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36909557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辛勤园丁 个人优秀事迹:科普战线上的辛勤园丁1905年11月1日,高士其诞生于福州。高士其的父亲常在外地工作,母亲也常伴随到外地去,因此高士其的童年是在祖父和祖母身边度过的。高士其四岁的时候,祖父就教她识字。祖父拿出等儿童启蒙书,把着她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因为高士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以后逐步养成了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1918年,高士其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十三岁的高士其,怀着强烈的求知欲,跋涉一千多公里,来到北京。这千里之行,使高士其看到了旧中国的现实:贫穷、落后、多灾、多难。高士其心里想:赶快到美国学会新科学,用新科学来拯救苦难的祖国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2、1918年8月,高士其抵达北京,又转坐火车到北京西北郊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园。一进学校,高士其便天天处于担心的学习之中。上生物课时,经常解剖豚鼠、小白兔之类小动物,高士其对此产生了很大爱好。最使高士其着迷的是,她第一次知道了显微镜。老师把显微镜的焦点调整好以后,让高士其观察。她看到很多长的、圆的、扁的小东西。老师告诉她,这些小东西就是微生物。以后老师又给同学们观察一个原生动物,叫“变形虫”,又叫“阿米巴”。想不到,以后高士其竟跟阿米巴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一个微生物教授。1925年,高士其最终毕业了。毕业时,高士其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她最喜爱化学,抱着“化学救国”的愿望,被保送到美国威

3、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习。威斯康星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高士其来到这里,因为精通英语,又懂德语、法语,虽身在异国,却没有语言上的隔阂。威斯康星大学的老师中,有很多是德国移民,即便说德语,高士其也能对答如流。老师们全部十分赞许这个聪慧、勤奋的中国留学生。高士其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了一年,成绩超卓,于1926年夏转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四年级学习。1927年,她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取得了学士学位。正当高士其准备报考化学系硕士,继续深造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得悉她最喜爱的姐姐死于霍乱。又想到因为白喉早早死去的小弟弟,她毅然放弃了报考化学系硕士的计划。1927年暑假以后,高士其成为芝加哥大学

4、医学研究院的硕士,读医学博士的功课。第二年,她被芝加哥大学聘任为细菌学系试验助理。起初,高士其研究的课题是“食物毒细菌”。高士其对于科学,滤布富有献身精神。她为了研究食物毒细菌对人体到底是怎样危害的,竟然亲自吞食了一个的病菌菌液。吞食以后,她做了仔细的统计。她的老师和同学全部为她担心,同时又被她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所感动。1928年暑假后,高士其回到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脑炎病毒。一天,高士其在试验室打破了一只装有甲型脑炎病毒的瓶子,解剖患有甲型脑炎的豚鼠时,又不慎割破了手指。于是,甲型脑炎病毒钻进了高士其的身体。一天晩上,高士其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突然眼睛不听使唤了。她认为是眼病,到眼科

5、大夫那儿去检验,查不出病因来。以后,不但眼病常常发作,而且每到下午,便昏昏欲睡。她的左耳变得听不清声音,有点聋了,脖子有点发硬,转头也很困难,就连手也有点发抖,脚也不大灵便了。她赶快到校医院检验,一位神经科大夫经过诊疗,认定她确实得了脑炎。她给高士其开了一张病情汇报单,劝她立即停学,回国休养。然而,高士其对困难的回复是战斗,对战斗的回复是胜利。她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学习。高士其一边和病魔斗争,一边坚持学习、坚持研究,她象一个勇猛的战士,支撑着病体,向着科学顶峰攀登,决不中途而废,决不后退半步!1930年,高士其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读完全部医学博士课程,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祖国。高士其来到了北京

6、,来到了母校一一清华园。就在这时,清学留美学校改成了清华大学。老师和老同学看到高士其学成归国,全部感到快乐。可是一看她病成这个样子,又全部感到惋惜。有一位老同学劝高士其还是到美国养病为好,在中国那样落后的医疗条件下,是医不好病的。但高士其已把自己的病置之度外。祖国在病中,人民在病中,高士其此时所想的,是急于把自己学到的一点知识贡献给祖国、贡献给人民。高士其在南京中央医院找到一份工作。那时,正值南京汤山一带发生严重的脑炎。高士其想不到在南京又碰上了“老对手”。她以极大的热忱,投入消亡脑炎的战斗。然而,冷酷的社会却给她迎头浇了一盆冷水。必须的试验设备不能添置,医院收费贵得惊人,而且贪污盛行。高士其

