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3651380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改进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停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发觉,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改变,剩下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这么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停加剧。连续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略。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个路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

2、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个原因长久累积的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提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契机,深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改,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对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方法改进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计划先行,研究制订农村环境保护计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改投入力度。要加紧本省农村环境保护地方立法进程,制订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

3、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现在本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助、农机购置补助、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标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发高度重视。少数项目在详细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的时间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通常现在设计的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的仅仅1年时间,在短短的一年内,要达成很大的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立的目标,难度太大。项目论证不

4、充足。调研中发觉,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进,农民主动性不高,参加度不够。如本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大量的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没有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时间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收,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业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的前提,项目计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民进安徽省委员会提议,在项目设计方面,应追求项目科学性、实效性的统一,改变现在重财务分析,轻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做法,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指标和方法纳入设计范围;在项目论证分析方面,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三、

5、建设农技推广体系本省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长久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尽管多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做了对应的调整和改革,但还存在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改变观念是先导,应以新的理念指导农业技术推广。一是从农业技术推广向农业技术服务理念转变,变单纯产中技术指导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使农技推广机构逐步转为一个农业综合咨询服务组织;二是从产中技术推广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理念转变;三是树立技术推广平台理念,充足发挥多元技术推广主体的主动性;四是建立多元化扶持理念,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给项目、资金、金融和税收等多渠道扶持政策。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创新

6、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执法行政职能和公益型服务职能分离。公益性技术服务应该是政府综合技术推广的主体任务,部分经营性或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由政府委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服务组织进行。应大力发展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订优惠政策主动引导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广泛参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含有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和市场优势,应激励龙头企业以多个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回收产品,经过产后的加工和销售服务,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同时,要加强龙头企业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合作,加速农业科技结果转化。四、发展新型农合组织加紧发展本省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

7、新农村建设主要而有效的路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077户,注册组员万人,带动农户400多万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未参与者年均增收22%。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覆盖了农作物、家禽家畜、水产品等关键传统特色产业的流通、购销、加工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农村能人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涉农部门牵头型,相关社会经济组织领办型和跨村合作联合办社型等多类型合作、多形式发展的格局。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的地域在落后的农村,在快速发展、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律地位尚待明晰;二是规模较小、发展很不平衡。 2021年底,全省4024户专业合作社平均出资额

8、只有94万元;从经济效益看,效益好的合作经济组织组员户均增收25万元,少的只有几百元;三是资金制约,发展后劲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新引擎”,应经过多个形式的宣传,引导农村主动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主动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提议设置专门负责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部门,制订出台符合本省实际的相关法规,包含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宗旨和标准、业务活动范围、组员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核、注册登记、变更、解散和清算等内容,确保其在制度、程序各方面的规范运行。五、主动扶持外向型龙头企业本省多年来培育了一批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在推进

9、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主动作用。但从总体看,本省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和优秀地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323家,其中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02家,不及山东省的1/10;出口千万元的企业3家,不及山东潍坊市的1/7。出口产品较为单一、档次不高。以水产、畜禽、果蔬等劳动密集型和油料作物、茶叶等土地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的加工品比重较小。另外,著名品牌偏少,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带动辐射能力不强等问题,阻碍着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外向型龙头企业是发展当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定要求。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提议,首先立足本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政策上实施倾斜,如免去建筑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产品深加工;加紧本省各类农产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扩散,引导和激励现有农业企业发展外向性农业。其次借助外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精心包装并推出一批当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做大做强招商引资载体,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推进外向型农业集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