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5031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Ⅲ)模拟考试卷(二)A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市高考语文(新课标)模拟考试卷(二)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7涞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

2、。(见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理的解释。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 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

3、者靡之,贫者为之”。就是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断地消费,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史记说他“富拟于公室”。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

4、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才学习到手,以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选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 )A . 1999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

5、一”“十一”长假的出现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B .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C . 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皿版跑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D . 2014年,苹果公司iphone6.iphone6plus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400万部,为其代工的富士康公司100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皿仍供不应求。(2) 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管

6、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B . 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一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C . 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D . 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

7、确的一项是( )A . 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B .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C . 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这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D . 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2. (20

8、分) (2017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素姑师陀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一个像春天般温柔,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婉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孟林太太这时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觉。院子里有个开始凋零的丝瓜棚,自早晨就没有人来过,就在这种静止气氛中,素姑正是坐在院子里绣花。素姑十二岁就学会各种女红。她给自己缝绣,也给亲友们和邻舍家的女友们。于是一年,十年唉!后来连比她小十岁的少女也出嫁了。现在素姑是二十九岁!没有人能计算她总共绣过多少!时光无声地过去。素姑低着头已经绣了半只孟林太太的鞋面,在青缎的底上绣完两朵四瓣梅

9、了。“妈,几点钟啦?”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孟林太太早已醒了,正一无所欲地在床上领略午睡后的懒倦。“瞧瞧看。”这是她照例的回答。那放在妆台上的老座钟,不知几时就停摆了。素姑手中捏着针线,惆怅地望着永远是说不尽的高和蓝而且清澈的果园城的天空;天空下面,移动着云。于是,是发黑色的树林,是青灰色的天陲,是茅舍,猪,狗,大路,素姑上坟祭扫时候看见过的;是远远的帆影,是晚霞,是平静的嫣红发光的黄昏时候的河,她小时候跟女仆们去洗衣裳看见过的。她想的似乎很远很远一个沉重的脚步声蓦地里走进来,素姑吃了一惊。“老王,老王!”她转过头去喊。“嗯!”送水的这样应着,一面担了水急急往厨房里走。忽然间

10、她自己也觉得好不奇怪,真个的,她喊老王做什么呢,老王每天在这个时候进来,给孟林太太家担水快二十年了。“果园里的果子卸光了吗?”她高声问。“卸光了,小姐;早就卸光了。”老王并不回头,说着时早已走过去了。庭院里接着又恢复原有的平静,远远的有一只母鸡叫着,在老槐树上,一只喜鹊拍击着树枝。“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时光是无声的,但是每一个小城里的日子都有一种规律。“还不该烧饭吗,刘嫂?”素姑抬起头来问。刘嫂孟林太太家的女仆,这天下午到河上洗衣裳去了,也许正在大门口和果园城的兴致永远很好的娘儿们闲谈。那个老座钟,我们说过它早就停了。正在这时走进来一个卖绒线的。她走进来的时候并不曾呼

11、喊,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以前她是每天都来的。“买点什么吧,小姐?”素姑并不要买什么,然而她仍旧想看看。于是在天井里,就在泥地上,卖绒线的坐下去,随后打开篮子,一些红的绿的绫绢露出来。素姑拣块杏红绫子,接着她又看中一种羽毛辫条。忽然间,仅仅是忽然间,当她想到这些东西该配到哪里最合适时“不要了。”她说。她什么都不要了。她把卖绒线的货篮推开。“你明天出嫁时候用得着的,小姐。”卖绒线的发慌地喊。素姑感到受了一下更重的打击。她站起来,不,她什么都不要了,卖绒线的从后面望着她走进寂静的又深又大的上房。“外面是什么人?”孟林太太大声问。这时候她已经起来,在床上坐着,她的耳朵近几年有点聋。素姑没有回答就走

12、进自己的闺房。她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一本展开着的不知几时忘记收起来的“漱玉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接着,她的手又废然垂下去,她的眼睛移到面前的镜子上去了。在镜子里,一个长长的鹅蛋形脸蛋儿;一绺散乱的头发从额上挂下来;一双浅浅的眉在上面画了两条弧线;眼的周围有一道淡黄的灰晕;她的嘴唇仍旧是好看的有韵致的,却是褪了色的。素姑正是这样望着,右手支着头。在窗外,雁嘹唳着从将晚的果园城上空飞过,晚风萧索地在庭院里凋零的丝瓜棚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于是书从她手里落下去,渐渐的连镜子也在她眼里消失了,一颗泪珠从她脸上滚下来,接着又是一颗。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1) 文中画横

13、线的语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素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说明。A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B“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3) 请简要分析小说尾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 文中两处写到早就停摆的“老座钟”,请探究这一细节的深刻意蕴。 3. (10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

14、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

15、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

16、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17、”,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 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

18、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来自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有删改)(1) 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B . 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仅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C . 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D . 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

19、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更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A . 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B . 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C . 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D . 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

20、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E . 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3) 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4. (1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若然者,岂徒暗于天道哉?又不睹之于人事矣!夫饿谨流隶,饥寒道路

21、,思有植褐之衰,傍石之畜,所愿不过一金,然终于转死沟壑。何则?贫穷亦有命也。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养,然卒润镬伏质,亨醢分裂;又况幺幺,尚不及数子,而欲暗奸天位者乎!是故驽之乘气不骋千里之途;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胜其任也当秦之末豪杰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妇而世贫贱今卒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婴从其言,而陈氏以宁。王陵之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是时陵为汉将,而母获于楚。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

