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714237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 (改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4章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一、本章要点概念外部性;市场失灵;公地悲剧;科斯定理;合并;道德规范;征税;补贴;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搭便车;公共生产;私人生产;同群效应生产的外部性;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公共品成本的可分性;公共品的最优提供水平;拟线性偏好原理1.1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其中一种情况,即简单价格机制下的自由市场交换不一定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公共品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性现象。产权界定不清楚的情况下,由外部性而导致的“公地悲剧”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1.2 外部性包括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前者如向公共场所排污和吸烟对周围其他人健康的损害;后者的典型例子是养蜂人和果农之间的

2、关系,以及知识生产的价值,也能够解释企业的空间集聚现象。1.3 外部性是相互的。在河流污染的例子中,企业排污导致渔民和水库的损失,这是对他们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另一方面,为保证渔民养鱼而要求企业采取净化或减排措施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则是渔民对企业的负外部性。1.4 生产和消费都可能产生外部性。在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上,消费者个人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指能享受到正外部性的范围内)边际收益,价格机制下的均衡产出低于社会最优产出;在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上,生产者个人的边际成本小于全社会的边际成本,价格机制下的均衡产出高于社会最优产出。2.1 科斯定理: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则资源能够通

3、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且最优的配置与产权的初始配置无关。当无交易成本和明确界定产权两个必要条件的任何一个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可能出现由外部性导致的无效率结果。2.2 合并可以内部化企业间的外部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道德规范能够起到内部化个人之间外部性的作用。2.3 如果事先假定企业没有向公共河道排污的权利,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等量于社会边际成本与企业边际成本之差的单位税收(庇古税)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效率目标。2.4 如果事先假定企业拥有排污权,则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等量于净化或减排边际成本的单位补贴(庇古补贴),达到同样的帕累托最优结果。庇古税与庇古补贴的资源配置效果相同,但收入分配结果不

4、同。3.1 纯公共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有限的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却是竞争性的,俱乐部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能够实现排他性。3.2 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每个人都一样,但各个人对公共品的评价却不同。当所有人都真实暴露自己的需求时,公共产品可以通过市场实现供求平衡。如果人们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需求而期待他人来提供公共产品,则可能出现“搭便车”现象从而导致公共品的供给不足。3.3 公共产品的提供既可由公共提供也可由私人提供。通常而言,私人提供的相对成本更低,并且消费者偏好更具多样性的产品适合由私人提供;而对象范围更广、对公平分配要求更高的产品或服务则更可能需要公共提供。3.4 公共产品的生产可由公共

5、生产或私人生产。通常而言,如果政府可以容易地鉴别和衡量一种产品的质量,那么私人生产的效率往往更高;相反,若产品质量很难鉴别或衡量,而质量又特别重要,且与成本有较强相关性时,私人生产往往会为降低成本而牺牲质量,这时由政府来组织生产更可能保障质量。二、补充材料1、生产的外部效应与合并同样在排污的例子下,假设排污的企业H是一个化工厂,其成本函数由表示;所有渔民看作一个企业,比如渔场Y,成本函数由表示。污染的增加对化工厂H而言成本下降,而渔场则成本上升,因此满足: 并且假设有二阶条件:,可以理解为随着排污量的增加,化工厂从每单位新增的污染外排中得到的好处(即在成本上取得的削减)减少。如果污染水平完全由

6、化工厂单方面决定,渔场没有得到任何此项权利的保障,那么:化工厂H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是和渔场Y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分别是因此化工厂H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1)渔场Y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这些条件的含义是,在利润最大化时,每一种产品(化工产品、养鱼产出和污染)的价格都等于其边际成本。对于化工厂H而言,是不需要对污染负担成本的,也可以理解为污染作为化工厂H的产品价格为0,因此他最大化利润的结果是,在继续排污的边际成本没有达到0之前,都会继续增加污染量。可见,这种情况下的外部性存在于:为污染承担成本的渔场却没有选择污染量的权利,而对污染量起决定作用的化工厂不会把渔场的成本纳入考虑,渔场承担的污染成本是

