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778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1. (11分) (2019高三下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幼颖悟,诵书日数千言,每冥思精索。闻陈文蔚讲书铅山,实朱熹门人,往师之。后师事真德秀。绍定五年,进士及第。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檎渠魅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郡有延平书院,率郡博士会诸生亲为讲说。民讼,率呼至以理化诲,多感悦而去。输苗听其自概,闺郡德之。丁母忧去官,众遮道跪留。既免丧 , 授侍左郎官。言敌国外患,乞以宗社为心。言钱塘驻跸,骄奢莫尚,宜抑文尚质。

2、兼崇政殿说书,每入讲,必先期斋戒。丞相史嵩之丁父忧,有诏起复,中外莫敢言,元杰时适轮对,言:“臣前日晋侍经筵 , 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陛下自尽陛下之礼,大臣自尽大臣之礼,玉音赐俞,臣又何所容喙。且大臣读圣贤之书,畏天命,畏人言。家庭之变,哀戚终事,礼制有常。自闻大臣有起复之命,虽未知其避就若何,凡有父母之心者莫不失声涕零,是果何为而然?人心天理,谁实无之,臣恳恳纳忠,何敢诋计,特为陛下爱惜民彝,为大臣爱惜名节而已。”疏出,朝野传诵,帝亦察其忠亮,每从容访天下事,经筵益申前议。未几,夜降御笔黜四不才台谏,起复之命遂寝。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十,所

3、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每裁书至宗社隐忧处,辄阁笔挥涕,书就随削稿,虽子弟无有知者。六月朔,轮当侍立,以暴疾谪告。夜四鼓 , 遂卒。讣闻,帝震悼曰:“元杰前日方侍立,不闻有疾,何死之遽邪?”亟遣中使问状,赙赠银绢二百计。(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三,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B . 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C . 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

4、不来/我辈鱼肉矣D . 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免丧”是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正常起居饮食,恢复工作。同义词有“服阕”“除丧”等。B . “斋戒”用在古人祭祀或行大礼等场合。斋指杜绝一切娱乐活动,戒指只吃葱蒜类素食不吃肉食。C . “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并且正式制度化。D . “四鼓”指报更鼓声敲第四次,即夜里1点到3点。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5、确的一项是( ) A . 徐元杰聪明过人,虚心拜师学习。他小时候就很聪明,每天读书几千字,常常苦思冥想专心探究;先后拜陈文蔚、朱熹、真德秀为师,后来考中了进士。B . 徐元杰善于教化,深受百姓爱戴。他亲自为诸生演讲,对民间诉讼,总是以道理教导来化解矛盾;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遭母丧离职,大家拦道跪留。C . 徐元杰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相谏。皇上准备起用因父亲去世而处于守丧期间的史嵩之,在朝廷内外无人敢说话的情况下,他勇敢地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D . 徐元杰心怀社稷,饱含真挚感情。守孝期满刚被任用,就直陈皇上需要励精图治和节俭;每草拟檄文时,写到国家深可忧虑的地方,总是停笔流泪。(4) 把文中画横

6、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几,夜降御笔黜四不才台谏,起复之命遂寝。讣闻,帝震悼曰:“元杰前日方侍立,不闻有疾,何死之遽耶?”2. (8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入连云栈清沈廉飞栈盘空乌路分,烟复雾树合氤氲。入缘蚁垤纷相引,风递猿声断更闻。百道争飞天外瀑,千峰乱插马头云。身当绝境浑忘险,不觉频穿虎豹群。【注释】连云栈:栈道名。在陕西汉中地区,古为川陕之通道,即所谓“蜀道”。蚁垤(di):蚂蚁洞口的小土堆。马头云:云的一种。(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首句描写栈道凌空盘旋,就像鸟类飞行的线路,将山峰上下分断。B . 首联颔联所写的雾

7、气、猿声等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气氛。C . 颔颔上句写“我”在有蚁垤的栈道行走,表明栈道平时极少人行。D . 颈联运用了夸张、拟人、借代的手法,写出了瀑布、山峰的壮观。E . 本诗想象丰富,描绘瑰丽惊险的山川,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2) 本诗从哪两方面突出蜀道之“险”的?这样写有何用意? 3. (6分) (2019高三上松原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唐代韩翃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两句以浮云侧面衬托山之高;李白蜀道难首段中,“_,_”两句用他物侧面衬托山势之高,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杜甫的登高中“_,_”一联俯仰结合,声色并茂,有动有静

8、,对仗工整,可谓佳句。 (3) 赤壁赋中写出不争名夺利,遵循自然法则,任其自然的两句是“_,_”。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4. (12分) (2016高二上宜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北大有个教授叫王瑶钱理群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

9、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

10、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

11、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指引,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他说:“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

12、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他说:“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

13、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

14、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选自文汇报,有删改)【相关链接】王瑶(19141989),字昭深,山西平遥人。现当代文学史家、教育家,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青年时期师从朱自清,致力于中古文学史的研究,著有中古文学史论。“在我看来,王瑶师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鲁迅式的学者,鲁迅式的知识分子。”治学精神与人格力量悼王瑶师钱理群(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

15、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B . 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C . 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D . 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2) 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请简要分析。(3) 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

16、概括。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5.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身着奇装异服,言行滑稽怪异,只图吸引眼球,毫无品位可言,他们的荒诞取宠之举不足为训。B . 马航客机MH370失去联系后,马来西亚政府和军方在披露信息方面不够及时,前后矛盾,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C . 说实话他真的是什么都不擅长,可谓是别无长物。D . 他一意孤行,自以为计划得很周全,这样做很稳妥,一丁点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其实是如履薄冰 , 失败是在所难免的。6.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4月1日,

17、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B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C . 来自克罗地亚的钢琴家马克西姆,他那俊秀五官配上刺猬式的前卫发型和摇滚明星式的穿着,跟他的音乐一样散发着现代偶像的气息令人痴迷。D . 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获得成功的。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来

18、到工作现场,唐东平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面对别人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既而强词夺理,推卸责任,实在是不可理喻。B . 在自主招生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赞赏不已。C . 为了保护中国渔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为了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中国渔政船到钓鱼岛去执法是无可厚非的。D . 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8. (3分) (2016高一上会宁月考)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19、过18个字。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大意是,孝说的是供养父母,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_ , 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_。如若未真诚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 , 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孝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儒家更将孝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尽忠报国、尽职为官的基本标准,孝与忠共同形成社会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9. (5分) (2016新课标卷) 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

20、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8高三下南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以“行走在消逝与新生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1-1、1-2、1-3、1-4、2-1、2-2、3-1、3-2、3-3、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4-1、4-2、4-3、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5-1、6-1、7-1、8-1、9-1、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