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7128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高一上邹平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惴惴(zhu)跬(ku)步驽(n)马句读(du)B . 阿谀(y)靡(m)途湮(yn)没吮(shn)吸C . 倔(ju)强累(le)及敛裾(j)蓊(wng)蓊郁郁D . 袅娜(nu)树杪(mio)卓(zhu)越夜缒(zhu)而出2. (2分) (2015高一上枣阳期中)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克隆 龃龉 潘多拉 纰漏百出B . 融资 饿殍 通货膨涨C . 攀升 报负 敲竹杠 世外桃源

2、D . 淡薄 藩蓠 双刃剑 款式新颍3. (2分) (2016湛江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羊年年初全民微信抢红包的场景还_ , 猴年春节的脚步又已逼近,腾讯官方日前透露,今年的微信红包将带给大家更多惊喜。1955年的万隆会议留下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60年后的今天,面对国际新形势,这一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_。甄嬛传已是过去时,但是当年的火爆程度却让人_ , 凭着这部戏,孙俪人气狂飙,甚至入围第41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奖。A . 历历在目历久弥新记忆犹新B . 记忆犹新历久弥新历历在目C .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历久弥新D . 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历久弥新

3、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高中生不会编笑话的深层次原因,恐怕是青少年内心“笑元素”缺乏造成的,而这又与教育教学氛围以及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B . 寒冬将至,有人建议,可考虑采取分散式集中供热,以居民小区等若干区域为热源点,分户计量收费,供暖时间可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C . 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假如南亚某些国家把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D . 连日来,全国几个大城市相继发生了因为年轻人没有主动让座而引起冲突的事件,这使得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道德问题。5. (2分) (2017高一上寻乌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4、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人与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价值观差异,而在看到的事实不一样。不同的人选择性地看到了不同的事实,就得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还是网络舆论场上的“越右越正义”把姿态摆在比事实更高的位置都无视基本的事实和逻辑无论是某些地方官场流行的“越左越安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些都有基本的社会共识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并没有差别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 (6分) (2020高一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

5、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釀、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盡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

6、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区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

7、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枯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

8、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扎根生长的“工匠精神”,至近现代已被淡化,时至今日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B . 二十五等人图并序中对古代工匠进行了歌颂,把工匠放到了二十五等人的至高地位。C . 民间文化很多,但工匠文化被广泛认同和尊重,成为民间信仰的重委组成部分。D . 朱熹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和提高,认为凡人为之事,皆应精益求精。(2) 下列时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9、 ) A . 文章既谈了“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又谈了它的内涵,还谈了它的延伸。B . 文章第一段概述“工匠精神”的成发展,后文以时间为序,讲了“工匠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历程。C . 第二段先总说“工匠精神”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然后从“王天下”的有巢氏、燧人氏和民间工匠两个角度分别闻释。D . 第四段先讲了“工匠精神”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城,然后以文化领域为例进行阐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技多不压身”等朴素的认知是中国工匠形成敬业精神的一个先决条件。B . 赵翼、孙中山对“工匠精神”的阐述引申都超越了原本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范畴。C .

10、 “精益求精”“匠心独运”这两个词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又是“工匠精神”延伸到其他领域的证明。D . “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这一密码目前正在经历一场热潮。7. (12分) (2017上饶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个坚定的叛逆者大夫第在浏阳的市中心。浏阳人说,到浏阳,不可不到大夫第。因为大夫第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明清古建筑,更是戊戌变法第一烈士谭嗣同的故居。大夫第建于明朝末年,在谭嗣同父亲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的时候,得以大规模扩建。因谭继洵地位显赫,当地人称之为“大夫第”。现存的建筑仅仅是原来的一小部分,但也有近八百平方米。今天,外面的街道已经是现代化的闹市

11、,而一走进大夫第的大门,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历史时空。在雕梁画栋之中,在从天井射进来的丝丝柔和的阳光之中,还能不能寻觅到谭嗣同矫健的身影呢?其实,谭嗣同生前在大夫第居住的时间并不算长。他出生在北京,青少年时代大多陪伴父亲宦游在外。随着父亲任职地方的变化,他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回湖南老家几次,都是短暂的居住。但是,谭嗣同很喜欢这座老宅,他给自己的房间取名为“石菊影庐”。所谓“石菊”,也就是浏阳闻名全国的菊花石,因石头青灰如玉,有雪白的花瓣状似菊花,故名。谭嗣同的著作“旧学四种”之一便取名为石菊影庐笔识。他还喜欢使用菊花石制作的砚台,并写过多首砚铭,在友人之间唱和。菊花石的纯洁和坚

12、硬,不正是谭嗣同自己品格的象征吗?虽然经过了百年风霜的洗礼,大夫第的精美与讲究依然让人叹为观止。每一扇门窗上面都有细腻的木雕,鱼儿像在水里游动,鸟儿像在空中飞翔。遥想当年的街道上,除去这家豪宅之外,大概一般都是低矮、阴暗、破败的民房。大夫第内的主人,位居一品,当然是冠冕堂皇;大夫第外的世界,民不聊生,饥寒交迫。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不算贪官,一生保守而谨慎,但官位到了那一级,制度自然会给予他这样的房产和其他一切物质利益。作为谭家公子的谭嗣同,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享有大夫第里的醇酒美人,而毅然选择“叛徒”的身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有关心灵的奥秘,是难于言说的。谭嗣同曾经跟随父亲在陕西赈济灾民,在给老