7、化工厂生产的“社会成本”。通常而言,最后的结果是化工厂总会过多地排放污染物。倘若两个企业实现合并,这种“社会成本”就会转化会企业的内部成本,从而被产量决策时加以考虑。合并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是由此它的最优化一阶条件为: (2)其中最重要的是等式(2),它表示合并后的企业会综合考虑排污对原企业H和Y两者的影响。我们可以将等式(1)和(2)分别表示为:合并前 合并后 所以有(因为是正的),即。这组边际成本条件的含义是:合并前化工厂利润最大化的选择在排污的边际成本为0的量上,在排污这一维度上等价于成本最小化,因为污染的价格是0。而合并后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选择是化工厂H和渔场Y的边际成本之和为0的量

8、上。由之前我们给出的二阶条件可知,合并后企业满足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排污量价格pWW*排污量w小于合并之前的化工厂H。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为:在合并后的情况中,外部性被内部化以后,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合二为一,这又回到了我们在前面讨论的不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中。因此,合并使得之前的外部性在后来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帕累托最优;当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分离时,单靠市场就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效率目标。2、公地悲剧教材中我们提到,外部性存在的时候,如果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只要不存在交易成本,市场机制仍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那么外部性则可能导致非效率的结果。对于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排他

9、性的公共资源一类产品,就会出现所谓的“公地悲剧”,即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假设一片草地上能够放养很多头奶牛。购买一头奶牛的成本为不变的C;而每头奶牛的产出q取决于这块草地上放养的奶牛总数N,即,并且满足,就是说随着奶牛总数的增加,每头奶牛的产出减少,因为作为食物的草变得相对不那么充足了。这种边际产出的递减就可以理解为放养一头奶牛对其他奶牛的负外部性。不失一般性,我们将价格标准化为1。如果这块草地被一个人所有,他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即(因为)。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奶牛数N*满足其单位产出仍然高于一头奶牛的购买成本c。在这种情况下,“公地悲剧”中的外部性事实上被内部

10、化了。如果这块草地被很多人所共有,假设单个牧民拥有的奶牛数为n。当牧民数量很多时,n相对于N来说很小,那么单独一个n变化对N的影响也很小,这是N的变化对单位产出q的影响,就不会被纳入牧民个人的考虑之内。此时单个牧民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还大于c,对牧民个人而言增加自己的奶牛数n都是有利可图的。于是一直要到一个,满足时,奶牛数才不会继续增加。此时所有牧民的利润总和一定是小于整体利润最大化后的的,因为不能满足利润最大化要求的一阶条件。可见相对于社会(所有牧民)最优的情况而言,奶牛数量总是过多了。在这种产权安排下,前面所讲的外部性不能被内部化,全社会也没有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我们用下图

11、表示以上两种产权安排:奶牛头数产出每头奶牛的成本c3、搭便车在教材中我们提到,公共品具有的外部性常常会诱导“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如果大家都怀着搭便车的期望,结果可能会导致公共品的提供不足。然而“搭便车”现象也不必然存在于涉及公共品的决策上,这依赖于特定公共品成本的性质和大小。我们所说的成本性质,主要是指成本是否具有可分性,也就是说是不是可以由大家来分担。我们经常遇到用货币来支付的成本,这基本上是可分的。然而另外一些公共品,比如共用的办公室里一次简单的清洁工作,通常由一个人来完成,接近于成本不可分的情况。考虑只有两个行为人的简单情况。假设公共品的提供成本是,它对行为人A和B的私人效用分别是和。当

12、成本可分时,搭便车现象事实上不存在或者完全可以被解决:对于理性的行为人而言,倘若公共品的提供成本大于私人效用之和,它不会被提供;若情况相反,那么提供公共品是帕累托有效的,这时候两个行为人只需要选择一个成本分配和,同时满足,且,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至于最终的和大小,事实上已经是一个议价(bargaining)问题了。当成本是可分的时候,我们考虑成本大小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首先,同样地,若,公共品不会被提供。相对于需求来说,过于昂贵的基础设施就属于这种情况。(2)其次,当满足时,即对其中一个人而言独自承担公共品的提供成本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而对另一个人而言情况是恶化了,因此均衡结果也较简

