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3697355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关江苏城市导游词五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输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X搜集的,期望对你有所帮助。江苏无锡导游词各位游客: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漂亮的太湖而著名的。在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中,景色宜人,人文答本,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佳宾。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前往欣赏这颗“太湖明珠”的迷人风采。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北临长江,南接浙江、安徽两省,西邻常州市,东靠苏州市。西距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著名的贯通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其地形为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

2、密布,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辖锡山、江阴和宜兴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656平方公里,人口约426万。其中市区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约二“万,是江苏地域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城市。现在已发展成为含有轻工、纺织、电子、化工、机械等工业的中等城市。无锡是中国江南的一座古城,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载,商朝末年,周大王长子泰伯及其弟仲雍从陕西来到这里定居,筑城于梅里(今锡山市梅村一带),建“勾吴”国,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无锡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相传周平王东迁时(约在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觉了锡矿。锡在当初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于是爆发了当地人和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

3、期锡矿日渐降低。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大将王翦在锡山发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无锡天下宁”表示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所以“无锡”的名字就这么流传了下来,成为城市的名称。无锡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早在明代时,织布、陶瓷、制砖等手工业很发达。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本世纪以来,无锡更是依靠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被誉为“小上海”。无锡经济的发展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无锡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为太湖流域的富庶之地。地理和气候也为养殖业提供

4、了条件,太湖中出产的多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另外,无锡的土特产品:假(惠山泥人)、大(无锡酱排骨)、空(无锡油面筋)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便利的交通为到无锡旅游的来宾提供了方便。航空:无锡硕放机场已开通北京、福州、佛山、惠阳等多条航线。铁路:无锡地处京沪线上,天天在无锡停留的快车逾百列,全国各大城市全部有火车可直达无锡。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无锡,和华东每个城市天天都有旅游汽车往返;九条国道、省道成放射状通向全国、全省。水路:从浙江湖州可乘旅游船经太湖到无锡;从苏州、镇江、丹阳可乘游船经古运河到无锡。无锡的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这里有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江南第

5、一山”的惠山;还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江南著名赏梅胜地梅园和著名的“园中园”寄畅园等。也有近几年新建的“唐城”、“三国城”、“水游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这些景观,使游客们在观赏大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会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游客们:太湖的山水,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古迹,使无锡成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来到这座温馨漂亮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尽情游赏吧!江苏苏州导游词苏州是中国主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异旅游城市。苏州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辖区总面积84

6、88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其中市区万人。现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础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境内文物古迹有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中国唯一保留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苏州是东方水城。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7、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表现了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现保留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目。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纷呈。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绣、缂丝、玉雕、泥塑、宋锦和木刻等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古

8、寺、古塔、古桥等古典建筑含有极高的历史地位。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庄、锦溪,吴中的木渎、甪直,吴江的同里。这些古镇完整地、大量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古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水乡特色、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社会人文研究价值和历代建筑艺术价值。苏州致力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恢复七里山塘原有的历史风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戏曲、工艺、民俗、园林、苏绣、碑刻、丝绸等12个博物馆。同时,对河道进行全方面整改,开辟含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

9、游词夫子庙导游词%到苏州旅游,不但能够领会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还能够尽情。江苏南京导游词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域,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6毫米。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530万人。南京是中国七大古全部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全部南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全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南京地理区位

10、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域,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主要城市。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在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炼,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百分比匀称,装饰华丽,是中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

11、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感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蔟,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独具南京特色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云锦及“国之瑰宝”的雨花石,成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风味小吃及盐水鸭,享誉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当代文明的经济全部会,更是虎踞龙盘的秀山丽水,城桓殿阙,街巷格局,园林苑囿,绿地广场.共同构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多彩画卷,展现出

12、“绿色古全部,文化之城”的独特魅力。江苏盐城导游词盐城,东临黄海,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815万,含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水绿盐城”而著名。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县以来,2100多年历史,给古老的盐阜大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盐城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宋臣相陆秀夫、明代著名书法家宋曹的家乡,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花之乡,含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盐城还是中国主要的革命老区之一,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盐城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面

13、积683万亩,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75,全国的1/7。滩涂湿地拥有丹顶鹤、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在建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和一个我国面积最大的岸外沙洲东沙。这里海天相接,草木茂盛,鹤舞鹿鸣,一派原始生态风光,是近百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近千种动植物栖息生长地,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和25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关键湿地保护区。盐城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域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这里物产丰饶,风景如画,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渊远流长、丰富多彩,原始生态环境保留很好,被大家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现在,盐城正主动计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太平洋

