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226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济南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陕西书协换届闹剧引发舆论大哗且持续至今,固然与事件本身的“荒谬”有关,但陕西书协在面对质疑时闪烁其辞 , 客观上也让事件在持续发酵。B . 慈善家陈光标先生先后捐善款近二十亿元人民币,面对人们的赞誉,他谦虚地说:我并没有什么挟山超海的力量,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C . 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一股改进文风、会风的“新风”上行下效 , 各级会议纷纷以实际行动落实文风、会风的改进,引发舆论关注。D . 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具有管窥

2、蠡测、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如果做事毛糙,粗枝大叶,势必给工作带来严重危害。2. (2分)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B . 我校举办的物理、生物、化学三个竞赛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级、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奖项。C . 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D . 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3. (2分) 根据语境和上下句衔接,下面语句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可见把一切社会现象硬塞到“阶级观点”的框子里

3、,会得出多么荒唐的结论!比如说“美”吧,不同的阶级当然有不同的审美观。阶级社会里的现象,也并非都是阶级斗争的现象。然而不同的阶级有时也有共同的美。再如语言,那是没有阶级性的,已有公论。过去封建皇帝、皇后休憩的园林,今天不是成了劳动人民游览的场所,并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吗?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一座距今约3 000年的西周时期建筑遗址。但它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作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

4、居住功能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平面布局虽已具备了四舍院的基本特征,但使用功能推断为祠堂,不属于住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中的证实,这种四面方正围合、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方式的四合院,在汉代已经形成。之后,作为我国住宅建筑布局的一种重要方式历经唐、宋等朝代延续发展。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将全国性质的首都定于今北京,称为大都。大都城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城内用横平竖直的大街分割成数十个里坊,坊内以八亩为一份住宅的宅基地供居民建造院落,也就是著名的“八亩方宅”。根据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元代后英房和玉桃园等地的居住遗址判断,元代住宅格局已与现代的四合院非常接近。所不同的是,元代住宅为轴线前端开门,且其前

5、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廊子相通,使得前后两座房屋形成“工”字形,称“工字廊”。可以说元代大都城内的院落是目前已知北京四合院的肇始了。明清时期,工字廊逐渐消失,大门开始从轴线前端偏居院落一角,直至清代中后期四合院基本定型。自清代末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大量传入,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也随之进入了北京四合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了西洋式大门,这些西洋味基本上没有破坏四合院的格局,也没有打破四合院的尺度和色调,反而为四合院增加了一些新气象。北京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式住宅的代表,它是在北京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发展成熟的,因此其院落布局和建筑单体都表现出了宜居性,也处处体现出北京传统文化

6、的内涵。从平面格局上看,北京四合院具有“坎宅巽门”特征,也就是坐北朝南的院落,按照后天八卦方位,正房位于正北方坎位,而大门开在东南角巽位。坎宅保证了住房朝南采光,巽门能防止从大门望见院内情况,保证了宅院私密性,而其庭院的空间接近正方形,则更利于北京天气条件下的采光和家庭成员的活动。作为礼仪之邦,为了更加强调礼制上的内外有别和主客有别,较为讲究的四合院往往在里外院之间建造一道二门作为分割,二门一般做成饰满木雕的垂花门形式,十分美观,增强了四合院的艺术气息。四合院的单体建筑尺度是一种较为亲切的建筑风格,其厚重的屋面和墙体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效果,也表现出其对北京气候的良好适应性。北京四合院色调上表现出

7、外观上砖瓦的灰色调和内向空间油漆彩画、装饰装修的多彩纷呈。一方面,这种灰色调的外观和相对较为低矮的建筑尺度从一个侧面烘托出了整个城内重要建筑如宫殿、坛庙、皇家园林和寺观等的恢宏气势和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内部空间的多彩带给居住院内的人们比较欢快的氛围。同时,四合院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倾注到了它的一草一木,四合院的绿化植物选择不仅注意到了对本地自然气候的适应性,尤其注意到了植物对建筑的影响。那就是,院外的行道树会种植高大落叶乔木,不妨碍交通,而庭院内则都是落叶小灌木或者乔木以及花卉,它们的根系都很小,不伤害建筑物。更为重要的是,如同所有中国传统建筑一样,即使是花木,也会被赋予