13、单:私人效用更大的行为人提供公共品。同时另一个行为人能够享受到正外部性,甚至可能最后他的净效用比前一个人更大,这虽然也是一种搭便车,但是它并没有影响到公共品的提供水平。我们可以借用博弈论里收益矩阵来举个例子说明:假设和,则两人的净收益矩阵如下: 行为人A提供不提供行为人B提供(-1,1)(-1,4)不提供(2,1)(0,0)可见,此时的均衡结果是A一个人提供这一公共品,但B的净效用高于了A。规则和制度的构建就是这样的例子,当一些规则和制度对特定的人不公正时,他们将有积极性去改变这种规则和制度,但一旦规则和制度被改变了,那么,其他便可以获得收益,却无需付出成本。比如说,在一个像高校这样的组织里,

14、在评职称的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有激励去争取规则的公正性,而一旦公正的规则得以建立,净收益更大的,却是以后评职称的人。再比如说,在法国,工会进行工资谈判以后争取到的待遇是适用于非工会成员的,这时,也可能造成非工会成员的净收益更大,这就造成了法国集体协议覆盖率高,但工会参加率低的现象。问题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当单独提供公共品对两人而言是对等的都有利或者都不利(但效用之和仍然大于提供成本),则每个人都希望依赖对方来提供而自己享受正外部性,这样的搭便车就可能导致公共品的提供不足:(3)当时,对任何行为人而言单独承担公共品成本仍是有利的。假设,净收益矩阵如下: 行为人A提供不提供行为人B提供(1,1

15、)(1,4)不提供(4,1)(0,0)可以看出,行为人不存在占优策略,对每个人而言,如果对方提供,自己的最优反应是不提供,如果对方不提供则自己的最优反应是提供。纯策略的纳什均衡有两个,即由其中一个人来提供公共品,但是每个人都更希望自己是享受别人提供的一方,即都希望搭便车。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最后的均衡是混合策略均衡(即每个人都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提供),四种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如果正好两人都选择了不提供,那么最后的结果对大家都是不利的,这就是搭便车所导致的公共品提供不足。在中国,富人的慈善行为并不盛行就可以通过这个分析来解释。让我们先假定,慈善行为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改善低收

16、入群体的福利,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去做慈善,而自己不做,或者每个人都选择“以一定概率”去做,那么,整个社会就可能出现慈善事业难以发展的局面。(4)当时,对任何行为人而言单独承担公共品成本都是不利的。假设,净收益矩阵如下: 行为人A提供不提供行为人B提供(-1,-1)(-1,2)不提供(2,-1)(0,0)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占优策略都是不提供,最后公共品也得不到提供,虽然它能带来的总效用大于它的成本。从本质上讲这种损失不是来自搭便车,而是由于成本的不可分。公共场所的卫生难以维护就有这个道理在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上的分析中,行为人之间并没有采取合作态度

17、(或者可以理解为缺少沟通的渠道),并且博弈是一次性静态的。倘若两人之间存在合作,并且将这种静态的选择放到长期的动态来看(前提是会多次遇到相同的情况),那么可能存在克服搭便车现象导致公共品提供不足的方法。在上述最后两种情况中,如果两人轮流提供,最后大家总是能得到正的总净效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有人对寝室卫生打扫进行排班。此外,我们将成本做这样性质上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严格来讲一次清洁工作也可以进行分工,只是大家通常不会这样做;另一方面,一些原本由货币支付成本可分的公共品,可能由于人的社会行为,不论谁首先提供了也不会再向其他人索取货币。事实上,我们设计一种机制来消除或削弱搭便车行为时,本质上正

18、是将成本从不可分转化为一定程度上的可分。正如上文提到的轮流提供,也可以理解为提供成本由短期的不可分转化到长期的可分了。4、帕累托最优的公共品提供水平如果我们将帕累托最优定为公共品提供水平的标准,这意味着对于能够享受到公共品的消费者,不能够在不降低其他人效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任何一个人的效用。我们这里假设对于公共品g有消费者A和消费者B两人,他们的财富分别为和,分别用于支付私人物品和公共品,其中用于私人消费的部分分别为和。那么,要达到帕累托最优配置,就是指在给定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效用时,尽可能地使另一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如果我们将B的效用固定在的水平上,那么最大化A效用的问题是:s. t. 需要注意

