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5082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省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0 文言文阅读之概括与翻译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2分)1. (11分) (2020高二上天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 , 嶷然有声。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 ,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

2、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日:“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

3、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注 , 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注青苗钱,青苗法贷出的钱。青苗法,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之一。(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B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C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

4、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D .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称为“及冠”;而古代女子年达十五岁称为“及笄”。B . 倡和,同“唱和”,文中指一个人作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C . 品服,官服。所有官吏都有官服,按等级不同,其官服的颜色,形制等也不同。D . 致仕,交还官职,有时是官员受到权臣的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发奋学

5、习,才华出众。他读书过目不忘,读韩愈的遗稿废寝忘食;他与尹洙交往,两人互为师友;他以文章名扬天下,人朝任职。B . 欧阳修深受赏识,获得重用。朝廷增加谏官,任用天下名士,欧阳修被选中;皇帝称赞欧阳修是难得的人才,进任欧阳修为知制造。C . 欧阳修敢于直言,体恤民众。他反对放弃麟州,认为放弃麟州会增加军饷;他提议把荒芜的田地给民众耕种;他上奏提议减轻百姓的负担。D . 欧阳修遭到污蔑,求退心切。他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接连上书请求退休,被皇帝挽留;他在青州任职时,得罪了王安石,求退的心更急迫。(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

6、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2. (11分) (2019高三上天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余与篛林交益笃,在辛卯、壬辰间。前此,篛林家金坛,余居江宁,率历岁始得一会合,至是余以南山集牵连系刑部狱,而篛林赴公车,间一二日必入视余。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篛林推户而入矣。至则解衣盘薄,语经谁史,旁若无人同系者或厌苦,讽余曰:“君纵忘此地为圈土,身负死刑,奈旁观者姗笑何?”然篛林至则不能遮归,余亦不能畏昔警而闭所欲言也。余出狱,编旗籍,寓居海淀,篛林官翰林,每以事入城,则馆其家。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每阅月逾时,检篛林手书,必寸余戊戌春,忽告余:“归有日矣”余

7、乍闻,心忡惕,若哄行驻乎虚空之逗,四望而无所归也篛林曰:“子毋然吾非不知吾归子无所向,而今不能复顾子,且子为吾计,亦岂宜阻吾行哉?” 篛林之归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也。今兹其果归乎?吾知篛林抵旧乡,春秋佳日,与亲懿游好,徜徉山水间,酣嬉自适,忽念平生故人,有衰疾远隔幽燕者,必为北乡惆然而不乐也。(选自方苞送王第林南归序)(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B .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C .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

8、/必以关忧喜相闻/D . 海淀距城/往返近六十里/而使问朝夕通/事无细大/必以关忧喜相闻/(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卯,干支之一。“干”指天干,“支”指地支,上下相配以纪年,如“辛卯”之前是“庚子”,之后是“工辰”。B . 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人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C . 编旗籍,清代对犯人的一种处罚,即把释放犯人的户籍编人军队,加以管制。八旗汉军旗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D . 幽燕,古称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名。“幽”即古幽州,“燕”也是河北的别称。(

9、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林珍惜友情。在辛卯、工辰年间,他正好进京应试,隔一两天就来看望作者。B . 第林虚心向学。在作者被关监狱期间,他前来问学,不顾监狱中其他犯人耻笑。C . 第林重情重义。作者出狱后,人城办事常住在他家,他们还经常彼此书信往来。D . 第林善解人意。他准备南归,发现作者忧虑紧张的情绪,就多方开导劝慰友人。(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朝餐罢,负手步阶除,则第林推户而入矣。林之归一也,秋以为期,而余仲夏出塞门,数附书问息耗而未得一也。3.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怀,合肥人。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

10、。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从平安南,进都指挥使,莅山西都司事。再从张辅擒安南贼简定,从都督费瓛征凉州叛人虎保,皆有功。仁宗立,进都督同知。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时官军征交阯者屡败,诏发松潘军援之,将士惮行。千户钱宏与众谋,诈言番叛,帅兵掠麦匝诸族。番人震恐,遂反。杀指挥陈杰等,陷松潘、叠溪,围威、茂诸州。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败绩,西鄙骚然。诏遣鸿胪丞何敏、指挥吴玮往招之,而命怀统刘昭、赵安、蒋贵帅师数万随其后。玮等至,贼不顺命。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击贼,复松潘。比怀至,仍用玮前锋,遂复叠溪,降二十余寨。招抚复业者万二千二百余户,归所掠军民二千二百余人,事遂定。进左都督,厚赍金币

