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5056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1. (6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

2、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

3、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寄托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

4、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1) 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

5、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B .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C .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D .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2) 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B .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C .

6、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D .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 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B . 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C . 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D . 对

7、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2. (24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怕周海亮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鸡,放牛,院角为女儿种满桃红色的指甲花。他喜欢躺在树荫下,枕着锄头,眯着眼,喝女人为他沏好的茶。日子从叶隙间溜走,从禾尖上溜走,从茶香里溜走,从花开花落中溜走,他迷恋这种感觉。可是战争来了,安静的生活突然被打断,他不得不离开。他离开,因为他怕死,怕女儿和妻子遭遇意外。他亲眼看见弹片将一个男人瞬间撕开,那个男人,不过是如他一样的农人。还有远处的枪炮声,俯冲下来的飞机,映红天边的火光

8、,撤进村子的伤兵,蠕动的肠子和流淌的鲜血他必须离开,暂别祖辈留下的土炕、土屋、土狗、土地。他曾以为战争与他无关,但现在,他必须逃离。他怕死,更怕别离。他随着人群,逃出村子,逃上公路。飞机追赶着他们,炸弹不断在人群里爆炸,残肢断臂,随处可见。人群躲进深山,燃烧弹倾泻下来,人被烧成炭,炭继续燃烧,世界变成地狱,地狱灼热滚烫。他不明白农人有什么错,他只知道他们无处可藏。又有士兵追赶上来,大山被层层围困,等待他们的,只剩死去和被俘。很多人期待被俘,被俘还有机会,还有解释或者求饶的机会,但是他不想。他什么也没有做错,他不想解释或者求饶。他逃了出去。几百农人,他是唯一逃出去的一个。他追上撤退的部队,成为一

9、名士兵。有老兵劝他不要当兵,老兵说,以我们的装备,这不是打仗,不是拼命,而是送死。他说,我当兵。老兵说,当兵,肯定活不过三个月:被俘运气好的话,可以熬到战争结束。他说,我当兵。老兵说,真不怕死?他说,怕死,但我当兵。他怕死,更怕奴役。他没有枪。没有枪的新兵很多。冲锋时,他扛着大刀,紧跟住前面的老兵。老兵倒下了,他捡起枪,继续往前。战斗打响以前,他曾担心过枪,老兵告诉他,这个最不用担心。他说今天是他当兵三个月的最后一天,正常的话,就该阵亡了。他猜得很准。他还说,现在当兵两个月,就是老兵了。他这才知道,老兵不过二十一岁,三个月以前,还是西式医院里的一名牙医学徒。老兵说得没错,他们不是拼命,而是送死

10、。一波儿人填进去,一波儿人又填进去,一波儿人再填进去,似乎死的不是人,而是牲畜。长官说,这叫“添油”,这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战术。他懂。在乡下,冬夜长,想油灯燃烧不息,就得不停地添油。他想,之所以让士兵们前赴后继,是因为,那火焰可以奄奄一息,但绝不能灭。他怕死,更怕熄灭。可是战争竟然结束了,竟然真的结束了。听到这个消息,他不相信,仍然攥着烧火棍般的枪,缩在战壕里,不敢出来。他已当兵三年,他是整个师部唯一活过三年的士兵。三年里他杀死十多名敌兵,他清晰地记得每一个士兵的模样和临死前的表情。在他随后的生命里,那些士兵毫发毕现,面目狰狞,夜夜与他纠缠。不管如何,他成为英雄,他应该受到赞美和礼遇。可是他

11、回到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鸡,放牛,院角种满桃红色的指甲花。他说我打仗,不就是为了回来吗?这么多人送死,不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吗?这样,挺好,挺知足。很多年过去。几乎没有人再记起他曾经是一名士兵。又很多年过去,几乎没有人再知道这里曾经被轰炸、被占领、被蹂躏,这里的人们曾经被驱赶、被奴役、被屠杀。每一天,他哆哆嗦嗦地走过村路,挤满老年斑的脸努力抬起。他仰望天空,他怕有一天,天空里再次出现密密匝匝的飞机,然后,炸弹呼啸而下。临终前几天,他想告诉每一个人,曾经的村子,妻子,女儿,父亲,母亲,兄弟,炸弹,大火,老兵,战壕,履带,尘烟,炸成两段的尸体,黏稠的鲜血,鲜血,鲜血可是他太老了,已经发不出声

12、音。他知道他不会忘记,但他怕活着的人们,会忘记。他不怕死,他更怕遗忘。(选自小说界2016年第3期)(1)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部分,描绘了主人公树下休憩饮茶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对平静美好生活的迷恋,为下文“怕别离”做铺垫。B . 通过老兵与“他”的对话以及对老兵(阵亡)经历的叙述,说明战争的危险残酷,反衬出“他”投身革命、视死如归的果敢。C . “战争竟然结束了,竟然真的结束了”,此句中“竟然”“真的”说明战争进程出乎意料,“他”对此难以置信,同时也暗示了抗战的惨烈漫长。D . 文章弱化战争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甚至“他”连名字都

13、未提及,借此突出故事的普遍性及其主题的共识性。(2)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部分,描绘了主人公树下休憩饮茶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他”对平静美好生活的迷恋,为下文“怕别离”做铺垫。B . 通过老兵与“他”的对话以及对老兵(阵亡)经历的叙述,说明战争的危险残酷,反衬出“他”投身革命、视死如归的果敢。C . “战争竟然结束了,竟然真的结束了”,此句中“竟然”“真的”说明战争进程出乎意料,“他”对此难以置信,同时也暗示了抗战的惨烈漫长。D . 文章弱化战争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甚至“他”连名字都未提及,借此突出故事的普遍性及其主题的共识性。(3)

