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720338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证明总复习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科:数学 任课教师:黄老师 授课时间: 2014 年 07 月 21 日(星期一 )姓名郭海琪年级八年级性别女三角形的证明教学目标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角的平分线定理.难点重点重点: 一般三角形全等公理的回顾与运用,有关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其定理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角的平分线定理.课堂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过程教学大

2、纲:A、 主要知识点: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

3、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a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2B,B=C=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等边三角形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三线合一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直角三角形(一)、直角三角

4、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其它性质: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将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

5、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五、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与判定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

6、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在ABC中,AC垂直于BC,点P是A,B和C的角平分线,从点P分别向AC,BC和AB作垂线,分别交AC,BC和AB于点D,E,F。已知AC=8,BC=6,AB=10。求PD2.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7、、(1),(3) B、(2),(3) C、(3),(4) D、(1),(2),(4)(第1题图) (第2题图) 3、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A、40 B、45 C、50 D、604、如图,在等边中,分别是上的点,且,AD与BE相交于点P,则的度数是( ).A B C D (第3题图) (第4题图)ABCEDOPQ5、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 AD=BE; PQAE;

8、AP=BQ; DE=DP; AOB=60 DCBAEH恒成立的结论有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7、如图,已知中,是高和的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 )AB4CD5第7题图88、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BE交AD于点F.求证:重叠部分(即)是等腰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又与关于BD对称, . 是等腰三角形.请思考:以上证明过程中,涂黑部分正确的应该依次是以下四项中的哪两项?( ).;A B C D9、如图,已知线段a,h作等腰ABC,使ABAC,且BCa,BC边上的高ADh. 张红的作法是:(1)作线段 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

9、线MN,MN与BC相交于点D;(3)在直线MN上截取线段h;(4)连结AB,AC,则ABC为所求的等腰三角形. 上述作法的四个步骤中,有错误的一步你认为是( ).A. (1)B. (2)C. (3)D. (4)10、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C,以斜边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D,使得C、D在AB的同侧,再以CD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得C、E在AD的异侧,若AE=1,则CD的长为( ) (第10题图)A、 B、 C、 D、 (第11题图)(第12题图) (第13题图)11、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9,点O在AC上且AO=3,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

10、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OD,要使得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为( )A、4 B、5 C、6 D、7 (第13题图)12、如图,ABC中,C=Rt,AD平分BAC交BC于点D,BDDC=21,BC=7.8cm,则D到AB的距离为 cm. 1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C,AC=AD,有如下四个结论:ACBD;BC=DE;DBC=DAB ;ABC是正三角形。请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4、在证明二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定理,例如: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等腰三角

11、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在上述定理中,存在逆定理的是_ _.(填序号)15、如图14,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5cm,BC=10cm,将ABC折叠,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_.16、如图15,在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点,分别做DEAB于E,DFAC于F,如果BC=20cm,那么DE+DF= _cm.17、如图16,在RtABC中,C=90,B=15,DE是AB的中垂线,垂足为D,交BC于点,若,则_ .18、如图,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12、是a,则六边形的周长是_ P(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9、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沿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依次落在点的位置,则点的横坐标为 20、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动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则DE+DF的值为 。21.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三角形内一点,DA = DB,BE = AB,CBD = EBD,求E的度数;22、两个全等的含300, 600角的三角板ADE和三角板ABC如图所示放置,E,A,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取BD的中点M,连结ME,MC试判断E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3、已知,如图,ABC是等边

13、三角形,过AC边上的点D作DGBC,交AB于点G,在GD的延长线上取点E,使DEDC,连接AE、BD.(1)求证:AGEDAB(2)过点E作EFDB,交BC于点F,连AF,求AFE的度数.DABCGEF24、如图,在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于F点,并交BC边上的 高AE于点G。求证:EG=EC。25、如图,在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N,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若.(1)求的度数;证明之;(4)若将(1)中的改为钝角,你对这个规律性的认识是否需要加以修改?(2)如果将(1)中的度数改为,其余条件不变,再求的度数;课堂检测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_道;成绩_;教学需:加快;保持;放慢;增加内容课后巩固作业_题; 巩固复习_ ; 预习布置_签字教学组长签字: 学习管理师:老师课后赏识评价老师最欣赏的地方:老师想知道的事情:老师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