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4640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考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16题;共87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肖像/生肖脉搏/赌博一幢房子/灯影幢幢B . 角色/角逐 猩红/腥臊硅片处理/整理菜畦C . 别扭/别样风靡/糜烂点缀天空/啜泣不止D . 相架/相机 忸怩/枢纽云雾缭绕/书写潦草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度日度过难关枯燥燥动不安B . 融汇融汇贯通迁移潜移默化C . 简洁简便快捷家具病情加剧D . 复原富员辽阔事故人情事故3. (2分) (2017高一下宜昌期中) 下列句

2、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成绩将从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中构成。B . 老人跌倒不扶的问题的产生尽管有特殊原因,但随着舆论监督的成熟化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是社会主流。C . 现实中,打工者的生存状态极为不合理,在城市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长,当剩下苍老,也只能回家,无法在工作的城市。D . 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4.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下

3、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三字含冤忠孝全(乙)犹留正气春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整纪维纲德行服人(丁)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A . 袁崇焕/诸葛亮/沈括/伍子胥B .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C . 岳飞/于谦/诸葛亮/廉颇D . 戚继光/海瑞/祖冲之/苏秦5.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古今词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乏意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B .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是以君子远庖厨也C .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璧有瑕,请指示于王D .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素所自树立使然也6.

4、(2分)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舞幽壑之潜蛟B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C . 侣鱼虾而友麋鹿D . 淇水汤汤,渐车维裳7.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厌之有A . 诸侯先迎之者B . 而今安在哉C . 而如姬最幸D . 使归就戮于秦8. (2分) 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坐而论道B . 座无虚席C . 一劳永逸D . 脚踏实地9. (4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人笔下生花,作品如行云流水。古典诗词中,人们最初

5、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抑或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乙】那么,“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声音?是单调机械扰人心绪的?还是杂而不乱缠绵深淳的?许多人不甚明白。从事民俗研究的王明教授也曾为此感到困惑。进而 , 某个深秋夜晚在内蒙古乡村的所见所闻,让他茅塞顿开【丙】那一晚,“清冷的月光如霜似水洒在地上,一片惨白。此时,梆梆梆的捣衣声,响成一片,有高有低,互相呼应,构成一篇激动人心的乐章”。(1) 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云流水B . 抑或C . 进而D . 茅塞顿开(2

6、)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10. (5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凤山妈祖石像的特点(不超过30字)。凤山妈祖石像位于汕尾市区东面品清湖畔的凤山顶上,高1683 m,重1000 t,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圣母”4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凤山妈祖石像建于一九九四年,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由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设计,它于端庄肃穆中流淌着秀慧妩媚。它的落成,犹如在红海湾畔缀上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成为粤东明珠汕尾市的新标志。登临凤仪台,妈祖石像以晴空祥云为

7、背景,远眺大海,庇佑着渔民的平安归航,给人以自信和安慰。11. (10分) (2019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对子袁省梅爸揉着肩膀说,今年的对子,你给大伙写吧。大学生哩。羊凹岭的人把“对联”叫“对子”。我说,那有啥啊?我写就我写。柜子上已经放了好多的红纸,都是邻居送的。门口贴的大对子,屋墙上贴的小条子,门上贴的斗大的字,都是父亲写。不知写了多少年了。印象中,每年刚过了腊月二十三,就有人送来红纸。过了腊月二十五,到年跟前了,家里的活多得绣疙瘩,父亲却什么都不干了,从早到黑,坐在炕桌前写对子。母亲一会唤我扫院子,一会叫弟弟拉风箱,她两手浸在面盆里,要蒸过年的花馍,还要洗萝卜剁