11、,而绌玮功不录。怀留镇四川。在镇骄纵不法,干预民事,受赇庇罪人,侵夺屯田,笞辱佥事柴震等,数为言官所劾。帝降敕责让,复避御史王礼弹章示之。怀引罪。置不问。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怀乃亲督兵深入,破革儿骨寨,进攻空郎乞儿洞。贼败,斩首坠崖死者无算。革儿骨贼复聚生苗邀战。击破之,剿戮殆尽。于是任昌、牛心诸寨番闻风乞降,群寇悉平。久之,巡按御史及按察使复奏:“怀僭侈逾分。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宣宗怒,召怀还,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正统二年以原官镇大同。时北人来贡者日给

12、廪饩 , 为军民累。怀言于朝,得减省。居二年,以老召还,命理中府事。九年春,与中官但住出古北口,征兀良哈。还与马亮等同封,而怀得平乡伯。十四年扈驾北征,死土木。赠侯,谥忠毅。子辅乞袭爵,吏部言非世券 , 执不许。景帝以怀死事,许之。(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B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C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D . 每

13、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B . 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C . 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D . 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外刻其功,中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怀战功卓著。他先后参加

14、平定安南、擒拿安南贼人,征伐凉州叛贼的战役,都立有战功,职位一路升迁。B . 钱宏诈称番人反叛并率兵抢掠,导致番人造反,攻陷松潘。陈怀率领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收复了松潘。C . 陈怀虽然战功大,但他不够奉公守法,多次被言官弹劾并遭到皇帝的责备,皇帝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他向皇帝认了错。D . 陈怀镇守地方时,考虑到地方军民的负担沉重,向朝廷汇报,使负担得以减轻。(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4. (16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货殖列传(节选)西汉司马迁老子曰:“至治之

15、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吵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珠瑶、珠现、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游袭、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

16、,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回封于营丘,地潟卤 , 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绿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 , 则桓公以霸,九

17、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故曰:“仓原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候,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注释】挽,同“晚”。当素:指牲畜的肉。吵:同“妙”。虞: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此处指开发山林川泽的人。三宝绝:三宝,指食、事、财。绝,不流通。太公望:指姜太公吕望。潟卤:盐碱地,不

18、适宜耕种。轻重九府: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轻重,指钱币。(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挽近世涂民耳目涂:堵塞B .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极:穷尽C . 于是太公劝其女功劝:劝告D . 虞不出则财匮少匮:缺乏(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必用此为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 . 使俗之渐民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 . 虽户说以砂论不赂者以赂者丧D . 富于列国之君善假于物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赞成老子认为的最清平的政治

19、状态,务必按照“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方式去生活。B . 司马迁主张应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商人积极进行生产与交换,国家不必强行干涉,不要与民争利。C . 文中举姜太公吕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要有灵活的经济头脑,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D . 文章叙事自然流畅,文中说理鞭辟入里,由社会经济背景入手,结合史例,阐述了经济思想。(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渊 深 而 鱼 生 之 山 深 而 兽 往 之 人 富 而 仁 义 附 焉 富 者 得 势 益 彰 失 势 则 客 无 所 之 以 而 不 乐 夷 狄 益 甚(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

20、具也。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5. (11分) (2019高三上贵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苟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息,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至秦,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固以得说秦王曰:“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选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贫,足

21、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拜为客卿。其后秦宗室大臣请一切逐客,斯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其后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图围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普者桀杀关龙逢,封杀王子比干,吴王夫羞杀伍子骨。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

22、听也。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发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成阳,麋鹿游于朝也。”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因安得上书!”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成阳市。夷三族。(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 A .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B .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答/侵杀忠臣/不思

23、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C .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D . 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 万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即万辆兵车。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因此以“万乘”称天子。本文用已指各诸侯国。B . 五伯:五个霸主。一般指“春秋五霸”。对此古来有多种说法,但最为流行的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霸主。C . 廷尉:官名,

