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7789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三)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

2、着我们的进取心。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今天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年的

3、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正如亚历山大,当他酗酒致死,导致了他的新帝国分崩离析;或者如腓特烈大帝,由于俄国继任沙皇醉心于普鲁士道路,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显而易见,历史编纂不能算是一门科学。它只能算是一

4、个行业、一门艺术和一种哲学一个搜集史实的行业,一门通过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一种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的哲学。“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这大约是我们所相信的和所期望的。就哲学而言,我们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就“历史哲学”而言,我们又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总体性视野不过是一种错觉。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在苏美尔人或埃及人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文明。我们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进行发掘!我们必须从局部知识入手,而且必须暂时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就历史而言,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相对性至上,一切公式皆应受

5、到质疑。“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它打破了全部的规则;历史是个怪胎。”或许,因为有这些限制,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现实,并尊重彼此间的歧见。(节选自美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倪玉平等译,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B . 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相互矛盾的证据或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已经遮掩蒙蔽了历史,我们也有可能曲解历史。C . 由于变化的加剧,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

6、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的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更加不可确信。D . 试图通过整体来了解部分,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全部历史。(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历史学家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的历史规律。B . 亚历山大新帝国的分崩离析和腓特烈大帝避免了一场大灾难,文章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国王的品行和思想对国家命运有重要作用。C . “历史是个怪胎”,说的是历史和科学与政治学一样,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就历史而言,概括不出任何规则。D . 我们并不知道人类的

7、全部历史,历史相对性至上,所以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学会耐心地承受现实,和尊重彼此间的歧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说明历史已经被蒙蔽或者曲解,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过去。B . 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的私人偏好仍然会影响他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和表达。说明绝对真实地表述历史是不可能的。C . 历史编纂搜集史实,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所以它和确定性至上的科学不同,相对性至上。D .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我们很难知道真实的历史,很难概括出

8、历史的规律。而这又让我们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2.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李光传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父高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熟县。朱勔父冲倚势暴横,光械治其家僮。冲怒,风部使者移令吴江,光不为屈。建炎三年,除知宣州。苗租岁输邑者,悉命输郡。初欢言不便,及守城之日,赡军养民,迄赖以济。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

9、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千斛。青喜,谓使者曰:“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于是秋毫无犯。他日,舟过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时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欲籍光名镇压。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议自息。”遂用之。同郡杨炜上光书,责以附时相取尊官,堕黠虏奸计,隳平时大节。光本意谓但可因和而为自治之计。既而桧议彻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光极言戎狄狼子野心,和不可恃,备不可彻。桧恶之。桧以亲党郑亿年为资政殿学士,光于榻前面折之;又与桧语难上前,因曰:“观桧之意,是欲壅蔽陛下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桧大怒。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

10、,举措如古人。朕退而叹息,方寄卿以腹心,何乃引去?”光曰:“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章九上,乃除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十一年冬,中丞万俟禼论光阴怀怨望,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藤州安置。越四年,移琼州。居琼州八年,仲子孟坚坐陆升之诬以私撰国史,狱成;吕愿中又告光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移昌化军。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逾八十,笔力精健。又三年,始以郊恩,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至江州而卒。孝宗即位,复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选自宋史,有删改)(1) 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B . 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

11、C . 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D . 事闻/授管内安抚/许便宜从事进直/龙图阁(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改秩”,指的是变更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其中“秩”是指古代官吏的俸禄。B . “进直”,指的是官员因为业绩突出,被直接提拔调任,一般限于有特殊贡献的官员。C . “授”“除”,这两个词都与官职的调动变迁有关,均可理解为“授予官职”。D . “赐谥”,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李光被授予的谥号为“庄简”。(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光不畏强暴。朱冲倚仗权势横行霸道,李光捆绑了朱冲的

12、家僮治罪,朱冲暗示讽劝相关部门改调李光,李光也不屈服。B . 李光为人正直。秦桧要任命亲党为资政殿学士,李光在皇上面前与秦桧争辩,认为秦桧心怀不轨,贻误国家。C . 李光深得皇上的信任。皇上许他便宜从事;在他当面呵斥秦桧后,想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D . 李光也遭人忌妒。同郡人杨炜就指责他攀附权相,毁掉了自己的气节;御史中丞万俟禼也指责过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明日,光丐去。高宗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3. (7分) (2019高二上贺州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唐)柳宗元寓居湘岸四无邻,世

