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63599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 ,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而且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

2、“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 ),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 , 产生对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目不识丁择善而从高山仰止名不副实B . 不学无术择善而从高山景行盛名难副C . 不学无术见贤思齐高山仰止盛名

3、难副D . 目不识丁见贤思齐高山景行名不副实(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B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成,别人听着也等于对牛弹琴。C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D .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只是别人听着等于对牛弹琴,自己也没有做到。(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B . 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C . 作为他规划的起点的“修身”D .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二、 现代文阅读 (共3

4、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荣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阅读微信 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 ,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5、?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

6、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

7、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

8、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B . 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

9、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C . 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D . 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B . 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C . 病态

10、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D . 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B . 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C . 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

11、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D .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3. (9分) (2016荔湾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

12、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等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注重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二是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三是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四是要科学对待文

13、化传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唯我独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取舍,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搬套用。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理事,国际儒学相关学术文化团体,国际友人及中国各界代表7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摘自中新社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讲话)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

14、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习近平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既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

15、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让整个世界都听到中国文化的声音。(新华社2013年12月31日报道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材料三:近些年来,弟子规一书大行其道,在各地学校、媒体中受到大肆追捧,成了读经热中最著名的文本。在我看来,弟子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误读,丢失了源初儒家“当仁不让于师”的进取精神等很多珍贵而有活力的东西。弟子规或许能教出老实听话的孩子,但却很难培养出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培训奴性十足的驯服工具,还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这是前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弟子规只

16、是一个例子。时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令人欣喜,但也正如一位教授所说,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摘选自2014年10月18日新民晚报裴伟小议弟子规)材料四:昨日,在上海长宁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的第一册与学生见面。“两年来,编写组先后三次修改编写体例,十易其稿,诸多精通文史的高校学者、中小学优秀教师等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社长夏德元介绍说,系列教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诵读形式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选文循序渐进,内容精挑细选,解说通俗易懂,兼顾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蒙学教材、经典古诗词篇章以及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文章。(2014

17、年11月1日文汇报报道上海推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即继承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因为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B . 在两则报道中,习近平主席都强调了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并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价值。C . 两则报道都提出当今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解决当代面临的难题。D . 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但应是有选择性的继承,更应是有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

18、社会相协调。E .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外学者只有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唯我独尊,这样才能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而造福人类。(2)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侧重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侧重?(3) 材料三中,作者对让孩子们读传统经典持什么态度?作者对时下的弟子规热提出非议,请联系习近平主席的主张,谈谈你的理解。(4) 根据四则材料,你认为在对孩子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 (12分) (2019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时间的隐喻傅菲怀玉山脉勒住了缰绳,东奔的烈马停了下来。群山如一锅沸水,暂时不再潽射,水花凝结成了低矮的山冈。龙门

19、山像一把圈椅,新叶村堰卧其中。在新叶村,我有长久的恍惚:夏日蒸腾般的晕眩、古老巷弄幽深的迷失、池塘倒映出来的幻觉、旧年屋舍散发的阴凉、溪流时断时续的亘古之声、灼日下荷花盛开的夺目光晕午间酣睡在走廊里的老人,晒在竹圆匾里焦红的辣椒,失去水色又略微卷曲的君子竹叶,剥落了石片的碾盘,千年的水井浮起今晚的淡淡月色群山在望,苍鹭在茂密的灌木林栖落,指甲花映在门前的空院。新叶古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叶氏先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娘舅夏氏家,繁衍至今,已三十余代。夏氏人丁不旺,被迫外迁,而叶氏根深叶茂,开枝散叶。桃树茂密之处,即村舍。村舍依半扇形围拢成村落,村落中央有池塘。塘叫南塘,像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镜。石

20、砌的塘堤爬上了苔藓。塘口有一片葱油的蔬菜地。水生万物,千年不息。翘起的瓦檐,粉白斑驳的砖墙,窄小的房门,高大的池杉,闲散的人影,它们一并收入南塘,像是沉落水底,又像是浮出波面。南塘成了近似谜语的象征物。宋朝理学家金仁山在规划叶村时,以“山起西北,水聚东南”的格局,开挖了南塘。塘一般用于聚水灌溉,洗衣洗菜。可一座八百年的池塘,更像一座时间的钟塔。它会照见什么呢?年年日日,人在池塘的水影里更替,池边的人最终随星辰落入塘里。钟声会虚化,消失在风里。池塘边站久了,眼球里浮现各色人物,说不清楚他们是谁。他们从不可知之处,来到南塘边,握手相逢,拥抱告别。人工通浚的两条溪流,注入南塘。溪流即是村界,叶氏居于

21、溪内。巷弄沿小溪而建,石板道逼仄幽深。一个人在巷弄走,跫然。每一个脚步声,都是孤独的,仿佛在说:过客,过客。我也是一个人走,脚步轻缓。灰白的房墙有粉屑剥落,露出黑色的老青砖。每一堵墙,斜斜看上去,像被洇湿而后晒干了的纸画。画是写意的山水画,疏淡,空蒙,留白有余。画中不见人影,也不见村舍和田园,只有点点的山影树影,和晚秋的肃穆。巷弄九曲,让我觉得巷弄如干涸的河床,人如无水之舟。交错的巷弄,似乎是一个迷宫。站在巷口,往里望,墙垣劈立,低缓的石板台阶形成的斜坡面,与悠长狭窄的深度,构成了乡人回忆中不可遗忘的角落。在巷弄的尽头,有酒家。屋檐下的纸灯笼,暂时把灯光暗藏在灯芯里。酒是五加皮酒,自家酿的,封