8、无尽的情感。这些四合院的花木都是中国数千年发展史中被赋予了深刻文化内涵的品种,如常见品种槐树象征了崇高的威望、良好的品德,海棠、石榴象征了家族兴旺、日子红火,丁香和牡丹象征了夫妻好合、富贵荣华,如此等等。正如论语云:“和而不同。”四合院在“和”的基础上也表现出了院落布局的不同组合形式、单体建筑形制的差异以及砖雕、木雕、石雕等众多建筑装饰细节上的变化。通过这些“不同”,我们甚至可以读懂宅院主人的社会地位、思想情怀、文化修养和喜怒哀乐。可以说,当我们真正走进北京四合院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在品读一种建筑,更是在了解中华历史,释读传统哲学和文化。(摘编自李卫伟留住乡愁释读)(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9、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发现最早的四合式院落,一般认为是在陕西凤雏村发现的大概三千年前的一处建筑遗址,它的外形已具备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但还不算真正的四合院。B . 四合院是一种四面方正围合、轴线对称布局的院落住宅建筑,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在汉代已经形成,到元代时,住宅格局已与现代的四合院非常接近。C . 作为我国四合院式住宅的代表,北京四合院依赖当地独特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而发展,例如其“坎宅巽门”特性,既保证了住宅采光,又便于家庭成员的活动。D . 四合院的单体建筑风格较为亲切,屋面和墙体厚重使其冬暖夏凉,表现出对北京气候的良好适应性,内部空间色调多彩,给居住院内的人们营造

10、了欢快的氛围。(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元代大都城将居民住宅建设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布局中,城内大街横平竖直,将大都城分割成数十个里坊,坊内提供给居民建造院落,每份宅基地占地八亩。B . 清朝末年以来,由于西方文化传入,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使得清代中后期基本定型的四合院格局有了新的突破,例如西洋式大门给四合院增加了新气象。C . 与现代的四合院相比,“工字廊”是元代四合院住宅建设的一个特征,即为轴线前端开门,前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廊子相通,前后两座房屋形成“工”字形。D . 四合院一般坐北朝南,开在东南角的大门,可以避免从外面望进去看见院内情况,而讲究的四合院还

11、会在里外院之间建造一道二门作为分割,以显示内外有别。(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合院是我国住宅建筑布局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形成于汉代,历经唐、宋等朝代延续发展,到元代,其住宅建筑格局成为现代北京四合院的发端。B . 北京四合院受皇城文化内涵的影响,四面方正围合表示规矩守礼而自我封闭,灰色调的外观和相对低矮的建筑尺度表示一种谦逊卑微的臣服的态度。C . 四合院的绿化植物选择体现出我国“天人合一”的理念,院内花木都凝结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如石榴象征着家族日子红红火火,牡丹象征着富贵荣华等。D . 四合院体现着“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其大结构相同的前提下,院落布

12、局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单体建筑形制也有差异,在建筑装饰细节上也变化多多。5. (12分) (2017高二上兰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榆爷人们都说村口的老榆树成精了,有神。老榆树很老了,老得粗壮的茎干歪倒在地上,再向上长出枝条,成为树。也就是说,从老榆树身上发出的枝杈,又都成了树,围绕着老干,长向四面八方。远望,如一片林子。春天,人们捋嫩叶,做糊涂面条;捋榆钱,尝鲜。老榆树有神哪,不怪罪吗?有人这样疑问,就有人说,没事,老榆树活人,几辈子了,都吃喝他的树叶、榆钱,只要不动他的大枝壮条。还有人说,捋一捋,算是给老榆爷挠痒,他舒服,长得更旺势。说这话的是牟介中。他对老榆树敬重,防护着

13、别人的伤害。老榆爷也是他叫出来的。叫着叫着,大家也都顺口了。遛弯去,碰面打招呼,就说,老榆爷底下。那里,有桌凳,石头的,可以谈天说古今。还有秋千,吊床,孩子们玩着,笑着,笑声跑到了树叶里面。这些,都是牟介中摆置的。他说,老榆爷好着呢,在树下玩,空气好,安全。说起老榆爷的好,牟介中能说好多好多。比如,民国三十年年馑,人们没有吃喝,就吃老榆爷。那时候,老榆爷已经很粗实,叶,榆钱,都可以吃;还有树皮,砸碎,磨成面,掺和到红薯面里,粘,甜。村里人约定,只砍削枝条上的皮。怕外村的人来刮树皮,老保长就领着人日夜看护。有一年,夏天,袁店河发了大洪水,沟满河平,人们就上了老榆树,或者拽着树枝,吃树叶牟介中说,

14、要是没有老榆爷,不知道多少家就没人会在这里喝茶荡秋千啦!一声感叹,望望头顶的老榆爷。人们也往上看。有风来,树枝婆娑,一片鸟鸣。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上头决定砍伐老榆树。村里人不愿意,特别是老头老婆们,就打了地铺,睡在寒风里,轮流看护。上级就做村干部的工作,一家一家地做终于做通了。可是,没有人去砍树。好不容易动员来了几个年轻人,也不好砍:大斧头上去,就一道缝;油锯哗啦一声就卡住了!老头老婆们就又围拢上来,这是神树,是天意,不能砍伐!上头领导很恼火,坚决要破除迷信,就向住罗汉山上的某部队求援。部队来了工程兵,开了一辆大铲车。轰!轰!轰!大铲车离老榆树还有一段路,忽然熄火了,跳下来个年轻人,左看右

