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37652133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色谱方法简单介绍(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课色谱法概述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 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 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 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 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醚提取 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 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

2、初的色谱法。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 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 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 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 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 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 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 范围大大扩展。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

3、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 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在这里主要介绍气相色谱分析法。同时也适当介绍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和定 性定量方法也适用于液相色谱法。其不同之处在液相色谱法中介绍。第二课气相色谱仪典型的气相色谱仪具有稳定流量的载气,将汽化的样品由汽化室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 中不同组分得到分离,并先后从色谱柱中流出,经过检测器和记录器,这些被分开的组分成 为一个一个的色谱峰。色谱仪通常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和流量的调节与测量元件等)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两部分)分离系统(主要是色谱柱)检测、记录系统(包括检测器和记录器)辅助

4、系统(包括温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第三课气相色谱仪一载气系统载气通常为氮、氢和氢气,由高压气瓶供给。由高压气瓶出来的载气需经过装有活性炭 或分子筛的净化器,以除去载气中的水、氧等有害杂质。由于载气流速的变化会引起保留值 和检测灵敏度的变化,因此,一般采用稳压阀、稳流阀或自动流量控制装置,以确保流量恒 定。载气气路有单柱单气路和双柱双气路两种。前者比较简单,后者可以补偿因固定液流失、 温度被动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基线比较稳定。第四课气相色谱仪一进样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气体样品可以用注射进样,也可以用定量阀进样。液 体样品用微量注射器进样。固体样品则要溶解后用微量注射器进样。样品进入

5、汽化室后在一 瞬间就被汽化,然后随载气进入色谱柱。根据分析样品的不同,汽化室温度可以在50 一 400 范围内任意设定。通常,汽化室的温度要比使用的最高柱温高10 一 50r以保证样品全部汽 化。进洋量和进样速度会影响色谱柱效率。进样量过大造成色谱柱超负荷,进样速度慢会使色谱峰加宽,影响分离效果。第五课气相色谱仪一分离系统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分离系统。试样中各组分的分离在色谱柱中进行,因此,色谱柱是色 谱仪的核心部分。色谱往主要有两类: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现分别叙述如下:1. 填充柱填充柱由柱管和固定相组成,柱管材料为不锈钢或玻璃,内径为24毫米,长为13 米。往内装有固定相,固定相又包括固体固定相

6、和液体固定相两种。2. 毛细管往毛细管柱又叫空心柱,空心柱分涂壁空心柱,多孔层空心柱和涂载体空心柱。涂壁空心 柱是将固定液均匀地涂在内径0. 10. 5毫米的毛钢管内壁而成。毛细管的材料可以是不锈 钢、玻璃或石英。这种色谱柱具有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等特点,因此柱子可以做得很长(一 般几十米,最长可到三百米)。和填充柱相比,其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其 缺点是样品负荷量小,因此经常需要采用分流技术。柱的制备方法也比较复杂;多孔层空心 柱是在毛细管内壁适当沉积上一层多孔性物质,然后涂上固定液。这种柱容量比较大,渗透 性好,故有稳定、高效、决速等优点。第六课气相色谱仪一检测系统1. 热导

7、检测器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ductivity detector,简称TCD ),是应用比较多的检测器, 不论对有机物还是无机气体都有响应。热导检测器由热导池池体和热敏元件组成。热敏元件 是两根电阻值完全相同的金属丝(钨丝或白金丝),作为两个臂接入惠斯顿电桥中,由恒定的 电流加热。如果热导池只有载气通过,载气从两个热敏元件带走的热量相同,两个热敏元件 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其电阻值变化也相同,电桥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样品混在载气中通过 测量池,由于样号气和载气协热导系数不同,两边带走的热量不相等,热敏元件的温度和阻 值也就不同,从而使得电桥失去平衡,记录器上就有信号产生。这种检测器是一种

8、通用型检 测器。被测物质与载气的热导系数相差愈大,灵敏度也就愈高。此外,载气流量和热丝温度 对灵敏度也有较大的影响。热丝工作电流增加一倍可使灵敏度提高37倍,但是热丝电流过 高会造成基线不稳和缩短热丝的寿命。热导检测器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对有机物和无机气 体都能进行分析,其缺点是灵敏度低。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简称氢焰检测器。它的主要部 件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离子室。离子室由收集极、极化极(发射极)、气体入口及火焰喷嘴 组成。在离子室下部,氢气与载气混合后通过喷嘴,再与空气混合点火燃烧,形成氢火焰。 无样品时两极

