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65171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口市高二上月考一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在0:1落后的情况下,不孚众望 , 奋力拼搏,连扳 两局,最终以2:1战胜李宗伟,夺得冠军。B . 低端车的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每一次几角钱的油价上涨,他们都不可能等闲视之。C . 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对他的学说感兴趣,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登堂入室的求教者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D . 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 , 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2. (

2、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从已发生的全球飞机事故系统数据来看,绝大多数的航班事故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三分钟和着陆阶段的七分钟,故有“黑色十分钟之说”。B . “如果一旦发现了MH370的残骸,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救助。”澳大利亚官方新闻发言人对媒体说。C . 中国联通新闻发言人宣布,2013年的营业额为2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2年减少了一倍多。D .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许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苍凉,是人

3、在历史中与命运相抗衡之后得到的一个无奈又不甘的结果,_,_。_。_? _,_,从而展现出我们人生中那样一种细腻委婉的情致。在戏剧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悲剧而这种价值的破灭酿成了悲剧的产生苍凉为什么也可以是一种美呢而是让人超越、玩味因为它不是让人裹挟其中不可挣脱它是将很多美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 (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有翻译。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这时,东来传

4、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

5、动。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

6、消灭之而后快。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

7、合。佛教传入之初,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

8、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1)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B . 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C . 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D . 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2) 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

9、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的斗争。B . 坚持儒家立场者,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C . 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关于神的存灭,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点是相同的。D .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3)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B . 佛教

10、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C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融互补的局面。D .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5. (18分) (2016湛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琐忆九叶诗人唐祈先生唐祈先生生长于南昌,但他更喜欢说自己是苏州人,因为他家祖籍苏州,我们算是同乡。所以,我与他初次见面就显得挺热络。那时我们都远离江南故地,在大西北的兰州。唐先生从小受到非

11、常好的教育。他的母亲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非常喜欢写古体诗,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先后给他请了两个家庭教师,一个给他讲国语、英文和数学,一个给他教国学,讲孟子、诗经。他的姑外婆经常来找他妈妈聊天,她们聊的内容,多是古体诗的写法。有一次,她们聊得起劲,没有想到边上的唐先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诗歌之路就这样迈步了。后来,全家随父亲来到兰州,正值抗日救亡高潮,他也加入到了这一大潮中,在写诗的同时,还从事了进步戏剧运动。这时,接触到了不少在兰州的诗人,也写了不少诗歌。1987年,我们学校的诗社请唐祈先生来做讲座。那时的唐祈先生已经67岁了,但身子骨看上去相当硬朗。唐祈先生很健谈,而且记忆力好。那天的

12、讲座主要是介绍性地阐述九叶的诗学主张,特别谈到苏州人性格和苏州文化品格。他说,外面人总是认为,我们苏州文人多,文人比较文弱,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对“勇敢”的片面理解。勇敢指的是文化气质的支撑和道义观念的表现。苏州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有杀身成仁者,有为民请命者,有暴力起义者。2001年8月上旬,我去参加第五届国际青海湖诗歌节。期间,居然遇到唐祈先生的一位老学生,蒙古族诗人阿海林。他是唐先生的嫡传弟子,我是庶出的。但是,在精神气度上,我觉得自己与唐先生颇有相似之处。唐祈先生是东西南北人。他生长于东南,到西北上大学,所以他经常说他是东西南北人或东南西北人。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的回答和唐先生

13、一样。我们俩共同的特征就在于这“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与写作风格。唐祈的牧歌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西北草原生活的体验,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当然,在年轻时代,我是自己的选择,他是不得已的,东南故土已是日寇铁蹄下的焦土,他只能转向西北国统区。所不同的是,我只把西北作为一个炼钢炉,锻炼一下我的青春和意志;1991年甫一毕业,我就逃离了。而他194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西北,任兰州省立工专教师。中年之后,唐祈先生到西北也是自己的选择,而且比我更坚定。1979年,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毅然离开京城,远赴大西北扎根落户,乃至认西北为故乡。有一个疑问曾经萦绕在我心头:大西北真正吸引唐祈的是什么?对这个

14、问题,唐祈先生曾经自答:“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其实,他回到西北这一决定和举动并不仅仅是为故地重游,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意义;而是为“培养新一代少数兄弟民族青年诗人尽我微薄的力量”。他喜欢在“少数”和“民族”之间加上“兄弟”二字,他对少数民族的感情可见一斑。从1979年到1989年整整10年间,他确实为少数民族尤其是民族诗歌尽了力不是“微薄”的,而是很大的力,培养出了不少小有成就的少数民族青年诗人。唐祈先生那时候身体好,干劲足。他自己也觉得老当益壮,说:“这批青年诗作者也给予了我一种西北高原的青春的力量,鼓舞我同他们一道在诗歌的大路上向前走去。”唐

15、祈先生的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唐祈对西北精神风貌的迷恋和向往,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的选择。作为华夏文明中人,他自己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需要刷新,但在汉语文化语境本身之中,他很难实现突破,除了向西方,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寻找刺激性的资源外,他也在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就文本资源而言,他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民歌。我还记得,在他任主编的新版中国新诗杂志里,登载了不少那类民歌,比如青海的“花儿”。有一段时间,我去旁听了一些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历史的课程,在诗歌创作中也有意化用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就是因为受到了唐祈先生的影响。运用西北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资源和朴拙的文本资源,来更新或补充熟透

