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713151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技术资料:宝马四轮定位培训(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技师帮分享汽车故障维修方法【汽车故障维修技师必看】技师帮分享宝马四轮定位系统技术工艺一、 轮胎和路面之间力的传导底盘是车辆与道路之间的纽带。动力和驱动力矩都是通过底盘传递到道路上。同样,在转向时必须通过底盘吸收所有侧向力。底盘承受大量不同的作用力和力矩。因此必须保证,能够通过轮胎支承面积最佳地传递这些力和力矩。【轮胎支承面积】轮胎支承面积是静止的车轮在车路面上压住的面积【轮胎印迹】轮胎印迹是一个轮胎在运行时的有效支承面。它表示车轮与路面接触面,并在干扰力(侧向力、制动力和加速力)和路面特性的影响下变形。通过轮胎印迹描述轮胎在行驶模式下接触的车道面积。这些车轮与路面的动态接触面的总和表示车道与车

2、辆之间的直接连接环节。全部加速力(仅驱动桥)、减速力和侧向力通过这个产生的总面积传输。因为轮胎和车道之间在轮胎支承面积上的动力传递通过摩擦实现,就存在不允许超过的附着极限。附着极限由车道/轮胎摩擦副和车轮支承力决定。摩擦(粘附)越高且车轮支承力(车轮负荷)越大,附着极限就越高。【车轮接地点】车轮接地点是一条通过转动轴的垂直线和车道表面在车轮中心面上的交点。由于车轮在作用力下的变形,车轮接地点可能与轮胎印迹的几何中心不重合。【车轮中心面】车轮中心面在轮胎中部垂直切割车轮旋转轴。二、 转向【转向轴】转向轴(红色)是转向车轮绕其转向的实际轴。它在车轮悬架装置的上部回转点和下部回转点的连接线上。上部回

3、转点由结构决定在减震支柱止推轴承的中点。下部回转点在横向摆臂的外部球形万向节中。由于车轮悬架装置的运动特性,这些轴在转向角变化时能够自动移动。对此呀指出双横臂减震支柱前桥的特点。起作用的下部回转点是下部转向控制臂的作用延长线的交点。该点不能静态确定,而是与相应的最大转向角有关。【转向梯形】档轮胎支承面积在车道上滚动(附着摩擦)而非移动(滑动摩擦)时,才能保证轮胎和车道之间力的传递最佳。橡胶覆盖在车道上的移动不再允许任何动力传递。当起作用的轮胎支承面积上仅仅单个面积区域由于干扰力(例如侧向力/制动力)而移动时,对传递能力的影响已经存在。在转向时一个车桥的车轮经过不同的路程。当两个车轮的回转强度相

4、同时,这两个车轮的任一个都不能在其车道上滚动。每个车轮都受另一个车轮影响,并被产生的侧向力逼离其车道。车轮在车道上磨损。这会提高轮胎磨损并影响行驶安全性。如果车轮要无滑动地滚动,则弯道内侧的车轮回转必须比弯道外侧的车轮大。前桥、转向拉杆臂和转向横拉杆共同构成转向梯形。这个几何形状使车轮转向偏差角,即弯道内侧和外侧车轮的不同的回转成为可能。车轮转向偏差角由弯道内侧车轮和弯道外侧车轮之间的转弯角度偏差产生。=-【侧偏角】侧偏角是车轮平面与行驶方向(车轮的运动方向)构成的夹角。如果侧向力(例如风力、离心力)作用于滚动的车辆,则车轮改变其行驶方向;它们与原来的行驶方向成侧偏角倾斜运转。如果前部与后部侧

5、偏角相同,则产生一个中性的行驶性能。如果前部侧偏角较大,则产生不足转向,如果后部则偏角较大,则产生过度转向。侧偏角取决于:s 车轮负荷s 侧向力s 轮胎结构s 轮胎花纹s 轮胎充气压力s 静摩擦系数【与转向有关的专门概念】车辆在转向时的行驶性能也被称为自转向特性。这种行驶性能主要受侧向力与前桥和后桥上的车轮负荷的比例变化影响。侧向力随着离心力的增大而增大。l 中性性能由于侧向力引起的侧偏角在前桥和后桥上一样大。中性转向性能能够最佳利用侧向力,并因此达到最大的转弯极限速度。但也会降低对车辆稳定性的主观感觉。此外,车辆的侧滑也无法计算,因为既可能通过后桥侧滑,也可能通过前桥侧滑。【不足转向】前桥上

6、侧向力与车轮负荷的比例大于后桥上侧向力与车轮负荷的比例。车辆行驶的转弯半径大于最大转向角对应的转弯半径。并通过前桥转向弯道外侧。在设计底盘时常常选择这种行驶性能,因为在车辆侧滑时可在一段可计算的直线线路上恢复。如果在极限情况下车辆开始通过前桥侧滑并且最大转向角减小,则车辆在一段直线线路上重新恢复。BMW底盘被设计成具有轻微不足转向的行驶性能。【过度转向】后桥上侧向力与车轮负荷的比例大于前桥上侧向力与车轮负荷的比例。车辆行驶的转弯半径小于最大转向角对应的转弯半径。车辆通过后桥向弯道外侧移动。三、 车轮位置底盘的性能通过车轮位置实现。车轮位置描述车轮相对车身和车道的几何位置。这个位置可通过不同的几

