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6359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沈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一上天津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 胴体(tng)脑髓(su)后裔(y)怏怏不乐(yng)B . 畏葸(x)颓圮(q)拂晓(f)管窥蠡测(ku)C . 聒噪(gu)慰藉(j)忸怩(n)殒身不恤(yn)D . 弄堂(nng) 纤维(qin)浸渍(z)戛然而止(g)2. (4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各类翻拍剧 。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爱情、

2、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当然,翻拍本身无可非议。经典有值得被不断回望的价值,但好的翻拍应该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作者应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新的创造,赋予作品新的内涵,让经典作品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与一代一代的受众产生新的心灵碰撞、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翻拍本身是重现经典甚至再造经典的过程。其实,翻拍是一件难事。原作 , 本就树起了较高的标准,再加上观众的“回忆滤镜”,想要出新出彩并不容易,它需要付出更多的匠心与努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翻拍又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创作和宣发成本。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

3、,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翻拍是艺术的再创作,创作人员不能在亦步亦趋中了自己,更不能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自己。对经典多一些敬畏,对观众多一些诚意,对作品多一些感情,才是创作应有的态度。(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一而足共享妙语连珠束缚B . 不一而足共鸣妙语连珠桎梏C . 层出不穷共享脍炙人口桎梏D . 层出不穷共鸣脍炙人口束缚(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故事已经有了,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观众基础也有了,甚至自带话题和热度B . 已经有了故事,不用从

4、头开始创作剧本,观众基础也有了,甚至自带话题或热度C . 不用重新创作剧本,因为已经有了故事,进而观众基础也就有了,甚至自带热度D . 观众基础已经有了,故事也已经有了,所以不用从头开始创作剧本,且自带热度(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B . 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方法,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托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C . 如果创作者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

5、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D . 创作者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只想着尽快把作品变现.那翻拍就被当作一条“赚快钱”的捷径,这也正是之所以目前市场上翻拍剧扎堆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B . 习近平会见印国会议长时表示,中方愿同印尼方加强战略沟通,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希望双方相互借鉴,为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C . 临近年关,政府为有效防止欠薪事件发生,保

6、证农民工顺利回家过年,加大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帮扶,将约谈作为重要方式。D . 前中国女排队长冯坤23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国青女排能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夺冠,主要靠的是团队的力量取得的。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4. (1分) (2020高三下柳州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_,因此,狗可能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_,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二是辨别气味的能力。_。当看到有老鼠、虫蚁的出现时,狗便展示它自身的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

7、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的“手掌心”。5. (1分) (2017安徽模拟) 下图是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对比图,请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7高二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

8、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 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

9、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

10、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

11、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 .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 .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D .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12、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 .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 .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 .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 .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

13、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3)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 (20分) (2017高二上寻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没文化【俄罗斯】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四处

14、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姑妈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小红帽一个士兵等。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

15、家里用锤子煮粥的。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

16、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还有着一盏镜前灯。“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这些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儿子说完又塞上耳塞迈着舞步走了。“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后来在科利亚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

17、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套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科利亚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他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好像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注】 , 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有删改)【注】加缪,全名叫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妻子认为,一家三口应该有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在物质享用上追求一种公平,这恰恰和

18、姑妈的生活清贫形成鲜明对比,可见两个人追求的差异。B . 面对姑妈留下的书籍,科利亚坐在旁边,“像个孩子似的”,其原因由下文妻子的话揭示出来: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只能看懂带图的书籍。C .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文化,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D . 科利亚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得益于小时候姑妈的熏陶,还在于他一直有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所以才对姑妈留下的书恋恋不舍。E . 文中多次提到电视,是为了把“影像化”生活与“文字化”生活做对立,彰显两种不同的生活追求的矛盾冲突以及最后的结局。(2) 小说一开始写科利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

19、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 (3) 有人认为,妻子是阻碍科利亚变得“有文化”最重要的力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 (16分) (2017高三上安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宗勉,字强父,富阳人。开禧元年进士。绍定元年,迁著作郎。入对,言边事宜夙夜震惧,以消咎殃。明年,兼权兵部郎官。时李全叛谋已露,人莫敢言,宗勉独累疏及之。又言:“欲人谋之合,莫若通下情。人多好谄,揣所悦意则侈其言,度所恶闻则小其事。上既壅塞,下亦欺诬,则成败得失之机、理乱安危之故,将孰从而上闻哉?不闻则不戒,待其事至乃骇而图之,抑已晚矣。欲财计之丰,莫若节国

