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3729646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羁旅行役诗”诗歌鉴赏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自学B案,了解羁旅行役诗特点二、自查工具书,初步鉴赏长安晚秋商山早行三、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 了解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

2、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四、 教学方法BCA教学模式,学生首先结合B案自学,找出存疑问题,老师订正;课堂学生讨论C案问题,交流思想,找出难点,老师学生共同解决;利用好A案练习,当堂巩固。课后加强练习。五、 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B案一、羁旅行役诗: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二、常

3、见意象及特征:1.这类诗常描写的景物、用词有客船、车铎、孤帆、驿道、落日、圆月、晚钟、秋风、苦雨、杜鹃、鸿雁、浮萍、飞蓬、天涯、砧声、油灯、家书、故园(西楼、高楼、小楼、危楼)、慈母等。2.景物特点常常是:萧瑟,凄凉,冷清,孤独,寂寞。3、表达技巧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衬托,乐景衬哀情、 对比, 虚实结合(主客移位)、侧面落笔,比喻,拟人,直抒胸臆等。三、思想内容:羁旅愁思,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 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4、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江汉、旅夜书怀、登高。四、语言特色:质朴清新,如王禹偁的村行。苍凉低沉,如秦观的踏莎行,范仲淹的苏幕遮。浑厚悲凉,杜甫的江汉、旅夜书怀、登高。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深沉委婉,杜甫的月夜,方干的思江南,张继的枫桥夜泊。五、思乡类诗词的鉴赏,或物或事或人,把握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又是如何将思乡的情感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触景伤情”“托物传情”还是“因梦寄情”。触景伤情: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伤

5、情: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托物传情:借月、雁传情的,如韦应物的闻雁;借秋风传情的,如张籍秋思;借桥传情的,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借柳传情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借杜鹃、鹧鸪等传情的,如秦观的踏莎行与文天祥的金陵驿。因梦寄情:如方干的思江南: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六、复习、预习经典篇目:1、默写旅夜书怀 , 。 , 。 , 。 ? 。2、预习长安晚秋商山早行。C案一、B案效果检测二、阅读鉴赏长安晚秋。1、了解作者和背景,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赵嘏,字承祐,年轻时四处游历,

6、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这诗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2、思考后再与同学交流,研讨下面问题:整体感知,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从不同角度入手,写景很有层次,思考讨论,有哪些角度的描写?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杜牧极为赞赏“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人们也称赵嘏为“赵倚楼”,说说这一句有怎样的情味?颈联: “紫菊”、“红莲

7、”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尾联中作者是如何抒写胸怀的?3、小结:这首诗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而且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层次清晰,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黎明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三、学习鉴赏商山早行。(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相貌奇丑,才思敏捷,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

8、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 (二)朗读诗文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找出本诗的诗眼。这首诗题为“商山早行”,作者是怎样表现题中的“早”字的?品味佳句: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

9、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昨夜之梦本应时间在前,本应先写,为何倒装? (三)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A案一、背诵积累名句二、实战训练,能力提升:秋 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

10、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以上两首诗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的地方。如,从时间看,都写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从空间看,都写于远离亲人的异地他乡;从选材和主题看,抒写的都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抒发情感的方法也相似,有别于同类诗作,试就此作简要的比较分析。 2除夜作中的第一句和邯郸冬至夜思家 中的第二句都写到了“灯”,在表达人物的心情上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二、阅读鉴赏长安晚秋。1、了解作者和背景,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赵嘏,字承祐,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

11、(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这诗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2、思考后再与同学交流,研讨下面问题:整体感知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仕途失意,羁旅思乡之情。)这首诗从不同角度入手,写景很有层次,思考讨论,有哪些角度的描写?( 层次角度1、远望和近观的角度:1、2句远望,5、6句近观。2、仰视和俯看的角度:1、2、3、4仰视,5、6俯看。3、静态和动态的角度:3、4句动态,5、6句静态。)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首联:总览长安全景。在

