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7541263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常青藤实验中学初二语文(下)补充知识点10选文采用哪一种记叙方式介绍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1有人说,宗璞的文字如“明月照积雪”一般,含蓄淡雅而意境深远。请结合选文划线句,谈谈你的理解。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12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一句的理解。(2分)【10插叙 用十多年前紫藤萝的不幸反衬眼前这一片紫藤花生逢其时,这样写为了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作铺垫。11作者以优美的比喻展现了藤萝的勃勃生机;更从藤萝身上体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将以积极

2、乐观的姿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12两个“浅紫色”再次点明了紫藤萝的特征,突出花开之盛。紫藤萝虽曾遭受不幸,如今却又叶茂花盛,作者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从而加快了前进的脚步。】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每字为一印 B、 若印数十百千本C、 每一字皆有数印D、 其印自落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持就火炀之( ) 瞬息可就( )火烧令坚 ( ) 用讫再火令药熔(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明“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2分)10本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2分)11体会第段中

3、“它的皮先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句中动词“泛”的表达效果。12文段选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分)13文段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4分)14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15文段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2分)【6B 7靠近 完成 用火 用火烤 8略9是因为木头纹理疏密不均,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并且和药沾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10举例子:如“之”“也”等字。打比方:字平如砥(薄如钱唇)。列数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只要答出两种说明方法并能各举出相应的一个例子即可)11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

4、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12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13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14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15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5春天已悄然而至,很多候鸟开始了迁徙,而禽流感的危险性似乎越来越近了,我们不得不担心候鸟的迁徙是否会带来禽流感。有人说,

5、干脆把鸟都杀了,免得造成疾病的传染,请你结合鸟专题的所学,谈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3分)6试着将下面的句子改成排比句。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2分)7下面哪两组句子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4分) ( )( ) A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无风处悬之 (指南针) 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 C素无备者 可以调素琴 (陋室铭) D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E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不

6、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9【甲】文中,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方法有哪两条?请用原文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2分)10依据【甲】文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2分)12“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2分)13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2分)14文中写紫藤萝,将今昔的不同放在一起写,是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用意?(3分)5、依据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写出三点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3分)地区人均收入2009年购房占收入比例2010年购房占收入比例(预计)广东25968.572%山东2

7、1846.769%江苏21548.667%贵州8801.950%甘肃7790.845%本表显示,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相比:(1) _ (2) _ (3) _6、找出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2分)A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下见小潭C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D 是马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斯是陋室E 虽有千里之能 何陋之有7、下列加点的词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A 策之不以其道 B 板印书籍 C 斗折蛇行 D 火烧令坚8、文中“呜呼”二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9、有人说:“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

8、你的看法。(2分)阅读敬业与乐业,完成11-13题(共6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1、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2分)12、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目的?(2分)4“燕”和“雁”在古诗词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你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3分)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_来。 乡书何处达,归_洛阳边。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_啄春泥。为迎

9、新_入,不下旧帘遮。5小文等几位同学准备在学校创办一个“萌芽”文学社,以此来吸引一批文学爱好者,提高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推动校园文学的健康发展。请你帮小文拟写一份启事,以便在同学中做好宣传和动员,鼓励文学爱好者踊跃报名参与。(只要写出启事内容)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 才美不外见 B 策之不以其道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执策而临之 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7“伯乐”与一般“食马者”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2分)8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分) A其真无马邪?其真

10、不知马也。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作者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

11、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11第段中破折号后的“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如果删掉并不影响句子的连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2选文第段中,哪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特征?联系整段文字,说说它的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13请将、两段文字作一比较,找出作者在用词上的变化,说说这样的变化能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4、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

12、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有仙则名( ) 无案牍之劳形( )赐也日损( )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8、文章除了写自己的陋室,开头还写“山、水”,结尾又写“诸葛庐、子云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2分)9、【甲】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中“不知其人,视其友”、“

13、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10、“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这句中“一晃”一词用得妙。请你试着分析。(2分)11、结合下面两个句子,请你说说海燕有什么特点?(2分)(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12、文中对大海做了多次的描写,这种描写对写海燕有什么作用?(2分)【4、温度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含量增加使世界作物产量降低。6、出名 使劳累 一天天 因此7

14、、(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8、运用类比,暗示自己的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崇高品质和高尚情操。9、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