15、看,找不出毛病。领导准备再找老兵时,牟介中从围观的人群里出来了,“我来试一试!”牟介中那时候复员回村三四年了,他当过坦克兵,在东北服过役。他说东北老冷,冰面上都能过坦克。他会开坦克,懂的多,复员后就开公社的东方红拖拉机,嗡嗡叫。牟介中冲那个战士一笑,上了铲车,捣鼓了一会儿,突突突!铲车又发动了,轰轰轰,向着老榆树开来。人们就戳指头,骂,“你个鳖孙!”可是,铲车又熄火了。再试,还是熄火。好容易动了,铲车抵住树腰了,又熄火了。领导要发火,驾驶楼的门一开,牟介中滚了下来,捂着头,喊,“疼啊!疼!”部队上的兵再上去,还是发动不了人们就呼地围绕了树,“神树啊,不能动!”老榆树就保留下来了。也怪,铲车倒回

16、去时,很顺利。几天后,牟介中也不头疼了。人们就传说开了,老榆树有神,动不得。几十年后,牟介中接待了一个老兵,就是当年开铲车的那个兵。他们两个都老了,围住老榆树看,笑,互相指点着对方,“你呀,你呀,哈哈!”那人一下一下地拍着树,互相久别重逢。牟介中抱着那人,附耳:“兄弟,多亏了你呀”哈哈哈,两人大笑,在树下,喝着小酒。人们不知道他两个笑什么。他们老了。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有年春天,有个大领导来视察,也看老榆树,说,“这是能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牟介中一脸的泪水。(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结尾“老榆树也老了,莽莽苍苍”一句,与前文一,二两段的描

17、写相照应,突出了老榆树年老而生机勃勃的景象。B . “可是,要大炼钢铁了”一句,内容上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情节上与上文形成转折,引出了砍伐老榆树的情节。C . 牟介中的话“兄弟,多亏了你呀,暗示当年之所以能够保住老榆树,是因为两人默契配合,暗做手脚,使铲车屡屡熄火。D . 小说结尾补充大领导视察的情节,很有必要,它借大领导之口,表明老榆树乃是乡村的象征,突出了要永记乡愁的主题。(2) 小说开头几段介绍老榆树的情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小说没有明确解释为什么铲车竟然铲不动老榆树,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10分) (2017高一下清远期末) 阅读下

18、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2000年3月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已与癌症搏斗了30多年的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女士与世长辞了。同五年前逝去的丈夫著名生物学家曹天钦一样,她遗嘱中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谢希德的父亲谢玉铭是中国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谢曹两家是世交,谢希德与曹天钦青梅竹马,抗战爆发前,谢家从燕京迁往福建,两人鱼雁传书,联系不断。谢希德从小体弱多病。1938年,17岁的谢希德患了股关节结核,她在病床上躺了整整四年,每天都坚持学英文、读书。病愈后,谢希德落下了终身残疾她右侧的股关节已损坏,右腿从此不能弯曲。不久,这个纤弱的、行走艰难的东方女子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扎实的英语基

19、础,考入了厦门大学物理系。1946年春,曹天钦赴英深造。走之前,他前往福建看望恋人,并正式向谢希德求婚。尽管她因病留下了残疾,可在曹天钦的眼里依然美丽如初。1951年,这对有情人双双学有所成:谢希德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曹天钦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博士学位。当时,美国已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下半年,杜鲁门政府宣布:凡在美国攻读理工科的中国学生一律不准许返回新中国!曹天钦和谢希德认为,学成归国,报效中华,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谢希德以结婚为由,从美国去英国,并在英国举行婚礼。婚后,这对年轻夫妇决定返回祖国。当时已在南洋的谢父极力反对他们回国,希望女儿女婿留在国外从事科研。一边是谢

20、父的反对,另一边是祖国的召唤,面对两难抉择,曹天钦和谢希德最终选择了祖国。1952年秋天,他们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没料到,此次与老父亲一别,要再相见已绵绵无期。几十年后,她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此生最大的憾事,就是父亲一直不满意我的婚姻。但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是拥有相濡以沫的丈夫和美满温馨的家庭。”谢希德的大部分岁月是在复旦校园里度过的。1966年,她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当时“文革”已经开始,手术后不到一个月,“造反派”就强令她出院,回学校接受批斗。“造反派”给她规定了每天到校的时间。一天,在拥挤中上汽车时,她伤口破裂,疼得她大汗淋漓。为了准时到校,谢希德不再乘车了,每天拖着残腿步行到校。即使如此,她

