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521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杭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 (9分) (2020高三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超过了1000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

2、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摘编自经济日报)材料二: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

3、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

4、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三:智慧城市的提出,是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有人误把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城市等同于智慧城市的全部,有人以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建设数据中心、宽带网,缺乏对智慧城市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考虑。人口膨胀、城市扩张、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等,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更大的压力,智慧城市建设应当破解这些难题,并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众多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也开始参与进来,并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其中,阿里的杀

5、手锏是ET城市大脑,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城市的管理,从交通领域入手,深入城市规划、医疗、治安等多方领域;腾讯的绝招是强化“连接”优势,整合开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LBS、支付基础技术,赋能政务、医疗、旅游、交通等诸多社会领域;华为则聚焦ICT基础设施,欲打造智慧城市“神经系统”。智慧城市千人千解,但都指向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以人为本。智慧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也不仅仅是办事柜台的线上化,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有情怀、有温度地服务社会。(摘编自人民日报)(1) 下列对“智慧城市”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球智慧城市计划相继启动,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

6、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B .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可实现服务均等化和城市特色化。C . 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这是智慧城市应有之意。D .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众多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金融公司也开始参与进来,这就为智慧城市建设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城市建设要想破解人口膨胀等问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压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就必须以人为本。B . 传统智慧城市只要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

7、域,就能朝着“超级智慧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C . 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但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D . 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3) 建设智慧城市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计划,请结合材料提出建议。 2. (18分) (2017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19

8、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对丁聪的生活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张光宇、叶浅予。他们的画,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态,这让丁聪触动很深,也影响着他后来那种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一次,丁聪画了一幅漫画要发表,报馆让他署个名字,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当普通的小人物,做喜欢的事,挺好。“七七”事变后,丁聪的漫画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改变了丁聪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这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条红线,从此一直贯穿于丁聪

9、的作品之中。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辗转来到重庆,他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 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来,便遭到国民党雇佣流氓的撕毁。他也因此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1949年年初,丁聪被任命为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大鸣大放中,丁聪对“外行领导内行”提出的批评,连同筹办万象的构

10、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状。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聪乘上一列开往东北的火车,去了北大荒850农场云山畜牧场劳动改造。丁聪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为此,他吃尽苦头。“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丁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丁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文革”开始时,丁聪被

11、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

12、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犀利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三中全会到80年代的一段时期,是丁聪认为最开放的时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正是这样的平淡,才淬炼出了最强大的艺术,给社会与现实以无情的鞭挞。(选自文汇报,有删改)相关链接:我画的都是老百姓想的事情,老百姓通得过的,我才画。虽说我为这个吃过不少苦头,可我总觉得我没做过坏事,对得起良心了。 (丁聪一生就做一件事)丁聪当时

13、住的房子大约十几平方米,除了一扇窗户透亮,沿墙都摆满了书柜。他的生活也很简单,就是画画、看书、吃饭、看电视、睡觉。只要一拿起画笔,他就感到心满意足,感到快乐。(李辉从此天堂里也会多一些笑声)(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丁聪取笔名为“小丁”,一用就是60年,“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而他这一生的创作始终围绕着市井小人物的百态人生。B . 丁聪出身绘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自学成才,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深受其影响。C . 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对象,但这些接二连

14、三的厄运却成就了他任何处境下都乐观、旷达的性格。D . 丁聪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这与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不无关系,丁聪始终热切地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饱含一腔忧虑之情。E . “时代身上的牛虻”这一标题用形象的比喻高度赞美了丁聪与时代“病灶”抗争到底的正直、勇敢的精神,诠释了一名知识分子最应具备的品格。(2) 作为一位漫画家,丁聪的画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 文章六、八两段引用了丁聪的话,请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4) 文中说丁聪“平淡”的人生,却“淬炼出了强大的艺术”。请结合材料,对“平淡”与“强大”的关系进行分析。3. (6分) (2017高一上钦州港开学考) 阅读下面

15、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美丽诗经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

16、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

17、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

18、,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

19、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1) 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 班固和何休提出了诗经起源的“采诗说”,但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B . 关于诗经,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依据。C . 我们想驳斥班固和何休的观点,但是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为合理的说法。D .

