你的亲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用亲身经历的具体事例说明。)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必做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把它们写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和那温馨美丽的亲情!、选做题: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祖父的园子就像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

22、年的乐园、自由的家园(作者曾称它为自己的后花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文章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所以在设计中力求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野阅读课文,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设计言说的主题,选择言说的方式,营造富于童趣的对话情境。使师生都融入文本,紧扣文中关键字、词、句,不断地品味、感悟、内化,实实在在地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实的收获,在得

23、到语言文化的熏陶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与祖父在园中自由、快乐地劳作玩耍的情景。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及感悟园子对作者的精神意义。教学准备:女作家肖红的资料及相关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萧红的回忆1、师述: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位女作家就是萧红。介绍萧红以及呼兰河传。2、呼兰河传中萧红用许多

24、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着重写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出示课题)。(设计说明: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关注,一位作家为何一生对一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二、自读,走进祖父的乐园。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同时思考:你对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了解?(自由、快乐)2、检查自读:说说对园子的了解过程中解决以下问题,(1)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如蜂子、倭瓜、谎花、铲地。(2)难读顺的句子: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

25、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设计说明: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三、品读,感受祖父的爱园。我的快乐、自由:1、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轻声读课文。(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2、写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就铲地;祖父浇水,我也浇水这样写说明什么?(我跟祖父亲密无间)3、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画下来。再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体会到什么?同样是铲地,浇水

26、,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2)种小白菜时瞎闹、踢飞菜种。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3)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我是怎样铲地的呢?引导学生抓住“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的两个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理解“我”铲地有趣的样子,一边往前“爬”一边“乱勾”。(设计说明:学生阅读的兴奋点在“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爬在地上”、“乱勾一阵”看似平淡,细细琢磨,却活化了人物形象。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敏锐的

27、语感。)(4)水瓢浇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读书联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读书读出了自己。(5)第11节。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4、祖父是怎样对待我这个小淘气的呢?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同学们再默读312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1)我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很宠爱我。(2)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很耐心,很形象。(3)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请你看看图

28、上祖父的笑容,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祖父的笑是疼爱,是呵护,是宽容,当我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时,祖父是慈爱的笑;当我把水扬向天空,祖父还是那样慈爱的笑,祖父的笑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设计说明:祖父的“笑”是耐人寻味的,祖父“笑”的含义在文中是一处空白,引导学生想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祖父的爱鲜活、具体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因为有祖父的爱,才有我的自由”。)景物的快乐、自由: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29、,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课文除了写自己的生活,还写了景物。用了两段话。看看这些动物、植物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得怎么样?(连景物都是快乐、自由的!)1、代表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说说你的快乐、自由。(1)自由地,认真地读这两个自然段,把自己当成园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等,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先写一写。(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写。)(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成为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从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视野阅读课文,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营造富于童趣的说话、写话情境。孩子们很快就能融入文本。)(2)说说景物的快乐

30、、自由。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课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等修辞如,学生以玉米的身份讲述园子里的快乐:我是一棵长在爷爷园子里的玉米。园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太阳在园子里特别大,天空在园子里特别高。花开了,好象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好象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好象在说话似的。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在这样的园子里生长,我感到快乐、自由。(设计意图:这种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动、植物的快乐的语言训练,绝不同于三言两语,一句半句的回答,这是一个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过程,能够增强学生运用课文语言的自觉性,并且促使他们在阅读中更加积极地内化课文语言的自觉性。)(3)感情朗读中体会景物的

31、快乐、自由。2、题目是祖父的园子,想写出自己的快乐,为什么课文里用这么多的笔墨写动物、植物的快乐?交流:(1)因为我的心是快乐的、自由的,所以身边的一切都是快乐的自由的,也是借这里的自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2)指导写作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写作方法,这个方法叫做借物抒情。(设计意图:老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道知其所以然。)3、作者有一个怎样的童年生活?(快乐、自由)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爱,祖父给了我一个童年的爱园!四、延读,领悟祖父的家园。(引:作者因为有祖父的爱,所以拥有了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拥有了一个金色的童年!所以开头这句话是这样写的。读一读。)“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32、1、有没有发现作者写得很特别?呼兰河小城里边就住着他的祖父?引出: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为祖父给她幸福的童年,给了她家的温暖!作者萧红,从小父亲不喜欢她,妈妈去世了,后妈更不喜欢她。再读第一句!2、你觉得当她写下“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带着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对亲人的深深的怀念再读第一句!3、所以课题 起祖父的园子,作者把深深的感情都寄托在这园子里!这个一个乐园;这是一个爱园;这是一个家园!再一次读第一句!(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反复地递进式朗读,读懂作者开门见山的写法,读懂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隐约地看到那抹淡淡的哀愁。)4、如果你一天,两天,如果一直在园

33、子里,会有什么感受?去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吧,肯定会给你与此时不一样的感受!因为这是一本值得一辈子去读的书(设计意图:课了情未了,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引发学生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乐园幸快乐 童 爱园 年 自由福家园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

34、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蒋军晶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精选5篇)】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