13、网难婴每自珍。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注】此诗是作者元和九年在永州时作。莳:种植。(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作者跟随崔中丞应邀造访郊外居住的卢少尹一事。B . 首联点明郊居之地是在湘江岸边,四周无邻,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C . 古代称甘草为国老,浊酒为贤人,此处既写药、樽照应,又暗示崔中丞的身份。D . 尾联自然高妙,语意双关,“为五禽戏”既写实,又暗指自己被小人戏弄。(2)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 (12分)

14、 (2016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古诗文默写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 , 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 , 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滕王阁序中王勃用“_ , _。”写尽“九月之景”。文中被赞为千古绝句的句子是:“_ , _”庄子认为若要逍遥就要“_ , _。”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时空,达到无待游的境界。李密陈情表叹息家族人丁单薄,祖母无人照料:“_ , _。”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20分)5. (20分) (2016高三上菏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玩核桃徐慧芬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

15、?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

16、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傅三红着脸,把心摊

17、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昵,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

18、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

19、,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昵!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1) 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2) 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

20、在胸口好半天。(3) 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 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 请说说你的理由。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 (2016高一上石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铁血柔情林觉民林觉民字意洞,号天外生。从小便被父亲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林孝颖。叔父对林觉民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在仕途上达到自己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为林家光宗耀祖。林觉民13岁那年,望子成龙的林孝颖把他送去参加科举童子试,厌恶科举的叛逆少年林觉民进了考场,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后便转身大步离开了。男儿有志不在年高。青涩年纪的林觉民早早就立下了“中国非

21、革命无以自强”的志向,大量阅读进步书刊,还给自己取了“抖飞”、“天外生”的号,从字义上可以看出,林觉民渴望做展翅高飞、打拼出一方天地的热血男儿。林孝颖看着爱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进步青年,不免喜忧参半,甚至可以说忧大于喜。他担心儿子在这条路上走得太决绝,更担心有朝一日白发人送黑发人当这样的担心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林觉民娶妻成家。1905年,18岁的林觉民迎娶了比他小一岁的陈意映。陈意映出身名门,不仅知书达理,还通晓文墨。林觉民与陈意映可谓“一见钟情,爱由心生”,当时,他们的家非常清贫,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和两把椅子。但是陈意映并不在意,有林觉民这样英俊潇洒、才志冲天的男子做夫君,她心满

22、意足。1907年,林觉民与陈意映婚后仅两年,甜蜜的日子刚开个头,但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他毅然前往日本自费留学去了。林觉民到日本后不久,就加入了同盟会。林觉民对远离陈意映一直心怀歉意。留学日本后,他曾写有一篇记录两人缱绻情感生活的文章原爱,文中写道:“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从中可以看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怜爱之情。1911年春天,当林觉民以学校正在放樱花假为名,风尘仆仆从日本归来时,陈意映又惊又喜。关于丈夫此行的目的,陈意映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黄兴在香港筹划广州起义,对林觉民委以重任。那些日子,林觉民异常忙碌,根本不能如陈意映所期望的那样朝夕相对。陈意映虽有不悦,可是并无怨言。对她来

23、说,有理想有追求的林觉民才是她最爱的丈夫。革命起义需要武器弹药,没有财政补贴,如何是好?林觉民就在西禅寺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炸药准备妥当的时候,运输又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林觉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炸药装进棺材,然后找一个女人装成寡妇护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想要自己的妻子来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当时陈意映已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无法成行。1911年4月的一天,林觉民对妻子说:“我去趟香港就回来。”陈意映料想不到,这一次的分离竟成永别。广州起义的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深夜,万籁俱寂。在临近江边的一栋小楼里,林觉民想到尚未成功的革命,想到家中牵挂自己的妻儿和父亲,眼泪突然落了下来他不是贪生

