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5367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模拟)(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几年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出现了_、缺乏特色的现象,一些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上,没有独到的创意,只是拿别人现成的模板_,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特色小镇需有产业驱动,没有产业就失去了血肉。( );或者即便有一些产业,也因为盲目引进、_,并无深厚的产业基础,导致一些特色小镇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造成资源浪费,一些房地产企业不遗余力建设商品房,特色小镇建设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失去了“特色”初衷,失去了靠实体经济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_。概而言之,建成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关键靠的是耐心与决心取得的,切忌不要浮躁与功利。本质上,特色小镇是一种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因文化制宜的基本原则。(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而无当按图索骥焚膏继晷百不失一B . 徒有其表照猫画虎揠苗助长得不偿失C . 大而无当照猫画虎揠苗助长百不失一D . 徒有其表按图索骥焚膏继晷得不偿失(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少特色小镇既看起来外表光鲜,实际上又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B . 特色小镇不少看起

3、来外表光鲜,只是实际上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C . 特色小镇不少不仅看起来外表光鲜,实际上还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D . 不少特色小镇看起来外表光鲜,但实际上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的建成,关键靠的是耐心与决心取得的,切忌浮躁与功利。B . 建成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关键靠耐心与决心,切忌不要浮躁与功利。C . 建成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关键靠耐心与决心,切忌浮躁与功利。D . 一个真正的特色小镇的建成,关键靠耐心与决心取得,切忌不要浮躁与功利。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下株洲期末)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季羡林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我们中国人确实从西方国家拿来了不少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同时,我们也拿来了不少的糟粕。我曾提出了一个主张:“送去主义”。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我的根据何在呢?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四大发明是人尽皆知的,勿待赘言。至于无数的看来似乎是细微的发明,也出自中国人之手,其意义是决不细微的。我只介绍一部书,大家一看便知,这部书是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然而,日往月来,星移斗转,西方兴起了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影响遍及全世界。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靠坚船利炮,完成

5、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任务。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靠暂时的科技优势,今天制裁这个国家,明天惩罚那个国家,其劣根性至今没有丝毫改变。现在屈指算来,西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已经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拿走了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是,仍然有许多精华,他们没有拿走。比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其中有糟粕,也有精华。眼前全世界大声疾呼的环保问题实际上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如能切实行之,必能济西方之穷。另外,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获得成功,对世界其他国家就很有借鉴的价值。这些东西如珠子在前,叫人家,特别是西方,却偏不来拿。怎么办呢?你不来拿,我们就送去。我们首先要送去的就是汉语。“射

6、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汉语是“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和现代的智慧,也大部分保留在汉语言文字中。中国人要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国人要想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必须首先抓汉语。因此,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首先送出去的也必须是汉语。此外,汉语本身还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我在工作中发现:汉语是世界上最短的语言。使用汉语,能达到花费最少的劳动,传递最多的信息的目的,汉语之功可谓大矣。说来说去,一句话: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我们首先要送出去的就是汉语言文字。(1) 对文中“送去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奉行“送去主义”,既有政治意义,

7、也有学术意义。我们首先要将汉语言文字送出去。B . “送去主义”要送去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等有价值的文化精髓。C . “送去主义”中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送去汉语言文字,因为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D . 全世界环保问题是西方人“征服自然”的恶果,如能切实实行中国的文化,必能济西方之穷。(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因为汉语言具备一些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所以,我们才提倡“送去主义”。B . 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早已被其他国家的人们所记载。C . 作者在文中之所以提倡“送去主义”,原因之一是我们要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

8、义务。D . 虽然西方国家拿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少优秀的精华,但我们仍愿意奉行“送去主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与鲁迅的“拿来主义”相比,该文的“送去主义”更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B . 因为西方不知道如何拿,拿什么,所以,发展起来的我们才提倡“送去”。C . 早在古代,我们就有“送去”的先例,所以,今天,我们完全能够自信地提倡“送去”。D . 真正的“送去”意义是重大的,不但可以让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还能解决他们许多问题。3. (9分) (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

9、发展,同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宇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材料二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

10、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阋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11、,推陈出新。(摘编自新华网)材料四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

12、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摘编自搜狐网)材料五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闻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闻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

13、,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摘编自人民网)(1)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B .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C . 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D . 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5、A .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B . 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C . 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D . 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3) 达到“全民阅读”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4. (12分) (2017高三上济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听茶

16、叶梅茶是有声音的。这是我到了福建安溪之后才突然领悟到的。秋分过了,转眼己是寒露,北方的雾霾不期而至,天灰蒙蒙的。老天爷沉着脸的样子,实在让人无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应到了安溪,扑面而来的青山绿水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山的名字为戴云,有着古来的诗意,试想那云字用繁体书写,会更为美妙。山的模样,千姿百态,从来不会让人觉得疲倦,吸引你走近,与之细语,交付心事。转身时,便会有了种种牵挂,忍不住一次次回首相望,却也不能停步,人生只能朝前。还好低下头来有一缕茶香飘然跟随,那便是与这山相伴的古茶,有着贴心的茶名,叫铁观音。从小喝惯了茶,各种茶的味道都略微知道一些,但这沁香扑鼻的铁观音,咽下去熨帖可心,似乎能使人

17、感觉出一种格外的温暖。中国茶业,最初兴起巴蜀。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因此,常称巴蜀是中国茶叶或茶叶文化的摇篮。要说巴蜀之地,古来当属巴国,那一带大山峻峭起伏,人们喜好种茶,随口唱出的茶歌数不清。“正月采茶是新年,手拿金簪点茶园,一点茶园十二卯,采茶姑娘笑开颜”有首顺茶歌从正月唱到了十二月。但其实,是安溪人一贯的开放和笃定引来了这些异乡的歌声。安溪早年素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多地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后来,于明末清初创制出的乌龙茶,传至闽北,后又传入台湾,渐渐名扬天下。多山的安溪才一年年繁荣起来,得到“小泉州”的美称。而今这座建筑于唐宋时期的古城可谓茶

