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71347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考试)(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州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5高二上柳州期中)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尽管今年铁路部门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 , 场面拥挤不堪。B . 巴金在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C . 各地公安部门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犯罪分子如涸辙之鲋 , 惶惶不可终日。D . 专家指出,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沟

2、通交流,多尊重鼓励,多赏识教育,不能耳提面命 , 指手画脚,絮絮叨叨的。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B . 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是文物界出了名的“工作狂”,不仅他的节奏练就了自己坐在车上用电脑写稿子的本领,也影响并锻炼了身边的工作人员。C . 面对教育部推行的汉语四六级考试,国人纷纷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国语冷”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吗?D . 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3.

3、 (2分) 对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得给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眼前A . 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B . 同情老马受到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C . 显示旧中国的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D . 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4. (2分)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 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

4、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A . aaB . bbC . abD . ba5. (2分) (2016高三上南京月考) 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隐含嘲讽B . 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C . 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

5、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D . “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其他部分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6高二上黄陵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6、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

7、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B .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C

8、.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D . 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B . “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C . “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D . “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3) 下列对

9、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在危急时刻,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他把抗敌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B . 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惊吓而退。C . 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中午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D . 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0、翻译成现代汉语。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三、 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送进士下第归南海曹邺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联写夕阳

11、、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B .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C .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D .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E .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2) 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

1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 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学习,看到不好的现象应该自我对照的名句是:_,_。 (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9. (13分) (2017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小题。我的遥远的杭州田洪波元旦的日历刚刚撕下,刘晓红他们4个知青就筹划着回家的事了。那天开过年工资,几个人就乐颠颠地去了一趟镇里,买回许多东西,大

13、包小裹倒腾起来,只有王广胜,一个人低头出门抽起闷烟。在这之前,大家曾约他一起搭伴回家,但王广胜谢绝了。由于他块头大,平日里就比刘晓红他们花销多。今年拿到手的工资不过30元。核计来算计去,尽管强烈地想念白发苍苍的母亲,最终王广胜还是决定不回去了。从胜利大队到莽山屯要买长途车票5元,从莽山屯到佳木斯火车票是10元,从佳木斯到上海硬座火车票要333元,从上海到杭州要36元,光路费就差不多了,路上还要几天时间的吃喝,怎么掰手指头数都不够啊!其实,王广胜当天晚上就失眠了。夜里他默默流泪,他已经快两年没有回家了,寡居多年的母亲是他永远的牵挂。“有啥需要我们帮你带的东西?”不知何时,刘晓红站在他身后。王广胜

14、把眼睛看向天:“不,不用,谢谢你们的好意。”刘晓红沉默一下,用手轻轻捶了捶王广胜,但王广胜没动,半晌,猛地转身进屋:”我帮你们收拾东西!”刘晓红眼圈儿也红了,她知道王广胜心里难受,叹了口气,跟进屋去。房东老何让刘晓红他们放心,他会换着花样给王广胜做吃的,保证不会亏待他。几个人这才放心地踏上回家的路。当天晚上,老何的屋子清净了许多,只有高粱米的清香萦绕。老何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卷五香干豆腐,小心地切开,拼成一盘。又洗了几块白菜、萝卜,倒上一碟大酱,烫上两壶白酒,招呼王广胜吃饭。王广胜没滋没味地吃着,却并不说话。老何偷偷瞄他一眼:“如果你真的想家,想你母亲,其实也不难。”王广胜吃惊地看着老何。老何一笑

15、:“我知道你开的那点儿工资不够路费,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借你点儿钱。”王广胜想笑得轻松些,嘴角却下意识地牵出一丝苦来。老何眯眼:我知道你这孩子会拒绝。老何说着倒满酒:“你面薄,这我知道,其实也没打算让你短时间还。不过,我还有个主意,就是从莽山屯到佳木斯这段路程,你如果敢逃票的话,能成功,再精打细算地花,估计这一趟费用也就够了。”王广胜已经喝得脸红了,决然地摇摇头。逃票,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过程,也是多么丢人的一件事,再怎么困难,他也不能干啊!当然,老何这是为自己好,为自己着想。王广胜无言地冲老何举了举杯。晚上,王广胜彻底地在炕上烙开了饼,快天亮了才糊糊地睡着。随后的几天也是,整个人无精打采。小米,

