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瞬脱

上传人:爱** 文档编号:13727696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注意瞬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注意瞬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注意瞬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注意瞬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瞬脱(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注意瞬脱通常人们很难获得同时呈现刺激的全部信息。例如,当一系列刺激快速呈现时,你可能忽视其中某个刺激,或者当你专心看电影时没有察觉到旁边的人已经走了。认知心理学家将这种对明显刺激的注意疏忽称为暂时的注意缺失。1971年,Lawrence等人使用系列视觉呈现(RSVP)方法来研究大脑处理成串刺激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在同一位置以6-20个刺激/秒的速度呈现由字母、数字、单词、图形组成的刺激流,要求被试辨认和(或)察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刺激。1987年,Broadbent等人在多重任务RSVP实验中发现,被试对单词流中前一个单词的准确辨认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出该词400ms内呈现的另一个单词。同年,Wei

2、chselgartner 和Sperling发现,被试在辨认匀速(10个/秒)黑色数字字流中连续出现的一个白色字母和三个黑色字母时,对前两个字母的报告正确率远远高于后两个字母。1992年,Raymond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并正式把此现象命名为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简称AB。对注意瞬脱的概念他们是这样来界定的:当两个视觉靶刺激(T1和T2)快速系列呈现时,通常发现,对第一个靶刺激(T1)的准确辨认会导致被试很难辨认在T1之后100-500ms内呈现的另一个靶刺激T2,这种对T1的加工导致T2被忽略的现象即为注意瞬脱,它反映了人类大脑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时间上

3、的局限性。注意瞬脱的理论注意瞬脱作为一种功能盲现象反映了注意时间动态上一种基本的认知局限,即人类视觉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Raymond等(1992)最早提出注意门径模型(attentional gate model)将注意瞬脱归因于为了避免确认T1时受到随后项目干扰而将注意的门关闭,因此与T1在时间上很接近的T2(时间间隔在200500ms之间)被关闭在门外,此时注意瞬间脱离,知觉加工暂停。这个理论局限性在于,事实上即使在瞬脱瞬间,项目仍可进行知觉加工,甚至达到语义水平(Luck,Vogel,&Shapiro,1996),因此很多理论认为注意瞬脱发生在T2知觉加工之后(

4、Chun & Potter,1995;Zuvic,Visser,&Di Lollo,2000)。1995年,Chun和Potter提出两阶段理论来解释注意瞬脱,这是对注意瞬脱产生最一般的解释(张明,王凌云,2009)。这个模型指出对项目的加工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RSVP信息流中的所有项目都得到最初加工,对T1、T2两个目标进行报告的需求使T1、T2转移并巩固进入第二阶段,这与短时记忆有关。由于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所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只允许加工一个项目T1,或者可能再加工一两个分心物,留给T2的资源就很少了,只有等到T1加工完毕,才能加工T2,也就导致了对T2报告正确率的下降,即出现注意瞬脱

5、现象。根据两阶段模型推论得出,T2被延迟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随后的项目所掩蔽,而延长T2被延迟时间的办法之一是加大T1任务难度。T1任务越难,加工T1消耗的资源相应越多,注意瞬脱效应越大,即T1的任务难度影响注意瞬脱的大小。但一系列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Christmann & Leuthold,2004)。Visser(2007)研究发现这不一致的结果源于在T1之后是否呈现掩蔽,只有T1之后没有掩蔽时,T1的难度才影响注意瞬脱的大小。在研究注意瞬脱的这10多年里,对注意瞬脱背后的加工局限性的本质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展到最近形成了两个关于注意瞬脱产生原因的假设(张明,王凌云,2

6、009):由Di Lollo,Kawahara,Ghorashi和Enns(2005)提出的控制的暂时消失假设(temporary loss of control,TLC)和由Nieuwenstein,Chun,Lubbe和Hooge(2005)提出的延迟投入假设(the delayed engagement of attention)。TLC模型提出两个关键假设:首先,在中央处理器不断发出合适的控制信号时,系统建构出一个输入过滤器,只允许目标刺激通过,而把分心物过滤掉。RSVP信息流中最先呈现的分心物不会使系统的构形发生外源性改变,直到第一个目标出现时,中央处理器将控制投入到目标的加工与反应

7、计划上,不再发出需要的控制信号,这是控制机制的功能性干扰导致了注意的缺失。第二个假设是,在内源性控制信号消失时,系统的构形受随后出现项目的外源性控制,即T1后第一个位置的项目。如果这一项目与T1是同一类别,它将与当前系统的构形匹配,获得进一步的加工,同时使系统不会改变。如果T1+1位置项目与T1不是同一类别,它将引发系统外源性的改变,因此不再有利于T1定义的类别刺激。随后的目标尽管与T1类别相同也不能进行很好的加工。它将致使它易于被后来的项目所掩蔽,导致T2的损害。这种损害随着与T1项目位置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T1完成加工,中央处理器重新对系统进行内源性控制。换句话说,对T1识别的需求引起了

8、对注意选择内源性控制的消失,因此允许分心物跟随T1外源性重建注意控制背景,以至接下来的T2不能被选择,这是因为它不再匹配注意模板,这与输入过滤过滤器模型中有关目标模板的叙述相似(张德玄。2007)。整个过程包括内源性控制和外源性控制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对项目的加工是自上向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共同控制的结果。Nieuwenstein(2006)的一项研究表明,线索化T2可以使T2的报告正确率增加从而使注意瞬脱效应减小,而且不以损害T1的报告正确率为代价,所以认为在T2巩固进入短时记忆之前有一段延搁,而线索就抵消了这段延搁,因此提出注意的延迟投入假设,认为注意瞬脱期间,在T2巩固进入短时记忆之前延迟

9、了对T2的注意分配,所以T2丧失了与其后项目竞争注意资源的能力。 3Jane E Raymond, Kimron L. Shapiro, Karen M.Arnell. Temporary Suppression of Visual Processing inan RSVP Task: An Attention Blink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Performance, 1992,18:849-860.4Broadbent D E, Broadbent M H P. From detection to identification: Response to multiple targets in rapid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J.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1987,42:105-113.3Ideas:1.Rsvp范式中干扰项目的同质性对注意瞬脱的影响单任务和双任务实验分离2.工作记忆容量对注意瞬脱的影响3听觉的注意瞬脱:语义4任务位置与注意瞬脱的关系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