22、:“愿告吾子,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遂对汉使伏剑而死,以固勉陵。其后果定于汉,陵为宰相封侯。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四者,帝王之分决矣。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 ,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赴。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足挥洗,揖哪生之说。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 。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

23、大略,所以成帝业也。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 ,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 ,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 ,遇折足之凶,伏鈇钺之诛。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凯觑,距逐鹿之替说,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冀,为二母之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选自班彪王命论,有删改)(1) 对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以智力求也智力:智谋力量B . 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畴:同类C . 趣时如响赴趣:急促D . 稽帝王之世运稽:考查(2) 下列各组句子中

24、,加点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达其故其皆出于此乎B . 以固勉陵 作师说以贻之C . 帝王之分决矣项公乃夜驰之沛公军D . 为二母之所笑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汉高祖刘邦的兴起不光得益于秦末的时势,更得益于他的五个特点和雄才大略。而世俗之人大多归功前者,这都是不谙天道和不睹人事的结果。B . 作者以韩信、英布、项梁、项羽、王莽为例,并以易经卜辞加以佐证,推出以上数人失败的缘由是才不胜位,贪图天位。C . 作者认为在秦末乱世中陈婴之母和王陵之母作出的选择值得肯定。她们知晓兴废,使两家子孙由凶转吉,是明

25、于事理之人。D . 作者认为在汉代刘氏世运仍在之时,英雄豪杰应该学习陈、王二人,安于本分,不要有所觊觎,如此方可福延子孙,流露出强烈的正统观念。(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当秦之末豪桀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子家 妇而世贫贱卒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5)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则?贫穷亦有命也。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于无穷,垂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5. (8分) (2018聊城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叶梦得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

26、病不能射。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沈领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注】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宁少蕴。1138年再次知建康府,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此词大约作于这个时期。云中:云中郡,汉代名将魏尚、李广都曾做过云中太守,并于此地奋勇抗击匈奴。(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本句为倒装句式,西风渐紧,催促人们做好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B

27、. “叠鼓”两句,写出破晓时分,军鼓震啊,武士手持雕弓,走马飞驰的豪壮场面,视听结合,振奋人心。C . “争”字写座中宾客正当盛年,习射武场得胜,嘲笑衰翁年事已高,还想与客走马比武,使人顿生衰病之叹。D . “何似”三句,虚写诗人自己年少力壮时,骑射技艺高超,回答了客人“豪气安在”“为谁雄”的疑问。E . 词的上片言“回望”千里江山,结句说“回首”云中郡发出许多感慨。前后呼应,使词作结构浑然一体。(2) 作品表现了词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 (10分) (2017高二上应县月考) 按照要求,补写句子。 (1) 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 (2) 兵车行

28、中写后方田园荒芜的景象是:_,_。 (3) 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江潮浩瀚无垠、明月随潮涌生的壮观景象的两句是:_,_。 (4) 岳飞满江红里“_,_。”句表现出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5) 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3分)7. (2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如教科书所说,光彩炫目的广告表现仅仅是冰山一角 , 水底之下隐伏着无数的策略和机关。他虽有不羁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学习,发表的言论多是不刊之论 , 错误百出。她写戏曲喜欢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所以主

29、人公一出场就以惊人的美丽吸引了观众。一个出奇制胜的决策除了需要天马行空的思维,更需要对市场的科学测评和准确定位,否则再好的创意也只能成为空中阁楼。因为科学家们处心积虑地研究,我国的防疫学取得了巨大进步,终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注意。章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她对我们班上五十六个同学都是等量齐观的,不存在偏心哪一个的情况。A . B . C . D . 8. (2分) (2017高二上宜昌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为了积极响应宜昌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我校谭子刚校长带领党员教师上街开展了文明劝导活动,田苹书记检查了我校师生对相关应知应会内容的掌握情况。B . 越来越多

30、的人出现了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原因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规模的扩大,我国的烟雾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的。C . 天宫二号的航天员不仅可以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而且图像很清晰。D . 各企业要严格落实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要求,参照宽带速率测试方法规定的测速方法,确保有线接入速率的平均值达到签约速率的90%。9. (2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近日,欣闻敝校百年校庆将至,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B . 老大爷,请问你的黄瓜多少人民币一千克?C . 得知您老病了,父亲让我登门探望,祝您早日康复!D . 凡在本店

31、购物满五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10. (5分) (2017高三上枣庄期末)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面值为12元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请写出该邮票的构图要素(除建筑物和现代交通工具及城市剪影部分以外)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100字以内。11. (2分)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熬夜是现代生活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身体的不良习惯,它容易使人缺乏内源氧,导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因此,我们要远离熬夜,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这样就能保持身体健康。但如果工作需要不得不熬夜,那么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样

32、就能缓解熬夜引起的疲劳、情绪焦躁等症状;还要摄入足够量的热能,尽量满足身体能量的消耗;还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做到以上这些,就能让熬夜不伤身了。远离熬夜,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方式不一定能保持身体健康。_。_。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三上铜仁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约一百年前,青年梁漱溟曾发出困惑:“这个世界会好吗?”还是一百年前,英国某家报纸给读者出了个思考题:这个世界的问题出在哪里?作家切斯特顿的回答很有道理:“先生们,在我。”切斯特顿也回答了梁漱溟的提问。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但终究会好起来,因为在我。跨越世纪的问答,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2-4、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4-1、4-2、4-3、4-4、4-5、5-1、5-2、6-1、6-2、6-3、6-4、6-5、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3分)7-1、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