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6715786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性施工手册路基工程模板(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路基工程3.1路基挖方3.1.1准备工作3.1.1.1机械配备:一个工作面需配备 2台挖掘机(不小于210型)、1 台推土机(不小于130型)、8辆自卸车(运距每多出2km增加两辆自卸 车)、汽车洒水车1台、三轮光轮压路机(不小于18T) 1台、汽油水泵1 台。3.1.1.2人员配备:施工员1名、技术员2名、交通指挥员1名、工人 3名;3.1.2挖方施工工艺流程3.1.3.1路基排水:路基开挖后可能 发生渗水、地表水流入路基等情况 防止因水害导致的超挖以及原基压实度不足,纵向排水沟及集水井深度必须低于地下水位。3.1.3.2边坡控制:边坡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可能导致塌方、路基宽度不足等隐患,开挖

2、时应随时检查边坡。3.1.3.3防止超挖:开挖时技术员全程跟踪测量,防止超挖。道路纵坡小 于等于2%时可每10米作为一个测量控制断面,纵坡大于2%时可适当加密。 根据土质情况预留5-10cm厚的土方作为清槽工作厚度。3.1.4施工质量标准3.1.4.1路基宽度及放坡比例符合设计要求。开挖过程中每10米检测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3.1.4.2 加强高程控制, 防止超挖。开挖过程中现场技术员要 跟踪测量 , 道路纵坡不大于 2%时每 10 米作为一个控制断面 , 道路纵坡大于 2%时可适 当减小控制断面距离 ;3.1.4.3 原基压实。挖方路基处理后路床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值。3.1.5 安全环保措施

3、3.1.5.1 严格控制边坡放坡比例 , 防止塌方、 滑坡 ;3.1.5.2 危险区边界应有明显警告标志 , 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安排专人指 挥交通 。3.1.5.3 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管道、 地下文物、 沿线名贵树种等加强保 护。3.1.5.4 弃土运输过程应覆盖 , 避免扬尘污染。3.2 路基原地面处理3.2.1 清表3.2.1.1 准备工作 同路基挖方3.2.1.2 清表施工工艺流程 同路基挖方3.2.1.3 施工工艺要点1 路基排水 : 清表后可能发生渗水、 地表水流入路基等 情况 , 要在路基 边线 1 米之外开挖一条深度不小于路基地面 0.5m 的纵向排水沟 , 部分地下 水丰富路段应

4、在路基外设置集水井 ;2 表层腐 ( 耕 ) 殖土及非适用性材料应清理彻底 , 挖除树根后的坑穴应 分层回填、 碾压。3.2.1.4 施工质量标准1 路基清表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开挖过程中每 10 米检测一次 , 发现问题 立即处理 ;3.2.1.5 安全环保措施1 危险区边界应有明显警告标志 , 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安排专人指挥交2废弃土方不得堆放在路基两侧。322清淤322.1准备工作同路基挖方3.2.1.2清淤施工工艺流程同路基挖方3.2.1.3施工工艺要点1围堰填筑。根据不同的水深、淤泥厚度确定对应的填筑宽度。3.3路基填方3.3.1路堤(素土)3.3.1.1准备工作1机械配备:每作业班组

5、配备 2台挖掘机(不小于210型)、8台自卸车(车厢体积不小于8m3 ,没车装载量需统一),1台推土机(不小于130型),2 台旋耕机(不小于120型)、1台三桦犁、1台振动压路机(不小于22T)、 2台三轮压路机(不小于21T);2人员配备:施工员1名、技术员4名、工人5人;3.3.1.2施工工艺流程1原基处理:原基承载力直接影响整段路基的质量,原基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2松铺厚度:依据试验段测算出的数据计算最大松铺厚度,松铺厚度不大于27cm,保证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20cm。3碾压含水率:控制在最佳含水率上下两个百分点时碾压,保证压实度合格。331.4施工质量标准1下承层复压下承层复压

6、要全断面整体进行 ,压实度标准90%。路基复压完毕后, 检测压实度、标高、宽度、平整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 师审批验收。2压实厚度控制为保证压实厚度合格,上土前根据测算每车装 10方土,计算出每车可摊 铺50平方米,在路基上使用白灰画出 6米乘8.5米的方格网。依据此方格网 卸土整平。现场从填筑起点一端开始,安排专人指挥施工运输机械、车辆, 将填土料运输到指定的填土区域。 为防止超重车辆连续碾压下层路基形成车 辙 , 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倒车卸土 , 避免连续碾压同一部位形成车辙。3 平整度控制推土机粗平后 , 用振动压路机 静压一遍 后 , 然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 曲 线段由内