18、都,天下名茶汇集,人与茶不离不弃。行走之间,可感觉到空气里的茶香弥漫,馥郁芬芳,又奇妙的掺合着稻谷花生的蕉香,成熟醇厚,正如这秋日的山野,让人纵然是不喝也醉了。再上得山去,便可看出安溪人对茶的娇宠,一垄、一排排的茶园,修剪得如时尚人儿的美发,可见人们用尽了心思和功夫。在安溪的山上,也有那高大的古茶树,好些已过千年,总在云雾山上静观人间,看似淡定却经历无数风雨,天性娇弱但执拗不衰,时光流逝愈加高贵不凡;也有那后起之秀,满树嫩枝叶儿,青翠欲滴,若是伸手去,片刻就染了指。难怪采茶女扬起的手总是绿的天真,仿佛也成了摇动的茶枝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唱不完的茶歌。“十月采茶下长江,卖茶挑起花萝筐,一担茶叶一担歌

19、,挑起百货转回乡。”从山上回到茶庄,迫不及待地将嫩叶倒在桌面大的竹筛上。茶师傅摇晃竹筛,通过旋转使叶片碰撞,激活芽叶酶的分解,使茶叶产生一种独特的香气。这个过程叫摇青。接下来是杀青,以高温将茶的青味炒退,大力搓揉至不再出水为止,时辰把握一点都不能耽误。茶工们为此常常连夜守候,小心翻弄,直到天明。香茶好喝树难栽,更难侍弄,但得如何和谐,才能交付一缕馨香呢?人问茶,茶有声。那话语只有真正爱茶的人才懂得。我想起家乡一位能够做出绝品“玉露”茶的聋哑师傅,他听不见人语,却能听懂茶音,将珍惜与抚爱渐次融入茶意,茶晓得他的亲昵,因此成为绝品。人与茶的对话,从种茶开始,培茶、采茶、制茶,经历了无数回合,一直到

20、最后,那饱满成颗粒的茶叶,色泽珍绿,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再用细细的文火焙炼,如风凰涅槃,就是人们期待的铁观音了,面世之前的梳妆是免不了的,去掉杂芜,留下精粹,是人与茶共同的愿望。这时亲取一撮放入茶壶,便清晰可闻当当之声,这是它在真正的绽放之前,小小的序曲。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俗称“音韵”,只有理会的人,才能听出那茶韵的山高水长,余音缭绕。高明的茶师则不仅可以听出茶的优劣,还能听那茶出自何地,树龄几何,甚至为哪位大师所制。茶经道:“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说的是苍天养育万物,都有奥妙,人类所知道的不过只是一点浮浅的皮毛而已。一片小小的茶叶尚且如此奇妙,那天地之间该

21、有多少奥秘不为人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探求从来没有停歇,但敬畏之心断然不可无,只有谦恭地聆听他们发出的声音,读懂他们的表情,才能求得彼此的和谐。这也是茶传出的声音(选自人民文学2017年3月,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茶是有声音的”一句,既照应了题目,又笼罩全篇,在表达作者意外之喜的同时,也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 . 第段对北方深秋雾霾天气及自己无奈心情的叙写,采用的是反衬手法,更加突出了自己对安溪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C . 第段借助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茶树描摹得生动可感;将古茶树与新茶树作对比,表现了古茶树竖忍不拔、

22、高贵不凡的特点。D . 本文前半部分以在安溪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脉络清晰,条理有致;后半部分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细腻深刻,饶有理趣。(2) 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3) 文章标题“听茶”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上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

23、,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 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

24、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

25、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 .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 .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 .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26、,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B . 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C . 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D . 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

27、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杂诗无名氏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李商隐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1) 对下面的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甲诗前两句语言含蓄、朴素,“暮角声”“旅人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的“情”

28、因角声而愈发凄苦,边塞的“声”因客情而愈见悲凉。B . 甲诗前两句中,“无定河”“赫连台”以其所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战争的联想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战死沙场的战友的怀念。C . 乙诗开篇,一个“远”字,不仅写诗人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有“远”思“寒”,塑造了苦寒之时孑然一身、行囊单薄的诗人形象。D . 乙诗第二句是细节描写,采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表现诗人对妻子的强烈怀念之情以及诗人的内心的悲凉情怀。E . 两首诗的第三句都紧承一,二句,给人无尽的凄凉漂泊之感,同时引出下文的内容。(2) 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在写作手法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29、7. (3分) (2016高二下茂名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_,_。杜甫在望岳中表达因睹山中景象而心胸荡漾,想极目所能地把这一切看个清楚的句子是:_,_。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_,_。”既描写实景,也形容由困境步入佳境的转变。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 (5分) 为促进城市转型,彰显文化底蕴,市博物馆拟开设名人橱窗展,请你就下列材料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嵇康简介。嵇康(223263):字叔夜,三国时魏谯郡铚县(今安徽淮北)人。嵇康喜爱音乐,熟悉琴曲,著有琴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

30、五弄”合称“九弄”。嵇康的诗歌今存60余首。内容上主要表现其“轻世肆志”的人生态度;形式上多受诗经影响,以四言诗为主。其代表作为赠秀才入军18首和幽愤诗。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嵇康俊逸潇洒,伟岸有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与阮籍、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被司马氏杀害,死时四十岁。9. (5分) 阅读下面一幅图画,要求:请为下边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请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

31、5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