19、的是,为了简化,这里假设了私人物品和的边际成本为1。可以证明,这一最优化问题解的条件是:两个消费者的公共品与私人物品间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公共品的边际成本,即:一般地,我们可以把这一条件写为:5、投票从本章前一部分内容我们了解到,公共品于私人物品不同,简单的市场竞争不一定能够达到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的结果。现实中对于公共品提供水平的决定有不同的机制,除了由少数人决策的指令机制外,投票机制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那么,投票对于公共品配置的效果究竟怎样呢?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投票的结果是不是能够确定地表达消费者群体里面多数人的偏好,也就是说投票的选择结果是否不依赖于投票的程序设计。这就要求

20、我们必须排除与下例类似的情况:比如被要求投票的人群面临A、B、C三种方案选择,他们中多数人的偏好是A好于B,B好于C,C好于A。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偏好不满足传递性,那么如果投票程序是先在三种方案的其中两种选出一个,在和剩下的一个放在一起投票,则不同的顺序得到的最终结果是不同的,这就是所谓的“投票悖论”。要避免出现“投票悖论”,我们必须对每个消费者的偏好做出一定的限制。可以证明,当每个消费者都具有“单峰偏好”时,由投票所表达的大多数人的社会偏好就不会出现上述的不传递性。对于“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的区别,我们可以借助下图做一个形象的对比:公共品支出公共品支出效用效用在每个消费者都满足单峰偏

21、好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支出水平,满足这一支出水平下要求增加支出和减少支出的消费者数量一样多,此时便可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这被称作“中位数支出水平”。接下来自然的一个问题是,中位数支出水平就能满足帕累托有效的水平吗?通常情况而言,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所包含的信息仅仅是一半的人希望增加支出而另一半人希望削减支出,却没有真正涉及到他们各自需要多少公共品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投票机制是没法用来决定一个有效率的公共品支出水平的。6、拟线性偏好(1)拟线性偏好与外部性的大小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是清晰界定的,行为人之间的交易就能导致具有外部效应的物品的有

22、效配置,且这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是独立于最初的产权分配的。然而这一独立性事实上存在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消费具有拟线性偏好。当对于消费者i而言,具有外部性的产品的效用函数满足以下函数形式时,消费者i的偏好被称作拟线性偏好:这类偏好的特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对行为人的任何一方而言,除以外的其他产品(可以理解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恒定的(,即使对不同的消费者i而言并不相等),那么当具有外部性的商品边际效用递减时本章中的例子是企业排污所增加的边际产出(等价于减排的边际成本)以及渔民享受到减排的边际收益,在实现帕累托最优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是一个恒定值(满足其边际效用等于货币边际效用时的值),而不同最优配置下的差

23、异仅仅体现在货币的分配上,因此对于具有外部性的这种商品而言,其均衡的最优配置是独立于初始产权分配的。在埃奇沃思框图上,则表现为不同最优配置下,各行为人无差异曲线的水平移动。排污企业货币渔民企业的无差异曲线渔民的无差异曲线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独立于初始产权分配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仅仅是针对具有外部性的这一件产品的配置而言。如果我们把均衡配置理解为关于所有对象的分配(在本例中包括排污和货币),那么帕累托最优的配置是因初始产权分配的不同而异的。上图中不同的曲线相切点上,对(排污量)而言是同一配置,而货币的分配则是不同的。与具有外部性商品的配置相一一对应的,是均衡结果下产生的外部性(对河流的污染程

24、度)的大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上述的拟线性偏好条件得到满足,在外部性商品唯一的消费量下,产生的外部性的大小也是唯一的;否则就可能因初始产权分配的不同而产生大小不等的外部性。从本质上讲,拟线性偏好假定就是要求引起外部效应的产品需求独立于收入,即不存在“收入效应”。现实中存在这一条件得不到满足的例子:假设排污的外部性很大,即减小污染的货币价值很大,那么政府事前规定企业具有排污的权利与规定渔民具有享受清洁河道的权利就可能导致最终不等的污染量。在前一种情况下,渔民需要向企业付款来享受一定程度的清洁环境,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企业向渔民付款来获得一定量的排污权,如果这一差别导致渔民在前一情况下是穷人而后一情

