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756694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 摘 要 本文经过现代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针对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部分对策,并将伦理学融入音乐文化的思索中,提出了不但要树立音乐文化发展伦理的观念,还应该以此来指导音乐教育行为,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文化 文化 文化相对主义在当下相关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含有可比性,音乐文化是否可走当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一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经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

2、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当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部分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一、“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个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定,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定,不论是在不一样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流派之间,全部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所以,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能够说:“音乐的价值是相正确”。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个性

3、质不一样、形式不一样、作用不一样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她所指代是部分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和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但它们也有着本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而言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需知道,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很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文化,根据广义,通俗的了解,就是指人类的发明,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详细形态,它必定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看法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个价值中的一个,而不是其全

4、部价值或唯一价值。所以,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二、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早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不过,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当代到现在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已经不能适应该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音乐文化和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的音乐文化不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全部没有能够适应该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足的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

5、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和流动极不平衡,部分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新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方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异结果,从而立即跟受骗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当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输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

6、何一个传统文化中的大家带来多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足证实了这一点。假如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假如根本拒绝当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口味,会赢得那些喜爱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不过这么以来,我们人就必需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他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发明者。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需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法来举行她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不过,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标准,硬要根据传统的

7、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大家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但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和当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能够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您身边无偿贴心的教授 四、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20世纪的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民选择“新方法”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其成熟的发展,的无调性作品,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全部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法有了显著

8、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收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好保留跟发展。但我们人得在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个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但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自宋代以后,音乐关键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法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和日本近代音乐逐步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音乐文化的深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

9、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伴随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发了大家的关注。首先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其次,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关键路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假如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

10、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主动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含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抗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五、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索不过,还有部分人反对将音乐纳入当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她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一样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该赞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部分“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

11、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需深入细致地分析,搞清那些文化现象和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含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哪些是“不及”的不一样,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然而,部分信仰“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么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她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个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她们以一个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通融的历史和现实,以虚无主义的看法来否定当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

12、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优秀,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总而言之,文化、音乐,全部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人民而存在。音乐文化朝向当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愈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的当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音乐文化的当代化则是整个社会当代化主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参考文件1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2大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3近当代音乐史纲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19594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您身边无偿贴心的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