20、 虽然学术界对诗经各抒己见,但这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2) 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B . 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C . 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 “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D . 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3)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是“献诗说”,但这种说法只有国语中的一个孤证。B . 学

21、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得过且过,是因为这种疑问不影响我们喜爱诗经。C . 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曾提出过理据充分的质疑,但学术界少有反响。D . 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9高二下宾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 , 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22、。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 , 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

23、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24、是( ) A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B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C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D .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B .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C . “拜、迁、转、徙”

25、都是指调动官职。D .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回家乡去。(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B . 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C . 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D . 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4)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 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结合全诗,分析“兰泽多芳草”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6高二上长安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打猎阵容豪壮的句子是“_,_。”

2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此小年也”的句子是“_,_。”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极端组织多次在世界各地发动以无辜平民为对象的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充分暴露其反人类、反社会的本性,罪大恶极,百身何赎。各级政府官员,手中掌握着管理社会事务、履行国家职能的权力,权力用好了便可以经世济民,立德立功;反之,权力便可以为虎傅翼 , 招财纳贿。现在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去挖掘有重要新

28、闻价值的素材,反倒是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绯闻轶事”就笔走龙蛇 , 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蔡英文麻烦不断,四面楚歌,对内外交困的“执政”危机,她疾首蹙额 , 一筹莫展:台湾民众也逐渐由先前的“期望”转为“观望”乃至“失望”。2016年双十一销售额达1207亿元,天猫、京东等电商纷纷打破2015年记录:而面对“双十二”促销大战,赚得盆满钵盈的电商们已意兴阑珊。莫言惨淡经营 , 以一系列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的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A . B . C . D . 8. (2分) (2016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9、)A .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B .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C .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民工的劳动、克扣民工工资、甚至殴打民工的企业老板,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D . 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9.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据统计,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_,_。_。_,_。

30、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A . B . C . D .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18安徽模拟) 下面一则文稿中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招聘启事本校因发展需要,特面向全国各地招聘小学思维训练、阅读写作、英语、美术、书法全职教师五名。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学校或培训机构教学经验者优先。年薪

31、1520万左右(特别优秀者可网开一面),另加保险及其他福利。有兴趣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并保证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取消应聘资格,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欢迎致电垂询。联系电话:3456789。智慧教育培训学校2018年4月28日11. (5分) 请根据下面消息的主要信息,拟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10个字)。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变暖与人类通过汽车和工厂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气体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洪水、干旱以及冰盖的融化。在米兰召开的一次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表的手册中估计,气候变暖是全球百分之二点四的腹泻病例以及百分之二的疟疾病例的罪魁祸首。该组织说:“2000年,估计有15万人是因为气候变

32、暖而死亡的。”该组织说:“90年代是有记载以来最热的十年,全球气温上升的趋势似乎没有减退的迹象。例如在欧洲,今年夏天估计有2万人死于酷暑。”淫雨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池塘。该组织说:“静止的水洼为蚊子及其它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带菌者提供了孳生地。”这本题为气候变化和人类健康的手册为政府提供了减缓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的指导原则。这次在米兰召开的大会试图寻求减缓气候变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二上徐州期中)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名人,有能够吸引有相似想法

33、的“信众”的能力,他们提供了一种人们能产生共鸣的身份。威廉格瑞德谁来告诉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往往伴随着对普通人的漠视。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名人身上,世界变得由少数“大人物”和多数“小人物”组成。诺受所罗门、杰夫可汗媒体人物的魔术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3分)1-1、1-2、1-3、2-1、2-2、2-3、2-4、3-1、3-2、3-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6-1、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7-1、8-1、9-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1、11-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