25、况下是富人,那么货币对他们而言的边际效用可能不等,则他们最终选择的均衡污染量也就不相等后一种情况下货币对渔民的边际效用更低,他们要求的清洁程度就更高,最后均衡的污染程度也就更低。在教材中我们讲过,帕累托最优与科斯定理都仅考虑效率而没有涉及公平问题。在我们的例子中,运用这样的效率标准要特别小心:当消费者效用不符合拟线性偏好的时候,虽然对企业和渔民双方内部而言,不论初始产权配置如何都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然而不同配置下最终的均衡污染程度不同,可能对双方以外的全社会而言不一定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关心污染的不一定只有渔民,也就是说仍然有目前存在但没有被内部化的外部性,或者在短期不存在但可能存在于长期

26、的外部性。(2)拟线性偏好与公共品的最优提供水平类似地,当私人物品的配置发生变化时,帕累托最优配置下对公共品的需求是否唯一,也取决于每一个消费者i是否都具有以下形式的拟线性偏好:其中表示一种公共品。此式中的对应于(1)中的,可以把它理解为消费者i所有私人物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不随的改变而变化,即使不同的消费者i的边际效用各不相同),这与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含义一致,即上面所讨论的不存在“收入效应”或者说贫富状况的改变。而不同的消费者i对于公共品g的评价不仅不一定相同,而且其边际效用也是随的大小不同而改变的,比如递减。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私人物品和公共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效用之比)只取决于g

27、的变化,即:我们已经知道,帕累托最优下的公共品需求量满足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提供公共品的边际成本:即:这一条件方程决定了公共品的需求量g,它与私人物品的配置并没有关系。因此公共品的需求是唯一的,并且是帕累托最优的。如果我们换用(1)中埃奇沃思框图的表示方法,道理是一样的,读者可以自己尝试。三、新增习题1、通常而言,当生产存在外部不经济时,生产者的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产量( )帕累托最优水平,价格( )帕累托最优水平。A、低于,高于,低于B、低于,低于,高于C、高于,低于,高于D、高于,高于,低于2、下列哪种产品或劳务的市场失灵问题最不显著( )。A、国防B、教育 C、广播电视 D

28、、广告3、对纯公共物品,多一个消费者使用的新增成本为( ),排除他人使用的成本为( )。A、无穷大,零;B、零,零;C、无穷大,无穷大;D、零,无穷大。4、如果一个社会中共有三名成员A、B和C,其中A愿为第5个单位的某公共物品支付10元,B、C分别为20元和30元,则当( )时政府应生产第5个单位的公共物品。A、边际成本小于等于20元;B、边际成本小于等于60元;C、平均成本小于等于20元;D、平均成本小于等于60元。5、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A、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各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横向加总求得的。B、政府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C、像公路、桥梁及电视广播等是纯公共物品。D、“庇古税”

29、的实质是社会成本的内在化。6、假设一个小组中有甲、乙、丙三人,他们对某项公共品的需求曲线分别是:,。若此项公共品的成本函数为。计算:此项公共品的帕累托最优提供量。7、科斯定理的内容和结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它对存在外部性的经济行为有何意义?8、某造纸厂产品的需求函数为,生产的私人成本函数,社会成本函数。计算:(1)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2) 帕累托最优的产量和价格。(3) 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单位税,可以使得企业行为符合社会的帕累托最优?9、假设一个养蜂场和一个梨园比邻,它们都位于完全竞争市场上。记蜂蜜的产量为M,梨的产量为L。假设养蜂场的成本函数为,梨园的成本函数为,蜂蜜的价格是2元,苹果

30、的价格是3元。计算:(1)养蜂场和梨园独立经营时,各自的均衡产量。(2)养蜂场和梨园合并经营时,蜂蜜和梨的均衡产量。(3)养蜂场和苹果园独立经营,实现帕累托最优产量时对每单位蜂蜜产出的补贴量。10、某湖泊周围居民以渔业为生。假设经营一条渔船的成本为每月4000元,且假设每个渔民只经营一条渔船。当条渔船同时作业时,渔业的月总收入为。计算:(1)不存在进入障碍时,海湾作业的渔船数量。(2)对社会而言的帕累托最优渔船数量。(3)如果我们对每艘渔船的进入征收价格为T的捕捞许可证费,要使渔船数量保持在,则这个T应为多少?。四、答案要点参考教材习题1. 中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大量的农业用地通过“