16、面食,老何变换着给王广胜做吃的,但王广胜就是说不出那个谢字。他把力气都用到了黑土地上,发疯似地干活。春节刚过,刘晓红他们就回来了,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气。大家给王广胜带回许多东西。刘晓红还给王广胜买了一副耐磨的手套,王广胜的心稍平静了些。那天,王广胜肚子不舒服,被队长特批提前回家了,却正好撞上邻居王婶从老何家走出来的背影。王婶挥手说着回吧,别客气,没面没米了再去我那儿拿。王广胜的心突然一紧,想着老何那几天对他的照顾有加,脸热了起来。他想说什么,一米八的大个子矗在那里,半天却没动。中午返回部队,有人给他带来一封信,是母亲寄来的。王广胜激动不已,颤抖着手急忙撕开。母亲在信上说,他托战友给她的30元钱和

17、20斤粮票已经收到了,让他别亏着身体,她一切安好。30元钱20斤粮票这是一笔多么大的数字!几乎一年的工分啊!王广胜惊呆了!他想到了刘晓红他们,想到他们回来后,绝口不提回家的事,想到他们小心翼翼的神态,想到他们带给他的那些东西,想到他们怎样历尽艰难,在杭州的偏僻小巷里找到他的家,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一张张纸票递到母亲的手中。王广胜蹲下身,哭得像个孩子似的。(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而标题却用第一人称,充满着浓烈的抒情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 房东老何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对敏感、自尊心强的王广胜照

18、顾有加,但他也是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这从他要王广胜逃票可以看出。C . 小说写王广胜无意中撞见从老何家出来的爽快大方、乐于助人的邻居王婶,主要目的是暗示老何对王广胜的照顾有加背后的不易,让王广胜心生感动。D . 小说故事温馨动人,人物描写生动传神,注重在细微处着墨,如“刘晓红沉默一下, 用手轻轻捶了捶王广胜”,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的形象跃然纸上。E . 小说以王广胜收到母亲的来信作为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使情节陡然逆转,顿生波澜。(2)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 关于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王广胜,有人认为是关心帮助他的群体,你认为呢?请结

19、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10. (6分) (2017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

20、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今天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年的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

21、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如亚历山大,当他酗酒致死,导致了他的新帝国分崩离析;或者如腓特烈大帝,由于俄国继任沙皇醉心于普鲁士道路,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显而易见,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通过将混乱的材

22、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的哲学。“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这大约是我们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学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就“历史哲学”而言,我们又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总体性视野不过是一种错觉。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在苏美尔人或埃及人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就历史而言,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相对性至上,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

23、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或许,因为有这些限制,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现实,并尊重彼此间的歧见。(节选自美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倪玉平等译,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B . 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相互矛盾的证据或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已经遮掩蒙蔽了历史,我们也有可能曲解历史。C . 由于变化的加剧,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的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更加不可确

24、信。D . 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历史学家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的历史规律。B . 亚历山大新帝国的分崩离析和腓特烈大帝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文章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国王的品行和思想对国家命运有重要作用。C . “历史是个怪胎”,说的是历史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就历史而言,概括不出任何规则。D . 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历史相对性至上,所以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会耐心地承受现实

25、,和尊重彼此间的歧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说明历史已经被蒙蔽或者曲解,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过去。B . 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的私人偏好仍然会影响他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和表达。说明绝对真实地表述历史是不可能的。C . 历史编纂搜集史实,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所以它和确定性至上的科学不同,相对性至上。D .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历史,很难概括出历史的规律。而这又让我们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六、 作文 (

26、共5题;共39分)11. (5分) (2018高一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它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爸爸这样做是为让你们有自由,以后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从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2. (16分) (2018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

27、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杨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举进士,授富阳主簿。后为司理,犴狱必亲临,端默以听,使自吐露。越陪都,台府鼎立,简中平无颇,惟理之从。一府史触怒帅,令鞫之,简白无罪,命鞫平日,简曰:“吏过讵能免,今日实无罪,必擿往事置之法,某不敢奉命。”帅大怒,简取告身纳之,争愈力。先是,丞相史浩亦以简荐,差浙西抚干,白尹张枃,宜因凶岁戒不虞。乃令简督三将兵,接以恩信,出诸葛亮正兵法肄习之,军政大修,众大和悦。改知嵊县。丁外艰,服除,知乐平县,兴学训士,诸生闻其言有泣下者。杨、石二少年为民害,简置狱中,谕以祸福,咸感悟,愿自赎。由是邑人以讼为耻,夜无盗警,路不拾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