14、西岸最大的湿地公园、亚洲东部最好的生态旅游乐园”。盐城旅游将以鲜明专题形象、较高资源品位、独特景观形态、巨大生态效应和较强旅游吸引功效迎接五湖四海宾朋。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家乡,漂亮的盐城、开放的盐城欢迎您!盐城十景盐城十景评选概况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盐城市旅游局、盐城市建设局、盐城市文化局、盐城市广电局、盐阜大众报社等七单位联合主办,盐城市旅游局承接,盐城市农业银行参于策划的盐城十景评选活动,从2021年6月份开始,历时半年,经过征集参评单位、组委会筛选、群众投票、教授评议、评委会评定等程序,于2021年12月18日揭晓公布评选结果。入围的1

15、0个景点是:海天鹤乡-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金滩珍鹿-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枝奇艳-盐城枯枝牡丹园纵湖秋色-盐全部县大纵湖风景区九龙戏珠-建湖县九龙口铁军丰碑-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施公遗踪-施耐庵纪念馆西溪古韵-东台市泰山寺金塔流辉-盐城市农行大厦迎宾集贤-盐城市迎宾公园这些景点是改革开放尤其是1983年建市以来,本市新建、扩建、重建的一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公园和标志性建筑中的优异代表,它们反应了时代特点,表现了盐城新形象。盐城市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不停壮大,基础及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条件显著改进,初步形成了三带一区的旅

16、游发展格局,即东部沿海滩涂自然风光带;中部通榆路沿线人文景观带;西部里下河水乡民俗风情旅游带和盐城市区以新四军纪念馆等景点组成的旅游区。盐城十景的评选,有效地强化了广大市民的旅游意识,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一个宣传旅游,参加旅游的社会气氛,为本市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地方特产东台鱼汤面原系宫廷食品,其汤浓稠如乳,点滴成珠,面白细匀,鲜而不腻,为传统名点。1924年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建湖藕粉圆子已经有百年历史。以上等藕粉为原料,用白糖、枣泥、芝麻粉拌以荤素油脂及桂花为馅丸,在开水中数次氽制而成。形如弹丸,呈淡

17、紫色,娇嫩肥泽,柔软丰满,甜而不腻,桂香满口,享誉中外。生炝条虾条虾是盐城沿海地域的特产。制法独特:将生虾先加盐、曲酒杀菌去腥后,再加入腐乳汁、白酱油、白糖等辅料,即可食用。此菜尤以清明前食用最好。白炖鲻鱼鲻鱼是盐城名特海产,肉肥味美,配以猪油丁、火腿片、香菇片、笋片等,上笼以旺火蒸熟。炖熟的鲻鱼肉呈蒜瓣状,汤清味浓,色泽美观,鲜嫩可口。烩素鱼皮相传为清初盐城兜率寺厨师首创。将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切成长方块,呈鱼皮状,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下锅烧沸,味道鲜美,清爽可口。盐城奇园蟹黄包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以个大膘肥黄多的活母蟹和精面为原料制作,味道极鲜美,尤以奇园菜馆的蟹黄包为佳,故

18、名。首乌糕用滨海县特产何首乌粉制成,味道鲜美,色质透明,可养生,可治白发,已成宴席佳品。四鳃鲈鱼产于响水县的灌河。嘴大、鳞细、体侧扁。菜花时节鱼体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又称“菜花鲈鱼”。鱼头部有重合的鳃纹,看似四鳃。肉质细嫩,鱼汤味鲜,可和鸡汁媲美,旧时曾为贡品。盐城糖麻花又名油绳,相传已经有2021多年历史。特点是:香、甜、酥、脆,油而不腻,美味可口。被载入中国风味特产指南。杨五香肠生产历史悠久,最早为东台台城杨五熏烧店制作经营,故名。杨五香肠色泽鲜艳,味道鲜美,被列入中国名食指南。阜宁大糕已经有2021多年历史,糕片白如雪,柔如云,上口香甜、滋润。关键以糯米粉精制而成。伍佑醉螺又名糖泥螺,始于

19、清乾隆年间,其特点是:香、甜、脆、嫩,为助餐佐酒的佳肴。大纵湖醉蟹大纵湖蟹个大黄多。洗净后,配以盐城曲酒、米酒、淮盐、花椒等原料醉制。该品含有外观似活、肉质细嫩、味醇浓郁、醉气惹人、佐酒品鲜、营养丰富、不需烹调、携带方便八大特色,为宴席、旅游、馈赠的佳品。龙冈茌梨产于盐全部县龙冈镇北的沙岗地带,该梨形似纺锤,味似嫩菱,平均单果重200克,最大达800克,果肉厚,含糖量在15以上,在省相关评选会上曾三次夺魁。葛武嫩姜片盐全部县葛武酱制品厂生产,特点是鲜甜脆嫩、形如薄纸、美味可口。其制法是精选寒露前三天采收的鲜嫩生姜,经过13道工序制作而成。旅游文化盐城和盐黄海之滨,有一片北距黄淮不远,南离长江很

