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7106819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十一周(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一周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 8 分,共 64 分)1.2016-衡水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水中含有 7 种微粒,其可以与 AgNQ FeBQ 等多种物质反应 除去 HCI 气体中的 CI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 HCIO 的浓度氯气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氟气也可置换出碘化钾溶 液中的碘HCIO 的电子式:HCIO“84”消毒液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的A.C.答案 C解析 CI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

2、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能形成浓溶液,吸收的 CI2较少,实验室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CI2,错误;HCI 易溶于 水,错误;HCIO 易分解,降低清洁效果B.D.0Lbr*:-3:H2()t-满分:100 分浓盐酸20mLCl1MnO2h.湿润的曹溶液2CaCO 可以与 HCI 反应,促使反应 CI2+H2l+HCIO 平衡正向移动,c(HCIO)增大,正确;氟气可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碘,错误;HCIO 的电子式为H:OCI,错误;“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反应:CIO+C+2H+=Cbf+H2O,生成有毒的 CI2,而不能混用,错误。山西模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 CI2的性质,下列有关

3、说法正确的是()丸(川亠是 溶液n干燥的有布条有色布条IV2.20163A.I图中:如果 MnO 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B.n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 mL(条件相同)C.川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绿色D.W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I2有漂白性 答案 B时生成棕黄色的烟,C 项错误;CI2没有漂白性而 HCIO 有漂白性,D 项错误。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解析 根据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和还原性强弱的变化规律可知,X2的氧化性:Cl2Br2l2,的还原性:CBr

4、Br2l2Bc 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d 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e 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I;答案 D解析 a 处变蓝、b 处变红棕色,说明 Cl2分别与 KI、NaBr 作用生成 12、B,可证明氧 化性:Cl2l2,Cl2B2,无法证明丨2与 B2之间氧化性强弱,A 错;C 处先变红,证明 CI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证明CI2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B 错;d 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因为 CI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 C 错;e 处变红说明 CI2将 Fe2+氧化为 Fe3+,证明还原性:Fe2+CI,D 项正确。6.2017 山东重点中学

5、联考将一定量的 CI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 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IO和 CIOJ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 molB.CIO3的生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C.苛性钾溶液中 KOH 的质量是 16.8 gD.定有 3.36 L 氯气参加反应答案 DFeCU+KSCN-KMnO4+浓盐酸WOH+酚猷5解析 根据文字信息及图象信息可写出化学方程式:10KO出5CI2=2KCIO+KCIO3+7KCI+5H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 mo

6、lX1+0.03 molx5=0.21 mol,A 项正确;s前,反应只生成 KCIO 和 KCI,而t1s 后,开始生成 KCIC3,题目题干信息提示“反应过程放 热”,随着反应的进行,热量逐渐积累,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故温度升高可能引起CIO;的生成,B 项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图象数据,由 K 元素守恒可知,n(KOH)=n(KCI)+n(KCIO)+n(KCIO3)=0.03 molX7+0.06 mol+0.03 mol=0.3 mol,其质量为 0.3 molX56 g/mol=16.8 g,C 项正确;参加反应的 Cl2为 0.15 mol,但不能确定是否为标准状况,故体积不6能确

7、定,D 项错误。7.氯化碘(ICI)、三氯化碘(ICI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如:2ICI+2Zn=Z nb+Zn CI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ICI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 HI 和 HCIOB.ICI3与 KI 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C.ICI 与冷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I+2OH=IO+C+HOD.ICI 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C解析 ICI3中 I 元素为+3 价,CI 元素为一 1 价,当 ICI3与水反应时,I3+与水电离出 的 OH 结合形成 HIO2,CI与水电离出的 屮结合形成 HCI,A 项错误;ICI3与 KI 反应时,ICI3中

8、的+3 价碘元素被还原,B 项错误;ICI 中 I 元素为+1 价,CI 元素为一 1 价,则 ICI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I+2OH=IO+Cl+HO,C 项正确;ICI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CI+H2O=HIOF HCI,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错误。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SO 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IO+2I+2H+=I2+CI+H2OB.淀粉-KI 溶液变蓝是因为 I被氧化为 I2,I2遇淀粉变蓝色C.蓝色逐渐消

9、失的原因是NazSQ 溶液具有漂白性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IOI2SO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IO 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XT反应:CIO+2I+2H=I2+CI+H2O,从而使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足量的NazSO 溶液,发生反应 SO+I2+HO=SO+2H+2I,蓝色逐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是 CIOI2sO。二、非选择题(共 36 分)9.(12 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他们使用如 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请回答:&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NaCIO