7、何参数确定。这些参数 的一部分可在车抽测量中直接确定。其他参数由转向运动时的运动学关系确定。车轮位置对下列情况具有决定意义:s 对于正确的方向稳定性s 对于转向时轮胎的良好附着s 对于轮胎磨损车轮位置由下列参数规定s 轴距s 轮距s 前束s 车轮外倾角s 主销内倾角s 主销后倾s 转向节主销横偏距s 车轮转向偏差角【轴距】轴距是车辆同一侧两个车轮的车轮接地点之间距离【轮距】轮距是车桥之间的距离【前束】一个车桥的总前束是一个车桥的车轮的前后距离之间的纵向偏差。前束在车轮中心高度上在轮辋压圈上测量。前束(正的+):意味着,相关车桥的车轮相互间的距离前部小于后部。后束(负的-):与此相反,相关车桥的

8、轮辋压圈之间的距离后部小于前部。前束0:一个车桥的车轮的车轮中心面相互平行。前束或后束通过轮胎印迹中的张力使车轮的方向稳定性稳定。通过消除车轮悬架装置中和转向传动件中的间隙,可以减小车轮中的颤动倾向。前束调整:通过一个紧固装置在转向横拉杆上进行前束调整。【车轮外倾角】车轮外倾角是车轮中心面和车道表面的一条垂直线(在车轮接地点中)之间的夹角。当 车轮的上部分从车轮中心面向外倾斜时,车轮外倾角是正的(+);当向内倾斜时,车轮外倾角是负的(-)。BMW车型的车轮外倾角F01/F02车型:前轮外倾角:-01215后轮外倾角:-15015E90车型前轮外倾角:-18后轮外倾角:-130车轮外倾角调整对于

9、双铰接减震支柱式悬架可以在减震支柱止推轴承上进行车轮外倾角调整,拆下中心销并通过减震支柱盖内的长孔对车轮外倾角进行校正。对于双横臂前悬架,则需要更换两种维修用上部横摆臂进行调整。【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角(红色)是转向轴相对于车轮接地点中对着车道一条垂直线(蓝色)的 倾斜位置(沿车辆转向轴方向观看)。由于主销内倾角,车辆在最大转向角时被抬起,从而产生复位力。BMW车型的主销内倾角E90车型:147E60车型:1432转向节主销横偏距1=车轮外倾角,2=主销内倾角,3=转向节主销横偏距转向节主销横偏距对应于从车轮中心面与车道的切线直到延长的转向轴在车道上的交点的距离。BMW车型的主销横偏距:E70

10、车型:-8.4mmE90车型:6.1mmF02车型:0.5mmE66车型:0mmE60车型:0.2mmF18车型:2.77mm【主销后倾】人们把转向轴在车辆纵轴方向相对于车道的一条垂直线的倾斜位置称为主销后倾。相互作用: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角在转向运动时抬起车身。这会由于车轮负荷引起车轮的复位力。BMW车型的主销后倾角:E70车型:74830E90车型:75F02车型:72730F18车型:70【车轮转向偏差角】车轮转向偏差角是弯道内侧的车轮相对于弯道外侧的车轮的角度差。转向节转向机构被设计成,在最大转向角增大时车轮相互间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四、 底盘形状【车辆纵向中心面】车辆纵向中心面垂直于车

11、道。这个平面具有与前桥和后桥轮距中心的连接线相同的方向。【几何行驶轴线】几何行驶轴线后桥是总前束角的二等分线。如果这条直线偏离车辆中心面,则产生一个行驶轴线角且车辆偏转。【行驶轴线角】行驶轴线角是车辆纵向中心面和几何行驶轴线之间的夹角。当几何行驶轴线朝向左前时,行驶抽线角是正的。【直线行驶】这个车轮位置是一个辅助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前车轮必须相对于车辆纵向中心面具有相同的单个前束值。此概念不一定意味着车辆直线行驶。它只描述前车轮现对于后桥的位置。前车轮与后桥成相同的夹角。【车轮偏置角】车轮偏置角是车轮接地点的连接线和一条与几何行驶轴线成90角的直线的角度偏差。如果右侧车轮向前错位,则车轮偏置角是正的,如果右侧车轮向后错位,则车轮偏置角是负的。【轴距差】轴距差是前车轮接地点的连接线和后轮接地点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当右侧轴距大于左侧轴距时,该角度是正的。当右侧轴距小于左侧轴距时,该角度是负的。轴距差在转向时有影响。【轮距差】轮距差是前桥轮距和后桥轮距之间的差别。以度为单位测量。轮距差可以说明车身损坏情况。【侧向移动】侧向移动表示车辆一侧的车轮接地点的连接线相对于几何行驶轴线的位置。这个角度也能说明可能的车身损坏。【轴偏距】轴偏距角描述轮距差的二等分线和几何行驶轴线的二等分线之间的夹角。这个角度也能说明可能的车身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