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3749662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江河起重机有限公司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河南江河起重机有限公司特种设备焊接工艺标准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焊接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焊接、手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渣焊焊接的特种设备。2、焊接材料2.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气体保护焊、电渣焊焊接的钢制压力容器。2.2 焊接材料选用原则应根据板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结合特种设备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选用焊接材料,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焊缝金属的性能应高于或等于相应板材标准规定值的下限或满足图样规定的技术要求。对各类钢材的焊缝金属要求如下:2.2.1 相同钢

2、号相焊的焊缝金属。2.2.1.1 碳素钢、碳锰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需控制抗拉度上限。2.2.1.2 相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且需控制抗拉强度上限。2.2.1.3 低温用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特别应保证夏比(V型)低温冲击韧性。2.2.1.4 高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2.2.1.5 不锈钢复合钢板基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且需控制抗拉强度的上限;复层的焊缝金属应保证耐腐蚀性能,当有力学性能要求时还应保证力学性能。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交界处推荐采用过渡层。2.2.2 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2.2.2.

3、1 不同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推荐采用与强度级别较低的板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2.2.2.2 碳素钢、低合金钢与奥氏体高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推荐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板材高的焊接材料。2.3 焊接材料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且满足图样的技术要求,进厂时按有关质保体系规定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3、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3.1 施焊下列各类焊缝的焊接工艺必须按J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评定合格。A受压元件焊缝;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C上述焊缝的定位焊缝;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补焊。3.2 施焊下列各类焊

4、缝的焊工必须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考试合格。A受压元件焊缝;B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C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D受压元件母材表面耐蚀层堆焊。4、焊前准备4.1 焊接坡口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选择坡口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A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B避免产生缺陷;C减少残余焊接变形与应力;D有利于焊接防护;E焊工操作方便;F复合钢板的坡口应有利于减少过渡层焊缝金属的稀释率。4.2 坡口置备4.2.1 碳素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不大于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可采用冷加工,也可采用热加工方法置备坡口。4.2.2 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

5、碳锰低合金钢、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法。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4.3 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4.4 坡口表面及两侧(手弧焊各10mm,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0mm,电渣焊各40mm)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4.5 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各100 mm范围内应刷涂料,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4.6 焊条、焊剂按规定烘干、保温;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4.7 预热4.7.1 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和焊接环境等综合考虑是否预热

6、,必要时通过试验确定。4.7.2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4.7.3 采取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 mm。4.7.4 需要预热的焊件在整个焊过程中应不低于预热温度。4.7.5 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4.8 焊接设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定期校验。4.9 定位焊4.9.1 焊接接头拘束度大时,推荐采用低氢型药皮焊条施焊。4.9.2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否则必须清除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亦应去除。4.9.3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应

7、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4.10 避免强行组装,组装后接头需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5、焊接要求5.1 焊工必须按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施焊。5.2 焊接环境5.2.1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A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它焊接方法大于10 m/s;B相对湿度大于90%;C雨雪环境;D焊件温度低于-20。5.2.2 当焊件温度为0-2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5.3 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焊缝应在引出版上收弧,弧坑应填满。5.4 防止地线、电缆线、焊钳与焊件打弧。5.5 电弧擦伤处的弧坑需经打磨,使基均

8、匀过渡到板材表面,若打磨后的板材厚度小于规定值时,则需补焊。5.6 受压元件的角焊缝的根部应保证焊透。5.7 双面焊须清理焊根,显露出正底的焊缝金属。对于自动焊,若经试验确认能保证焊透,亦可不作清根处理。5.8 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5.9 施焊过程中应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当焊件预热时,应控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5.10 每条焊缝应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拉旮,对冷却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等措施。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5.11 采用锤击改善焊接质量时,第一层焊缝和盖面焊缝不宜锤击。5.12 引弧板、引出板、产品焊接试板和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不应锤击打落。6

9、、后热6.1 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应采取后热措施。6.2 后热应在焊后立即进行。6.3 后热温度一般为200-350,保温时间可参照表4回火最短保温时间的规定。6.4 若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可不作后热。7、焊后热处理7.1 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容器使用条件和有关标准综合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7.2 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规范。7.2.1 调质钢焊后热处理应低于调质处理时的回火温度。7.2.2 不同钢相焊时,焊后热处理规范应按焊后热处理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执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中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7.2.3 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

10、相焊时,应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规范。7.2.4 采用电渣焊焊缝、焊后必须进行正火+回火的热处理。7.3 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钢,在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防止产生再热裂纹。7.4 奥氏体高合金钢制压力容器一般不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7.5 焊后热处理应在补焊后和压力试验前进行。7.6 应尽可能采取整体热处理。当分段热处理时,热重叠部份长度至少为1500mm,加热区以外部份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度。7.7 补焊和筒体环缝需采取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带宽度不得小于容器厚度的2倍;接管与容器相焊整圈焊缝热处理时,加热带宽度不得小于壳体厚度的6倍。加热区以外部位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有害的温度梯

11、度。7.8 焊后热处理工艺7.8.1 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不得高于400。7.8.2 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不得超过5000/h(-厚度:mm),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7.8.3 焊件升温期间,加热区内任意长度为5000mm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7.8.4 焊件保温期间,加热区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大于65。7.8.5 升温和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体,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7.8.6 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7.8.7 焊件出炉时,炉温不得高于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8、焊缝返修8.1 对需要焊接返修的缺陷应当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按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返修工艺。8.2 焊缝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8.3 返修前需将缺陷清除干净,必要时可采用表面探伤检验确认。8.4 待补焊部位应开宽度均匀、表面平整、便于施焊凹槽,且两端有一定坡度。8.5 如需预热,预热温度应较原焊缝相同。8.7 要求热处理的容器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补焊时,必须重作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