20、近的地域,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湖密布,草木馨香,这块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名叫盐城。盐城自古以来和盐相依共存,结下了数千年不解之缘。盐城的历史,是一部像盐一样晶莹透剔的盐文化史;盐城又是一座和盐一样内涵丰厚的盐博物馆,十分耐人寻味和观瞻。盐史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些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和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南盐。西汉初,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封地的一部分,她靠煮盐赢利,富可敌国,于是便起兵造反,争夺皇位。汉朝廷认识到盐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无可替换的物资,又是和社稷安全休戚相关的物资

21、,盐利又大,大臣桑弘羊发表了盐铁论,力呈盐铁由朝廷控制的必须。所以,汉武帝时,笼天下盐铁,实施盐铁官管,由政府募民利盐,官收、官运、官销。以后,管理的官员称为盐铁官。很快前在盐城出土了一件古代制盐的大铁盘,上面铸有盐官铸发的字样,说明古代制盐紧紧控制在盐官手中。以后历代王朝全部从汉制,盐务由中央统治机构直接管理,汉代由中央政府的大司农管,唐代由户部管,宋代特设提举盐事司管盐,元代由中书省管,清代设巡盐御史。下面有专门的、严密的管理体系,地方官员不准插手。销售则由盐务管理机构选定、同意的盐商经办。一般百姓假如违禁制盐、运盐、贩卖盐,则要受到重处。制盐最初是直接用海水煮盐;宋以后发展为先将海水制成

22、含盐量较高的卤水,然后再用锅、钅敝以卤水煎盐;从清末开始,逐步发展为利用太阳的热力来晒盐。技术的改善使盐产量不停增加,朝廷从中赢利也越来越丰厚。从唐至明、清,盐赋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元代人说:国家财富,盐利为盛。盐赋占当初国家总收入的80%。而盐城是淮盐的集中产地,淮盐赋税收入又占全国盐课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因为沧海桑田之变,黄海海岸线不停向东淤积延伸,盐产地不停向北部迁移,但盐城的中、北部黄海海岸边,现在依旧是国家的主要产盐基地。盐名盐城生来姓盐。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另立一县,称盐渎县。渎,是沟渠或水道的

23、意思,那么,盐渎就是盐河的意思了。这是皇帝首次正式给盐城赐姓盐。东晋安帝时,盐渎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这个名字一直延到现在。县里的其它地名,很多也和盐相关。历代朝廷为管盐政,从上到下设置了严密的管理机构,比如元朝,盐政最高管理机构是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下面的各级管理机构是行中书省-盐运司-分司-场-团-盐户(有的朝代称亭户)。古代的淮南和淮北盐政专职管理机构-盐运司,分设在扬州和淮安,盐城一带是盐生产基地和中转集散地,所以,当地的地名多和场、仓、团、盐户姓氏相关,明代嘉靖年间绘制的一张两淮盐场图上,共有30处盐场,其中13处于现在的盐城境内。著名的盐场有:水浒作者施耐庵和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

24、的故乡白驹场,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的撰书地草堰场。另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枯枝牡丹出产地伍佑场,和丁溪场、刘庄场、西团、便仓盐城的地名又有很多和古代的制盐方法及工含有关。煮海水要用很多柴草,柴草要事先割来晒干、堆垛备用,于是便有了草堰、何垛、梁垛这些地名。煮盐要有灶、锅、钅敝这些用具,于是便有很多小村庄叫做某灶、某钅敝。盐城古代又有很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向南运往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向北运往黄河和淮河的交汇处淮安,最主要的一条运盐河叫串场河,它是清代开掘的人工运河,由南到北,穿流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十多个盐场之间,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地名姓盐,古代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盐城市郊区撤区建县

25、,大家给它起的名字是盐全部,依旧姓盐。据盐城相关方面统计,盐城境内数百个地名,其中三分之二和盐相关,它们全部姓盐。江苏淮安导游词淮安市在苏北平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辖清河、清浦、楚州、淮阴四区和洪泽、金湖、涟水、盱眙四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年平均气温14,降水量940毫米。淮安历史悠久,秦时置县,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青莲岗文化”起源地,商周时期还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明清时期淮安即为水运交通“咽喉”,大运河、淮河纵横交汇,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曾和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城市”;这里曾孕育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建

26、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淮安古迹名胜众多。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和“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旧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淮安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的洪泽湖,碧波万倾,荷香鱼跃,百里长堤被誉为“水上长城”、“休闲佳境”;国家森林公园盱眙铁山寺自然保护区万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怡人。作为农业大市,淮安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万亩荷塘、万亩水杉林、万亩蔬菜种植园也是农业生态观光一道道风景。淮安还是著名的淮扬菜系发祥地之一。这里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软兜长鱼、平桥豆腐、钦工肉圆、文楼汤包等传统名菜点早已享誉神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赵恺曾写道,“踏上淮安的土地,就是历史和自然的回归。淮安是古老的,淮安更是年轻漂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