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案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3748102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白杨》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杨》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杨》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白杨》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教案 (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白 杨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x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正面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并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x疆”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并熟读成诵。3抓住重点语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教学时间 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起疑问: 听歌曲小白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不仅要倾听旋律,还要留心歌词。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看图片,白杨树很多很常见,想想,你在哪儿看到过它?白杨树随处可见,在我们的眼睛里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没有榕树一树成林的壮观,可是有的作家却对它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矛盾的白杨礼赞中的一段话: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

3、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自由读,分句读,读后说说白杨的外形有什么特点?(高,直,挺)3矛盾用细细描摹的方法介绍了白杨的外形,作家袁鹰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二检查预习,理清文脉1听写词语:戈壁滩 x疆 介绍 抚摸 陷入2校对字形,理解词语。疆:注意字形,给“疆”组词:(

4、边疆、 疆域等 )从而理解“疆”的本义。戈壁滩:读注释,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普通的草木能生长吗?因此戈壁滩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不毛之地”这个毛就是指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戈壁?3选用以上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点?(112) 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杨的特点?(对话的形式)课文的后面部分又写了什么?三初感形象,激发情感1默读112段,摘录课文中体现白杨特点的词语。(高 直 高大挺秀 很快地生根发芽 粗壮的枝干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2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白杨的外形 (高 直 粗壮 高大挺秀)白杨的品格 (坚强 不软弱 不动摇)3

5、自由读13段,讨论:“高大挺秀”中的“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交流中点拨:戈壁是“茫茫”,“浑黄一体”的,绿色的白杨给戈壁带来了生机;给过往的旅客带来愉悦。有感情地朗读13段。四凸现形象,升华情感 (附片段)1指名读爸爸的话。2想象引读,丰富“哪儿”具像。3创设情境引读,读出白杨屹然挺立的形象。4与白杨对话,抒发情感。5感情诵读爸爸的话。6、背诵爸爸的话。7小结:车窗外白杨挺拔的身影给寂寞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惊喜,爸爸的介绍让孩子们明白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品格。此时,在孩子们的眼里,白杨树只是戈壁滩上的树吗?(戈壁卫士)五布置作业1摘抄爸爸的话。2做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第二课时一

6、过渡导语,承上启下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令我们对这平凡的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来,齐读爸爸的话。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孩子们此时明白吗?二。阅读链接,解答疑问1师生合读第14、15段。理清孩子们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2孩子们不知道这些问题,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于1963年发表,离现在整整45年了。让我们读读同一时代艾青的诗,说不定你就明白这些问题了。(1)自由朗读帐篷,读后思考问题。(2)围绕“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x疆工作?”“x疆是个怎样的地方”进行汇报,随机学习诗歌。交流一:到x疆工作是为了建设边疆。随机朗读第四节。补充时代

7、背景:50年代,毛主席号召广大的知识青年服从祖国的需要,参加x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交流二:x疆是个荒凉的地方。扣住“帐篷是流动的家”“荒原”“野地”等词。朗读1、2两节。交流三: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苦有没有吓退建设者们? 抓住“爱”体会建设者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情朗读4、5两节。(3)小组合作朗读诗歌三理解心愿,领会思想1再读爸爸的话。2讨论:现在你们知道爸爸借白杨表白着自己怎样的心思了吗?(不畏艰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3爸爸的心不止这些,还有什么呢?读16自然段。重点理解:“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白杨正迎正风沙成长起来。”引导:“小白杨”在文中指谁?体会“迎着风沙成长”

8、的含义。你读懂爸爸的心愿了吗?(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4感情朗读第16自然段5老师小结: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了爸爸的心,爸爸的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思,当他向孩子们深情介绍白杨的时候,实际上他是在勉励自己要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扎根边疆;爸爸的心还是一个殷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四。领悟表达方法,尝试运用1男女生分读表现爸爸心愿的两处语句。2说说有什么发现?(爸爸的心愿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3明确方法:像这样假借某一物品的特点来表现人的某些品质、思想、或情感的写法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4我们以前就接触过这类写法的,比如落花生一课,作者借花生成熟了也藏在地底下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用处的人。)5练习:把物品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青松 品质高洁的人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6运用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在雪灾地震中赶赴第一线,为人民浴血奋战的解放军令你联想到了什么?你能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赞美敬佩之情吗?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五作业布置1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完成课堂作业本其他习题。板书设计白杨戈壁滩的卫士 边疆建设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