8、肉馅包饺子,就是不催父亲一下。写对子,就是父亲年前的活。父亲盘腿坐在炕桌前,一会儿抓大笔,一会儿握小笔。大笔是写院门上大对子的,小笔是写小条子的,屋墙上的“身体健康”“福如东海”,三分宽的小条子,要用小笔写。墨已经研好了,纸也裁好了。不用父亲动手,这些,有人做。父亲开始写字,桌前炕下就围了人,大人,孩子,都有。看写字,也有等着拿对子的。父亲坐在炕桌前,把一支毛笔在砚盒里舔了又舔,不说话,看笔。提起笔,顿一下,运气似的,才按下笔,刷刷刷,刷刷刷,四个字的小条子,七个字的大对子,就写好了。写好,还是不说话,提着笔,让人展着对子看,摇头,不满意的样子。没见过父亲点头,对自己的字。周围看的人却点一下头

9、,再点一下,说,满羊凹岭,就叔写的好。裁纸。研墨。润笔。父亲让我在自家的对子上写,别把邻居的对子写坏了,又得花钱买纸。我心里一鼓一鼓的,不服气。可刚把毛笔按在纸上,手就开始抖,一抖一抖地按不住。七个字,写得很艰苦,出了一身白毛汗。刷刷刷,父亲坐在炕桌前,也写了一副同样的字。父亲把两副对子摆在一起,让我看。我说都一样,都是一个是一个。嘴硬。一个还能成两个了?父亲笑得笔上的墨都筛到了桌上。父亲的字还是硬朗,遒劲,起承转合,自然而然,我在心里说,嘴却硬,贴墙上谁看呢?一场风一场雨,就烂的看不清眉眼了。海海来了。海海不识字。他家的对子年年都是叫我帮忙贴。父亲让海海看哪副好。海海搓着一双糙手,呵呵地笑,

10、端详了半天,说,这副好。他指的是父亲写的对子。他说,这上头的字瞅着稳当,结实。我的脸胀得像谁捏住了脖子。海海拿着他的对子走了,是父亲给他写的。他说,叔写的对子好,看上去稳当,结实。还是这句话。父亲说,不要小看羊凹岭的人,人粗,心眼亮着嘿。又说,写字,要用心,手到,心就要到。初一早上,巷里人都来给父亲拜年。每年都是。本家的,旁姓的,都来,很热闹。与父亲同辈的叔伯,老胳膊硬腿的,跪在我家祖宗牌位前,说是给祖宗磕个头。父亲不让,早都跪下了,说一年就一次。晚辈来了,也是先给祖宗磕完头,又给父亲磕,给母亲磕。母亲高兴,父亲也高兴,忙着递烟端茶,抓一把花生一把红枣,塞到娃娃的口袋。我的大学还没毕业,母亲病

11、逝。寒假回家,家里清锅冷灶,我的心情也清冷伤感,看着父亲满脸黑深的皱纹,我想父亲再不会给邻居写对子了。可是,刚过二十三,父亲到巷里碰到邻居,就叮嘱,今年早点把红纸送来,他妈不在了,写完了,还要准备年饭理。家里又像往年一样,人来人往,说笑不断。年跟前时,巷里的婶子嫂子也来了,她们不往对子上凑热闹,她们一来,就帮我揉面蒸花馍、煮肉包饺子。年三十祭神祭祖的鞭炮,我家是巷里第一个燃放的。因为我家的饭菜早早就准备好了。父亲叹口气,说,看邻居对咱多好,就帮人写个对子。揉揉肩膀,又说,哈时候你能给人写对子?我也好歇歇。我不敢看父亲,盯着门上的对子看,看得心里涌涌荡荡的。(摘编自小说集生命的储存罐)(1) 下

12、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年年跟前家里的活,父亲什么都不干,从早到黑,就是坐在炕桌前写对子。母亲从不催父亲一下,说明母亲是理解、支持父亲的。B . 父亲让“我”在自家的对子上写,别把邻居的对子写坏了,“我”心里不服气,七个字写得虽然很艰苦,但还是嘴硬,说明“我”年轻好胜。C . 小说以“我”不敢回应父亲作为结局,既表现了“我”的复杂心情,又呼应了开头,首尾圆合,很好地表现了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主题。D . 这篇作品行文从容安静,它并不急于表露喜怒哀乐,不强加给读者其自我感受,而人物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却鲜明活泛起来,来到读者身边。(2) 小说的叙述顺序

