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760605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学优文库您的写作助手 正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已有 .人查看过本文标签:诗文 ,阅读,初中,课外,文言文 ,阅读,训练,答案发布时间: 2014-02-28100% 好评古诗文阅读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阅读训练】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或答人简札2 将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译成现代汉

2、语。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答: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原文】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张无垢谪横浦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2 翻译划线的句子。译文: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a b如是者十四年 其寝室有短窗#p#e#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 “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程门立雪宋史【原文】杨时见程颐

3、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阅读训练】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答:七录明史 ?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所读书必手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 “如是者六袋子始已 ”中的 “已 ”意义相同的有(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b钞已朗诵一过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3翻译句子。如是者六七始已译文:后名读书这斋曰 “

4、七录”译文:#p#e#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后名读书之斋曰: “七录”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与相同,与也相同 b与不相同,与也不相同c与相同,与不相同 d与不相同,与相同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

5、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李生论善学者【原文】#p#e#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

6、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射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吾悉能志之 音 义李生说之曰 音 义不应而还 音 义迨年事蹉跎 音 义2与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中的 “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 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4选出与 “李生故寻王生 ”句中 “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 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 “善学者 ”?(用原文回

7、答)答:问说孟涂文集【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非学无以致疑 而或不达于事非问无以广识 舍问,其奚决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 “而”与“好学而不勤问 ”中的 “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p#e#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3翻译: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 10 个字)答:教学相长(节选)札记【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8、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阅读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弗食不知其旨( ) 教学相长( )虽有至道(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 翻译句子。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推敲诗话总龟【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 “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

9、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 “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 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p#e#【阅读训练】1下面句中加点 “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炼之未定观者讶之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答:勤训恒斋文集【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

10、一生之计在于勤。 ”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阅读训练】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2 与“且惜寸阴 ”中的 “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答:陶侃惜谷晋书【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p#e#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

11、加点的字与 “汝既不田 ”中的 “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译文:4 作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答案:【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1.书法写字临摹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

12、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1.降职远调贬官总是光,光亮这 2.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3.a 4. 略【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1.离开 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译文】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

13、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 “七录 ”。1.钞通 “抄 ”才洗命名 2.a 、c 3. 见译文 4.c5. 一丝不苟 天才出自勤奋【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1.教诲这样引,拉聪明才智 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译文】#p#e#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 “有

14、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王生不高兴,说: “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李生劝他说: “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 ?如不改正

15、,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 “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1.提出疑难 也许,或许 增加知识 判断,解决 2.c. 3.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

16、4.好学尤当勤问【译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 “推 ”字(来替换 “敲 ”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 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

17、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 “推 ”字还是用 “敲 ”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 “用敲 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b 2. 想到锻炼,此指反复思考 惊讶 详细 3.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 “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

18、于勤劳。 ”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2.b 、d 3. 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那人说: “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 “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 ”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1.拿 用鞭子打 2.b 3. 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p#e#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 doc 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 ?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默认:网友评论本类热门 48 小时热门 powered by - - - - 京公网安备 110106100076 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