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的教育思想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36714843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叶澜的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叶澜的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叶澜的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叶澜的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澜的教育思想(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叶澜的教育思想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职务。她曾经还任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主授课程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等。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自1984年以来,先后出版由个人独立撰写或他人合作

2、编写的著作,译著及研究报告共10本,发表论文及研究报告近44篇。她主要的著作有: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构建,教育研究,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教育概论,走出低谷, 新编教育学教程,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她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199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发表的论文“迎接挑战:在改革中走向新世纪棗再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1998年在中国教育学刊第二期发表的论文“更新教育观念,创建迈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同时她还主持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

3、点课题等课题的研究,其中近七年来进行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课题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先后获得过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曾先梓优秀教学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奖项。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叶澜教授在探索新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建构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第一:教育理论有巨大的生命活力。叶澜认为,新基础教育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但是必须要有理论,而且理论研究要

4、适度先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研究的任务是想构建新观念体系和新学校模式,不可能在不作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教师凭个人的经验与直觉去创造”。当然在现实中,教育理论未必显现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叶澜意识到了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但是她认为教育研究者不应放弃对教育理论的追求和探究。叶澜认为,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以引进为主,现在应该重视教育理论的原创性,即“以本国的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于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他形态的研究成果)”。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上天工程”,教育实验改革是一

5、种“入地工程”,教育研究应该“上天入地”。第二: 教育改革要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精神 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叶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叶澜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领悟到教育改革不能不反映时代精神。“只要时代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凡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和教育名著,都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代言人,他们思想的光彩是时代精神的独特折射。”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它将从哲学家的沙龙中、思想家的头脑中走出来,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时代精神集中地反映在叶澜所设计的理想新人形象中。她说:“一个要求每个人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掌握自己命运的时

6、代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人身上。”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人的基质是“积极主动(包括学习和参与、适应和创造)的人生态度、有效地认识发展变化着的内外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内外世界的实践能力,个人行为的自主调节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意识,崇高的人格力量和能与他人成功协作的个性魅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自然、社会、他人形成理性和发展性的关系,才能在与复杂、开放、变化的周围世界相互作用中做出积极的社会贡献,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第三:学校教育应承担新的文化使命 教育活动只有在改造和重建文化的过程中才可能真正培养新人。叶澜认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

7、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新的文化使命观与传统的教育文化观念不同,认为文化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资源和力量;文化是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活动都要渗透、弥漫文化气息,具有文化追求;教育对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侧重于活化文化、创造文化;学校的责任是要参与新文化的建设,依据时代精神建构超越现实的新文化;而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同时也改造成年一代,实现社会全体人员的现代化。针对学校如何整合、构建新的文化,叶澜提出了几条原则:取舍原则、综合原则、转化原则。为此,她认为,要建构学校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在思维方法上要

8、摆脱“非此即彼选择的习惯”。丰富的统一是在尊重多元文化观念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精华部分进行有条件和适度的整合。学校新文化的生成最终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造。第四:基础教育应构建新的教育观念叶澜十分重视对教育者教育实践与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的分析。她说:“我们要创建新型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首先要分析、反思现有实践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找出造成实践弊端的思想根源,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认识的发展,形成新的教育观,并以新的教育观为指导,改造现有的教育实践。”因此可以说,新教育观念新基础教育的精神之灵魂,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

9、念 为:基础教育的价值观。教师的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第五: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向应有新思路 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就不可能真正培养新人。“因为21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天天进行着的、千百万教师的教学实践作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面对当代学校教育中的“老房子”课堂教学,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的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

10、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第六: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应有新内涵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也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和专业发展。叶澜构架了教师专业的素养结构,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观知识结构。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教师专业

11、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智慧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叶澜的教育思想有特定的理论思维深度,回应了时代发展提出的精神主旋律,揭示了学校的特殊文化使命,构建了符合时代精神与文化使命的新教育观念,提出了改造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的。通过对以上叶澜教授提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的学习,特别是对基础教育的新的教育观

12、念的学习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有以下方面的启发:我们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放面:1我们应该对自己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应有的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并且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因为我们不能把不准确和错误的东西交给学生,同时只有在对知识和技能准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过程的状态,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担心自己把知识讲错,习题做错上。俗话说的好,我们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掌握不了,拿来的一桶水呢。2我们要积极地培养几个方面的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的能力。我们只有具备这

13、几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出色的完成社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才能算得上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3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显出我们的水平,如果只有我们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只在那目瞪口呆地听你讲,更本教不好书的,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4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并挖掘各个学生的长处。因为每个学生总有他的长处,只是有的还没表现出来,有待我们这些教师来挖掘。最后,我希望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将来都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第一,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

14、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第二,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

15、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第五,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一、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16、,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这节课就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三、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

17、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五、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可称之为真实的课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包含着多重丰富的涵义。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

18、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然而,这一重要价值以前被人们普遍忽视,包括被一些强调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教育家所忽视。如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反对把教育的意义只看作是为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主张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来改造以书本作为出发点的旧教育,然而,他并未提及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教师的生命意义。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教育”,主张“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

19、“为了生活”的教育,但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同样地未涉及到教师。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是前苏联的列符赞可夫,他曾以教学论与生活为名发表过专著,主要也是从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同样没有顾及到教师,在和教师的谈话这本著作中,赞可夫专门谈到了课堂上的生活。他突出了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不要忘记学生本身的生活”,应当从精神生活(人们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生活。精神生活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这里涉及到了个体的生活,但依然把视线停留在学生身上。我认为,这些认