9、间离子很少,当有机物进入火焰时,发生离子化反应,生成许多离子。在火焰 上方收集极和极化极所形成的静电场作用下,离子流向收集极形成离子流。离子流经放大、 记录即得色谱峰。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离子化反应的过程如下:当氢和空气燃烧时,进入火焰 的有机物发生高温裂解和氧化反应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又与氧作用产生离子。在外加电压作 用下,这些离子形成离子流,经放大后被记录下来。所产生的离子数与单位时间内进入火焰 的碳原子质量有关,因此,氢焰检测器是一种质量型检测器。这种检测器对绝大多数有机物 都有响应,其灵敏度比热导检测器要高几个数量级,易进行痕量有机物分析。其缺点是不能 检测惰性气体、空气、水、C0,CO2、

10、NO、S02及H2S等。3. 电子捕获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是一种选择性很强的检测器,它只对合有电负性元素的组分产生响应, 因此,这种检测器适于分析合有卤素、硫、磷、氮、氧等元素的物质。在电子捕获检测器内 一端有一个多放射源作为负极,另一端有一正极。两极间加适当电压。当载气(N2)进入检测 器时,受多射线的辐照发生电离,生成的正离子和电子分别向负极和正极移动,形成恒定的 基流。合有电负性元素的样品AB进入检测器后,就会捕获电子而生成稳定的负离子,生成的 负离子又与载气正离子复合。结果导致基流下降。因此,样品经过检测器,会产生一系列的 倒峰。电子捕获检测器是常用的检测器之一,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11、主要缺点是线性范围 较窄。第七课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很好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好和灵敏度高 等优点。但是气相色谱仅能分析在操作温度下能汽化而不分解的物质。据估计,在已知化合 物中能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化合物约占15%,加上制成衍生物的化合物,也不过20%左 右。对于高沸点化合物;难挥发及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及高聚物等,很难用气 相色谱法分析。为解决这个问题,70年代初发展了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与经 典液相色谱相同,但是它采用了高效色谱拄、高压泵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因此,高效液相色 谱的分离效率、分析速度和灵敏度大大提高。就其分离机理的不同,高效

12、液相色谱可以分为 液一固吸附色谱、液一液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四类。液一固色谱的色谱 柱内填充固体吸附剂,由于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因此,流动相带着被测组分经 过色谱柱时,各组分被分开。液一液色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作为固定相的液体涂 在惰性担体上,流动 相与固定液不互溶。当带有被测组分的流动相进入色谱柱时,组分在两 相间很快达分配平衡,由于各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不同而彼此分离。以非极性溶液作流动 相,极性物质作固定相的液一液色谱叫正相色谱;极性溶液作流动相,非极性物质作固定相 的液一液色谱叫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的色谱柱内填充离子交换树脂,依靠样品离子交换 能力的差

13、别实现分离。而凝胶色谱是按试样中分子大小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在上述四类色 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液一液色谱,因此,在本节的讨论中以液一液色谱为主。高效液相 色谱的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气相色谱基本相同。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系统、进 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第八课液相色谱仪一输液系统输液系统高效液相色谱的输液系统包括流动相贮存器、高压泵和梯度淋洗装置。流动相贮存器为 不锈钢或玻璃制成的容器,可以贮存不同的流动相。高压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 之一。由于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色谱柱直径细,固定相粒度小,流动相阻力大,因此,必须 借助于高压泵使流动相以较快的速度流过色谱这

14、。高压泵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能提供150 一 450kg/cm2的压强;流速稳定,流量可以调节;耐腐蚀。目前所用的高压泵有机械泵和气动 放大泵两种。梯度淋洗装置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极性溶剂,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组 成,以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离时间的目的。它的作用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装置类 似。梯度淋洗装置分为两类:一类叫外梯度装置;一类内梯度装置。外梯度装置是流动相在 常压下混合,靠一台高压泵压至色谱柱;内梯度装置是先将溶剂分别增压后,再由泵按程序 压入混合室,再注入色谱柱。第九课液相色谱仪一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进样系统一般高效液相色谱多采用六通阀进样。先由注射器将样品常压下注入样品环。

15、然后切换 阀门到进样位置,由高压泵输送的流动相将样品送人色谱柱。样品环的容积是固定的,因此 进样重复性好。分离系统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恒温器等。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心脏。它是由内 部抛光的不锈钢管制成,一般长1050cm,内径25mm,柱内装有固定相。液相色谱的固定 相是将固定该涂在担体上而成。担体有两类:一类是表面多孔型担体;另一类是全多孔型担 体。近年来又出现了全多孔型微粒担体。这种担体检度为510 um,是由nm级的硅胶微粒 堆积而成,又叫堆积硅珠。由于颗粒小,所以柱效高,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担体。在高 效液相色谱分析中,适当提高柱温可改善传质,提高桂效,缩短分析时间。因此

