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总复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643926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总复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总复习专题复习一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姓名: 班级: 整理:赵 军一、常见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例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例2他出生在农民的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解析 例1缺少主语,将“使”字去掉;例2缺少宾语,在劳动的后面加上“的习惯”之类的成分。2成分多余。例 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术方案。解析 “多次”和“反复”用词重复,删去一个即可。3搭配不当。例 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解析 主语中心语“水平”和谓语“改善”搭配不当。 4语序不当。例 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解析 “几千年前”和“刚出土”位置颠倒。5用词不当例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真可谓废

2、寝忘食,处心积虑。解析 “处心积虑”是贬义词,使用不当。6语句歧义。例 我要炒肉丝。解析 语句有两种意思:(1)我要炒肉丝吃;(2)我要吃炒肉丝。二、修改方法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矛盾的);换(用词不恰当的);简(修改应简要的);调(顺序不当、前后不照应的)。三、修改原则1对症下药,有针对性。2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3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和陈述对象一致。四、例1辨析型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D各级政

3、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例2改错型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找出来修改。(不超过4 处)首都百万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治安防犯、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服务法律等一系列工作,从常态治安管理模式逐步走向临时应急机制,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为新时期控制社会治安、化解纠纷,摸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的道路。答案例1D 例2(1)“犯”应改为“范”;(2)“服务法律”应改为“法律服务”;(3)语序不当,“常态治安管理模式”与“临时应急机制”对调;(4)“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中心不符,应删去,或者把“保护生态环境”改成“安全”或

4、“法制”等;(5)“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句子不完整,应加上宾语“的铜墙铁壁”或“的钢铁长城”等;(6)“控制”与“社会治安”搭配不当,应改为“维护”或“维持”。专题复习二 古诗词默写与鉴赏一、古诗词默写1记忆型默写。此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是: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无前句,有两头缺中间。做好此类题目,注意平时加强对古诗词名句的积累,多记多写,字词书写准确无误。2理解型默写。此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是:根据给出的相关信息默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时注意信息的比较和筛选,避免答非所问。3归纳型默写。此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是:根据特定的主题,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进行自由发挥。二、古诗词鉴赏1常见考

5、点:(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3)把握诗歌表达的主旨;(4)赏析诗歌精彩的名句;(5)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2答题策略:(1)品析法,先进入诗词的意境,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品析重点词语;(2)置换法,赏析精彩的语句,可以采用去掉或置换后比较效果的方法;(3)感悟法,从诗歌留给自己感触最深的方面说出自己的感悟,做到语言简练,思想深刻。例1古诗词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_,_”来颂扬这种精神。(4) 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

6、可用“_,_ ”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答案 (1)随风直到夜郎西(2)赢得生前身后名(3)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例2古诗词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指导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主旨,就是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阐述的哲理。把握主旨,要注意通过逐字逐句地品味,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品的意境美和形象美。答案 深秋晚景图。

7、答案 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专题复习三 名著导读一、考点解析1概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2对文学名著的内容或人物作出评价。3能说出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4按要求向读者推介一部文学名著。5了解与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名言警句等。6品析文学名著的精彩语段。二、答题策略1排除法。此法适用于名著考查中的选择题。对于熟知的名著相关情节,可以采用优先判断的战术进行甄别判断。2联想法。此法适用于那些要求根据相关情节写出作家作品的题目,如果对题目中所提供的情节不熟悉,无法作出判断,通过联想作家类似作品的风格。3积累法。对于众多的名家名篇,我们可以采用分类积累

8、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如按国籍、主题、流派等进行分类,这样纵横结合,便于记忆和运用。专题复习四 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策划类通过设计一项活动,让学生根据活动的要求来完成相关的题目,比如设计一段开场白、拟写宣传标语等。这类题目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因为它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都很强,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答题时先弄清楚活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语言需简洁生动、富有文采。二、调查实践类“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这类题目共有的特点。在解答此类综合性学习题目时,切勿匆匆下笔,要仔细考虑、明确调查目的,牢牢把握住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变化或文字信息变化的研究