13、师欧阳中鹄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见难民作种种状,悚然忆及去年家乡之灾。幸有人焉以维持之,不然,大乱一作,惨毒当不止此。又自念幸生丰厚,不被此苦,有何优劣,致尔悬绝?犹曰优游,颜之厚矣!遂复发大心:誓拯同类,极于力所可至。这里,谭嗣同隐然具有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在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苦难对比中产生严重的“不安”心理,从而开始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享有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吗?我应该承担的责任究竟有那些?这时候,一扇一扇的门次第打开了,光芒射得人睁不开眼睛。这也是一种“觉”和“悟”,与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的顿悟相似。谭嗣同推开了大夫第的窗户,也推开了自己心灵的窗户。有一种等待是上苍专门为自己设定的,

14、人的命运便是欣喜地向它奔跑过去。漫步在大夫第内,徘徊在石菊影庐前,寝具、书桌和笔墨犹在,而主人早已离去。他与父亲的关系是微妙的,父亲忠于传统,忠于僵硬的专制秩序,却清楚地知道儿子惊世骇俗的才华和冰清玉洁的人格。谭嗣同虽然拒绝了父亲给他安排的平坦的仕途,却依然对父亲拥有那一份天生的血缘之爱。在他决定为失败的变法事业献身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父亲。他模仿父亲的口吻,写了一封痛斥自己“不忠不孝”的信件,借以让朝廷日后在清查家属时,不至于连累父亲。而父亲呢?在儿子遇难以后,谭继洵被从轻处罚,提前退休回到浏阳,回到大夫第。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说明谭继洵的内心是雪亮的:一天,谭嗣同的遗孀李闰因为想念死去的丈夫,

15、禁不住在房中哭泣。谭继洵经过门外,听见哭声便止步劝说道:“媳妇不必悲伤,别看我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但我儿日后在青史上的地位,不知道比我要高多少倍呢!”阳光透过窗框,投射到青石板铺就的光滑的地面上,宛如顽童涂抹的小方格。多少人的脚步,沉重或者轻盈,在这块地板上走过。许多年前,一个坚定的叛逆者,走过长长的天井,鞋底带着天井里的青苔。他再也没有回来过。(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今天的浏阳城,外面的街道已经是现代化的闹市,而大夫第的规模仅仅是原来的一小部分,二者构成对比,反衬出大夫第的寥落和备受冷遇。B . 谭嗣同给自己的房间取名为“石菊影庐”,而且他的著作取名

16、也与此相关,暗示了主人公追求纯洁坚硬的品质。C . 谭嗣同与父亲的关系是微妙的,父子俩虽然忠于不同的道义,但对彼此有较深的认同:从劝慰儿媳的话里,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走向光明和自由的理解。D . 文章由城写到宅,再由宅写到人,逐步聚焦,层层推进,充分展示了主人公是如何从纨绔子弟走向变法维新的变化过程。(2) 分析第段引用谭嗣同书信的作用。(3) 第段巧用修辞,语意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赏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6高三上宝坻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

17、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冬与夏不能两刑,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之数也。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

18、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_。”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不宜哉?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

19、基有先中中之者矣。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已。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已。【注】括:箭的末端。秋驾:古代一种御马的技术。观:显示,扬名(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已而得者,其时顾也顾:回头看B . 冬与夏不能两刑刑:通“形”,形成C . 玩之不厌 , 视之无倦厌:满足D . 恐子之未可与也与:结交(2) 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此所以无能成学三十岁可以达矣欲身

20、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其为诸侯师,不宜哉A . 也岂乎则B . 焉则也岂C . 也则乎岂D . 焉岂也则(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子、墨翟、宁越,都是没有地位的读书人,通过日夜学习,最后分别成为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和谋士的代表人物。B . “射”“御”均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习掌握的基本才能,和书、礼、诗、乐统称为“六艺”。C . 战国时期,武器的种类已经很丰富了,除了宝剑以外,还有弓箭、战车、钩、长矛等等。这些兵器虽然也有铁制作的,但主要材质是青铜。D . “布衣”,麻葛制成的粗布衣服。因古代平民穿麻葛之类的织物,不能衣锦绣,所以“布衣”一词借指平民百姓。

21、(4)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B .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C .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D .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主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去其害之者”,即排除各种干扰,才能使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B . 文中关于“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的看法,反映了作者的唯物

22、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很可贵的。C . 本文选取了孔丘、墨翟、宁越、养由基、尹儒的事例,通过对比论证,强调了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重要性。D . 荀子解蔽说:“物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与荀子的这一思想是相似的。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三下闽侯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2)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写征人想家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句子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

23、0. (7分) (2019高二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1) 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虚实结合,写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托无限深情。B .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

24、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C .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D .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给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1. (2分) (2016双流模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赤壁 边城 滕

25、王阁 蜀道 雨巷桃花源北固亭例: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仿写:_。_。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期中) 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冬游活动,同学们去了革命圣地瑞金,瞻仰革命先烈,感悟长征精神。可是大家到了景区之后,拿出零食饮料吃吃喝喝,大声喧哗,随处闲逛。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感受,如何看待?请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1、6-2、6-3、7-1、7-2、7-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1、8-2、8-3、8-4、8-5、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9-1、9-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1、10-2、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1-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