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715051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应急救援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 格式整理版目录一、目地二、组织机构职责及成员三、脚手架施工事故预防措施四、脚手架事故人员伤害预案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脚手架施工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为确保我项目部工程脚手架安全并预防事故,万一在发生倾斜、 下沉、倒塌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二、组织机构职责及成员(一)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机构组长郭庆江副组长副组长邢东胜李世忠报警组救护组消防保卫组木工组后勤组李生孙树民刘云春于培来李世忠(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由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郭庆江副组长邢东胜,李世忠成员:李生,孙树民,刘云

2、春,于培来,具体分工如下:1、 邢东胜 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2、 李生 负责向上联络,保持与公司、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3、 李世忠 任务是根据指挥小组命令,立即布置现场实施自救,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4、刘云春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5、 李世忠 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三、脚手架施工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 项目部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 定期培训,开展班组

3、班前活动,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 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规定,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 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 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 必须系

4、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是作业人员的“护身符”。2 、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1) 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A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B 、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 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C 、安全密目网

5、与平网: 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 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 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第三层要设置平网, 以后向上每隔 4 层设置一道, 作业层下设随层网。 平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平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 连墙件的设置要求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 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 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

6、须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 4m;高度 24m 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高度 24m以上的双排架, 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 当不能水平设置时, 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 5-7 根;高度在 24m以下的单、 双排脚手架, 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 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 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

7、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 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 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 ;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架拆除要求A、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部门批准后实施; 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

8、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B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 2 步,如大于 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 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 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 分立面拆除时, 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 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3 、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大量的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

9、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 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 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4、脚手架搭设方案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编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 安全部门审核, 公司或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 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 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 方可施工。 方案经审定后, 必须遵照执行, 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 需要变更的, 应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单、 审批人签发后方可生效5 、落

10、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 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 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 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 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防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6 、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技术规范、施

11、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每搭设完 10-13m 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要组织检查与验收。7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四、脚手架事故人员伤害应急预案(一)紧急处置程序本应急预案是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脚手架坍塌、 模板支撑系统坍塌、 基坑支护坍塌、或紧急情况,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响应,使现场人员

12、伤害得以减少和控制。1、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应由救护组组织抢救伤员,保卫组保护现场,报警组以最快方式向项目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应向公司、 当地安全监督站报告简要情况。报告由组长负责,报警电话 120,由报警组 李生 负责报警。2、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保卫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安全员李生 负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和提供有关资料。3、安全员、项目经理填写事故快报。4、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5、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组,并在10 天内提出事故报公司质安处。6、轻伤事故由安全员李生调查分析报告。7、机械事故报公司设备处, 因机械事故伤及的人员

13、详情, 同时报公司质安处。8、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 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要召开各种会议,通报事故经过、原因,应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预防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同类事故再一次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发生。9、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立即将情部电告给应急预案领导小组。(二)紧急处理1、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需采取的相应事项:(1)如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易放走当事人,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24 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而放行。(2)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前进行临时救护。报警组负责人与急救中

14、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车路线及达到所在地点的明显标志。接车工作由李世忠负责。( 3)对于骨折伤员,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运,不得随意拉扯、扭曲身体搬运。( 4)现场发现传染病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 李生 ,并进行隔离,对所有周围环境消毒及检疫,由报警组与当地疫病控制中心联系处理。2、急救中心及医疗单位急救车联系方法,项目部确定急救首选医院为医院。电话: 1203、急救(1)领导小组在得到因工伤害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救护, 防止险情扩大;(2)伤情危急时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其指导原则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拖延时间,保证抢救及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3)如现场无

15、应急车辆,须打“120”请求急救车;(4)若医院路线不清,可要求“120”急救车送往指定医院。(5)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必须由项目部人员相陪(夜间施工由值班人员相陪)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并保护好现场,及时通报有关领导及安全人员。(三)现场应急救护措施1、外伤应急救护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1)包扎动作轻、 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 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包扎。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 2)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

16、后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骨折部位。( 3)运送伤患者前,应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应的处理,如所处环境危险,应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4)现场处理后,尽快转送到附近医院2、现场心、肺、脑复苏施工现场出现电击、 严重创伤、中暑、中毒等易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及早抢救,对伤者复苏有重大意义。(1) 判断心跳骤停症状a颈动脉搏动消失b意识丧失,呼之不应(2) 现场心肺复苏a、呼救:一旦判断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协组打急救电话或叫救护车,保健员就地抢救。 b、病人体位仰卧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3)

17、心肺复苏法a、打开气道,使病人颈部上抬使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每次11.5 秒钟,(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5 秒吹一次);(4) 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环用拳击心前区,拳距前胸20-30cm,向前胸猛击两下,有时即可恢复心跳。(5) 胸外挤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接处,下压深度 3-5cm,频率 80-100/ 分。双人操作:吹气与按压比为1: 5 ,每 4-5 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单人操作:每次按压15 次,吹气 2 次,每 4-5 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学习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呼吸是否恢复。按压注意事项:a、按压必须平稳,有规律进行,不能中断;b、平常不能离开胸膛,不能猛压猛松,以免改变按压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c、双肩应压胸前正上方,平臂要与胸垂直,按压时身体不要前后摇摆;d、胸部按压部位必须正确,否则不仅按压无效,反有危险。(四)总结与改进1、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事故责任人,并作出适当的处理意见。2、总结教训,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纠正/ 预防措施。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