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683174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试8北师大版历史七上(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自主学习1 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 万年。2北京人的 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3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已经使用 火,过着 的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4山顶洞人距今约 万年,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面部是否有古猿特征B能不能制造工具C是否四肢都比较发达D会不会用语言来传递信息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同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D懂得人工取火基础巩固7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中最有力的依

2、据是( )A数量多,有10万多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8据中学历史在线网站2005年6月23日消息: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工作委员会将于7月2日成立,“北京人”头盖骨的搜寻工作也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此次寻找的化石有“北京人”头盖骨5个,牙齿147颗、头骨碎片以及全部山顶洞人的资料。这些稀世国宝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失踪。你知道这些失踪的化石距今大约多少年 ( )A1 7()万年B70万20万年C40万30万年D18000年9判断北京人是人而不是猿的主要依据是( )A群居生活B会打制石器C会使用火D不吃生食10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最初主要是以什么为生(

3、)A农耕种植B饲养家畜C渔猎采集D手工制作11如果让你拍摄北京人生活的电视剧,你会在你的电视剧中展现的场景是 ( )北京人使用火烧食物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种植粟ABCD12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中,跟现代人差不多的最早的黄色人种是 ( )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13在原始社会,火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的能力。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懂得用火保护自己安全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1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

4、兽D过着群居生活15爱美之心远古有之。山顶洞人懂得爱美,是因为我们看到他们 ( )A掌握磨光技术B会用装饰品装扮自己C掌握钻孔技术D会用骨针来缝制衣服16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 ) A(a)B(b)C(c)D(d)17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D陕西蓝田人遗址 、18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19下列远古人类从其

5、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C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20从北京人的体质上看,上肢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 ( )A直立行走B群居生活C语言的产生D劳动21北京人制造工具的具体方法是 ( )A选择合适的石块直接作为工具使用B磨制石块为相应的形状C磨制而成D打制、敲打而成22在我国境内,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单个人生活B过着群居的生活C以氏族为单位D以家庭为单位23仔细观察以下两图请完成:(1)根据图像特征,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2)结合教材知识和图像特征,说一说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相比有哪些进步

6、。创新升华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韩非子请完成:(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答案:第l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时训练自主学习1元谋人 1702上肢3天然 群居41.85B解析:制造和使用工具,是

7、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成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6D解析: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社会组织形式方面是相同的。而他们在使用火的方面有不同之处:北京人懂得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和御寒,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基础巩固7D解析:数量多、集中堆放、形状多样都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只有经过加工才能说明北京人会制造工具。8B解析:题干中“寻找北京人头盖骨”这一有效信息说明了要寻找的这批失踪的化石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化石。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9B解析:此题考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一般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10C 解析:在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

8、水平的极端低下,人类主要依靠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即主要以渔猎和采集的方式为生。1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故符合题意。而磨制石器是从山顶洞人开始的,种植粟是从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的。12D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肾扣题干中“跟现代人差不多”这一限制条件,是指远古人类的面貌、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13B解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中“最早懂得用火保护自己安全”这一限制条件一是指最早使用天然火,二是指懂得用火驱赶野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北京人。14D解析:题干中“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内涵是指原始人仅凭

9、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原始人为了生存往往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15B解析:山顶洞人把兽牙、海蚶壳和小石珠钻孔穿联成串佩戴在身上装扮自己充分体现了山顶洞人懂美爱美的意识。故正确答案为B项。16D解析:该题利用“时间隧道”的形式巧妙地体现了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故该题正确答案为ID项。17B解析: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18D解析:题干中“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一现象仅仅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而不能说

10、明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和与海边渔民交换。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19C解析:远古人类的进化过程是由古至今、由低到高逐渐发展变化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而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故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20D解析:从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不难看出是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漫长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1D解析:北京人当时是打制、敲打制造工具,处在打制石器时代,而不是磨制石器时代,两者有严格的区别。22B解析: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早期人类往往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和消费,过着群居生活。23参考答案:(1)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而山顶洞人的面貌

11、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2)在体质特征方面,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而山顶洞人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方面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顶洞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在火的使用方面,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在社会组织形式方面,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而山顶洞人则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解析:该题属于图表材料题。第(1)问解决的关键是抓住图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由材料中的图像可以看出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而山顶洞人图像的面貌和现代人已经没有多大区别。第(2)问侧重考查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不同。创新升华24参考答案:(1)在原始

12、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中,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2)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等。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3)反映了原始人生活中出现了人工取火这一重大变化。这种现象是从山顶洞人开始的。解析:材料一中“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说明了原始人生活的环境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因此,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材料二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等。材料三中“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反映了原始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