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705277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工业化信息化原创GBT23001管理体系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殳份有限公司xxxX殳份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依据GBT23001 : 2017版本最新要求编制文件编号:编 制:审核:批准:002018年8月02日发布2018年8月02日实施00XXXX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文件修订履历表序号修订内容页码修订时间版本号修订人1首次编制/2018.08.02 JA0目录01两化融合管理手册颁布令 302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503两化融合管理方针、目标颁布令 704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基本说明 805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管理说明 91.0公司简介122.0目的和适用范围133.0术语和定义144.0可持续竞争优势 165.0领导作用206.0

2、策划247.0支持278.0运行329.0评测4010.0 改进4401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颁布令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 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 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 ,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 纲要, 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 保持, 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手册已经批准 ,现发布实施 , 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 并 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 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总经理:2018年 08 月 02 日

3、02 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 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 , 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 研究决定 , 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 并授予以下职责和 权限:1、按照 GBT23001-2017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 , 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 立、实施、保持和改进。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 续改进的过程 , 以确保其有效性。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 业务流程、组

4、织结构的优化、 创新和变革 , 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总经理:2018年 08 月 02日503 两化融合管理方针、目标颁布令两化融合方针为:技术领先、全局规划、有效实施、持续改进。技术领先: 随着两化融合的建立健全,并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知 识产权管理体系等其它先进管理体系的推动下,让公司始终保持在 XXXX制造行业的技术领先水平。全局规划: 以两化融合的理念为基础,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制 定两化融合的全局规划,贯彻公司战略落地,致力于成为XXXX地区技术领先的智能硬件行业的优秀企业。有

5、效实施:按照两化融合的管理方式, 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进程中, 率先打造实施: 供销财一体化管控能力和研发创新的管控能力; 并在 此基础上分步形成: 精细化生产管控能力、 高效运营与数据分析决策 能力和柔性计划与制造能力。 以分步骤的方式, 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 系的有效实施。持续改进:在运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以 PDCA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和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效, 始终保持持续 的改进。目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填写)704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基本说明本手册适用范围: 公司控制下的所有部门以及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利益相关方;本手册删减说明: 本手册对 GBT23001-2017 信息化

6、和工业 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的要求没有进行任何删减。本手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GB/T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00-2017言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3001-2017言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2-2017言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05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管理说明1.0 编制1.1 本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是依据 GBT 23001-2017 信息化和

7、工 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编制的。1.2 本手册由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起草、制 定。1.3 行政部具体负责 社会责任管理手册 的编制、制定及具体实施。2.0 审核、批准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生效。3.0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的管理3.1 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 )按照控制状 态可分为“受控版本”及“非受控版本” ;按照使用状态可分为“正 本”、“副本”;按照保存状态可分为“电子版本” 、“书面版本”。3.2 管理手册的“受控版本正本”由行政部负责妥善保管;管理手册 的“受控版本副本”为受控版本的复印件,交至使用者手中时加盖红 色“受控

8、版本”印章,作为有效文件使用;管理手册的“电子版本正 本”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 由行政部负责保存,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 私自修改。3.3 如向顾客或发放控制范围以外的人员提供本手册时,必须经总经理批准, 不须加盖红色“受控”印章, 作为“非受控版本” 使用,“非 受控版本”的管理手册不受文件修改的控制。3.4 管理手册的“受控版本副本”根据文件持有者名单由企管部发放 至相关人员,并按文件管理规定予以登记。4.0 管理手册的编号、标识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5.0 管理手册的发放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6.0 管理手册的修订、更改、换版6.1 管理手册的修订、更改由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 实施

9、,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同时更改管理手册的“版本”号。6.2版本号按英文字母“ A、B、C”顺序排列。621文件第一次修改时,版本/状态由“ AO0改为“ A01”,第二 次修改则改为“ A02依此类推。6.2.2 修改状态号用于管理手册中较少部分内容的修改,该页修改达 到三次以上时,则此页应进行换版。6.2.3 当手册或文件出现较大范围的更改时,可直接采取换版方式。6.3 管理手册的修订、更改、换版具体按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 序执行。7.0 管理手册的解释权在行政部。8.0 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1006 组织架构图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编写)111.0公司简介文件编号版本号A0修改状态0页码1/1公司

10、简介公司介绍:业务范围:产能介绍:设备介绍:122.0目的和适用范围文件编号版本号A0修改状态0页码1/12.1目的通过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 改进覆盖全局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 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 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需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2.2适用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 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 位于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 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133.0术

11、语和定义文件编号版本号A0修改状态0页码1/23.1组织为实现其目标,具有特定职能且具有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一个人 或一组人。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 合营公司、社团、慈善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无论其是否为法人组织,也无论其是公有还是私有。3.2新型能力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公司整合、建立、 重构其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注: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是质的跨 越。3.3技术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 注:如信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能源技术、应用领域技 术等。3.4业务流程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 结果,所执行活动的部分有序集。3.5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