16、,在分析时 可以采用带有恒温加热系统的金属夹套来保持色谱拄的温度。温度可以在室温到60r间调 节。第十课液相色谱仪一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很多,最常用的有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等。(1) 紫外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适用有紫外吸收物质的检测。在进行高 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中,约有80%的样品可以使用这种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光源产生波长连续可调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经过透镜和遮光板变成两束平 行光,无样品通过时,参比池和样品池通过的光强度相等,光电管输出相同,无信号产生; 有样品通过时,由于样品对光的吸收,参比池和样品池通过的光强

17、度不相等,有信号产生。 根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样品浓度越大,产生的信号越大,这种检测器灵敏度高,检测下限约 为10(-10) g/ml,而且线性范围广,对温度和流速不敏感,适于进行梯度洗脱。(2) 示差折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是根据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折射率来进行组分检测的。凡是具有与流动相 折射率不同的组分,均可以使用这种检测器。如果流动相选择适当,可以检测所有的样品组 分。示差折光检测器分为反射式和沂射式两种。反射式示差折光检测器是根据下述原理制成 的:光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的反射百分率与入射角和两种物质的折射率成正比。如果入射角 固定,光线反射百分率仅与这两种物质的沂射率成正比。光通过仅有流动相

18、的参比池时,由 于流动相组成不变,故其折射率是固定的;光通过工作池时,由于存在待测组分而使折射串 改变,从而引起光强度的变化,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即可测出该组分浓度的变化。偏转式示 差折光检测器是根据下述原理:当一束光透过折射率不同的两种物质时,此光束会发生一定 程度的偏转,其偏转程度正比于两物质折射率之差。示差折光检测器的优点是通用性强,操 作简便;缺点是灵敏度低,最小检出限约为10(-7)g/ml,不能做痕量分析。此外,由于 洗脱液组成的变化会使折射率变化很大,因此,这种检测器也不适用于梯度洗脱。(3) 荧光检测器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经光照射后,有些电子被激发至较高的能级,这些电子从高能级跃至

19、低能级时,物质会发出比入射光波长较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荧光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天然荧光活性,另外,有些化合物可以 利用柱后反应法或柱前反应法加入荧光化试剂,使其转化为具有荧光活性的衍生物。在紫外 光激发下,荧光活性物质产生荧光,由光电倍增管转变为电信号。荧光检测器是一种选择性 检测器,它适合于稠环芳烃、氨基酸、胺类、维生素、蛋白质等荧光物质的测定。这种检测 器灵敏度非常高,其检出限可达10(-12)_10(-13)g/ml,比紫外检测器高23个数量级,适合于痕量分析。而且可以用于梯度洗脱。其缺点是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第十一课离子色谱法离子

20、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分析 方法。离子色谱是液相色谱的一种。离子色谱是利用不同离子对固定相亲合力的差别来实现 分离的。离子色谱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 树脂核外是一层可离解的无机基团,由于可离解基团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又分为阳离子交 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当流动相将样品带到分离柱时,由于样品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 相对亲合能力不同而得到分离,由分离柱流出的各种不同离子,经检测器检测,即可得到一 个个色谱峰。然后用通常的色谱定性定量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是进行离子测定 的快速、灵敏、选择性好

21、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特别是对阴离子的测定更是其他 方法所不能相比的。如果说高频感应等离子光谱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方 法,那么,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的快速、灵敏的方法便是离子色谱法了。离子色谱自1975 年问世以来,已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并且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目前,离子色谱 法已经在能源、环境、冶金、电镀、半导体、水文地质等方面广泛应用,并且开始进入了与 生命科学有关的分析领域。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引进离子色谱仪,开始了离子色谱的应用研究 工作,同时也开始了仪器的研制,目前已能生产离子色谱仪。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离 于色谱仪在我国的应用将日益普及。一。离子色

22、谱的工作原理(1) 离子交换平衡离子色谱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 和能游动的配位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色谱往后,如果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 与树脂上能游动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吸附和解吸,最后达到吸附平衡。(2) 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工作原理待测样品由流动相带入分离柱,由分离柱将不同离子 分开,由检测器得色谱峰。但是,用于离子色谱的洗脱液,一般都是强电解质溶液,其电导 值一般较待测离子高23个数量级,如果用电导检测器检测待测离子,待测离子信号将完全 被洗脱液所淹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第十二课气质联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色谱法是有

23、机物的有效分离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进行有机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 比较困难。质谱法擅长定性分析,但对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分析则无能为力。如果把二者结合 起来,则能发挥两种仪器各自的优点。因此,目前所有的质谱仪都与气相色谱相连。组成气 相色谱一质谱联用(GCMS)系统。该技术是在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到60年代后期已经 成熟并出现了商品仪器。色谱仪是在常压下工作,而质谱仪是在高真空下工作,因此,必须 有一个连接装置,将色谱流出的载气去掉,使压强降低,样品气进入离子源。这个连接装置 叫分子分离器。目前一般使用喷射式分子分离器,样品气和载气(He) 一起由色谱柱流出进入 分子分离器。由于载气分子量小