7、向外刮平 , 整平过程中安排人工配合。在平整过程中 , 严禁任何车 辆通行。现场技术员按照横断面的宽度测出摊铺断面宽度的控制点 , 做好标 杆记录 ; 用水准仪测出控制点的高程 , 确定松铺厚度 , 松铺厚度约 27cm。4 碾压含水率 回填土的天然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 , 粗平后需要对回填土进行翻晒 降低含水率。使用三桦犁将粗平后的土方翻开 , 每一小时翻晒一次。采用简易方法检 测含水率 : 手握不成团 , 从胸口位置自由下落成松散状时表示含水率已满足 碾压条件。5 压实度控制依据试验段测算出的数据计算得出 :a、 机械调配 : 碾压使用一台振动压路机 , 两台三轮压路机 ;b、 碾压方法为

8、振动静压 1遍, 弱振 1遍, 强振 1遍, 三轮碾压 2遍, 接 着振动静压 1 遍消除轮迹收面 ; 在三轮碾压 2 遍后检测压实度 , 达标后使用 振动压路机静压收面。 压实度不达标的继续碾压至合格为止。 三轮压路机工 作速度控制在 2.5km/h, 依据规范换算每 1000 平方米的路基上碾压一遍的时 间不小于 200 分钟。3.3.1.5 安全环保措施1 交通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专人指挥车辆进出 ;2 施工临时道路保持湿润状态避免扬尘。3.3.2 路床 ( 石灰改进土 )3.3.2.1 准备工作1机械配备:每作业班组配备 2台挖掘机、8台自卸车,1台推土机,1 台旋耕机、1台三桦犁、1

9、台小型路拌机、1台不小于22T振动压路机、2 台不小于21T三轮压路机;2人员配备:施工员1名、技术员4名、工人10人;3.322施工工艺流程下承层准备测量放线上土*摊铺* 粗平及稳压摊铺、拌合上灰不合格含水率1、拌合方式:必须采用场拌法进行改进同拌合 ,如果因条件限制,只能采用路拌法时,则必须配备铧犁翻晒,且采取”甲地拌合,乙地摊铺”的方式, 不得原地拌合、 原地摊铺及碾压。这样能有效杜绝素土夹层现象。2、松铺厚度 : 根据试验段成果 , 最大松铺厚度为 27cm。3、灰剂量不均匀 : 人工摊灰时可能摊铺不均匀 , 局部位置可能石灰集 中 , 导致改进土不能成型。3.3.1.4 施工质量标准

10、1、下承层复压下承层复压全断面整体进行 ,压实度标准94%。路基复压完毕后,检 测压实度、 标高、 宽度、 平整度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后 , 报监理工程师 审批验收。2、松铺厚度为保证压实厚度不超厚 , 上土前根据测算每车装 10方土 , 计算出每车可 摊铺 50 平方米 , 在路基上使用白灰画出 6 米乘 8.5 米的方格网。 依据此方格 网卸土整平。 现场从填筑起点一端开始 , 安排专人指挥施工运输机械、 车辆 , 将填土料运输到指定的填土区域。 为防止超重车辆连续碾压下层路基形成车 辙 , 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倒车卸土 , 避免连续碾压同一部位形成车辙。3、石灰剂量随时跟踪检测已填土体含水

11、率 , 一般比最佳含水率稍高 5 个点时可安排 布 石灰。 布 灰前测量放线。用自卸车将石灰运至铺筑现场, 然后用装载机从填筑起点一端开始 , 派专人负责指挥装载机按白灰方格布灰。装载机每斗按 2.5m3计,每10m x 10m方格约小半斗(4%约1方,6%约1.5m3 , 8%约2方), 安排专人指挥按之前计算好的上灰数量将灰转运到规定的灰格内。 先用装载 机将成堆的石灰均匀打开 , 打开过程中注意操作 , 避免局部石灰压实 , 造成 布灰不均匀 , 然后用人工对缺漏部分进行补灰 , 初步灰剂量测算可查看摊灰 厚度 , 平均约 1 cm。8、 改进土 颗粒尺寸为了更好的达到拌合均匀、 颗粒细度满足要求 , 以及有效控制拌合时间采用旋耕机、 小型拌合机 组合的拌合方式进行。 先用旋耕机翻拌 , 再用 小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