21、依然牵挂着科研,也就是在那时,她的科研方向开始由“固体物理”转向了“表面物理”。1977年8月,谢希德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随后又出任复旦大学校长。尽管她身居高位,但在复旦人的心目中,她依然是一位平等待人的良师益友,是可敬可爱的老太太。她不厌其烦地为许多学生和同事纠正论文及信件中的英语拼写错误;她每次去北京开会,总要给爱集邮的同事寄首日封;她喜欢看足球,世界杯赛刚开始转播,她就把儿子班上的球迷请到家里来看电视如今,谢先生走了,她用她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熟悉她的人,她是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选自张联新浪博客2013年3月4日)相关链接:复旦大学80年代初出国的学者,大部分是由

22、谢希德送出去的。那时“文革”刚结束,当许多人还对“外国”两个字避之惟恐不及时,谢希德却毫不犹豫与国外积极联系,把复旦师生送到国外去深造。后来据海外许多学者反映,也是从那时起他们才突然接触到许多复旦学者,长期以来“与世隔绝”的复旦因此在国际上声名鹊起。“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选自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

23、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38年,17岁的谢希德患了股关节结核,每天都坚持学英文、读书,凭着惊人的毅力和扎实的英语基础,当年就考入了厦门大学物理系。B . 曹天钦和谢希德认为,学成归国,报效中华,是义不

24、容辞的使命。谢希德以结婚为由,从美国去英国,并在英国举行婚礼。婚后,这对年轻夫妇决定返回祖国。C . 复旦大学80年代初出国的学者,大部分是由谢希德送出去的。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D . 谢希德认为一生最大的幸福是拥有相濡以沫的丈夫和美满温馨的家庭。她同丈夫曹天钦一样,都将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开头写谢希德的辞世及遗嘱,这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也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B . 新中国成立后,谢希德的父亲极力反对谢

25、希德回国,一是担心她和曹天钦分居两地;二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C . 谢希德在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编委的时候,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表明了谢希德求真的科学态度。D . 谢希德虽然体弱多病,但毅力惊人,科研方向专一,几十年研究“固体物理”,取得了丰硕成果。E . 一般来说,“先生”是用来称呼男性的。本文作者在文末把女科学家谢希德称为“谢先生”,这里说明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失误。(3) 本文称谢希德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你认为依据的理由有哪些?请分条陈述。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6高三上九江月

26、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 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

27、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速进取,今若置都统,又令二帅连营,则各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云。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

28、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据旧唐书新唐书,略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B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C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D . 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

29、恳切竟罢去之(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B . 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C . 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D . 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30、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B . 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堂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C . 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D . 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

31、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7高一上福州期中) (1)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渡句是:“_,_” (2) 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 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

32、神的句子是:“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 (2019高三下化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 , 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注释】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南行途中。越台:即越王台,又作粤王台,昔尉陀于广州越秀山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裛(y):通“浥”,沾湿。莱(li):草名,即藜。(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四句,点题中的“早发

33、”,交代了时间是在“春”、“晓”,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B .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两句承上启下,“虽”字是句中之眼,“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写景的笔墨,“北思日悠”转入情感抒发。C .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两句说明贬谪对诗人的打击,黑发俄顷变白,丹心已成死灰,并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人生沧桑之感。D .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两句的感情直承上二句,并与“北思”二字相呼应。诗人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情和归隐田园之意。(2) 后人评价此诗描写南国景物很出色,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技巧。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10. (3分) (

34、2017高二上淮北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作家权益被侵犯,主要源于_,随着制版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目前的盗版技术也在提高,一些盗版书从外观上看与正版书已很难区分。这样一来,_,就连出版社和作家本人也很难辨别。为了防范盗版,_,但读者购书时并不会刻意识别防伪标志;另一方面盗版者也很容易攻克这种技术壁垒。因此收效不大。11. (3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带来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_,才能为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

35、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整体处在较高位置。幸福曲线的上扬,_,而是始终聚焦人民对幸福的新追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可以说,_,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幸福的体验。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5高二上连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某聊天室里,围绕着“座右铭”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其中部分发言:甲:我认为“座右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中外很多名人都有座右铭,比如马克思,他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富有智慧的话语都可以作为座右铭。像“上善若水,处下不争”“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位卑未

36、敢忘忧国”丙:我觉得座右铭不一定古圣先贤的言论,而应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比如我的座右铭是“多为别人想一想”。丁:人不一定都得有座右铭吧,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随遇而安不也很好吗?以上文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1、4-2、4-3、5-1、5-2、5-3、6-1、6-2、6-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1、7-2、7-3、7-4、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8-1、8-2、8-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1、9-2、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10-1、11-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