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3753361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舫阳校区 洪秀卿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

2、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2学习第一个事例。 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

3、教授的研究结果。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学习第二个事例。 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4学习第三个事例。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5学习一、二自然段。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4、?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3作业: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旋转、重量、测量、华罗庚”等词语,注意多音字的发音。2充分感知课文,了解“议论文”的表达特点,完成相

5、关习题。3.研读第一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着重感受“问号” 之于“真理”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结合事例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预设:一、看图知人,引出课题1、出示“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头像,指猜,说名言。 师:这些名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指导我们的言行,为我们的人生导航。师:同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十课的课题也是一个真理。出示叶永烈,明确是著名科普文作家。简介叶永烈2、(板书课题,并强调“诞”第六笔的写法)谁来读读这一真理?二、初读课文,感知练

6、习1、自读课文默读:思考课题含义。2、出示词语、句子(1)多音字:旋转 重量 测量 自转 华罗庚 (课堂练习第1题)(2)四字成语: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3)多字成语:世上最难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世上好奇心最强的人。(打破砂锅问到底)3、谈对课题的理解。4、了解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读了课文你赞同叶永烈先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吗?(怎么才简简单单读这么一次,你就赞同了呢?想一想,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概括板书: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5、学习第一、二自然段。齐读第一段。那么作者对这个观点是如何解释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7、,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好,请你来读一读。(1)对于这句话你有不懂的地方吗?交流反馈。(2)齐读。如果把这段话读成一个四字成语就是见微知著。(3)由把“?”拉直变成“!”切入到练习。(“?”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代进去比较读,体会好处。(课件随机出示:表达更为直观、生动)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6页5(一)过渡:科学家们是如何见微知著的?他们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三、了解事例,研读事例1。1、默读课文,思考: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它的?请你找到相关的段落,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生:课文

8、具体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的是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第二件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第三件写的是奥地利的一位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的关系。指导概括: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好强,很准确地概括出了三件事,文中也有句话,就像给每件事加了小标题一样,谁能找出来?生读师:找的真准确,就是这句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写小标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后面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能用到这样的方法。2、读解明意,深读理序(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第三自然段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生答师:理解

9、得很到位,如果用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你会怎样概括呢?(板书: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得出结论)(2)师:第三自然段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谢皮罗教授发现问题?哪些地方写出了他研究问题?哪些地方又写出了他得出结论?生答(3)交流探讨: 1)发现问题:“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xun)涡(w)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师:谢皮罗教授发现的是极其普通的事情,用我们刚刚读过的一个成语来概括是什么?生:司空见惯师:你知道自己家里的洗澡水的漩涡是怎样旋转的吗?可恰恰就是这种司空见惯的小事,谢皮罗教授为什么能注意到?生:敏锐师:你能说

10、说敏锐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生:反应灵敏,目光锐利师:你的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读这句话,读出谢皮罗教授的留心观察。生再读2)研究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师:光有敏锐的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不断地钻研问题,思考问题,谢皮罗教授是怎样做的呢?生:他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刻意强调了“紧紧”“反复”这两个词,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谢皮罗教授每天反复钻研和实验的画面。师:是啊,他真的是在追根求源(板书)师:老师课下也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谢皮罗教授从20世纪40年代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直到1962年才发表论文,

11、向世界公布这一现象,其间长达二十余年,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和研究,以后这种现象被世人称为“谢皮罗现象。”师:同学们,20余年啊,谢皮罗教授每天都在追根求源,都在追问着这个问题你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随机请生读师:科学真理的追求靠的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谢皮罗教授就是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这种科学精神。生齐读3)得出结论:师:正是这种科学精神,使谢皮罗教授终于在1962年生: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

12、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3、回归课题:师:谢皮罗教授经过自己反复的实验与研究,公布了这一结论,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的准确性,这真是(回归课题)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四、小结课堂,课外引伸:另外两个事例是如何表达的?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同学们回家自学,下节课再与老师做交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评课稿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这是一篇议论文,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

13、,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三个实例来说明,而且每个事例都是按照“科学家是看到一种现象,从而发现问题经过研究得出真理”的顺序记叙,内容比较浅显,没有多少难以理解的词句。因而本课教学达到“读懂”的要求应该是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与课文的表达方法。听了洪老师的课,有以下几点想法:一、熟练把握教材,对教材的有效解读。从洪老师的整个课堂设计可以看出洪老师在课前做了多少细致的备课工作。整个课堂的设计环节丝丝入扣,不落痕迹地处理课文重难点问题,看似随着学生的疑问

14、进行授课,其实一切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尤其对课文词语的理解上,如“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等,洪老师做到了把词语放到课文中理解,在学生理解后又放到课文中解读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词语内涵。而这一设计也正是整个教学环节设计中最精彩的一步。二、问题精炼,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初读课文后,洪老师通过提问:“?”和“!”分别代表什么,这拉直的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出学生对三个事例的研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三、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理解课文,洪老师灵活的运用了表格的形式,这样既使三个事例一目了然,也对词语做了很好的解释。整个课堂表格贯穿始终,联系全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文中人物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也是洪老师课堂的一大亮点。四、学法指导,潜移默化 在完成表格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个事例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并与记叙文作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议论文的特点叙事为观点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