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shich****u123 文档编号:13735346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考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质量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绩面前找差距;问题面前想办法;目标面前明方向” 这次期中考试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也是 对前半学期教学的一次诊断,通过成绩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查 找差距,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修复漏洞、优化教学,完善管理,总 体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从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措 施四方面总结如下:一、命题质量分析 这次考试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 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增强 了综合性,加大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考 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更改试题,

2、评卷采用集体流水作业,先定标准,再 试阅,再集体评议,具有较高的信度,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基本吻合 具有较高的效度。 基本准确的考查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成绩基本区 分开不同层次班级水平, 考查出不同水平学生的高低差异具有较高的 区分度。 从各科整体成绩上看, 除地理科命题达到命题要求难度系数 为 0.7 以外,其余科目试题普遍偏难。我什么我们的期望值远远高于 学生的真实水平, 我想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管理中对学生的检查、 督 促落实不到位,和学生的惰性使然,导致该记的没记,该会的不会, 课本上的不会做,强调过的没印象,训练过的照样错。二、成绩分析1、各科平均成绩分析语:平均分 82 分,难度系数

3、 0.5;数:平均分 67 分,难度系数 0.4; 英语:平均分 46.4 分,难度系数 0.24;物理:平均分 36.9,难度系 数 0.3;化学:平均分 37.2,难度系数 0.37;政治:平均分 48,难度 系数 0.48;历史:平均分 53.8,难度系数 0.53;地理:平均分 72.5, 难度系数 0.7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各科成绩普遍未达到满分的百分之五十。 那么 针对这样的对象, 就要求我们以后期的教学中起点一定要低, 步子一 定要小,坡度一定要缓,督促检查一定要勤。要多一点用心,多一分 细心和耐心。2、各班平均分和各科平均分的平均差分析(1)各班平均分1 班遥遥领先,平均

4、分 690分,平均分超出第二名的 4 班 95分。2、3、4 班的平均分的差距较小,最多是 4 班超出 2 班 21 分。5、6 班平均分差距很小。7 至 18 班平均分的差距较大。 16 班平均分最高 467 分,名列普通班 第一。平均分超出最低平均分 94 分,同时,普通班班与班之间平均 分的差距也比较大。(2)各科平均分 各科平均分按照同等到班级基本呈正态分布。 但在数学、英语、生物、 政治、历史、地理科中,同等班级平均分差距较大。 14 班的语文、 12 班的数学、 15 班的物理、 16 班的生物、 13 班的政治、 15 班和 11 班的历史、 15 班的地理平均分高过重点班, 6

5、 班的化学高过实验班。 同时,重点班的这些科目成绩滑坡比较大,低于普通班的平均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班内学生不仅出现了两极分化, 而且同层次班 级,班与班之间的单科成绩、总分成绩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个班的 班主任的领导作用, 一个班的氛围营造、 班风学风文化建设是很关键 的。3、分数分段统计表分析(1)本次考试 9科部分共 1050分,取 1050分的 70为 735分,达 到优秀线的人数共 23人,且最高分只有 823分,800分以上共 3 人。 由此可以看到出,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记忆、运用、迁移和应试方法 的盲点和缺点比较多,也提醒我们,下一步教学,要教就教会,要讲 就讲透,要练就练

6、熟,要多小结,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多反复训 练,多选择典型的代表性强的试题进行训练。把作业精细化,反馈要 有时效性,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2)此表,我们重点看 3 个分数段,实验班看 602分以上人数,重 点班看 478 分以上人数。 602 分以上, 1 班 58 人,占班级总人数的 87, 2班 19人,3班 26人,4班 23人,在 2、3、4 班中,3 班人 数最多。很难得的是,在 5、6、9、11、12、13、14、15、16、17 班 中共有 26人取得 602 分以上的好成绩。可见这些班的培优工作成绩 突出,班级良好的土壤是的关键。 602 分下延 50 分的人数应该是实 验班

7、下一步重点关注, 转化的对象。 也希望班主任能将这些学生的名 单印发给所有科任教师,多关注一下。478 分为这次考试的平均分, 1 班平均分上线人数达到 100, 2 班 57 人达到 91,3 班 60 人达到 93,4 班 60 人 98,5 班 31 人, 6班 30 人,7 班 6人,8 班 15人,9 班 24 人,10 班 22 人,11班 14 人,12 班 26 人,13 班 22 人,14 班 21 人,15 班 28 人,16 班 29 人, 17 班 17 人,18 班 19 人。从重点班与普通班平均分上线人数可以看 出,在班级中等生人数上 9班、12 班、15 班、16

8、 班已追上或接近重 点班中等生的人数,也就是说,这些普通班的学生由入学至今,分别 已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名次大跨步向前。同时,也希望 718 班老师能多关注、多关心、多鼓励、多帮扶这部分学生,使 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400 分以下的学生可视为学困生,这些学生,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放 到保稳定上,对他们要多关心,多留心。4、名次分段统计表分析 一个表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分段统计, 一个是本次期中考试名次分 段统计,两个表作一下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每个班在各名次段人数的增 减变化情况。在前 150名,2 班优等生减少人数较多,共 10 人;6 班和 13 班进步 很大,分别增加了 5

9、 人和 4 人。前 350 名人数增幅大的班级有 5 班、9 班、12 班、13 班,减幅较大 的班级有 6 班、14 班、18 班。其中, 6 班优等生转化工作做的好, 前 150 名增加了 5 人,而中等生滑坡人数较多,前 320 名减少了 11 人,前 500 名减少了 13 人,说明 6 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18 班中等 生减少了 9 人。前 500 名增加人数较多的班级有: 9 班 11 人,13 班 8人,15 班 5 人,16班 5 人。 希望做的好的班级能继续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存 在问题的班级要认真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修复漏洞。三、存在问题1、高分学生数少

10、,低分学生差。2、部分老师责任心不高,只教不管或只教不查,只阅不改,只重视 课堂而轻视作业反馈, 只注重批阅而忽视过程的监控。 造成学生知识 上的“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3、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足,重视知识能力训练而忽视综合能力 培养。课堂随意性较大,影响课堂质量。四、整改措施1、年级组要继续加强课堂、辅导、定时训练、早读的监控,强化过 程管理。定期或随机检查老师常规工作准备情况, 把课堂和作业作为 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加强对课堂的了解,让“ 486”成为我校 新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2、抓好分层教学 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

11、优、中、学 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各科齐抓共管,课上多照 顾,课外多补充,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等生,要常抓不懈,课 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 学困生的工作, 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 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考虑。实验重点班要将本班中等生分包给班内科任老师, 科任老师要定期与 所包抓学生谈话,课堂上要要提问,辅导时要多询问,作业批改要够 细心,生活中要多关心。 “五一”收假来各班要将本班中等生包抓分 配名单上交年级组一份存档,并通知科任教。3、开展“结对子”、“一帮一”互助活动,搭建新的学习平台 该活动不仅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精神,在班内营造良 好的学习扭转,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 以,学科互补帮扶,也可以同科优差互补,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 一。最张达到“组组红”整体上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