9、来解答题目,还要注意进行比较,简要归纳概括,简明回答问题。三、材料探究类材料探究类的综合实践题目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观察、阅读、理解、探究等综合能力。解答这类题目的步骤应是:首先,细读材料,概括材料的大意,明白材料的意义;其次,读懂材料,明白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最后,归纳材料,在归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对联集锦(1)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 节日:_携手接队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 节日:_(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现在,在青少

10、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明确其由来、人物故事、情节内容、庆祝方式等。第(1)题可以根据对联中出现的节日的相关习俗,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第(2)题要先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不以为意”“热衷”等得出学生“漠视传统答案 (1)元宵节清明节(2)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原因:媒体宣传不够;有关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西方文化的影响;审美价值的多元化。(3)示例:与国际接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

11、国、欣赏中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等。专题复习五 口语交际一、情境对话类情境对话就是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表达,注意抓住中心和说话对象的身份、年龄、场合等,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得体。二、实用写作类此类题目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标语、对联、广告语、颁奖词、开场白、导游词、串词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考题类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答题时注意做到语言生动、富有文采。 三、信息归纳类此类题目通常要

12、求学生提取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拟写标题,或补写导语。答题时采用“人物事件”或“事件如何”的格式概括标题、内容。四、漫画图表类漫画、图表能直观地反映生活、表明事理。答题时,首先要抓住它们的显性信息,如漫画、图标的主题或名称和表格的表头,这是答案中心或方向;然后总结提炼,归纳概括,对于图形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对于表格要注重比较后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根据题干要求作答。例1实用写作类进入信息时代,很多学生认为,都用电脑打字了,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面对这一现象,九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答题指导 此题考查活动中对开场白

13、语言的组织和运用能力。首先要分清对象,开始时有称呼;其次要结合活动主题,讲清开展活动的原因、目的或意义;最后导入主题,有过渡性语言。答案 示例:同学们,众所周知,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标志,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下面我宣布“写好汉字,学好汉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答题指导 此题考查对表格信息的分析和归纳,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表格的主题或表头,其次要分析表格的内容,然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最后提取共同点总结。答案 结论: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希望读高中,而不愿读职业中专,希望进入社会的则更少。看法:(示例)我认为

14、读职业中专挺好的,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类人才,这是一大热点。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专题复习六 文言文阅读一、考点解析1重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以常见虚词为辅。实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词;(2)通假字;(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重点实词。2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3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考查。内容包括: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写法探

15、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等。这既可以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材料、运用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二、答题策略1排除法。适用于那些关于一词多义现象的考题,其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首先辨别常用词语,通过排除错误答案达到解题的目的。2联想法。对词语的意思不能确定时,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情境的词语,进行比较鉴别。3注释研读法。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养成参照注释阅读理解的习惯。4整体感知法。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探究,答题时一定要紧扣文章主题,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专题复习七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一、

16、考点解析1概括、赏析词句的意思、作用、效果。2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以及表达的主旨。3归纳文章的思路、写作特色。4探究文章的标题、结构、线索、表现手法。5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感悟或独特的情感体验。二、答题策略1摘引分析法。通过摘引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主旨或大意的方法。2人物分析法。通过对人物言行及其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征。3关键词分析法。通过分析关键词来揣摩文意或主旨的方法。4身临其境法。就是将自己置于文章所营造的氛围中,把握事件的进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给母亲打电话母亲从小就生活在老家的山村里,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也

17、就是我们那里的县城。去年,我和妻子商量着要将孤零零一个人生活的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母亲总以不习惯为由拒绝,我知道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过完年,母亲拗不过我好说歹说,同意到城里来为我带娃儿。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孩子睡着的时候,她总会拿把扫帚在楼道里打扫,遇到人时还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有一天,母亲问:“对面那家姓啥,怎么不见来往过?”我说我也不认识,母亲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每当客厅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时,母亲总是很兴奋,只是那些都是我和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没有人认识我母亲。母亲偶尔接一次电话,也往往是应上

18、一句话,话筒便传到我和妻子的手上。我与人通话时,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我向一个女同事讲起我母亲,告诉她一些我母亲的事情。没想到女同事眼眶里居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说她母亲想来也是这么孤独吧,只是她没有注意。当时,女同事还要了我家的电话号码,说要让她母亲给我母亲打电话。这天黄昏,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便急切地叫我妈:“妈,您的电话!”母亲闻声走过来,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