24、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并主管修订律令,汉景帝时改名大理,负责掌管宫门警卫工作。D . 桀、纣:分别是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史称夏桀和商纣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为商汤所讨伐,商纣王则为周武王所灭。(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 李斯审时度势。他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权衡各国形势,看出秦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想趁机施展才能,听了萄子不可错过机遇的教导后就西行到秦国去。B . 李斯深有谋略。他建议秦王在国力强盛、诸侯臣服的有利形势下,消灭诸侯,成就帝业,统一天下。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并且重用了他,其官高至丞相。C . 李斯

25、见微知著。他认为二世治国无道,不听进谏,不顾后果杀死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宫,对百姓横征暴敛,必将招致祸患。D . 李斯不得善终。他为秦国竭忠尽智,在秦王赢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虽位极人臣,最终却沦为阶下囚,遭受五刑,并被夷灭三族。(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斯所以不死者,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6. (1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巡抚白公墓志铭(清)袁枚皇上御极之十有七年,奸民构逆语假吏部尚书孙嘉淦谏章,流传山东。巡抚准

26、公获一纸,交臬司某穷竞其事,务得主名再奏。适滇省以闻,臬司惧,越奏之。上疑公欺,致公于理。公之狱词曰“未得伪造者姓名,遽妄奏,臣不敢也。且缓之,则易于钩考,罪人斯得;暴章之,则彼或闻风窜伏,而平民转罹于辜,故隐忍不发。此臣罪也。拟大辟固当。”上怜其愚,赦之,发香山监工,以老病卒。公由笔帖式内府主事,受知世宗,累官福建将军。乾隆元年,改官巡道,公以疾辞。上怒,籍其家。无长物,得簿:自出使迄入都,公私出入,纤毫如列眉。上以为廉,授长芦盐院,调两淮。公辜较引课 , 辨其赢缩,不忸忲小利,不责奇羡,分忖节度,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九年,巡抚安徽。先是,庐、凤地硗狭,多遨民,饥即避宅盘游,矠鱼擉鳖 , 挈其

27、孥,捶小朄 , 野歌匄钱。或请禁之公怃然曰本之不清末胡能治命守令电画郊折课民耕贷给犁锄。外延染人机工,教蹑丝法。畜蚕,树桃、麻、桑、柘,朝夕程督。未期年,民恋其业,驱之不行。今凤、颍、滁、亳所织绢带丝布,转鬻苏、杭数州。加兵部侍郎,抚广东,调山西,再调山东。十六年,上南巡,自德州至红花埠凡十三营,公修扦督治惟敬。或劝拘虎豹,备弹弦踮躧为供奉者,公大惊曰:“皇上为观河省稼巡狩,玺书如日。为大臣者,耳目未愦,其可违诏以非道悦耶?”除方物外,无所贡。泰山、林外,不置供顿,清跸除道而已。公貌不逾中人,而举止严重,暗室坐未尝跛倚。眴人目微斜。遇大事,虚已集议。既定,屹不可动。抚广时,西洋人某诱澳门民夷言

28、,服其国服,连惠、潮诸州。公怒,毁天主堂,惩治之,洋人大创。安南国王为其臣郑杠所弑,国乱,群姓角争,互乞天朝兵为援。公欲奏以一旅师深入诛篡弑者,为设郡置吏,仍归汉、唐版图。会与总督议不合而罢。论者惜之。公姓白,名准泰,字健斋,号雪村,正黄旗人。赐姓他喇氏。先世为高丽人。子某。葬某。铭曰:药先尝而后进之父,言先择而后告于天。观形者似乎逆,而原心者觉其贤。以是归田,以是获全,又何瞢焉?而况乎七十有二之高年!【注释】辜较引课:查对税收。忸忲(ni sh):遵从既定的规定行事。矠(z)鱼獨(chu)整:用叉矛刺取鱼和鳖。朄(yn):古代敲击用以引乐的小鼓。匄(gi:同“丐”,乞讨。踮躧(din x):