12、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思考:“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明确: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杜牧极为赞赏“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人们也称赵嘏为“赵倚楼”,说说这一句有怎样的情味?( 它的妙处在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秋雾拂晓,残星几点,群雁南飞,寥廓静寂之中,突然一声长笛飘飞而来,笛声悠扬,情催意动。幽怨的乐曲,寂寥的冷秋,仕途的失意,离乡的羁旅,揪人愁肠,撕心裂肺,感人至深。)(以动衬静,既是环境的宁静,也是人物神情专注,入迷入痴的心情之静。突然一声

13、长笛穿空而来,多么惊心动魄,揪人柔肠,撕心裂肺。)颈联: “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明确: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尾联中作者是如何抒写胸怀的?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14、: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三、学习鉴赏商山早行。(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相貌奇丑,才思敏捷,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 (二

15、)朗读诗文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找出本诗的诗眼。明确:悲故乡思乡。“悲”这首诗题为“商山早行”,作者是怎样表现题中的“早”字的?首句写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三、四两句,“鸡声茅店月”,选用鸡声和月,及山区有特征性的茅店,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

16、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五、六句,“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品味佳句: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名词, 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而早行情景宛然在目,手法上意象叠加;内容上深化主题,把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言外意”扩大到更广泛的人群,让思想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表达感情上通过清冷的环境烘托了

17、人物内心的悲凉,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与此类似的意象叠加的诗句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描写了一幅故乡杜陵春天的画面:春天来了,回塘水暖,凫雁在明净的池塘嬉戏,自得其乐。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又与旅途上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照。以乐景衬悲情,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18、。昨夜之梦本应时间在前,本应先写,为何倒装? 先写早行羁旅之苦之凄凉,后虚写梦中家乡早春之美好之温馨,以凄凉冷清反衬家乡的美好温馨,写透思乡。如先写,则情感上本末倒置,效果不好。 (三)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秋思【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高适+白居易1思路点拨:大致说来,本题所考查的内容当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

19、先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这是答题的基础。“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不容易理解,要利用注释。只要用“故乡的亲人”和“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自己”分别替换原诗中的“故乡”和“千里”,就可能触及本诗句的基本意义;故乡的亲人在今夜思念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以己推人,直自如话“想得”是关键,“说着”是落脚点,谁想着?答案不言而喻。其次,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墓础之上对诗句的比较概括能力。两首诗中相关的句子都写到了诗人相同的心境,即明明是自己想家,却说家里的亲人在想自己。再次,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趣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是诚挚而深刻的。如何将这种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切

20、,采用迂回曲折的方法,其效果自然远远胜过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两位诗人都明明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却想象着远方的亲人在想念自己。这样就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得更为深刻而富有情趣。 2思路点拨:不要离开诗句孤立地分析,要联系上下文。“旅馆寒灯独不眠”一句中的“灯”在诗人的眼里是一盏“寒灯”。“灯”给人的感觉本是温暖的,尤其是节日中的灯,更能营造出温馨的气氛。“寒”的不是灯,而是作者的心理感觉。一盏“寒灯”照出诗人内心的凄然。“抱膝灯前影伴身”中的“灯”要和“影伴身”联系起来。没有“灯”就没有影,一盏孤灯把诗人的影子投到了墙上,让诗人形影相伴,倍感凄凉。 参考答案:除夜作中的“灯”在诗人的眼里是一盏寒灯,

21、“灯”下的诗人又“不眠”、“灯”自然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的“灯”与诗人形影相伴,“灯”形象地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羁旅行役诗是诗歌鉴赏中一个类别,通过典型诗歌的分析,让学生把握此类别诗歌的基本规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鉴赏要点(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题材(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领会意境,再悟情感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 学校: 青州二中 姓名: 孙新军职称:中学二级 电话:3889101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高二一部语文组本人现为高二语文教师,热爱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业绩突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深受学生欢迎。我将继续努力,充实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