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779422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工作面名称 :21127采面日期:2013年 12 月 13 日21127 采面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评价内容序号评价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备 注1瓦斯抽采系统是2瓦斯抽采工程是3抽采钻孔界定是4抽采钻孔布置是5瓦斯抽采实测参数是6突出煤层区域验证是7抽采效果是参加评价人员序号姓名职务职称签字(签姓名和日期)1张前荣技术员助理工程师2张新文技术区长助理工程师3要春雷通风区长助理工程师4杨光友总工室主任工程师兼采掘副总5邹大伦安检科科长工程师6付朝栋通风副总工程师7卢瑞鹤地测副总工程师8张辉

2、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审核安全矿长:矿长:会审意见3目录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效果检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效果检验过程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效果检验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效果检验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工作面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采面及煤层赋存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邻近层开采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地质概况 .8四、通风情况 .8五、瓦斯抽采系统概况8第二章区域防突措施的设计与施工9一、瓦斯抽采工程设计9二、瓦斯抽采工程施工完成情况10三、瓦斯抽采计量11第三章效果检验12一、效果检验范围的确定12二、效果检验 .12第四章 结论及相关要求14一、结论

3、.14二、区域验证 .14三、相关要求 .1421127 采面抽采瓦斯指标评价1545157.5m范围内倾向上均未受到保护。工作面下伏为13#煤层,未开采。目前,该工作面回风巷已回采至D12 点前 12m,运输巷已回采至 B10点前 34m位置。后附: 21127 采面工程平面及解放层关系图(图1)三、地质概况12#煤层老顶为细砂岩,直接顶为粉砂岩,直接底为泥质粉砂岩,老底为细砂岩, 且从工作面上下巷掘进期间的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工作面回采区域内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四、通风情况21127 采面具有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采用U形全负压通风。按照 21127 采面瓦斯治理方案的要求,工作面设计风量为3,

4、工作面的实际配风量为31139m/min1175 m/min ,回风瓦斯浓度为0.42%(停产期间),满足要求。五、瓦斯抽采系统概况21采区目前共有瓦斯抽采泵 5台,抽采主管路 4趟,综合抽采能力3达到 360m/min 。其中 21127采面区域防突措施钻孔抽采管路 1趟,所采用的抽采泵为 6#泵,6#泵型号 2BEC52、功率 250Kw;抽采管路为 4#管,管径 350mm,管路长度 2300m,泵房负压为 160mmHg,工作面负压为 1053120mmHg,抽采流量共计达 56m/min ,为高负压抽采。第二章区域防突措施的设计与施工在采面灾区处理完毕回采前, 已对第一个区域防突措施

5、效果检验的评价单元(回风巷 D13+7.8m至D11+12.2m(长度 75m)、从运输巷B11+33.7m至B10+9.6m(长度 64m)的回采区域) 进行论述, 因回采过3程中邻近承压区,导致风排瓦斯超过10m/min ,回风瓦斯浓度达到0.86%,故重新实施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并进行消突效果评价。一、瓦斯抽采工程设计1、从21127运输巷预计停采线往里至采面下出口,每隔 2m施工一个孔深为 81m的上行钻孔,控制运输巷往上的81m范围。2、在 21127 回风巷内每隔 30m施工一个钻场,每个钻场施工14 个本层钻孔,预抽工作面从回风巷往下68m范围内的 12#煤层瓦斯。3、从 2113

6、7抽放巷 N10点前 57m位置开始至采面预计停采线位置,每隔 13m施工一个穿层抽放钻场,共施工 33个钻场,每个钻场 24个钻孔,控制采面运输巷往下的 20m至往上的 20m范围。4、采面补充设计在 21127采面41#液压支架开始至 92#号液压支架之间,每隔 1.5米施工一个本煤层抽放钻孔,钻孔沿采面回采方位,0倾角,孔深40米,孔径为 65mm。采用两台 150型钻机施工。在 21127回风巷(上出口往外 50m)往外,每隔1.5m施工一个偏向采面方向的本煤层钻孔, 孔深设计 60m,孔径为 65mm。采用一台 150型钻机施工。9后附: 21127采面瓦斯抽采工程钻孔设计(图2)。