14、小说第一段和倒数第三段有几乎相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小说第一段和倒数第三段有几乎相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文中划线的四个句子,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些句子的意蕴和作用。 (6) 文中划线的四个句子,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些句子的意蕴和作用。 3. (20分) (2017高三下武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周有光的传奇人生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

15、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

16、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改行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1958年,周有光就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17、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另两位委员是刘尊棋和钱伟长。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不过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80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80岁当作0岁,甚至 92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提起这事,老先生乐不可支。“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辈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

18、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段落,不再参加社会活动。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他在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背景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他在视频中说到读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但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

19、己的看法。相关链接: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目前每个国家都生活在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之中,享受“双文化”生活。(金玉良老藤椅慢慢摇:周有光和他的时代)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的就是张允和,夫妻相敬如宾70年。(百度百科)(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的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B

20、. 1955年,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周有光有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经历。C . 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之一张允和,夫妻相敬如宾70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D . 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的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B . 1955年,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周有光有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经历。C .

21、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之一张允和,夫妻相敬如宾70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D . 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3) 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多大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B . “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C . 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人们

22、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D . 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背景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E . 本文记叙了周有关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他热爱国家、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4) 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多大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B . “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C . 作为“汉语拼

23、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D . 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背景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E . 本文记叙了周有关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他热爱国家、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5) 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6) 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9高二上静海期中)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子曰

2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 从上面的文字中概括出一条成语 (2) 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8高一上潮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叙述到百里外去的人,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用作干粮的米舂好的两句是:“_,_。” (2) 苏轼赤壁赋中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 (3) 离骚中

25、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7高二下上饶月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边词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穷边词二首(其一)姚合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注】张敬忠:唐监察御史,分管军事,写作此诗时在朔方军幕任职。五原:现在内蒙古治区的五原县。汧(qian牵)州,今为陕西千县。(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 张诗前三句极力铺排边地的节气之迟,再以“正是长安花落时”对比,突出了边地之寒冷

26、,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B . 姚诗前两句,“古”字突出了此地的历史久远,“腻”和“柔”突出了景色的迷人,用词古雅,刚柔相济C . 姚诗第三句“清夜满城丝管散”描绘入夜以后,丝管之声在大街小巷满城荡漾,写出边城独特的风情。D . 两首诗构思非常精巧,张诗把边地与长安作对照,而姚诗站在边地的角度,向行人介绍边地生活与景象,语含夸耀之意。E . 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的景象,虽然感情基调不同,但无一例外,体现了鲜明的盛唐之音,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 两诗都以“边词”入题,都写了边地之景,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7. (3分) (2020高一下

27、六安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食盐产品十分丰富,叫法多样,食盐原料如果经过不同的处理,_。例如,根据是否纯化处理,可分为粗盐和细盐。食盐原料经过纯化处理,成为杂质少、颗粒小的细盐,也称“精制盐”;反之,_。所谓的“杂质”主要是矿物质,也正因此,粗盐比细盐含更多的镁、钾、钙等。不过,_,靠吃粗盐补充,既无必要,也没多少效果。比如市场上流行的“玫瑰盐”属于粗盐,是岩盐未经纯化而来,颗粒较大,因保留了铁元素等矿物质而呈粉红色,而人体中的铁元素,大多则是在动物肝脏、动物血、红肉、木耳等食物中获得。8. (5分) (20

28、16高三上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北京晚报报道,由于北京持续受到重度雾霾的困扰,所谓的“烟雾箱”计划已在加速展开。雾霾实验室将建在北京怀柔区,可与世界最大的大气模拟设施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相匹敌。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贺泓说,竣工后的“烟雾箱”可利用600立方米的污染空气进行实验,比欧洲光反应实验室的容量多出50%。据悉,怀柔的“烟雾箱”将由两个半球型容器组成,可制造类似于雾霾的环境条件。通过把不同的污染物压入连两个半球型容器内,研宽人员将能够在日照条件下细致地研究其化学反应。这种成对的箱体设计将使科学家能够并排对比实验结果。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

29、)9. (5分) (2017高一上葫芦岛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松竹梅,荷花菊花昙花,都是大自然中的常见植物。它们或因某种气节,或因某种品质,或因某种价值而被人们赞不绝口。请从中选择两三种植物来谈谈你对植物文化底蕴的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七、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0.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亲近大自然”的呼唤使得生态旅游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人们久居城市的“水泥森林”之中,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深感压抑;回到乡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令人心旷神怡。

30、种种菜,摘个果子,尝尝自己钓的鱼、煮的汤,真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A . 时尚B . 暗无天日C . 心旷神怡D . 返璞归真11.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B . 临近岁末,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C . 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D . 储蓄所吸收储蓄

31、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12. (2分)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孤山以历史的悠久、文化的以及山水的独特闻名于杭州。全自动节能饮水机装有电路安全报警器,当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报警器中的保险丝就会。A . 熏陶积聚融化B . 熏染积淀熔化C . 熏染积聚融化D . 熏陶积淀熔化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2-1、2-2、2-3、2-4、答案:略2-5、2-6、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3-6、答案:略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4-1、答案:略4-2、答案:略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5-1、答案:略5-2、答案:略5-3、答案:略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6-1、答案:略6-2、答案:略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7-1、8-1、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9-1、七、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0-1、答案:略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