15、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10、“一晃”时间短暂,暗示反动势力虽然气焰嚣张,但是毕竟色厉内荏,不能长久,预示光明必将到来。11、海燕的叫喊声充满了欢乐,表现了海燕的勇敢坚强;它听出了雷声的困乏,表现了海燕的自信乐观。12、大海象征了勇敢坚强的广大群众,它的勇敢更衬托出海燕的勇敢。】4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爱鸟宣传周”活动,现在请你参与。(4分)(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则宣传广告。(1分) (2)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一只成年啄木鸟的消化道中,解剖后发现内有蛀干害虫的幼虫达100多条。一只成年

16、家燕一天捕食蚊子、蚜虫等小型害虫3000多只。 材料二:鸟让人有了飞翔的欲望,所以人类发明了飞机,开创了航天事业;鸟类有助。 于判断天气气候、风向等。 材料三:鸟粪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化合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很多鸟类还是植物花粉及种子的传播者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4分) 网络时代,传统纸质媒体经受着众多新兴媒体地分割与冲击。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三次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只有5左右的国民仍然拥有“读书习惯”。这就让人难免有“在网络时代,我们还能闻到几分书香”的疑问。然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网络必须借助计算机等硬件的支持,无法像书本那

17、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而且书本可以为读者创造理性判断、理性思考的机会,因为好书是需要细细地品读、玩味的。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上述文字要表明的观点。(1分)与网络阅读相比,书本阅读有哪些优势?(3分) 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比:副词,接连地。 还:通“环”,环绕。 朝:早晨。 一旦:一天。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 (2)执策而临之。 临:_(3)愿子还而视之。子:_ (4)去而顾之。 顾: _7翻译下

18、列句子。(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8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选文中作者用 “第一”“第二”等词来逐一论述道理,有什么作用?(2分)11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作者引用孔子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什么意思?(2分)【4(1)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2)示例:鸟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好处,鸟是人类的朋友。5. (1)网络时代仍需坚持书本阅读。 (2)书本阅读更便于进行有效指导,书本阅读可以随时

19、随地阅读,书本阅读可以为读者创造理性判断、理性思考的机会。6.(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7.(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8.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9.联系“伯乐”、“马”,“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0.更加清楚地显示论述的层次,使条理清晰。11.是为了论述: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12.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答】( ) A 有仙

20、则名 B 苔痕上阶绿 遂以名楼(黄鹤楼) 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C 斯是陋室 D 无案牍之劳形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7“馨”本义是什么?在“惟吾德馨”一句中有什么含义9(2分)8仿照示例,选择一定的角度,给文中划线的句子作简单的批注。(2分) 【示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一句描写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表现主人的从容淡静; “素”字也反映出主人不追求奢华的高雅情操。9本文题为“陋室铭”,文中又强调“斯是陋室”,而结尾处作者却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9(2分)阅读选文空山鸟语,完成11-13题。(9分)11文章第段说“谁,面

21、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请归纳出作者感到“怅然”的原因。 (3分)12下面一句话很有特色,请从艺术手法、描写角度、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鉴赏。(3分) 句子: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13“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请结合文章谈谈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3分)阅读多一些宽容一文的选段,完成14题。(2分)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相互理解和支持。要把对同志的宽容与对错误的批评统一起来,

22、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决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14上面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密、旗帜鲜明、客观辩证等语言风格,请你从这段文字中举一个语言上的例子(例子要相对完整)作些分析。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有龙则灵 苔痕上阶绿 无案牍之劳形 往来无白丁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马说)C可以调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D.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8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苔痕上阶绿,

23、草色入帘青。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9甲文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陋室不陋?(3分)10甲文用类比的方式引出或表明作者的志趣。请举一例分析,并说明其作用。(3分)11、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12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1分)13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4第二段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15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2分【6.略 7.D 8苔藓痕

24、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9.从陋室的环境之幽雅、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儒雅、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可以看出陋室不陋。10.开头,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主旨。(或结尾: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那种高洁的情操。再次暗示了主题。)11、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12平坦 13(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14.欲扬先抑,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说明

25、白杨树创造了景致,振奋人的精神。15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两者就是这样统一的。】5选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C遇其良 D其真无马邪?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7甲乙两文都有人说“无马”,你是怎么看的?(2分)8丙文中“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9丙文所说明的道理与甲文有什么相通之处?(