20、识是重要的,但依然是不完全的,必须看到的是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人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十分重要的是使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从而激起自觉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这就是我们在认同课堂教学的社会价值、促使学生发展价值的同时,

21、再指出它对教师同样具有生命价值,形成和提出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意义这一观点的重要原因。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如前所述,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方面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哲学和主智主义教育主流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看待。 平时,当谈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即学生发展的理想目标时,几乎无人会不顾及人的发展之全面性。但在学校

22、教育的实施中,在教学实践中,却又常常把某类的活动,或以某种内容为主的活动视作只为某一方面发展服务的。人们忽视的恰恰是一个重要的基本事实: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因此,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更应该关注这一点。 在此要指出的是,我并不否认在课堂教学中。认识发展作为中心任务的地位,但是,不赞成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任务丢掉,或者使它们完全依附于认识任务。有不少教学论著作中也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

23、这里,对情感的重视,实际上只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又如,有的学者强调语言学习中的情境与情感体验,其旨意是使情感作为有助于识记的背景发挥作用。还有学者强调把文学教材中的情感发掘出来,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这比前两者仅把情感作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认识任务的工具要前进一步,但还没有注意对到课堂生活本身促使学生情感发展的价值。在我看来,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但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与认知目标相呼应的情感目标、而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显然,这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

24、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自然,课堂教学的完整目标,还应该包含学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其中每一项、都应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及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及价值。这些方面的统合,才构成学生生命整体发展。因此,在研究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这是一个尚需下大力气深入研究的问题。不仅要揭示上述两方面的规律,还要研究课堂教学与这些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但今天可以明确提出的是: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 最后,问题进入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本文

25、提出的观点是: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深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所谓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因素,是指那些对教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和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不是指那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教学活动本身的进行状态而生成的动态的影响继续活动的因素。这些属于“前在”的因素有间接和直接影响之分。其中,主要的直接作用因素可作以下分类。 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

26、的因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物质因素和心理因素。物质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季节,天气,星期几,上、下午等)和教室条件(空间,空气流通度,光线的亮度,室内布置,洁净状态,设施功能,物品有序态,教学用品配置量,座位排列式,周边噪音程度等)。心理因素较为复杂,又分为个体稳定性因素(在学生方面,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习惯,获奖情况,在班级中的地位,期望,与教师的关系,认同程度,个性等;在教师方面,包括业务水平,教学能力,自信度,准备状恋、对班级的态度,师生关系,个性,期望等)、个体不稳定因素(师生即时心态,身心疲劳状态,外界临时性强刺激的效应等)和群体因素(包括班风和师生关系等)。 显然,上面所列的因素,除了

27、自然条件外,其它的因素都是可改变和可控制的,改变、控制都应该以教学任务的优质完成为定向。其中,心理因素大部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的,形成后即成为稳定态,对形成后的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把心理因素作“个体”与“群体”之分,是因为两者不仅有区分,而且有相互作用,尤其是当群体因素形成后,会对个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另外,心理因素的非实体性,往往使师生都易忽视,或者不被自觉意识到,但它们却最具影响力。不仅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认知活动的状态与质量,而且影响到人生中处事、对人的态度与方式、整体的情绪状态、情感体验(满足与否)、意志行为等。教师同样如此,他(她)也是带着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已有经验、状态进入

28、教室,他(她)的心理状态影响他(她)对学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宽容度、耐心、机智,以及满足与否等情感体验。显然,这些都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认知因素或仅仅是与认知相关的因素。它们的存在本身具有自己的形态,有自己的作用方式和独立的意义。认识影响课堂教学的全部因素,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努力形成积极的因素,包括物质的和更重要的心理的;改变消极因素,包括稳定的和暂时的,这些都是为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所必须首先要做的。 众多的因素参与、影响课堂教学,还不是课堂教学丰富性的全部,甚至可以说还不是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主要是在过程中展现。若要使其丰富性发挥积极效应,则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

29、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实现上述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不但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要使过程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具有自身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出的活力。 为此,仍然首先要作好课前的教学设计。但应该按照新的教学任务来设计教案,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学生教师共同活动的方式与过程,都应全面策划。不同的教学观必然会影响教案的设计,本文不可能具体地详细讨论服务于新目标的教案应如何设计(这需要有另一篇文章作专述),只能以提问设计为例。不要以为凡提问必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也许把问题编得十

30、分细碎,使学生易获标准答案,由一串细问题循序渐进走向目标;也可能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前者体现出教师控制具体过程,希望学生按规定路线行进的强烈愿望;后者则表现出教师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关于教学设计与上课的关系,我十分赞赏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关于教学计划与教学关系的论述:“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

31、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所以,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会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 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32、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她)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33、?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叶澜教授的教育名言:“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34、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从这句教育名眼中笔者浅显的认为: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和学生思想和智慧的共同结晶,教师只是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主要活动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尽情的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尽情的写,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尽情的想,教师的智慧不能代表学生的智慧,学生的一切行动,教师不能代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成长的气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的个体学习行为不是能有别人代替的,只

35、有自己做。没有学生自学作为基础,教师的讲也许没有多大意义,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先学后教”没有先学就没有学生别样的思考,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显示不出来,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课堂;三现行我校实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培训和学生学习方法培训中我们要强调学生的自学,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是小组每个成员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习过程中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并不是组长的一言堂,组织是起到组织作用,小组的互助是集体智慧的研究性学习,是个体经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靠同桌,同组或全班的力量来解决,是培养一个人开放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一种组织途径。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

36、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

37、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