7、5、钻孔施工要求所有的钻孔施工到按照设计的方位和倾角, 严禁擅自改动钻孔参数。钻孔施工结束后,必须立即封孔,封孔深度不得小于10m。钻孔施工结束后,必须立即连接支管进行抽放。二、本评价范围内瓦斯抽采工程施工完成情况1、采面上、下巷及抽放巷施工的钻孔21127 运输巷本煤层钻孔共计施工了61 个钻孔,钻孔总长度3124m。21127 回风巷共计施工了2 个钻场,每个钻场 14 个孔,共计28 个钻孔,钻孔总长度1250m。21137抽放巷共计施工了 5各钻场,每个钻场 24个钻孔,共计120个钻孔,钻孔总长度 3450m。2、采煤工作面施工的钻孔21127工作面上施工本煤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由两

8、台钻机在21127工作面上施工, 从2013年11月24日开始到 12月5日结束,共计施工了 55个孔、钻孔总长度 2475m。3、21127回风巷施工的本层钻孔21127 回风巷共计施工了8 个本层钻孔,钻孔总长度330m。4、其他情况控制范围:本煤层和穿层钻孔控制本评价范围内的12#煤层。10钻孔直径和间距: 各台钻机施工钻孔均匀布置, 采用的钻孔直径为 65mm,钻孔间距均按设计要求。封孔:钻孔施工完毕之后, 立即采用玛丽散封孔袋封孔, 玛丽散封孔袋不小于 8袋,封孔管为两根 5m长的 pvc管。封孔深度:封孔深度均不小于 10m,封孔长度不小于 8m。封孔连接后,立即采用黄油涂抹,确保

9、钻孔负压不流失。钻孔负压: 钻孔的孔口抽放负压不小于 98mmHg,并保持负压稳定。钻孔施工期间均未出现喷孔、卡钻、顶钻等异常情况。后附 :21127 采面钻孔施工完成图(图 3)。三、瓦斯抽采计量本评价单元支管采用管径为 100mm抽放管连接于分流器,将施工好的钻孔封孔后连接在分流器上, 并对每一个分流器、 每一个钻孔进行编号,截止2013年4月28日,21127采煤工作面本评价单元内的钻孔3累计抽放瓦斯量为 107706.24m;截止 2013年12月11日,21127采煤工作面钻孔累计抽放瓦斯量为 24945.12m3 ,21127采煤工作面本评价单3元内的钻孔累计抽放瓦斯量总共为132

10、651.36m。该工作面的原始瓦3斯总量为 251102.38m(瓦斯总量的计算见后: “抽采瓦斯指标评价”的内容),故工作面的抽放率为: 52.82%,符合抽采达标要求。11第三章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一、效果检验范围的确定本次评价单元确定, 除了遵循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T1037-2007 标准外,根据实际情况,将此次在采煤工作面施工的钻孔控制范围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具体为:从回风巷 D12+11.8m至D10+30.1m(长度 57m)、从运输巷B9+52.1m至B10+33.2m(长度 46m)的回采区域。二、效果检验1、抽采基础条件评价钻孔施工期间

11、, 严格按设计参数进行施工, 确保了施工钻孔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钻孔施工期间未出现喷孔、顶钻、夹钻等异常情况。该工作面自施工钻孔以来,每天有专人对抽放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抽采系统正常、稳定、瓦斯抽采管路内无积水、漏气现象。通风区定期安排专人对抽放巷钻孔抽放参数进行测定,及时将瓦斯浓度低于 5%的钻孔关闭,提高钻孔的抽放效率。2、钻孔均匀程度评价通过对钻孔竣工图分析, 21127回风巷钻场本层钻孔、 21127运输巷上行本层钻孔、 21127工作面钻孔及 21137底抽巷钻孔能均匀覆盖整个评价单元。3、区域效果检验情况原始瓦斯含量12原始瓦斯含量在工作面形成初期已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可解析原

12、始瓦斯含量为5.7430m3/t ,残存原始瓦斯含量为2.2757m3/t ,故原始瓦斯含量为38.0187 m/t ,详见第一个评价单元 21127 采面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报告 。残余瓦斯含量测定12月11日,在 21127工作面上共设计(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孔设计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第54条规定。)施工了 4个钻孔进行取芯,将所取煤样进行瓦斯含量测定,经测定: 21127 工作面 1号取芯孔残余瓦斯含量为 2.0129m3/t 、2号取芯孔残余瓦斯含量为2.0829m3/t 、3号取芯孔残余瓦斯含量为 1.9875m3/t 、4号取芯孔残余瓦斯含量为 2.2834m3/t ;所测可