26、2分)10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11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12第一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侧面

27、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13“无不为之感动”中加点的“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 ,“之”指代的是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 。(3分)【5、D6、(1)略(2)我所谓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共4分。每小题2分)7、此题具有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甲文看法略;乙文提供参考意见:例如:同意,没有好马即谓无马,“得人才者得天下”,领导者要招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不同意,没有好马还有普通马,“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才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人的能力。8、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2分)9、都说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如仅

28、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扣1分。(2分。意对即可。)10D11B 12. 13.被 白求恩(或白求恩的精神) 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且医术高明 】(乙文)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君人:当君主的。 涓(ju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称太监。遣:命令。

29、捐:丢掉,花费。 不能:不到,不满。期(j)年:一整年。见: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5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B、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6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 )A、食之不能尽其材B、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C、一食或尽粟一石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8、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

30、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寓意是什么。(2分)9、你觉得甲乙两文中的君主对待人才的态度是否一样,请结合文章说明。(4分)阅读石榴选段,完成1012题。(7分)10.请分析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11.作者说石榴花有着一段“妙幻的演艺”,你能说明具体指什么吗?(3分)12.作者为什么称石榴花为“夏天的心脏”? (2分)【5、D 6、C7、(1)(我)所要寻求的是活着的千里马,怎么能为了一匹死马而白白费了五百金呢?(2)如今大王您果真想要招纳贤士,那就从招纳我开始。8、都是象征人才。9、能有明确的见解并能自圆其说即可。(示例:两文中的君主对待人

31、才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得到人才,但是却又不能真正识别和发现人才,采取正确的方法招纳人才。甲文中的君主面对着千里马却在感慨天下无马;乙文中的君主虽然慷慨地准备千金求马,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招纳。两位君主一样的愚妄浅薄。)(有明确的见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2分。)10、“风度”是褒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实”字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石榴奇崛而又清新的特征的赞美之情。11、指石榴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从红玛瑙花瓶(1分)到希腊式的安普剌(1分)再到中国式的金罍。(1分)12、不仅是因为花的形态美,成长过程十分妙幻,(1分)更是因为石榴花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1分)】4面

32、对一件事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会得出多样的结论,请阅读“达芬奇学画”的事例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观点,再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画了十几天,心里有些不耐烦了,便向老师提出要画点别的。老师见状,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达芬奇听从老师的教诲用心画画,画了无数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鸡蛋。之后,更是耐心练习,

33、刻苦努力,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观点一: 观点二: 5下列两段文字的内容都与“海燕”飞行相关,请比较其表达方式与效果的不同。(3分)暴风海燕又叫威尔逊暴风海燕。它经常在海面上空飞行,飞行的时候,暴风海燕伸展的翅膀可以使它几乎垂直地上升,人们称它为杰出的“飞行家”。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阅读活板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

34、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C

3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有奇字素无备者D。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E。 不以木为之者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活板)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9文中划线句中均有“如”字,请根据其含义的不同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薄如钱唇”: “如之也等字”: 10据记载:“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

36、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了雕版印刷的这些缺点。”与雕版印刷术相比较“活板”有哪些优点?请结合原文分析。阅读敬业与乐业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11作者多次提到“学理”,你能从作者阐述的“学理”中理解作者认为“要敬业”的理由么?请简要概括。(2分)12作者引用庄子记痀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大意是: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痀偻丈人告诉他要多练习,并说“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

37、而不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痀偻丈人话的意思么?这个故事对于阐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作用呢?(3分)【4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诲。成功不是靠简单的重复。一个人若是想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之。 说明,具体说明海燕飞翔的特点:垂直上升。描写,用比喻手法刻画了海燕飞翔的动态,表现出海燕勇敢、乐观的个性。表达作者对海燕的赞美之情。6D7B8(3分)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9“薄如钱唇”:如,像。将字印与铜钱边沿相比较清晰而具体地说明字印的厚度。 “如之也等字”:如,例如。引出例子,具体说明一版内重复使用的字都刻有数印。 10第一省时省料: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二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第二存放方便:以纸帖之,每韵每一帖,木格贮之。第三有错字容易更正: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11(2分)学理就是科学原则和道理。因为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因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所以“要敬业”。 12(3分)意思是: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作用为:概括这个故事用以举例论证观点:要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敬)。】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