13、是如何安排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作者小说的语言风格突出,你认为这篇小说语言有哪些特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2. (15分) (2019高三上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春行于野汤世杰刚刚过去的这番冬去春来,如杨万里所谓“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干”,我几乎哪都没去,早晚只在院子里随意走走。回头一看,一冬一春看似无事,倒一直在为花忙,想着的,尽是些树啊花啊什么的。开得最早的,是楼下一株高大的冬樱花,年前还只零落开了几朵,一到新年,便盛放如一蓬温柔的火焰。想用手机完整地拍下来,离得远了怕拍不出气势,近些吧毕竟树太大,拍完一看,好些枝杈没拍进去,发到朋友圈里时

14、戏言:“糟了,这棵冬樱花要撑破我的屏幕了!”引来一众友人围观。稍后才见到腊梅。院里的梅本来就少,且多在旮旯拐角处,等我看到时已然凋零,亏欠它了。匆匆别了梅,去寻花期长的紫叶矮樱,那花倒真是莹白透红,一嘟噜一嘟噜的,爱死了人。山茶乃南国冬日最殷勤的主,秋末冬初一路相随,开到眼下还在开。到了这时节,紫叶矮樱已花谢叶繁,举着满树透亮的紫红嫩叶,花倒只剩几朵,想看新花,只好等着三月桃花开了。如此一想,辞冬迎春之际,许多朋友东奔西跑到处去寻花,我虽没跑得很远,却还是看到了冬去春来的全过程,何也?凭持的,唯一点静心的等待而已。等待其实并不轻松,间或更有焦急,甚至失落。行走已成习惯,看不到预想的花,焦急便突

15、然来袭心想还不如不去,或不见天都去,过几天,花不就开了吗?也是,每个轻松的早晨,人都有两个选择:或回去蒙头大睡,浑浑噩噩地慵懒一天,或不管阴晴雨雪,起身追逐一点小小的梦想。选择困难而又深刻,那是生命的选择。迷茫时,或该选那条更难行的路吧?走出去,终归比不走的好。树们花们,不都经历过风雪严寒么?它们都有过屏息的等待。前方的险阻谁也无法预料,没人能给你明确的许诺,细想,那终是自己依着灵魂的前行。“天何言哉?”其实大地、树木、花朵,都在等待。大自然对季候、时令的等待,从容而有耐心,不分季节也不分日夜在冬夜一次偶然的等待中,我才明白了这个理。那时,我坐在没于黑夜的车中,等着女儿年末加班,她的车被人撞坏

16、,不方便回家。说好是晚上八点,却一直不见她来,只好继续等。那会儿我待的地方,离城市北边当年西南联大的先生们居留过的司家营,已然很近。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都在那里呆过。那时他们都在等。直到1944年5月,才相继搬离,但清华文科研究所仍留在那里。到抗战胜利,朱自清复任清华中文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才迁走。如今那一带早已高楼林立,让我和许多人,对先生们旧居的去存,一直有着揪心的焦虑我久已没有过那样长时间的等待了。我说的当然是现实的等待,生命中那种长达数十年的,另一种焦急的等待,于我也记忆深切。那样的等待既叫人窒闷,又叫人满怀某种似无着落的热望,生命的耗费就那样无声地消磨着时光

17、。其实那晚我等女儿,拢共也不过两个多钟头,不长也不短。好在是坐在车里。可以听到风在外面散步。四周是些工地,墙篱高筑,显得既森然又还尚觉是在人间。把车载音响打开,蔡琴的女中音反复地唱着,好像有“再爱我一次”之类温情又如同梦呓的傻话。那离我那时的心境似乎过于遥远。再想,或许又不尽然你就没有期盼过什么吗?这样想时,不禁自己都差点笑出声来。人是复杂的。更复杂的是人的那些不可理喻的动机!比如,早就听说联大先生们的旧居,因年久失修,少有保护,面临坍塌。媒体呼吁了多年,也不了了之。直到最近,才听闻那里终于要复建、还原那个古镇了。至于何时建成,建成什么样子,当然还要等。等待并非无能,只是对天道的顺应有的事属人