19、地竟不敢靠前。我把听筒塞进母亲的手里,一字一顿地说:“妈,您听,是您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我默默地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1 母亲来到城里后,遇到人就“主动”“打招呼”,是因为她感到_ _ _ _ _。2 “那种孤独来自对一种生疏的幸福无法介入”中“生疏”的含义是_ _ _ _。3第段中,“我”在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的用意是_4第段中母亲接到第一个打给她的电话时,“用惊喜而疑惑的眼神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_。答题指导记叙文答题技巧1先读题后读文

20、。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带着问题读文。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的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4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体味,答题时可以采用“关键词语分析法”,注意抓住语句中的“惊喜”“疑惑”“讷讷”“颤抖”等词语,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答案 1.孤独,渴望与人交。2.疏远,不亲近.3.为了让母亲清楚地听到,使母亲感到有人牵挂、关。4. 接到电话之后的激动和兴奋.专题复习八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一、考点解析1辨识说明对象,把握主要特征。2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品析重要词句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和想

21、象。5领会作品体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作出准确简洁的评价。二、答题策略1整体感知文章。即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切忌把目光停留在所要理解的词句上。2理清文章脉络。即从说明顺序入手,把握文章脉络,找到答题突破口。3牢记说明方法。牢记说明方法的定义和特征,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秦岭秦岭横亘于中国中东部,西起甘肃临潭县白石山,东经天水麦积山,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全长约1 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气势磅礴。巍峨的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关中盆地“四塞以为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关中“四塞”之东、南、西三塞均由秦岭山脉所成,东边华山、王顺山、骊山,东延为肴

22、山,横亘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南边太白山、终南山等,雄峙于关中平原的南部;西边岐山、陈仓山等,阻隔于关中西部。另外再加上尧山、黄龙山等逶迤连绵的北部山系,一起组成了关中四面环山的地形地势。在四周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的山脉之间,藏有许多雄关险隘。举其要者则有四处:东为潼关或函谷关,南为武关,西为散关,北为萧关。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南依秦岭,北有渭洛并黄河之要,西有华山之屏,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险厄峻极;函谷关则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咽喉;武关是关中的南方门户,建在秦岭南麓陕南商山的谷涧,悬崖深壑,号称“三秦要塞”;散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南依秦岭山脉,乃蜀秦往来之咽喉,兵

23、家必争之地。另外北方的萧关居六盘山东麓,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因恃秦岭,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了“制内御外”的绝佳态势。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北翼塑造了两条大河泾水和渭水,秦岭北麓又发源了六条河流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泾水与灞水等六条河流最后一并汇入渭水。八百里秦川即为八水的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地势舒展平坦。早在尚书禹贡中,关中之地即被列为最上等的土地。加上历代所修渠道,如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等水利工程,以及汉唐诸运河的开通,关中平原的灌溉条件获得扩展,为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

24、。张良称关中“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货殖列传)。至隋唐时代,关中仍有“天府”美称。秦岭的山林以及河流、湖泊不仅为关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改善了关中环境,使得关中气候清爽,山水相间,风景如画。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关中山水也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雅兴,仅一本全唐诗就留下诗篇百余首。由于秦岭与关中的战略地理优势与富庶,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长安政治中心地位前后长达一千一百多年,成为我国建都时

25、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久、都城规模最大、历史文化遗址最丰富的中华古代首要政治中心。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历史中都极其罕见,以至于古人称秦岭为“龙脉”,称关中为中原的龙首。1秦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结合文意简要概述。答案 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的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2第段结尾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答案 引用史记中的文字,说明了八百里秦川肥沃富饶,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要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答案 要点,关键的意思。说明占据关中对掌控天下的重要性。 (2)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答题指导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解析这类问题不仅要回答“说明语言准确、严密”,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首先答“不能删去”,然后解释那个词的意思;然后解释删去这个词后句子变成什么意思;最后写上固定的句子“不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案 不能。“自古以来”从时间上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