22、在土陶酒缸里。封酒缸口的红布,绷紧,使我深信:这不是酒缸,而是一面鼓。蹦蹦蹦,鼓声雷动,可惜我们听不到鼓声寂灭在天井的雨滴里。一株种在石臼里的吊兰,叶厚肥阔,始终不开花。叶村家家户户均自酿五加皮酒,而酒家只有一处。悠闲的人,寂寞的人,劳顿的人,焦心的人,坐在木桌旁,喝一碗,一切烟消云散,了悟:人间终究是人间,活着就是做人间的人,说人间的话,干人间的事。叶村多老祠堂、老祖屋、老戏台、老巷弄。它们是叶氏血脉的见证,也是时间顺流而下携带的内含物。让我流连的,是双美堂。这是一栋老民居,有前房、侧房、前花园、后花园,属于徽派建筑。前花园有百年罗汉松和青石水池,天井四根柱子分别是柏树、梓木、桐木、椿木,寓

23、意百子同春,墙上有鹿鹤壁画,后花园有鱼池和吊桥。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有情调的大户之家。晌午,烈日白炽。几个小孩坐在巷弄石阶上,舔舐棒冰。棒冰的水渍淌在他们的手掌上,淌在他们的衣服上。棒冰在溶解。枣树上,压翻了枣子。麻红色的枣子,引来乌鸫啄食。南塘如一块砚台,静默地搁置在叶村这件方桌上。龙门山逶迤,山冈毗连山冈。在群山的起伏里,我四顾茫然。我望望叶村,对时间充满了无比的敬畏。时间是最大的洪流,以摧枯拉朽之力,毁灭一切,淹没一切。在叶村,我看到了时间遗存下来的踪迹。这些踪迹,是人间不会消散的体温。(1)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第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2) 第段语言运用独具特色,试结合本段内容加以赏析。 (

24、3) 第段描写南塘有何作用? (4) 本文以新叶村所见所闻传达了“时间的隐喻”这一哲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陈武帝素知之。及镇京口,命喜与宣帝往江陵,仍敕宣帝谘禀之。及梁元帝即位,以宣帝为领直,喜为尚书功论侍郎。及魏平江陵,喜与宣帝俱迁长安。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陈朝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国,又遣喜入周,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文帝尝谓宣帝日:“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

25、。”宣帝以访喜,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余人以启之,文帝称善。文帝崩,废帝冲昧,宣帝录尚书辅政,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竞如其策。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宣帝议北侵,敕喜撰军制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

26、,谓袁宪日:“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至德元年,授永嘉内史。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摘选自南史毛喜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B . 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C . 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

27、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D . 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敕:本义是告诫,嘱咐。古代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故称帝王的诏书、命令为“敕令”。B . 通聘:旧时称男家向女家致送订婚彩礼。文中指两国之间采取和亲的外交政策。C . 废帝:常用来指被废黜的皇帝。废帝,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D . 朕:秦以前,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自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 A . 毛喜受到赏识。陈武帝一向赏识他;宣帝曾就有关名字的事情询问毛喜,毛喜列举二十多位古代贤士上报,文帝称好。B . 毛喜敢于进谏。他曾经多次向宣帝进谏,如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又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宣帝大都采纳了。C . 毛喜为政清明。至德元年,他被授任永嘉内史,到达郡城后,不接受俸禄,政治宽弘清明,官吏和百姓全都安居乐业。D . 毛喜富有远见。宣帝想出兵彭、汴,毛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宣帝没有听从,结果吴明彻被周俘获,宣帝事后很后悔。(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

29、长之术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6高二下桂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公元1176 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1) 下列各项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B . “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

30、凄清的氛围,为下一句的喜逢故人作铺垫。C . “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D . 招魂是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主要内容为呼唤楚王的灵魂回到楚国来,作者借此为徽钦二宗招魂。E . 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感。(2) 本词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 (2)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

31、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 (3) 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 (4)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 (5) 秋声赋中从“秋气”这一角度描写秋状的句子是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 (5分) (2019高二上阿城期末) 下面是王峰给爷爷写的留言条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祖父,您好。我有事不能当面告知您,就写这一便条让您知悉。我与同窗去影院看电影,晚上不回家用餐,您不要等我了。9. (5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期中)

32、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对比项目90后80后70后60后阅读方式纸质读物27.2728.1129.5550.94电子读物72.7371.8970.4549.06阅读内容休闲娱乐63.1754.3747.5442.28文化经典36.8345.6352.4657.72请概括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2个现象(不出现具体数据):_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红尘滚滚,人海茫茫。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

33、样儿”来,一类人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你觉得人应该怎样活?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的理解和看法。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要抄袭;文体特征鲜明。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3-4、4-1、4-2、4-3、4-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7-2、7-3、7-4、7-5、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