18、力可为,却非尽皆人力可为。那晚直到终于接到女儿,已是晚上十点半了。风已回家。月亮压根儿就没出来过。女儿说让我久等了,我倒想谢谢她让我重温了一下等待的滋味,还在那样偶然的冬夜里,重新品尝了一下孤独和寂静,以及某个遥远又遥远的夜晚。今晨再去院子里走,最先看到的照例是一朵山茶,在清晨的阳光下艳红着。也许那已是最后一朵山茶了,居然从冬一直开到了春,宛若故人。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我已全力以赴,尽管一事无成那样普通的生命,却总是最叫人牵挂。久久凝视那朵山茶,转瞬间仿佛就把这世界看了个透。此刻,南国已春光浓似酒,足可证花可醉人;若今宵夜色澄如水,堪任月来洗俗。料想等桃花开

19、时,思绪或会再飞出些蜂蜂蝶蝶来吧?(有删改)(1) 第段在构思上的作用。 (2) 结合第段内容,赏析以“温柔的火焰”为喻体的妙处。 (3) 段有关“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的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出你的理由。 (4) 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13.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范祖禹,字淳甫。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既至京师,所与交游,皆一时闻人。镇器之曰:“此儿,天下士也。”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

20、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 , 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初,苏轼约俱上章论列,谏草已具,见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经世之文也。”竟不复出其稿。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

21、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贬安置贺州,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在迩英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开列古义,参之时事,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宋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节)(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B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

22、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C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D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2)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的相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致仕本意是将享受的禄位交给君主,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B .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为“薨”,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称大夫的死为“卒”。C . 斛,文中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

23、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D . 实录,纪传体裁史书的一种,专门记录古代某一皇帝的言行,如文中范祖禹编修的就是神宗实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祖禹幼年时父亲去世,每逢佳节,他悲伤痛苦,闭门读书,他到京城后结交的都是名人,他的叔祖称赞他为贤士。B . 范祖禹看淡官职,正字刚毅。他跟从司马光编修书籍,不求官职;他因司马光推荐而被王安石看重,后来他却将别人批评王安石的奏章上报。C . 范祖禹文才突出,受到苏轼称赞。宣仁太后去世,人心不稳,他决定上奏,他的奏章被苏轼看到后,苏轼决定放弃自己的奏稿,并称赞范祖禹的文章。D . 范祖禹既谨慎又大胆。他平时谨慎小

24、心,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往往坚持原则,他为皇帝讲书,有一次讲到关键处,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罢休。(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14.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 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2) 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5. (6分) (2019高二下长春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5、。 (1) 氓一文中,描写女子通过反省,变得刚强的句子是_,_。 (2) 韩愈于师说中表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句子是_,_。 (3) 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的心声。 (4) 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 (5) 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琵琶女准备演奏时,只是校弦试音,都让人感受到其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_,_。 (6) 古人云:“君子先择而后交。”可见古人在交友上的慎重。陋室铭中体现了陋室主人类似的择友观的两句诗

26、是:“_,_。”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不仅渲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8)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一句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16. (5分) (2020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地时间4月15日,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因工作人员的错误而发生大火,塔尖轰然倒塌,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大学生小华浏览网页时看到这一消息,联想到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事件,在网页上发表留言,表示国耻难忘,巴黎大火大快人心。请根据你对圆明园被焚烧和巴黎圣母院被焚烧这两个事件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引导与小华持相同或相似看法的人们正确看待这两个事件。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16题;共87分)1-1、2-1、3-1、4-1、5-1、6-1、7-1、8-1、9-1、9-2、10-1、11-1、11-2、11-3、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4-1、14-2、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6-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