7、实在看不惯这班“商人加官僚”式的医生,看不惯“商店加衙门”式的医院,和之格格不入,便愤然辞职,离开了南京中央医院。高士其失业了。这时,曾在美国结为至交的李公仆伸出了热情的手。她邀高士其到她家休养,并请高士其翻译了部分,编点儿童读物。1935年,高士其在李公仆创办的“读书生活社”认识了艾思奇。艾思奇借给她及其它部分进步书籍。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高士其不但明白了部分革命道理,而且找到了科学小品文作为她沟通人民和科学及和反动派斗争的武器。尽管她身患重病,握笔困难,但仍决心拿起笔来战斗。应李公仆和艾思奇之约,她开始为写科学小品文。由、至U,高士其把政治、文学、科学熔于一炉,写出了别具一格的科学小品文。

8、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她写了近百篇科学小品,出版了四本科学小品集。高士其以惊人的毅力,在科学文艺土地上,吃力地耕耘着,培育出鲜艳的花朵。伴随高士其走入文坛,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和党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1937年8月,高士其踏上了奔向延安的旅途。经过三个多月的跋涉,她最终来到日夜向往的地方。来到革命圣地,党的关心温暖着高士其的心。尤其是受到毛主席接见以后,她的心情分外激动,她决心发奋工作,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延安,作为第一个来到这里的科学家,她参与多种社会活动,写出了一篇篇介绍边区的。延安的生活条件艰苦,高士其的病情加重了,她住进了中央干部疗养所。她一边和疾病顽强地斗争,一边写下了人党申

9、请书。1938年12月,她在疗养所入了党。入党是高士其转变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标志。以后,她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生。因为缺乏药品,生活条件艰苦,高士其病情越来越严重,党决定把她送到香港诊疗。1939年4月12日,高士其恋恋不舍地离别了延安。离开延安后,高士其开始了十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先到重庆、昆明,然后到海防,再坐船来到香港。高士其住进了玛?医院。因为在医院得不到很好的诊疗,便在九龙租了一间楼房住下。高士其又开始了写作。1941年日军不宣而战,九龙被日军占领,高士其死里逃生,来到桂林。她再三向党要求参与工作,组织上依据她的要求和专长,请她担任科学食品研究所所长和东南盟军服务处的技术顾问。

10、于是,她又开始了科学食品的研究,并进行科学小品创作。1945年抗战胜利了,高士其来到广州。抗战结束,国民党主动准备内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倒行逆施,高士其把心中的怒火化为匕首、工业滤布投枪,用一首又一首鲜明的诗,和反动派进行“肉搏”。1946年,国民党撕下和平伪装,发动了内战。高士其的好好友李公仆和老同学闻一多相继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高士其怀着悲愤的心情参与了公祭大会。地下党得悉高士其已被列入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立刻把她转移到苏州。因为病情加重,又被转送台北诊疗。高士其还是那么勤奋。病情稍一好转,立即又开始了研究、写作。1949年1月,在党的掩护下,高士其悄悄离开台湾来到香港。五月,乘

11、船来到解放了的天津。1949年9月,高士其光荣地参与了政协会议。十月一日,又参与了开国大典。解放了,高士其开始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她担任过中央文化部科学普及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顾问及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被推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今后,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献给了科普事业,成为科普园地中的辛勤园丁。高士其的会议很多。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幼儿园儿童的欢迎会;从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到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从夏令营的营火晚会到小学里的“高士其班”命名大会。高士其把参与多种会议,看作是她接触群众、向群众学习的好机会。对她来说,每参与一次会议

12、全部是一场韧性的战斗,她必需克服常人想不到的困难,战胜种种病痛。高士其的创作离不开对真实生活的体验。一次,xx部请她写了一篇。她没去过炼铁厂,没见过炼铁。她先请秘书到北京图书馆,借来一大堆有关炼铁的中外科学著作,一本本阅读;以后又专程到石景山钢铁企业参观。在炼钢车间,火红的钢水烤得她满头大汗,她却透过火镜认真观察炉火。回来后最终写出了这篇。高士其作为人民代表,跑了全国的大多数省市和自治区,深入到各族人民之中,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她视察云南个旧锡矿时,参观了工人宿舍、矿山,参观了锡矿展览会,认真做了很多笔记,写了这篇科学小品文。高士其是中国科普创作的第一批拓荒者。她珍爱时间,勤奋工作,生命不