10、 溶液,并加入少量71在乙和丙之间增加上图中的a 装置,你认为有无必要 _(填“有”或“无”)。2在丙的长导管下口处,接上图中的b 装置,可以提高氯气的吸收效果。原因是(4)用制得的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_;滴入 AgNO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为了提高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增强氯水的漂白能力,可向氯水中加入的试剂是A.CaCOB.NaSOC.HSQD.Ca(OH)2答案(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Cl2+H+C+HClO饱和/B皿水MoNaOll/溶液T丙乙写出仪器的名称:A_,B_。(2)写出丙、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丙

11、_丁_(3)有同学提出如下改进建议:放大r的多孔球泡8Cl2+2O 片=C+CIO+HO9(3)无可增大 CI2与水的接触面积H+Ag+CI=AgCIJ(5)A解析(1)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知 A,B 分别是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所以方程式为CI2+H2:iH+Cl_+HCIOCl2+2OH=C+CICT+HbOo(3)a 装置的目的是干燥氯气,但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必要干燥。根据装置的结构知,通过b 装置可增大 CI2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收效率。(4)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应该是H+oCI能和硝酸银发生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方程式为Ag+C=AgC

12、IJ。(5)氯水中存在平衡 CI2+H2:iH+C+HCIO,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CaCO只与 HCI 反应,不与 HCI0 反应,而使平衡右移,HCIO 的浓度增大。NaaSO、Ca(OH)2均能与HCIO 反应,尽管平衡右移,但HCIO 的浓度减小,加入 H2SQ 增大了浓度,使平衡左移,c(HCIO)减小。10.2016 山东实验中学诊断(12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 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E F(1)装置 A 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 B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_;同时装置 B 也是

13、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 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 中的现象:(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 中I、n、川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 _(填字母编号)。编号In出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盐酸饱和食盐水|K溶液+苯10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有色布条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 DE 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 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 E 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 _(填“能”或“不能”)说 明 溴 单 质 的 氧 化 性 强 于

14、碘,原 因 是(5)_ 装置 F 的作用是,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填字母编号)。a.饱和 NaOH 溶液B.饱和 Ca(OH)2溶液c.饱和 NstSQ 溶液D.饱和 NstCO 溶液答案分液漏斗KCIQ+6HCl(浓)=KCl+3CI2f+3HO(2)除去 CI2中的 HCI B 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d(4)E 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不能 过量的 CI2也可将 I氧化为I2(5)吸收余氯,防止污染大气b解析(1)根据仪器的特征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KCIQ 与浓盐酸反应生成 CI2,化学方程式为 KCIC3+6HCI(浓)=KCI+

15、3CI2f+3HaO。(2)用浓盐酸制取的 CI2中含有 HCI,所以装置 B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I2中的 HCI;如果 C 中发生堵塞,B 中压强增大,则 B 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为了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I处加入湿润的有色布条,n处可加入固体干燥剂,得到干燥的 CI2,川处加入干燥的有色布条,即可证明CI2是否具有漂白性,选 do装置 D 中试剂为 NaBr 溶液,与 CI2反应生成 Br2,加入 E 中,Br2与厂反应生成 I2,所以实验现象为:E 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CI2通入 D 与 NaBr 反应生成 B 可能会有 CI2剩余,所以把

16、D 中溶液加入 E 中,也有可能是 CI2将氧化为|2,因此不能说 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5)CI2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F 的作用是吸收余氯,防止污染空气;因为Ca(OH)2微溶于水,饱和 Ca(OH)2溶液浓度小,不能充分吸收CI2,所以不能选用 b。11.2017 山东青岛高三期末(12 分)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经 常有人会将洁厕液(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从而会引发中毒的事故。(1)两种日化产品主要成分中都含有氯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_。11(3)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

17、I。下列关于卤化氢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_(填序号)。A.酸性:HFHCIHBrHIB.键能:H FH CIH BrH IC.熔点:HFHCIHBrHID.还原性:HFHCIHBrHI(4)常温下,0.1 mol/L 的 NaCIO 溶液的 pH=9.7,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o答案(1)第三周期第四A族丰 (2)Na+OCl(3)AC(4)ClO+H2HCI0+OhClO+Cl+2H+=Cl2f+H2O解析(1)氯原子核外有 17 个电子,因此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四A族。(2)次氯酸钠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OClo尸I(3)氢氟酸是弱酸,A 项错误;卤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其氢化物中X H 键键能越大,B项正确;由于氟化氢分子间形成氢键,其熔点比氯化氢等高,C 项错误;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D 项正确。(4)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水解离子反应为CIO+HHC10+OH;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写出洁厕液与“84”消毒液混合后会生成有毒的氯气的离子反应式:CIO+Cl+2H+=Cl2?+HQ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