31、征地”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您认为应该如何界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这对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农民的收入有何影响?答案: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在产出上有很大差异,导致相应不同性质的土地价值也有很大差异。如果产权得到清晰界定,则有利于土地通过转化用途实现增值,这是一种效率改进。但是产权如何界定则关系到收入分配。当事前规定农民有将土地转换为非农用地的权利时,则增值所得会大部分被农民所得;反之,则这一部分价值将主要流入土地所有者(村集体)和开发商一方。当产权界定不清晰时,既有碍于这一交易的发生,而且即使交易完成,由于农民缺乏谈判能力等原因,也可能使得这一交易对农民收入的增加非常有限。从这一分析中可以理解中国对

32、于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意义。2. 为什么政府应该对社会的收入差距进行调控?有人认为,收入差距是在市场机制下形成的,所以,政府不应该多管这些事。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答案:不正确。收入差距也是一种外部性现象,它的负外部性包括导致社会稳定程度的降低以及对人们幸福感的削弱等等,如果政府不予干预,那么市场决定的收入差距水平如果太高,那么,对所有人来讲都是有损失的。因此,收入的适度均等化本身就应该成为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品。3. 1959年至1961年,中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农村人口大量死亡。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

33、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而对于这一时期,农业产出的下降和人口大量死亡,有经济学家认为与农村普遍推行人民公社有关。对此,你怎么看?答案:对“三年困难时期”的讨论很多,从人民公社制度的推行角度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因为人民公社的生产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品提供,个人生产的产品是集体的,而个人的消费成本也由集体承担,比如在公社的公共食堂吃饭。根据本章的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理性选择总是导致最后的总产出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而消费总是过高了。4. 在中国一些有关公共领域的改革的讨论中,公众

34、往往简单地把政府“应该”承担责任作为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理由。比如说,很多人认为,医疗服务就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而且应该是免费提供。这里有几个问题:首先,医疗服务一定是公共品吗?即便对于那些属于公共品的医疗服务,是不是一定要由政府来直接“生产”?答案:医疗服务严格意义上说不都属于公共品,除了一部分特殊性质的对象以外(比如传染性疾病,具有负外部性)。我们通常所说政府“应该”提供医疗服务,主要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认为政府应该保护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但是即便是政府“提供”,也并不意味之一定要由政府来直接“生产”。政府提供可以是提供资金来源,但是落实到办医院、“生产”医疗服务上,由私人部门进行“生

35、产”仍然有利于通过竞争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医疗行业具有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参见第13章),如果实行市场化(或者部分市场化),监管等措施仍是非常重要的。5.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市场化引起了很多争论,很多人认为教育市场化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对此,你有何评论?有没有可能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兼顾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如果通过政府直接办教育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均等化,是不是结果一定比教育市场化更好?答案:在关于教育的问题里,无法回避的是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由于教育也具有正外部性,如果完全由私人提供容易导致供给不足,而完全由政府直接办教育则常常伴随缺乏效率的问题,公私并存加上合理的价格机制

36、和市场竞争有利于地区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参见教材)。教育的市场化并不必然对应于公平的丧失,价格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加以实施有利于公平的机制。一种可能的办法是“教育券”或者奖学金,它可以被提供给低收入的学生,尤其是低收入而高能力的学生。其意义在于:一方面,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立学校有动力向学生提供奖学金,这是因为学校里面存在“同群效应”(peer effects),吸引好学生有利于对其他学生产生的正外部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教育券的发放起到分配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平目标。完全由政府直接办教育来实行绝对的均等化,完全可能由于效率的缺失而降低教育质量,