16、了的汉语中心主义文明,唐祈先生是这个方面的老先锋,而且坚持得最久。(摘编自环球人物)【相关链接】唐祈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百度百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唐祈先生祖籍苏州,生长于南昌,自称是苏州人,特别强调苏州文化的“勇猛”,是因为希望苏州人更多地发挥自己传统文化中勇毅的一面。B . 唐祈先生青年时期从东南到西北,是因为热爱向往西北草原,希望体验

17、西北草原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南北通透”的个人性格和写作风格。C . “到西北高原找回我年轻时写诗的基地,找到曾哺育过我的诗的少数兄弟民族。”这既写出了唐祈对西北高原的热爱,也表明他对西北兄弟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D . 唐祈先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诗歌,不断地向周边少数民族汲取精神养料,是因为他认为在汉语文化语境中无法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E . 唐祈先生诗歌创作起步于西北高原,重视汲取西北少数民族歌谣的营养,把少数民族刚健的精神和东南的汉语文明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2) 唐祈先生成为优秀诗人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我”这个人物在材料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

18、析。(4) 为什么说唐祈先生是个“东西南北人”?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 (2015高二上中山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纪僧真,丹阳建康人也。僧真少随逐征西将军萧思话及子惠开,皆被赏遇。惠开性苛,僧真以微过见罚,既而委任如旧。及罢益州还都,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惠开临终叹曰:“纪僧真方当富贵,我不见也。”乃以僧真托刘秉、周颙。初,惠开在益州,士反,被围危急,有道人谓之曰:“城围寻解。檀越贵门后方大兴,无忧外贼也。”惠开密谓僧真曰:“我子弟见在者,并无异才。正是道成耳。”僧真忆其言,乃请事太祖。随从在淮阴,以闲书题,令答远近书疏。自寒

19、官历至太祖冠军府参军、主簿。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元徽初,从太祖顿新亭,拒桂阳贼。萧惠朗突入东门,僧真与左右共拒战。贼退,太祖命僧真领亲兵,游逻城中。事宁 , 除南台御史、太祖领军功曹。上将废立,谋之袁粲、褚渊。僧真启上曰:“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默己,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太祖纳之。太祖欲度广陵起兵,僧真又启曰:“主上虽复狂衅,虐加万民,而累世皇基,犹固盘石。今百口北度,何必得俱?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明公为逆,何人避此?如其不胜,则应北走胡中。窃谓此非万全策也。”上曰:“卿顾家,岂能逐我行耶?”僧真顿首称无贰。初,上在领军府,令僧真学

20、上手迹下名,至是报答书疏,皆付僧真。上观而奇之,笑曰:“我亦不复能别也。”初,上在淮阴治城,得一锡趺,大数尺,下有篆文,莫能识者。僧真曰:“何须辨此文字,此自久远之物,九锡之征也。”僧真容貌言吐,雅有士风。世祖尝目送之,笑曰:“人何必计门户,纪僧真常贵人所不及。”永泰元年,除司农卿。明帝崩,掌山陵事。出为庐陵内史,年五十五,卒。(选自南齐书纪僧真传)注:太祖: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事宁 , 除南台御史宁:平息B . 岂能逐我行耶逐:追赶C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D . 夫士少而仕仕:做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

21、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乃以僧真托刘秉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B . 乃请事太祖屈原放逐,乃赋离骚C . 僧真与左右共拒战未得与项羽相见D . 天下之望窃会计之余功(3) 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与其他三项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上观而奇之B . 余既耸然异之C . 项伯杀人,臣活之D .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纪僧真因为犯了很小的过错就遭到萧蕙开的惩罚,但并没有影响萧惠开对他的信任。B . 纪僧真出身低微却有一定的才干,因而得到重用。C . 纪僧真在萧道成登基以前,给予谋划和协助,可见其善于投机取巧。D . 纪

22、僧真虽出身寒门,但萧道成认为那些出身高贵的人也往往比不上他。(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罢益州还都,不得志,僧真事之愈谨。明公岂得默己,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撒把纵得广陵城,天子居深宫施号令,目明公为逆,何人避此?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高一下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东临巫山县。(1)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B . 颔联“巫峡啼猿”“衡阳归雁”与“数行泪”“几封书”,虽为虚写,却是情景交融之佳句。C . 颈联通过想象描写两地之景,上句描写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描写夔州的名胜古迹。D . 尾联“圣代雨露”,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不久即会改变。(2) 这首诗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简要分析其蕴含了哪些情感。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6高一上沽源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沁园春 长沙)

24、携来百侣曾游,_。(沁园春 长沙)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 , _”。满载一船星辉,_。(再别康桥)风萧萧兮易水寒,_。(荆轲刺秦王)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 (5分) (2020高二上怀远期末)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当地时间11月25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吴伟仁代表嫦娥四号任务团队欢迎更多国家或组织与中国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

25、共同助力人类太空探索与科学发现。嫦娥四号任务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探索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一次成功实践。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10. (5分)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一下泉港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书店开通了24小时营业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读者离开时,一部分人开始走进来。他们有的是喜欢夜读的市民,有的是自习的大学

26、生,有的是外来务工人者,有的是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他们有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是只要是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也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只是来休息,我们也觉得我们的工作有意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1、4-2、4-3、5-1、5-2、5-3、5-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6-4、6-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1、7-2、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8-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1、10-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