28、二少年大帅县民随出境外,呼曰“杨父”。会斥丞相赵汝愚,祭酒李祥抗章辨之,简上书言:“昨者危急,军民将溃乱,社稷将倾危,陛下所亲见。汝愚冒万死易危为安,人情妥定,汝愚之忠,陛下所心知,不必深辨。臣为祭酒属,日以义训诸生,若见利忘义,畏害忘义,臣耻之。”未几,亦遭斥,主管崇道观。再任,转朝奉郎。嘉泰四年,赐绯衣银鱼,朝散郎,权发遣全州,以言罢,主管仙都观。嘉定元年,宁宗更化,授秘书郎,转朝请郎,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兵部郎官。转对,极言经国之要,弭灾厉、消祸变之道,北境传诵,为之涕泣。诏以旱蝗求直言,简上封事,言旱蝗根本,近在人心。兼考功郎官,兼礼部郎官,授著作郎、将作少监。入对,答问往复,漏过八刻

29、,上目送久之。兼国史院编修官兼实录院检讨官,以面对所陈未行,求外补,知温州。移文首罢妓籍,尊敬贤士。私鹾五百为群过境内,分司干官檄永嘉尉及水砦兵捕之。巡尉不白郡,简惊曰:“是可轻动乎?万一召乱,贻朝廷忧。兵之节制在郡将,违节制是不严天子命,违节制应斩。”建旗立巡尉庭下,召刽手两行夹立,郡官盛服立西序数其罪命斩之郡官交进为致悔罪意良久得释奏罢分司其纪律如此。寓官置民田负其直,简追其隶责之而偿所负。势家第宅障官河,即日撤之,城中欢踊,名杨公河。(选自宋史杨简传,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必擿往事置之法擿:挑剔,指摘B . 谕以祸福谕:告诉,晓谕C .

30、 分司干官檄永嘉尉及水砦兵捕之檄:用檄文征召D . 寓官置民田负其直负:背弃,辜负(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惟理之从蚓无爪牙之利B . 以言罢,主管仙都观不赂者以赂者丧C . 北境传诵,为之涕泣若者皆且为所虏D . 简追其隶责之而偿所负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杨简任绍兴府司理期间,常亲临乡间牢狱审讯犯人。他静默端坐,颇具威严,即使犯人们拒不开口,他也能断定他们的罪行。B . 杨简任乐平县县令时,兴办学校,教化百姓。乐平县被治理得路不拾遗,百姓皆以因犯罪而被诉讼为耻,杨简也因此深受

31、爱戴。C . 文章主要叙述了杨简在历任官职上的所作所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全面展现了杨简耿直刚正、尽职爱民、政绩卓著的形象特征。D . 无论是乐平县杨、石二少年受杨简教化后称其为“杨父”,还是杨简拆除权势人家阻碍官家河道的宅第后百姓呼官河为“杨公河”,都可见杨简深得民心。(4)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郡 官 盛 服 立 西 序 数 其 罪 命 斩 之 郡 官 交 进 为 致 悔 罪 意 良 久 得 释 奏 罢 分 司 其 纪 律 如 此(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丞相史浩亦以简荐,差浙西抚干,白尹张枃,宜因凶岁戒不虞。臣为祭酒属,日以义训诸生,若见利忘义,畏害忘义,

32、臣耻之。13. (3分) (2017江苏模拟)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故乡通过一次回故乡的经历,描绘了一幅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凋破败的真实情况,深刻揭示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B . 茶馆中王利发的语言既反映他的性格心理,又富有时代特点。例如,“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反映了他的圆滑世故;“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表现出他对动荡时局的不满。C . 边城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次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翠翠等爷爷时巧遇傩送,两人暗生情愫;翠翠第二次端午节认识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节得知傩送真心爱着她。D . 哈姆莱特中,王后和哈姆莱特在后宫谈话时受到后者的冲

33、撞,她担心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就大声嚷了起来。而此时,躲在帷幕后面的偷听者大喊“救王后”,哈姆莱特知道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内心正生气,就拔出佩剑向幕布后刺去,一剑刺死了他。E .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费尽千辛万苦捕获了大马林鱼,尽管最终带回来的是被鲨鱼吃的只剩下了白骨架子;但他敢于挑战自我,始终没有妥协、投降,因此也可以说他是一个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努力追求、奋斗的胜利者。14. (9分) (2016高一上肇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

34、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二)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1) 选段(一)出自_(作者)写的_,选段(二)出自_(作者)写的_。(2) 请从内容和写法等方面比较这两个选段的异同。请简要作答。1

35、5. (6分) (2017高二上新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走热”。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

36、会随之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

37、众而言,在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

38、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

39、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代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B . 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C . 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D . 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

40、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B . 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迫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C . 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D . 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

41、(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B . 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C . 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D . 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第 20 页 共 20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1、6-2、6-3、6-4、三、 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8分)7-1、7-2、四、 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8-1、8-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9-1、9-2、9-3、10-1、10-2、10-3、六、 作文 (共5题;共39分)11-1、12-1、12-2、12-3、12-4、12-5、13-1、14-1、14-2、15-1、15-2、15-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