13、解吸瓦斯含量最大值为 2.2834m3/t ,故21127工作面残余瓦斯含量为 2.2834m3/t+2.2757m 3/t =4.5591 m 3/t 8 m3/t 。13第四章 结论及相关要求一、结论工作面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施工钻孔经预抽后间接计算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 3.7826m3/t ,经实测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4.5069m3/t ,均3小于临界值 8m/t 。经矿相关技术负责人及相关单位结合地质资料分析, 21127采面在本次评价区域范围内无突出危险。二、区域验证12月13日0点班,采用 WTC防突参数仪对 21127采面进行区域验证,采面每隔 10m,共施工 13个直径 42mm

14、、孔深 8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最大 K1值为0.12mL/g.min 1/2, 钻屑量 Smax为1.8kg/m ,均小于其临界指标 K1:0.4mL/g.min 1/2, 钻屑量 Smax:5kg/m。后附: 21127采面区域验证钻孔布置示意图(图6)通过验证, 21127采面在本次评价范围内,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要求,21127采面预留 20m超前距,本次评价允许推进范围: 21127回风巷 D12+11.8m至D10+50.1m(长度37m),21127运输巷 B10+33.2m至B10+7.3m(长度 26m)。三、相关要求1、采面回采期间,每班

15、注意检查工作面瓦斯情况,煤层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回采,汇报通风区调度和矿调度。2、回采期间严格按照每推进10m进行2次区域验证工作,严禁超采。一旦区域验证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则立即停止回采, 立即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并重新进行效果检验。14附:21127采面抽采瓦斯指标评价一、抽采效果评价1、抽采钻孔有效控制范围评价预抽煤层瓦斯的钻孔施工完毕后,应当对预抽钻孔的有效控制范围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下:对顺层钻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前方按最短有效钻孔深度确定,两帮按最边缘2 个钻孔位置确定;对穿层钻孔,钻孔有效控制范围:穿层钻孔终孔点最边缘点的连线范围。按照上述原则,该评价范围内施工的钻孔能

16、够有效控制本评价单元的整个范围。后附:21127 瓦斯抽采工程钻孔完成图(图3)。2、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评价通过审查, 21127工作面上钻孔间距为1.5 米,钻孔施工角度、方位、孔深均符合设计要求,回风巷D12+11.8m至 D10+30.1m(长度 57m)、从运输巷 B10+33.2m 至 B9+52.1m(长度 46m),倾向长153.2m 的范围抽采钻孔布孔均匀程度合格。3、瓦斯抽采应达到的达标抽采率必须大于 40%;根据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1026-2006),第 4 项规定: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表 1 的内容,由于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预计在 30.2 m 3/min

17、,工作面的抽采率应大于 40%。可解析瓦斯含量小于 6 m3/t根据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第4项规定: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表 2的内容,工作面的日产量计划为1666吨,3故其可解析瓦斯含量需小于 6m/t 。3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风排瓦斯量不得超过10m/min ,风量31375m/min ,故回风瓦斯不得超过 0.8%。4、抽采瓦斯指标评价计算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按下式计算WGQWcy=G3式中: Wcy煤的残余瓦斯含量, m/t ;33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 m/t ;(8.0187 m /t )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 t ;3Q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

18、斯总量,m。根据上述有效控制范围为:走向长51.5m(平均值)、倾向长153.2m,煤层厚度 2.94m,容重 1.35t/m 3,通过计算: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的煤炭储量为: 51.5 153.2 2.94 1.35=31314.6t 。Q 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斯总量:31314.6 8.0187=251102.38m3。累计抽放瓦斯量 132651.36m3故工作面间接计算该煤层的残余瓦斯含量为:WGQWcy=G= (8.0187 31314.6-132651.36 )/31314.61633=3.7826m/t 8m/t经工作面施工钻孔预抽后,间接计算本次施工钻孔控制区域内12#煤层残余瓦斯含

19、量为: 3.7826m3/t 。工作面瓦斯预抽率按下式计算= Q 100%W G=132651.36/(31314.6 8.0187) 100%=52.82%式中:工作面瓦斯预抽率;3Q评价单元钻孔抽采瓦斯总量,m;3W 评价单元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t ;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 t 。采用 WTC防突参数仪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区域验证,在工作面每隔 1015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钻孔直径 42mm、孔深 10m,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K1 值为 0.12 mL/gmin1/2,钻屑量 Smax为 1.8kg/m ,均小于其临界指标 K1:0.4mL/g.min 1/2 , 钻屑量 Smax:5kg/m。根据实测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为335.21m /min ,按照 1175 m/min 风量计算,工作面的回风瓦斯浓度应为 0.45%。综上所述,本评价单元范围内抽采率为 52.82%,可解析瓦斯含量为2.2834m3/t ,满足上述抽采应达到的全部指标,故抽采达标。17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