24、,扩散快;经过喷咀后,很快扩散开并被抽走。样品气分子 量大,扩散慢,依靠惯性进入质谱仪。这样,经过分子分离器后,压强由常压降到10(-2)Pa, 载气被抽除,实现了载气和样品气的分离。如果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由于毛细管柱流量很 小,可以不必经过分子分离器而直接进入离子源。这样,混合物样品由色谱仪一个一个分开, 由质谱仪一个一个鉴定,并且根据需要由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快速地得到各种信息。因 此,GCMS系统已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工具。第十三课液质联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对于热稳定性差或不易汽化的样品,使用GC-MS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近年来又发展了 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联用技术。LC和MS

25、连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去除溶剂。目前应用较 多的接口装置有传送带式和热喷雾式两种。传送带接口是依靠不锈钢或高聚物的传送带将样 品送入离子源。在传送过程中,溶剂被加热汽化并用泵抽走,样品在离子源汽化并电离,这种 接口适用于非极性溶剂。对于极性溶剂,由于汽化慢,需要分流,因而样品利用率低,影响 了整个系统的灵敏度。热喷雾接口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接口装置。这种装置包括汽化 器、电窝室和抽气系统三部分。汽化器是一根金属毛细管,内径约0. 15mm,毛细管采用直 接电加热法加热。电离室有发射电子的灯丝和放电电离装置。抽气系统主要是一个机械泵, 有的加冷阱,目的为了捕集溶剂。热喷雾接口的电离方式有三种:

26、直接热喷雾电离、放电电 离和电子束电离。热喷雾电离是在流动相中加入电解质(如醋酸铵),当流动相通过加热的汽 化器后,以接近汽化(或部分汽化)的状态从毛细管喷出,形成合有细微雾滴的气流,因为溶 液中合有电解质,溶液中就含有一定量的离子,微小雾滴因而带电。随着雾滴的不断蒸发变 小,形成局部强电场,发生场解吸电离。场解吸电离生成的溶剂离子和样品离子还可以通过 离子分子反应生成新的离子。此外,还可以利用放电电离和电子束使热喷雾气流产生化学电 离。先使溶剂分子电离,然后与样品分子反应生成样品离子。电离生成的离子进入分析器, 溶剂气体由抽气系统抽出。热喷雾方式的特点:(1) 直接热喷雾电离产生的样品离子一

27、般为质子化的离子或所加阳离子与样品分子的合 成离子,如(M十H)+,(M十NH4)+等。这种电离方式比化学电离温和,谱图往往有较强的准 分子离子。因而更适用于难汽化和热不稳定样品的分子;(2) 能满足一船液相色谱流量要求,100%的水也能分析;(3) 有良好的色谱分辨率,灵敏度等于或优于传送带方式;(4) 需加入电解质,操作麻烦,结构信息少,适合于四极质谱而不适合于磁质谱。以上两种联接装置,虽然使液相色谱和质谱的联用成为可能,但都有不足之处。目前正 在发展中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质谱(MS)联用,可能是对难挥发、易分解物质进行联用 分析最有前途的方法。第十四课质一质联用质谱质谱联用80年

28、代初,在传统的质谱仪基础上,发展了质谱一质语(MSMS)联用技术。它和GCMS 不同,GCMS是依靠GC将混合物分离,然后由MS定性。而MSMS则是依靠第一级MS分 离出特定的离子,经过碰撞活化后,再依靠第二级MS进行定性分析。质谱一质谱联用方式很 多,既有磁式质谱一质谱联用,如BEB型、EBE型、BEBE型(B:磁分析器,E:静电分析器), 又有四极质谱一质谱联用,如QQQ型(Q:四极场),也有混合质谱项谱联用,如EBQQ型。无 论哪种类型的联用,都采用了碰撞诱导分解(CID)技术。质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于有机物结 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利用它可以进行于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以及中性丢失扫描。子离子 扫描可以用来研究某个化合物的结构;母离子扫描则用以研究一组相关的化合物;而中性丢 失扫描。可以在复杂的混合物中,寻找县有相同官能团的系列化合物。同时,采用MSMS 技术还可以直接进行混合有机物的分析。由第一级MS选择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离子,碰撞活 化后由第二级MS定性测定。另外,对于分子量大的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利用场解吸一质 谱一质谱(FDMSMS)或快原于轰击一质谱一质谱(FABMSMS)联用方法,充分发挥MS MS联用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