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5247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通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

2、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的延展,更没有_的枯燥和_的迂腐;它拒绝一切关于批评的繁文缛节,只要“寸铁杀人”、一针见血的快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艳。(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危言危行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食言而肥B . 仗义执言喧宾夺主要言不烦食古不化C . 仗义执言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食古不化D . 危言危行虚张声势长篇累牍食言而肥

3、(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B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D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 . 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C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 . 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

4、19高三上呼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

5、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

6、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1) 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 . 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B . 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

7、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C . 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D . 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2)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B . 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C . 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D . 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家

8、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B . 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C . 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D . 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3. (12分) (2018天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

9、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10、。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

11、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

12、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

13、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

14、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

15、。虹关,坐落在和风细両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章开头运用“子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B . “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C . 文章写了一位

16、“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之情。D . 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E . 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2)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 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4) 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 4. (9分) (2018高一上湄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倪方六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是不可或缺的。“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

17、“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人的“佩囊之俗”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僚,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

18、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盛放笏板的包便是笏囊。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

19、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分辨高低。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朝称“算袋”为“昭文袋”,也称“照袋”、“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放钱放物的多用包“褡裢

20、”、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节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B . 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

21、的象征。C . 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D . 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人有“佩囊之俗”,主要是古人出行时要随身携带一些东西,而中国古人的大多衣服没有口袋,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B . 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就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C . 汉代的“縢囊”,唐代的“鱼袋”

22、反应了中国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D . “算袋”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在古代官场、文人间很流行,其实在汉代就开始有了,宋明清也在使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将其命名为佩囊。佩囊实用方便,是中国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B . 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上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C .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D . “褡裢”也称“搭膊

23、”,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9高二上虹口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

24、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

25、,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1) 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膺谢不受_;膺等复废_(2) 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无所交接( ) A结交 B连接C往来D沟通故引用天下名士( ) A使用 B重用C荐用D任用(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

26、项是( )。 A . 以公事免官乃以膺为长乐少府B . 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至乃杀孕妇C .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D . 为司徒胡广所辟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4)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 请择其一例分析文中间接描写的作用。 (6) 依据相关事迹,概括李膺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相关事迹李膺的品质矢石破虏_拒收樊陵_惩治张朔_临难不辞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小题。次韵登凌歊台元萨都剌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崇台。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注】

27、凌歊(xio)台:位于安徽黄山之巅。南朝宋建宫于凌歊台上。后人多有登临。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这首诗便是作者登台后,和他人之作。离宫:指皇帝出巡时临时的寝宫,这里指凌歊台。辇路:帝王在宫内经行的路径。(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诗歌开头写凌歊台远景,山势如龙,闲云围护,写出凌歊台宏伟壮观,位置得天独厚。B . “护”,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凌歊台已深入缭绕的云雾之中,突出了凌歊台地势之高。C . 颔联写凌歊台内的景色,夜晚只有月升月落,白天没有人的踪迹,渲染出清幽静谧的气氛。D . 尾联写刻着帝王丰功伟业的碑石已经断裂,风吹雨打爬满绿苔,证明凌歊台已然荒

28、废败落。E . 此诗着力于凌歊台上景物与往昔离宫的对比,怀古,但不一味伤古,而带有深沉的思考,发人深省。(2) 颈联“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历来被认为是咏古述怀的名句,请简要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7高一上华安月考) 补写句子 (1) 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心志。 (2) 诗经氓中“_,_”两句通过女主人公之口,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 (3) 短歌行中,曹操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_,_” (4) 归园田居中,采用比喻表达自己对官场的厌弃及

29、对田园生活的眷恋的诗句是:“_,_” (5) 屈原在离骚中,体现诗人为了心中的追求,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诗句是“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 (5分) 某商场电动扶梯口提示牌上有这样一则温馨提示:“老人与小孩上下电梯,请由大人陪同,小心行走,注意安全!”答:这则提示应该改为:_9. (5分) (2016高三上清远期末) 下图是清远市城市标识, 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该标识含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20高二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董福财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

30、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这个村面对的是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地。过去粮食亩产不足200斤。1996年国家工作组考察时认为该村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整体搬迁,可董福财竟然拒绝了。有的人说:“能离开这个鬼地方还能拿国家补偿为啥不搬?”董福财却说,流沙南侵的速度是每年5到12米,而北甸子村离沈阳也不过150公里。沙子撵着人走,啥时候是尽头?在他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18年里,北甸子村形成了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3公里的林带,把辽宁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进了13公里。今年,董福财已到肝癌晚期。2002年董福财带领村民修路旴,意外受伤摘除了脾脏。这十多年来,他带着大伙儿种树、修路、搞养殖,让他本就虚弱的

31、身体雪上加霜,患上了严重的肝病。有的人说,董福财这样做值吗?你认为“有的人”的认识对吗?董福财这样做值吗?请综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1、2-2、2-3、3-1、3-2、3-3、3-4、4-1、4-2、4-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5-3、5-4、5-5、5-6、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1、7-2、7-3、7-4、7-5、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8-1、9-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