20、用。善为国者常使财胜事,不使事胜财。欲邦本之固,莫若宽民力。”寻改兼侍右郎官。明年入对,言天灾甚切。拜监察御史。时方谋出师汴、洛,宗勉言:今朝廷安恬,无异于常时。士卒未精锐,资粮未充衍,器械未犀利,城壁未缮修。于斯时也,守御犹不可,而欲进取,可乎?”昭侍从、两省、台谏条陈边事,宗勉率合台奏:“蜀之四路,已失其二,成都隔绝,莫知存亡。诸司退保夔门,未必能守。襄汉昨失九郡,今郢破,荆门又破,江陵孤城,何以能立?两淮之地,人民奔迸,井邑丘墟,呜呼危哉!陛下诚能亟下哀痛之诏,以身率先,身自贬损,服御饮宴,一从简俭。以公私之财分给四处,俾之招溃卒,募流民之强壮者,以冲游兵,以补军籍。仍选沿流诸郡将士为捍

21、御之图,犹可支吾。不然将水陆俱下,大合荆楚之众,扰我上流,江以南震荡矣。或谓其势强盛,宜于讲和,欲出金缯以奉之,是抱薪救火,空国与敌矣。”进工部侍郎兼给事中,仍侍讲。复上疏言:“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不闻减退宫女,而嫔嫱已溢于昔时;不闻褒录功臣,而节钺先加于外戚;不闻出内贮以犒战士,而金帛多靡于浮费。陛下之举动,人心所视以为卷舒者也。陛下既不以为忧,则谁复为陛下忧。”擢谏议大夫兼侍读。首言边事当增兵防托上流。又言:“求谏非难而受谏为难,受谏非难而从谏为难。苟闻之不以为戒,玩之不以为信,卒使危言鲠论,无益于世用,无救于时危,其与拒谏者相去一间耳。”及拜左丞

22、相兼枢密使,守法度,抑侥幸,不私亲党,召用老成,尤乐闻谠言。以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卒,赠少师,谥文清。(节选自宋史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B . 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C . 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D . 陛下忧勤于路朝之顷/而入为宴/安所移切劘/于广厦之间而退/为便佞所惑(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疏作为一种文体,属于上

23、行公文。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奏议”。B . 拜,在古文中,既指臣子跪地行礼,接受封赐或接受官职,如“辞而不拜”;也指朝廷举行仪式,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C . 致仕源于周代,汉朝以后形成制度。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退休归家,也叫做致事、致政、休致、释褐等,如后汉书“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D . 我国古代,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了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宗勉耿直敢言。他在仅担任著作郎时就面对李全反叛的阴谋暴

24、露,多次向朝廷进谏,直言国家治理之法。B . 李宗勉认为要使君臣团结一致,就必须做到下情上达,不能皇帝喜欢的人们就说,而皇帝不喜欢的就不说。C . 对于攻打汴京、洛阳,李宗勉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现在朝廷还没有能够做到出师胜利的绝对把握,发生意外无法处理。D . 李宗勉反对史嵩之设立督府,因为史嵩之的职责不在于议和,而在于同敌人作战,在于保护国家的防御工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既壅塞,下亦欺诬,则成败得失之机、理乱安危之故,将孰从而上闻哉?以公私之财分给四处,俾之招溃卒,募流民之强壮者,以冲游兵,以补军籍。9. (10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一)互乡难与言,童子

25、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二)孟子曰:“教亦多术也,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互乡:鲁国的乡名,其乡风俗恶劣。与:赞许保:追究(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请简要分析。(2) 孟子提出“不屑之教”,和材料(一)中的孔子的思想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7高二上益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6、。(1) 从词的风格角度来看,这是一首_词。 (2)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试简要赏析。 (3) 本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在赤壁赋中,苏轼用歌词了表达自己对君王思念但是却得不到君王垂怜的句子是:“_,_”。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上下落差之大来写蜀道的危险的句子是:“_,_”。在氓中,男子为了接近女子,找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是“_”。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

27、,根据要求写作。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1、2-1、2-2、2-3、3-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4-1、5-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6-2、6-3、7-1、7-2、7-3、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1、8-2、8-3、8-4、9-1、9-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1、10-2、10-3、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