13、息,战斗不止。解放前,在艰苦流离的岁月里,她吃力地在科普园中辛勤耕耘,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活泼的科学小品,一首首政治诗、科学诗。解放后,在党的关心下,她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但因为身体已经受到极大损害,工作起来比解放前愈加困难。但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创作,从1949年到1965年中,共创作了大约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和两千多行诗。17年中,她著述了、等十几本书。高士其曾这么叙述过科普工作的主要意义:“科学普及工作是科学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好机会。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国家里,科学已经直接参与了人民的生活,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科学不再是少数人的装饰品,而是全体人民最可宝贵

14、的财产。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全中国人民的手全部伸出来要科学了在这么的情形之下,为了满足全国人民对科学的要求,我们的科学普及工作还必需加强。”高士其是成千上万少年儿童的好友。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到高士其家做客;成千上万热情的来信,飞向高士其。高士其的精神,不但教育了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也使成年人深为感动。她把身体作为革命的本钱,和病魔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刚得病时,医生曾预言她活不到3年,而现在40年过去了,她不但健在,还写出很多作品,这和她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分不开。她自己发明了一套“床上体操”,天天早晚坚持做;担心的写作之余,她常扶着靠背椅一蹲一起地锻炼。高士其的生活很有规律,

15、而且总是坚定乐观。她认为对疾病丧失信心,就会给病魔以可乘之机。她就是这么一个科学战线上的“铁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高士其也受到迫害。即使总理指示不能给她贴大字报,但工作人员被调走了,汽车也被收去了,连金爱娣也几乎被调离。高士其跟千千万万少年儿童分开了,那间宽大的会客室被挪做她用。高士其的字从报刊、杂志、书籍上消失了。冬天,家里的暖气也没了,高士其的手、脚长了冻疮,得了严重的气管炎。高士其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她几度病重,几次午夜急送医院,但她没有被病魔斗败。对她来说,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而是不能写作。过去,不管是在日寇的炮火声中,还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她全部没有放

16、下笔。现在,即使无处发表,但只要病体稍好一点,她就支撑着继续写作。1973年,杂志约请高士其写。这是七、八年来的第一次。她精心创作了一首,热情地赞美生命。1975年,在周总理提名下,高士其当选为四届人大代表参与了四届人大。她见到周总理,提出了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即使周总理很支持,但在“四人帮”百般阻挠之下,极难落实。高士其是不屈的战士,她请秘书执笔,为发展科普事业写了一篇又一篇,寄给各报刊。尽管或被退回,或无人理会,高士其仍没有停止战斗。董必武、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在一年多时间中相继逝世。在这悲痛的岁月里,高士其忧心忡忡,担忧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了,高士其和大家一

17、样兴奋、激动。她要秘书把前几年被退回的很多有关加强科普工作的提议重新拿出来,又重温了周总理对她提议的指示。高其坚信,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科普工作肯定能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1977年8月,高士其参与了全国科协举行的科学家、劳动模范和首全部青少年科学兴趣者的大型座谈会,以后,一队队红领巾到高爷爷家做客,一批批客人上门造访,一封封约稿信雪花般飘来。高士其敞开大门,来客必谈,有求必应,每信必复,每会必到。即使年逾古稀,全身瘫痪,讲话困难,行动不便,然而她却以超人的精力忙碌着,把全部生命献给了科普事业。1978年初,高士其病重住进医院,经过抢救,逐步脫离危险。但她是闲不住的,病情稍有好转,又开始忙碌地写作

18、、复信,她早已忘记了医生的劝说。1978年2月,高士其当选为五届人大代表,参与了代表会议。1978年3月,高士其带病参与了全国科学大会。五月,在科普创作座谈会上,高士其被推选为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的声誉会长。高士其把一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下一代。她热爱她们,把期望寄托在她们身上。也正是因为这么,高士其不但以她光辉的战斗事迹,以她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更以她“每会必到”、“有求必应”、“每信必复”、“来客必谈”的热忱态度,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几代人成长过程中留下以难忘的记忆。1978年,高士其同志因病逝世。中国当代科学史上,一颗光天刺眼的明星坠落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高士其同志一直为普及科学而献身。即使她没有像中国其它著名科学家那样,在科学研究的某个领域有重大的贡献,但她那传奇式的经历和大量的科普作品,对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巨大影响是极难用数字来估量的。假如把高士其同法国的儒勒?凡尔纳、苏联的伊林和美国的阿西莫夫相比,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和历史背景不一样,但对人类的贡献来说,高士其完全能够和她们一道,站在世界著名科普作家的行列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