37、特别是在教育均等的过程中相对降低好学校的质量。由于高收入家庭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居住地搬迁而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因此,本地教育质量的下降,可能会使一个地方出现人口外迁,税收下降,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最终使低收入家庭受损,公平目标也未能实现。6. 如果企业倾向于通过集聚而享受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性,那么,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否会持续发展?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是否会因此而持续扩大?答案:在给定的时期内,经济集聚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最优的集聚规模取决于当时的运输成本、拥挤成本与集聚带来的正外部性大小之间的权衡。通常而言,较高的拥挤成本是阻碍集聚的力量,较大的正外部性是促进集聚的力量;但运

38、输成本的作用比较复杂,过低或过高的运输成本都不利于经济集聚,中间大小的运输成本常常有利于集聚的进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适的经济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经济集聚并不一定带来收入差距的加大,如果要素(尤其是劳动力)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则集聚程度都是人们根据自身偏好差异选择的结果,在劳动力向经济中心流动、集聚给大城市居民带来收入增加的同时,偏远地方居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在上升,并且城市里的拥挤效应和较高的生活成本是对当地居民效用的削减,因此最终的均衡结果各地居民在生活水平上应该是一致的。通常的情况是,在经济集聚过程中,地区间收入差距将先上升再下降。新增习题1、A2、D国防和教育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市场

39、机制会导致提供不足;广播电视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属于俱乐部产品。3、D分别从成本上解释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4、B公共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边际效用的垂直加总,因此当边际成本小于个人边际效用之和时,提供公共品是帕累托有效的。5、DA: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由各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纵向加总求得的;B:公共品不是从由谁提供上来判断的,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提供非公共品(比如某些救灾物资);C:三者属于俱乐部产品,只具有非竞争性(严格来说,公路和桥梁还不是完全非竞争的),但是可以很容易的排除他人使用。6、由三人的反需求函数得到各自的边际效用:则公共品的需求曲线为私人边际效用的加总,即:而公共品的供给曲线是由

40、其边际成本决定的,且:由需求等于供给(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得到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数量:7、科斯定理指出:当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是明确界定的,那么市场交易能够达成帕累托有效的配置,并且初始产权的分配不影响市场的均衡配置。它的结论成立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不存在交易成本,二是产权被明确界定。科斯以前,人们对市场交易的认识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便不能发挥作用,庇古等传统经济学家提出征税(或补贴)的办法,认为这时只能由政府干预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办法对信息的要求非常高,事实上政府很难得到关于企业私人成本的信息,更难针对各个不同的企业征收不同的从量税,因此在实施上可行性很低。根据科斯定理,

41、政府并不需要去替企业考虑他们自己的成本问题,而只需在一开始把产权划分清楚,并且只要不存在交易成本,不论怎样划分都不会影响效率(当然如果考虑公平的因素则另当别论,初始产权的配置是会影响到收入分配的)。当然这样的方法同样有其局限性,因为交易成本为零也只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总是或大或小的存在各种交易成本,因此在具体政策上还要考虑交易成本的大小。8、(1)由反需求函数求得边际收益从成本函数求得边际成本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得求得利润最大化产量,价格。 (2)由社会成本函数可知社会边际成本为,根据帕累托最优条件,即,得帕累托最优产量。可以求得价格。 (3)因为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之差为:,所以

42、不存在一个满足需要的固定税率。9、(1)独立经营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分别有:养蜂场,得蜂蜜均衡产量;梨园,得梨的均衡产量。(2)合并经营时成本函数为,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和,即和,得合并经营时蜂蜜的均衡产量,梨的均衡产量。与(1)相比较,可见合并实现了帕累托改进。(3)由上题知,为使独立经营时蜂蜜的均衡产量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200,需要蜂蜜的边际收益。又已知市场均衡价格为2,要使得蜂蜜的边际收益等于4,需要对每单位蜂蜜产出补贴2。10、(1)每个渔民即单位渔船的月净利润函数为:。在净利润降到0以前,对单个渔民而言选择进入总是有利可图的。因此自由进入时均衡的渔船数量是使得净利润为0的数量。,所以(2)渔业总利润为,根据极值条件,总利润最大化的渔船数量为8,即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渔船数为8。(3)为使渔船数量保持在8,那么许可证的费用应能使8个渔船同时作业时,单位渔船的净利润等于零,即,所以,即单位渔船许可证费用为80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