24、怕死之人,但是他有太多的不舍和难过,于是提笔在两块方巾上写下了著名的禀父书和与妻书。林觉民写写停停,伤情处,曾几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方巾上的字眼见越来越小,都小到蝇头了,林觉民还是不想停下来,他满腔的爱此时已浓稠到了极点。那一刻,林觉民非常希望手里的方巾大得没边儿,让他能够淋漓尽致地向陈意映表达他绵延不绝的爱。24岁的林觉民在月光下辗转难眠,不知不觉写到天已破晓,他把方巾折叠包好交给朋友,郑重嘱托道:“我死幸为转达。”广州起义失败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惊见一个剪了短发的美少年“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这个美

25、少年就是林觉民。林觉民说到痛处,难以遏制激动的情绪,把身上的镣铐挥得哐哐作响。李准被打动了,命人把镣铐解开,允以纸笔。在林觉民口含血痰却含而不吐之时,李准更是亲手拿了痰钵,走到他身边。两广总督张鸣岐亦很动容,他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上奇男子。”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鸣岐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死亡来临时,林觉民面容平静,甚至没有多眨一下眼睛,“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他用坚定的信念为革命殉情,豪气干云。(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相关链接: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

26、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摘自林觉民与妻书)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摘自孙中山序)(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本文通过对林觉民革命经历及情感生活的叙述,把一个铁血柔情、豪气干云的革命英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B . 为了让林觉民

27、能仕途腾达、光宗耀祖,林孝颖送子参加科举考试,并给儿子迎娶了满意的妻子,这足见其爱子之心。C . 林觉民婚后两年便加入同盟会,随后远赴日本寻找革命真理,这期间,他未忘心爱的妻子,写文章思念赞美妻子。D . 起义前夕,林觉民彻夜未眠,在方巾上写下给父亲和妻子的信,并准备以此作为临上战场前与亲人的诀别之言。E . 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行文详略得当,感情饱满,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2) 林觉民为什么被称为“铁血”男儿?请联系全文,分点回答。(3) 有人认为,林觉民以微弱的力量对抗清政府,不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家人的幸福,也没给天下人带来福利。他的牺牲,意义不大,死不

28、足惜。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和相关链接,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并分点作答。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5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人艰不拆”、“喜大普奔”、“高大上”、“伙呆”这些光怪陆离的网络词语背后隐含着年轻网民冲破“规范”的强烈意愿。B . 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彰显了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C . 伴随着李某某强奸案的进展,各种“官方说法”、“小道消息”甚嚣尘上。前天,海淀法院召开庭前会议后,就已有媒体报出“法院已经落实调查李某某强奸

29、案中案”的消息。D . 北京时间10月2日晚,在亚冠联赛半决赛第二回合比赛中,广州恒大队经过90分钟回肠荡气的激战,以4-0的比分横扫日本柏太阳神队,率先杀进本年度亚冠决赛。8. (2分) (2017梅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日前Mayo医疗机构的研究者发现,心音和心脏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这意味着在未来医生可能会把声音分析软件当作一种无创的互补性诊断工具。B . 青海16名驴友被困深山,经过30余名民警近5个小时的徒步搜救,终于确定驴友被困大致方位。随后,民警在一悬崖上发现被困人员。C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

30、学第一课,围绕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D . 连日来,云南彝良交警结合辖区实际,加快了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了持续深入的严管态势,有效遏制和减少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9. (2分) 填到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A . 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的记录。B . 他们辉煌了很长一

31、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C . 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D . 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10. (4分)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_李白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_,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_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_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11. (5分) (2016高

32、二上大庆期中) 把下面的一个长句变成三个短句。 要求:不改变原意,语意连贯,可以恰当增删词语。成语英雄是一档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将成语文化知识融入节目中,区别于近年来泛娱乐文化的其他电视节目的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三上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一则题为“学医7年,硕士弃博卖面包!爸妈懵了,初中毕业就够了”的新闻在网上热传。主人公曾就读于某名牌大学医学专业,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最终放弃了出国读博士的机会,开了家面包店。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一定要当面包师时,他回答:“我也没说一定要当面包师,只是想做一件有趣的事。就这么简单。”对新闻主人公的言行,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注意:观点自选遥;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1、1-2、1-3、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2-1、2-2、2-3、2-4、3-1、3-2、4-1、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20分)5-1、5-2、5-3、5-4、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6-3、五、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5分)7-1、8-1、9-1、10-1、11-1、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