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导学案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3713168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只有一个地》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只有一个地》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只有一个地》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有一个地》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赵梅花一学习目标:1、默读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2、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三学习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今天我们

2、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预习检查1、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并且完成下列各题: 我通过读课文会认这几个词并给画线的字标音: 遨( )游 渺( )小 璀( )璨( ) 慷( )慨( ) 恩赐( ) 抄写下例词语,争取会听写。 遥望 晶莹 资源 矿物 恩赐 节制 滥用 威胁 指望 设想 移民 破碎 目睹 和蔼可亲(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只有一个地球从 四 个方面对地球进行了介绍:(12)段 地球的美丽和渺小 ; (34)段 写地球资源有限 ;(57) 段 讲人们无法移居 ; (89)段 呼吁人类应保护地球 。 2.、初读文章后,你知道

3、了些什么?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四)合作探究1.作者是如何描写地球的美丽渺小的?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2.作者为什么说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联系相关句子想一想,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3.想一想当地球枯竭的时候,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4. 宇航员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5.地球只有一个,它又是那么的可

4、爱,那么的容易破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6.、课文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谁能举例说明。(五)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地球?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六)课堂小结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七)作业:(以上作业自主选择12项完成)1.制作环保小报 2.写环保倡议 3.写读后感 4. 写“保护环境”演讲稿 5.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6 写环保标语板书设计13. 只有一个地球美丽而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移居别处精心保护地球只有一个

5、地球说课稿赵梅花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默读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等词语.理解重点词语。2、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重点

6、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三、 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提出目标,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一) 提出目标,导入新课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7、”教学开始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并为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二)自主、合作、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回味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可爱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8、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然后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三)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9、,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小报,有的发出环保倡议,有的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有的写“保护环境”演讲稿,有的画一幅环保宣传画等,并且通过网络发送到网上去,在地球村展示台展示,引起社会的共鸣。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五、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赵梅花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说

10、明性的文章,其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课前,经过反复的思索,我给这节课定了一个指导思想: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让学生抓住主线自主提出问题,在质疑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并引导学生从可爱和破碎两方面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同时我还抓住另一条主线自豪到心痛这条情感暗线,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中悟情, 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我想在本节课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但是, 粉墨登场之后,我反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总觉得丢了点什

11、么.现就这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 一,做平等的合作者 课堂中,我不仅身体走下来了,心灵走下来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真正充当了一个平等的合作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努力与学生一起共建了一个快乐,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 二,做真诚的赏识者 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孩子,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课堂上,我通过亲切的微笑,真诚的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们表现得主动积极,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的场面.当让孩子想象地球妈妈美丽的样子时,孩子们竟

12、像一个个小诗人一样用优美的语言把地球妈妈描绘成一个天仙似的美人,连基础较差的蔡晓玲同学也积极地站起来抒发她的情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赞赏.是的,把赏识的目光投向孩子,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给我们一片精彩! 三,教学中注重理解,感悟俗话说,动人心者,莫不先于情.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教师教学不仅要重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情感活动.于是, 我着力对教学材料进行组织, 明暗两条主线相互交错进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潜心会文,综合思虑,结论让他们触目惊心.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一地球,精心保护它吧!终于成了所有孩子的呼声. 四,教学不足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从发言中体

13、会得到,学生的自学情况较好,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是大部分,有的学生做的不够到位.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有三十多人,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者数十人.只有一人有幸发表高见,其他人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学习,可化整为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能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感到有被人尊重的愉悦机会.但也有着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时间的分配,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对教材内容并不是做了很大的改变,我个人的认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如何变满堂灌改为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找出了原因,我会信心倍增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