29、拖着鞋子,脚尖轻轻着地而行。指跳舞。(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交臬司某穷竞其事竞:追究B . 上怒,籍其家籍:登记册C . 除方物外,无所贡方物:本地特产D . 眴人目微斜眴(shn):使眼色(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而平民转罹于辜弃甲曳兵而走B . 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作师说以贻之C . 安南国王为其臣郑杠所弑公之逮所由使也D . 以是获全,又何瞢焉有鱼焉 , 其广数千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写白准泰在山东巡抚任上被无辜下狱,最后老病而死的不幸事迹,为

30、这位办事周全、体恤百姓的官员的一生,首先渲染了一层悲壮色彩。B . 白准泰巡抚安徽时,劝民耕桑,使地方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社会风气发生变化。巡抚,又称抚台,是清代主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封疆大吏。C . 当安南国发生叛乱,向清廷求救之际,白准泰建议马上出兵平乱,此举却受到广州总督的阻挠,以致白准泰为此愤而罢官,令人唏嘘。D . 本文骈散结合,记叙和议论相得益彰;以散文形式叙写白准泰的生平,突出他的政绩;以韵文形式赞扬白准泰品德高尚、得享高寿。(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或 请 禁 之 公 怃 然 曰 本 之 不 清 末 胡 能 治 命 守 令 申 画 郊 圻 课 民 耕 贷 给 犁 锄。

3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大臣者,耳目未愦,其可违诏以非道悦耶?药先尝而后进之父,言先择而后告于天。观形者似乎逆,而原心者觉其贤。7. (15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32、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

33、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愿太傅更虑之更:改变B . 光与子相善善:友善、交好C . 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34、乏:荒废、耽搁D .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让:责备。(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B . 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因左手把秦王之袖C . 光言足下于太子燕王拜送于庭D . 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B .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

35、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C .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D .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4)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 .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是古代的交际用语。用于上称下或同辈相称。C . 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礼节,意为拜两次,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一

36、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D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B .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C .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刭而死。D . 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的全部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37、语。 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8. (11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武帝第三子也。永初元年,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辩断称旨,武帝甚悦。景平二年,少帝废,百官议所立。是时,司空徐羡之等新有弑害,及銮驾西迎,人怀疑惧。帝曰:“诸公受遗,不容背贰;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大赦,改元。戊戌,拜太庙。十五年,立儒

38、学馆于北郊。十六年,命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二十二年九月葵酉,宴于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二十六冬十月甲辰,以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北将军。二十七年二月,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甲申,使馈百牢于魏。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余家以北

39、,所过州郡,赤地无余。三十年二月甲子,帝崩于合殿,时年四十七。帝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于时政平讼理,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篷故,请改易之;又辇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篷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其率素如此云。(节选自南史宋文帝本纪)(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B . 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

40、/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C . 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D . 魏军攻悬瓠/以军兴减百官俸禄三分之一/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隶书”即真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后世有“汉隶唐楷”之称。B . “改元”指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特别是新皇帝即位常要改变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C . “

41、百牢”即一百份牢,“牢”是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猪各一为“太牢”,羊猪各一为“少牢” 。D . 我国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时。“甲子”这里是用于支来纪日,前一位是“癸亥” ,后一位是“乙丑”。(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帝断案有方,临事颇有主见。父亲命他审讯建康狱囚,他断案都符合父亲心意;司空徐羡之迎立他当皇帝时,他遇事不疑,问题分析透彻。B . 文帝年少有为,重视文儒教化。他十四岁时已广泛涉猎经史,后来开办了儒学、史学、文学,很多人前来求学,后人都称赞元嘉时期治政教化好。C . 文帝北伐失利,又被北魏反攻。他任命扬州刺史始兴王刘浚为征北将军

42、,坚持北伐,招致北魏反击,后被掳走一万多户,战乱之后的州郡一片荒芜。D . 文帝不好奢侈,崇尚朴素节俭。车府令曾请改换车辇的竹篷,并请用紫皮车辇替换原来的乌皮车辇,他认为竹篷还没坏,紫皮贵,就没有答应。(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8题;共102分)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4-5、5-1、5-2、5-3、5-4、6-1、6-2、6-3、6-4、6-5、7-1、7-2、7-3、7-4、7-5、7-6、8-1、8-2、8-3、8-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